秦孝公之后的历代秦王_秦孝公之后的历代秦王
秦孝公之后的历代秦王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设三十六郡,郡县制的推行,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秦朝灭亡后,秦朝宗室贵族逃往关中,建立立起汉朝。汉朝建立后,刘邦分封天下,其中包括韩信、彭越、英布等人。这些人后来成为开国功臣,被封为侯爵。在西汉初年,有一位名将,,曾在战场上斩杀敌军数万人,他就是霍去病。霍去病是西汉著名的将领,他一生征战无数,立下赫赫战功。
一、秦孝公之后的历代秦王关系图?
优质答案1
秦孝公,名字叫嬴渠梁。秦献公之子。
秦孝公的儿子是秦惠文王。惠文王也是宣太后芈月的丈夫。惠文王有三个儿子。秦武王嬴荡和昭襄王嬴稷都是秦惠文王的儿子。
秦武王嬴荡喜欢习武。因为问鼎洛阳,举鼎被砸,回到咸阳就驾崩了。他没有儿子。他的弟弟嬴稷即位,是为昭襄王。昭襄王非常长寿,他的儿子孝文王只比他多活了三天就驾崩了。
孝文王之后就是庄襄王。庄襄王在位三年。虽然资质平庸,但他有一个非常有作为的儿子。他的儿子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
优质答案2
秦孝公后,他的儿子嬴驷继位叫秦惠文王,秦惠文王后他的儿子嬴荡继位叫秦武王,秦武王后他的异母弟嬴禝继位叫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后他的次子嬴柱继位叫秦孝文王,秦孝文王后他的儿子嬴楚继位叫秦庄襄王,秦庄襄王后他的儿子嬴政继位,就是秦始皇。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秦孝公用商鞅实行变法革政后,于是秦国国库充盈,兵强善战,日渐强盛于其他诸侯国,为后来的秦国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秦朝的王的顺序表?
1、秦惠文王嬴驷(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11年),又称秦惠王,嬴姓,赵氏,名驷,秦孝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在位。
2、秦武王嬴荡(前329年—前307年),又称秦武烈王、秦悼武王,嬴姓,名荡,秦惠文王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前310年—前307年在位。
3、秦昭襄王嬴稷(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又称秦昭王,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
4、秦孝文王嬴柱(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亦称安国君,是战国时秦国第35位国君,嬴姓赵氏,名柱,秦昭襄王次子,秦庄襄王之父。
5、秦庄襄王嬴楚(前281年—前247年),又称秦庄王,嬴姓,赵氏,本名异人,后改名为楚,秦孝文王之子,秦始皇之父,战国时期秦国国君。
6、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7、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07年),嬴姓,赵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即秦二世,亦称二世皇帝,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在位。
8、秦三世子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6),即秦三世,嬴姓,名子婴或婴,秦朝一位统治者,在位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
三、秦国后期名将一览表?
优质答案1
秦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周朝时在我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始祖秦非子是商纣王手下名将飞廉之子恶来之后,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秦穆公时称霸西戎,位列春秋五霸之一,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富国强兵,经过六代君主的努力,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随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于沙丘,其子胡亥即位,次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一、白起

白起,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是平民出身,秦国在商鞅变法后推行军功爵制,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白起在伊阙之战歼灭24万魏韩联军,俘虏魏将公孙喜,在华阳之战中斩杀13万赵、魏联军,在伐楚之战中攻陷楚国国都郢城,白起被封为武安君,名震天下,白起在长平一战歼灭45万赵军。范雎妒忌白起的军功,借秦昭王之命迫使白起自杀。
主要成就伊阙之战,大破魏韩联军;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
二、王翦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王翦少时就跟随秦王嬴政,秦王嬴政亲政后,发起统一六国的战争,六国之中除韩国外,其他五国皆为王翦、王贲父子所灭,王翦用反间计除掉赵国名将李牧,杀赵军主将赵葱,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俘虏赵王迁,荆轲刺秦王失败后,王翦率军攻破燕国都城蓟,李信和蒙恬伐楚失败后,王翦率六十万大军攻灭楚国,杀楚国名将项燕,俘虏楚王负刍。王翦又南征百越,因功晋封武成侯。
主要成就攻灭赵国、燕国、楚国,除赵国名将李牧,杀楚国名将项燕。
三、章邯

章邯,秦朝时期名将,秦二世时期,章邯任少府,陈胜吴广起义后,各地纷纷揭竿起义,章邯率领骊山刑徒杀周文、田臧、李归、邓说、伍徐、蔡赐、宋留,平定陈胜吴广起义,又率军败楚将项它、齐将田巴,杀魏相周市、齐王田儋、魏王魏咎、楚军统帅项梁,巨鹿之战中,秦将王离被楚将项羽击败,章邯退至棘原与项羽相持,因怕受丞相赵高陷害,又被项羽击败,章邯率二十万秦军投降项羽,秦朝灭亡后,项羽封章邯为雍王,汉王刘邦东进时,章邯被刘邦击败,围于废丘近一年,汉军用水淹城池,城破章邯拔剑自刎。
主要成就平定陈胜吴广起义,杀魏相周市、齐王田儋、魏王魏咎、楚军统帅项梁。
四、王贲

王贲,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王翦之子,王离之父,公元前226年,王贲大败楚军,夺取楚国十几座城池。公元前225年,王贲水淹魏都大梁,降杀魏王假,灭亡魏国。公元前222年,王贲与李信攻取辽东,俘虏燕王喜,灭亡燕国,同年王贲率军俘虏代王赵嘉,消灭赵国残余势力。公元前221年,王贲率军攻灭齐国,俘虏齐王建,自此秦国统一六国,王贲因功受封通武侯。
主要成就攻灭魏国、燕国、齐国。
五、蒙恬

蒙恬,秦朝时期名将,出身名将世家,上卿蒙骜之孙,内史蒙武之子,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打齐国,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秦统一六国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征战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秦二世胡亥即位后,赐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药自杀。
主要成就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六、司马错

司马错,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经历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代君主。司马错早年学习纵横家,曾跟相国张仪有过争论,主张得蜀即得楚。公元前316年,司马错率军灭亡蜀国。公元前301年,蜀侯公子煇在蜀地作乱,司马错率军平定蜀地之乱。公元前289年,白起和司马错率军伐魏,夺取魏国六十一城池。公元前280年,司马错率领陇西军进攻楚国,夺取楚国黔中郡,迫使楚国献出汉水以北和上庸之地。
主要成就灭亡蜀国、大破楚国。
七、蒙骜

蒙骜,战国时期秦国名将,蒙骜本是齐国人,后来投靠秦国,官至上卿。蒙骜历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代君主。公元前249年,蒙骜率军攻取韩国的成皋、荥阳,设置三川郡。公元前247年,蒙骜率军攻打魏国和赵国,攻取三十七座城池,同年,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率领燕、赵、韩、楚、魏五国联军攻打秦国,蒙骜兵败。公元前244年,蒙骜攻打韩国,夺取十三座城池。魏无忌去世后,蒙骜率军攻打魏国,夺取二十座城池,设置为东郡。其子蒙武、其孙蒙恬都是秦国名将。
主要成就攻取韩国、赵国、魏国七十多座城池,设立三川郡、东郡。
八、李信

李信,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公元前228年,王翦率军进攻赵国,李信率军出太原、云中,与王翦的军队一起攻下赵国,荆轲刺秦失败后,秦王嬴政派王翦进攻燕国,李信为先锋抵达易水河畔,李信率军大败燕太子丹,随后与王翦一起攻破燕国都城蓟,攻下燕国后李信率军追击燕太子丹,使燕王喜杀太子丹,将其首级献给秦国,公元前225年,李信和蒙恬率领二十万大军攻打楚国,为楚将项燕所败,公元前222年,李信跟随王贲攻取辽东,俘虏燕王喜,公元前221年,李信跟随王贲攻灭齐国。
主要成就参与攻灭赵国、燕国、楚国、齐国。
九、嬴疾

嬴疾,又称樗里疾,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将领,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公元前330年,樗里疾被封为右更,率军攻取魏国的曲沃,公元前313年,樗里疾率军攻取赵国的蔺邑,俘虏了赵国将军赵豹,公元前312年,樗里疾率秦军与韩军击败楚国景翠的军队,然后和魏章的部队会合,丹阳、蓝田之战中,打败楚将屈匄,夺取汉中,设立汉中郡。樗里疾因功受封于蜀郡之严道,号为严君。秦武王即位后,樗里子为右丞相,在秦昭襄王时期去世。
主要成就攻取魏国曲沃、赵国蔺邑、楚国汉中。
十、任嚣

任嚣,秦朝时期名将,秦统一六国后,开始南征百越,公元前222年,任嚣领兵攻打岭南,但此战失利,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和赵佗率五十万大军,分五路南征百越,攻广西遭到瓯雒军袭击而大败,屠睢中毒箭而亡,公元前214年,任嚣为主将,赵佗为副将,进攻百越,秦军很快就占领了岭南地区,并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任嚣被委任为南海郡尉,公元前208年,中原战乱之时,任嚣突然病重,与赵佗共商割据岭南以避战乱,并委以其代理南海郡郡尉。公元前206年,任嚣听说秦朝灭亡,病情加重,于同年病逝。
主要成就统一岭南。
优质答案2
蒙恬,王贲,章邯,王离,蒙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