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王牌军, 五大王牌军军长
国民党五大王牌军之一,也是国民党军中装备最好的一支部队,号称“钢军”。这支部队的战斗力非常强悍,曾经打败过日本侵略者,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第二个王牌军就是新四军,新四军是我党领导的一支游击队,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解放战争中,新四军也是我党领导的一支主主要武装力量,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国民党五大王牌军军长
湖南邵阳的历史名人主要有一、蔡锷,曾经担任云南都督,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等职务;二、廖耀湘,曾经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后来担任过任国民党军“五大王牌军”之一的新编第六军军长等职务。
二国民党五大王牌军排名
一、华能二、大唐三、国电四、华电五、中电投最好是华能,有大型电厂的保证,待遇收入都还不错。大唐,部分电厂效益不错,不是所有的。国电,华电,中电投也是部分电厂效益好。三国民党五大王牌军的覆灭
看点抗战中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代表人物郑洞国、孙立人。核心部队新编22师、新编38师(后调拨到新6军)。
新1军为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有“天下第一军”的美誉。官兵文化水平高,全美式装备,在抗战后期成立后是国军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主要战绩1944年缅北反攻。东北战场共军“只要不碰新1军,不怕蒋匪百万军”。
结局在辽沈战役被消灭。
外号“抗日铁军”、“五大主力之首”看点抗日中参与著名战役很多,战功最多。
代表人物王耀武、施中城、张灵甫。
核心部队51师、57师、58师(三支部队实力平均)八年抗战中,74军几乎参加了所有正面战场上的重大战役,是100多个军中参战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军,并屡建功勋,获陆军最高荣誉“飞虎旗”。第74军在抗日战争初期成立,参与战斗最多,战绩最好。
主要战绩上高会战、常德会战、雪峰山会战,在抗日战争战攻最多最大。
结局在47年孟良谷战役被消灭,重组后48年淮海战役被消灭。
看点国军第一个机械化军,训练最好。
代表人物杜聿明、邱清泉。
核心部队二OO师、荣誉第一师(后调第八军)、新22师(后调新一军)。1938年10月,国民党第五军在湖南省湘潭县成立,它是国民党政府组建最早的一支现代化的装甲部队,被誉为“铁马雄师”。是抗战初中期间唯一的机械化军,最多时候有5万人。
外号“童子军”、“超级军”、“土木系核心”
看点是蒋介石第二最宠爱部队,在解放战争中表现最好,是共军最不受欢迎的部队之一。
代表人物陈诚、黄维、胡琏。
1946年5月,18军整编为11师,师长胡琏。在解放战争中,他率领的整编第11师一直充当着救火队的任务,哪里有难便被投入哪个战场,取得了辉煌战绩。
主要战绩淞沪会战、湖北石牌战役、雪峰山会战、金门战役。
结局48年淮海战役被消灭,49年重建后取得金门战役胜利。
看点在解放战争初期数次一个团战胜共军一个军。
代表人物廖耀湘核心部队新编22师在44年由新一军分出。是新一军的姐妹军,五大主力成军最晚。在解放战争中是东北国军头号王牌。进东北后所向无敌,数次以一个团大败东野一个军,基本说明战争初期新22师一个团可以顶东野一个军,差距非常惊人。解放军后期口号“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六军”。
结局48年辽沈战役被消灭。
五大主力的称呼最早是在1946年的“军事整编会议”上被提出,各军基本上全为美式装备部队。其中新1军是装备出来的,第74军是打出来,国民党第五军是练出来的,第18军是宠出来的,新6军是孪生出来的。
抗战结束后,为适应军事上的需要,国民党军队从1946年初对陆军作战部队进行整编,集团军机构改为绥靖区和整编军,军缩编为整编师,师缩编为整编旅。
原计划第一期先整编黄河以南、以西的部队,第二期整编华北、东北部队。当时在华东战场的第五军、十八军、七十四军分别整编为整编第五师、整编第十一师、整编第七十四师。1946年6月内战爆发,国民党军队第二期整编计划未能实施,在东北战场的新一军、新六军仍保留原番号。这五支部队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先后被人民解放军歼灭。
四国民党五大王牌军有多少人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1946年的“军事整编会议”上,国民党军队五支最为强悍、最有实力的部队,被称呼为“国军五大主力”。
这五支部队,有些是新装备出来的,有些是通过血战拼出来的,有些是经过练兵练出的,堪称为国民党军队中的明星队伍。
纵观这五支队伍的历史,会发现这些部队绝非是中看不中用、卖相一流实力不入流的流量明星,曾几何时,也是在中华大地叱咤风云过,没有那么几把刷子,还真不好意思冠上“主力”字眼的称号。
第十八军
第十八军是国民革命军中的老牌劲旅,有着“建军最早、实力最大、名将最多”的称号,第十八军的前身是1928年经过缩编后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师,后由蒋介石的心腹陈诚担任师长。
陈诚在国民党派系内被称作为“土木系”,就是由此而来,其中“土”拆开为“十一”、“木”拆开为“十八”,分别寓意着十一师,十八军,可以说是陈诚起家资本,嫡系部队。
1930年,第十一师参加了中原大战,并且立下战功。当年8月,第十一师扩编为第十八军,由陈诚出任军长,兼任所辖第十一师师长。1931年对红军的围剿中,第十八军出了不少力,等到第五次“围剿”时,第十八军已经极具规模。
抗日战争时期,第十八军隶属第十五集团军,陈诚任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军长由罗卓英出任,抗战期间,第十八军参与了淞沪会战、苏浙皖游击战、武汉会战、枣宜会战、石牌战役、常德会战、湘西会战等诸多大战役,在与日军交锋中毫不退让。
其中,淞沪会战时在“血肉磨坊”之称的罗店镇,致使日军伤亡惨重,长江石牌要塞保卫战中让日军死伤2万多,湘西雪峰山会战中更是让日军死伤3万多,让日军见识到了中国军队的真正实力。
第七十四军
1937年8月,以第五十一师和第五十八师为主要骨干,国民政府在武汉组建起了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由原先的五十八师师长俞济时出任军长。五十一师前身为国民革命军补充一旅,曾经让红十军团吃过很大的亏,五十八师由俞济时一手创立,是国军中屈指可数的装备精良部队。
第七十四军刚创建完成,即开赴淞沪战场,直接与日本人交锋。第七十四军被誉为是抗战时期战绩最为辉煌的国军部队,被称作是“抗日铁军”、“虎贲师”,并曾获得过国民党最高奖励“飞虎旗”,美军顾问团称赞说“中国国军只有74军能打”,日军称之为“三五部队”。
1938年,万家岭大血战中,第七十四军给予日军重创,几乎歼灭日军一个完整师团;1941年,上高会战中,第七十四军又歼灭日军一万六千多人;1943年,常德会战,第七十四军面对兵力绝对优势的日军毫不退却,彰显了中国军队的气势。
新六军
1944年5月由廖耀湘出任军长,为加强中缅印战区的军事力量合编组成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6军,重要组成部分为第54军第14、50师和新编第1军新编第22师。第14师原属于西北国民军,中原大战后被收编;第50师原先属于湘军队伍,后也是被收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22师1938年组建于湘赣军管区。
新编第22师可以说是国军中的实力部队,曾参与过昆仑关大捷,还是中国远征军中的明星队伍,擅长于丛林战,第二次缅甸战役中给予日军的王牌18师团毁灭性打击,被蒋介石称作为“中国虎”。新编第22师还在之后打通滇缅公路的战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945年,新六军奉命回国,参加了对日受降签字仪式,并成为首批进驻南京的部队。
新一军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军,有着“天下第一军”的称号,于1942年10月在印度兰姆枷组建,由郑洞国出任军长,是第一支在国外建军的国军部队,也是国军第一支美式装备、美式训练的部队。
新一军由新38师和新22师组成新38师师长为孙立人,前身是国民政府财政部税警总团,淞沪会战时曾与日军第九、第三师团血战1个多月,歼灭日军数千人,后加入中国远征军;新22师师长为廖耀湘,即新六军中的那支新编第22师,后加入中国远征军。
新一军组建后,在兰姆伽换装美械装备,接受美式训练。新一军战斗实力确实不是盖的,1943年,新一军大败号称“丛林作战之王”的日军第18师团,歼灭日军数千人,之后的缅甸卡盟、孟拱、密支那之战中,新一军又歼灭日军近2万多人,成为印缅战场上日军的克星。
1944年,新一军扩编为新一军和新六军,1945年,新一军进入广州,接受日军第二十三军投降。
第五军
第五军的番号,曾经在多支部队上运用,最先使用的是李福林的“福军”,于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时组建整编,1929年蒋桂战争时被缩编,番号停用。1932年第一次淞沪抗战,又组建起第五军,由张治中出任军长,战后,番号被撤销,之后,又是多次重建,多次被撤销,直到1939年新编第11军改番号为第5军,才算确立。
第5军是国民革命军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机械化军,由杜聿明出任军长,主要以第200师为骨干,装备精良,武器先进,战斗力非常强悍。抗日战争时期,第五军表现极为抢眼,尤其是在昆仑关大捷中重创日军,之后,第五军曾被编入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参加了同古保卫战,彬文那会战及仁安羌救援,曼德勒会战与缅北撤退等大型战役,期间第五军伤亡惨重,损失极大。
1942年,第五军回到国内,得到修整,部队也得以得到补充,恢复生机。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费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郑良,网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论坛知名历史作家,资深三国控。曾发表过《华山论剑》、《历史原来是这样的》、《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祸起萧墙》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