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娃子什么意思?瓜娃子什么意思四川话
瓜娃子什么意思,你不知道吗?”我一脸懵逼。“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你是我的女朋友。”他说。“那你为什么不告诉我?”我问。“因为我怕你不同意。
一瓜娃子什么意思
"瓜娃子"通常是四川地区范围内,口头禅之一,褒贬不定,傻瓜或是对亲近之人的戏称;在四川话里,瓜也可以做形容词,相当于“傻”,“笨”。
成都人说谁是瓜娃子可能有以下三种意义
一是此人是傻子,神经有问题;
二是此人不聪明,反应比较迟钝;
三是此人是其最喜爱的人,瓜娃子是对他的爱称。
“刘全进瓜”故事,在四川地区广为流传,故四川人称“傻”为“刘”,把“傻瓜”称为“刘全进”。
有的地方“全、前”不分,读为“刘前进”,如成都口语“这个老几是***个刘前进。”
他如瓜话—傻话;抖瓜话-说瓜话;瓜宝、瓜宝器、瓜娃子—傻瓜;半瓜精、瓜稀稀、瓜不稀稀、瓜眉瓜(日)眼、倒瓜不精—傻呼呼的样子;
瓜女—川西部分地区对女孩亲昵的称呼;瓜呆子—傻瓜;瓜瓜、瓜儿、瓜宝器—川西南地区对男孩子亲昵的称呼。
“瓜娃子”通常是四川,重庆地区范围内,人们一种常说的口头禅之一,褒贬不定,傻瓜,或对亲近之人的戏称,,在四川话里,瓜也可以做形容词,相当于“傻”,“笨”。
比如,情侣间相互爱称“欢妹你个瓜娃子。”长辈对晚辈爱称“你个瓜娃子哟!”
《西游记》第十一回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叫刘全的均州人,他是开珠宝店的,家里有点小钱。有一天他的老婆李翠莲在家门口做针线活,遇到了一个化缘的和尚,便把头上的金钗拔下来为作斋礼。
刘全回到家晓得了这件事,骂她老婆李翠莲不遵妇道。李翠莲气不过,便自缢而死。他们两个的一双儿女年幼,昼夜悲啼。刘全心中后悔无比,便将皇榜揭了,准备见了唐太宗以后以死进瓜。
原来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做梦,梦到自己斩泾河老龙王被其索命,于是魂游地府,后被放回来答应要给十殿阎罗奉送瓜答谢,于是便欲找人送到地府去,于是就贴出来了皇榜找人。
刘全带着瓜到了阴间,十殿阎罗听明白了原委,于是查看生死簿发现刘全夫妻俩都有登仙之寿,于是就让刘全还阳,李翠莲还魂附身到刚去世的唐御妹李玉英之身。结局自然是皆大欢喜的夫妻二人欢欢喜喜还乡。
“刘全进瓜”故事在四川地区广为流传,当时的川人称“傻”为“刘”,把“傻瓜”称为“刘全进”。有的地方“全、”和“前”不分,读为“刘前进”。久而久之,人们就把“瓜”和“傻瓜”联系到了一起。
"瓜娃子"通常是四川地区范围内,人们一种常说的口头禅之一,褒贬不定,傻瓜,或对亲近之人的戏称,,在四川话里,瓜也可以做形容词,相当于“傻”,“笨”。
注音Guā á zi
释义(四川部分地区人口头禅之一,褒贬不定)傻瓜,或对亲近之人的戏称,尤其是恋爱中青年男女的爱称。
补充成都人说谁是瓜娃子可能有以下三种意义一是此人是傻子,神经有问题;二是此人不聪明,反应比较迟钝;三是此人是其最喜爱的人,瓜娃子是对他的爱称。
,在四川话里,瓜也可以做形容词,相当于“傻”,“笨”。
“你在抓子?”中间的抓子意思是做什么,全句为你在做什么的意思。“抓”是“做啥”的连读;“抓子”就是“做啥子”的连读。
“你抓子老(方言,意味了)?”其中的“抓子”意味怎么了,全句的意思就是你怎么了?
●扎起(zǎ)——江湖艺人跑场子表演求生活,锣鼓敲响,支持者围拢一圈予以鼓励和帮忙,防止有人使坏,叫做“扎场子”,简称“扎起”。开始表演前,艺人老大抱拳相谢支持者“多谢各位弟兄为我们扎起”。引申意为“鼓励,支持,帮忙,制止捣乱”。
●雄起——大力展现阳刚之气,拿出自己的最大本领,压倒对方。泛指:加油。
●娃、娃儿、女娃子、男娃儿、弟娃儿、妹娃子——小孩子叫娃儿,女孩叫女娃儿,其余类推。二○年前这个“娃儿”通用于所有年龄阶段,相当于台湾的“男生、女生”,甚至于说老太婆都说“哎呀,人家是女娃儿,你让一下(ha)别个(go四声)嘛。”
●莫——别。 用法莫来头。意思是没事。
●冇(mó)——没有,冇得。例句你想啷块?我冇得钱。
●瓜——瓜,“傻瓜”的简称,含义还包括“憨包”之意。男人傻,就叫“瓜娃子”,女人傻,就叫“瓜女子”。中年妇女傻,就叫“瓜婆娘”。这个用法大约从文革中期开始。
●狗的——口头语,加重语气发狠地、下决心地、强调地、不满地、吃惊地、......
●宝、宝器。——憨包一个,到处出洋相的傻瓜。例如“哪个人好宝哟。”“她是个宝器。”“几个土妹子和一个老宝气”。
●木、木鸡(宜宾,自贡方言听起来像“穆鸡”)。——来源于“呆若木鸡”,简化的成语,但比成语更加有分量,形容人思维迟钝,木头脑筋,不开窍。
●咋个——为啥,为什么、怎么
●喃门——怎样、怎么(使用于绵阳等部分地区)“喃闷起的?”意为“怎么回事?”
●洗白老——完蛋、一无所有、死了。例如打麻将钱都被输光了,“森上带点个子弹,都被洗白喽”。“愣格没得钱耐?”“刚一发工资,钱都被婆娘洗白了仨!”
●吹壳子——聊天,摆龙门阵.
●啷们,啷块——咋了?怎么了?例句你啷们(啷块)咯?
西南官话里语气词非常丰富,善于表达微妙的意思,所以讲西南官话的人不要轻视自己的语言。
哦(语调上扬)——表肯定语气,是这样。
啊(语调下降)——表肯定语气,不错,是这样。
是噻——四川大部分地区使用,表肯定语气,"正确","对头".
哈——语气助词,1、轻微的疑问;2、友好。例子欢迎多伦多的朋友哈!
嗦(só),有人写成“说、嗖”——疑问,并且马上肯定。例子原来在这个地方嗦?!
喃——呢的读音,表疑问,自问。例子咋个这些人都跑过来了喃,消息够灵通的嘛!
嘛(má)——意义相近。
安(嗯)——疑问词。例句问你去(qiè)不去,安?或 安?你说啥子。
哇——疑问词,轻微的“吗”。一般用在对方基本会同意的时候杨老师,来一根哇?我们乡下人只有越土越好哇?再乱说,我要翻脸哈!!!
兮——语气词,那样子的“你觉不觉得他有点神经兮兮?”“脏兮兮的。”“瓜兮兮的”
绰绰(có có)——形容词后缀,表某样子。神绰绰的(精神病样子),哈(傻的四川发音)绰绰的。
嘎(gá)——是这样么?可以独用。
●爪子(zuà zǐ)——“做啥子”的连读。
●提劲——1.来劲,振奋人心姑姑,太提劲了 ;2.同"扯皮",即"找茬"之意.
●×起——起来,常用在动词后面,加强动词的意义雄起、来不起了、扎起、懂得起
●整——用途广泛的动词。例子“整了顿方便面”,吃了顿方便面
●幺(yāo)——年龄最小的。幺姑娘、幺娃、幺女、幺叔、幺儿
●幺幺——姑姑(最小的姑姑)。
●巴适——好,合适,舒服,心满意足“原来在城头没碰到巴适的?”
●苕气——红苕(甘薯)气味,转义为“土头土脑,乡下人样子”“说我们身上苕气打不脱、脚杆是弯的!”
●稳起——稳住,不要露马脚。
●装神——假装出来的样子,装模作样的样子,演戏给别人看。
●龙门阵——聊天,摆龙门阵就是进行聊天。
●凶——厉害,有本事。如“你娃凶哦,我都被你搞附了。”
●歪(āi)——凶,形容一个人很凶。如“你好歪哦,我惹不起你。”
●猫——(mēr)凶。如“那个女的好猫哦,两爪爪(zǎozǎo)就把他整成猫脸。”那女的好凶,几下就把他抓成了猫脸。
●毛——(máo)火了,怒了。如“你莫把他惹毛了,他猫家伙。”你别把他整怒了,他很凶的。
●闷丕——(mēn pī)口语,常用与长辈对晚辈,笨蛋的意思。
●梭边边——第一个边拖长音。梭溜走;边边边缘。梭边边=溜走,逃跑,躲开。如“你把事情搞糟了,想梭边边嗖!”
●铲铲——(cuǎncuǎn),语气词,加深程度。如“你笑个铲铲。”意思是你笑个屁。有什么好笑的。笑什么啊。
●分分儿钟——几分钟,很快;通常意为稍等一下、马上的意思。
●咂——西南方言,1、吸吮;2、小口地喝酒、喝水。西南少数民族用麦管或细竹管从酒坛里吸酒也叫咂酒。
●呡(mǐn)——嘴唇少少地沾一点儿,如“呡一口酒”
●拐——这里用“拐”字是同音字借用,意义完全不同。错了。“拐了,拐了”是“错了错了”,“不会拐的”是“不会错”。
●格、嘎——西南方言习惯疑问词前置。“格是?”(是不是)。“格好”(好不好)。“格吃了”(吃了没有)
●切(qiè)——去。例如“我们一起切。”
●哈(hǎ)——“傻”的四川发音,如“傻儿师长”,四川人念“哈儿师长”;“哈绰绰的”,傻乎乎的,傻瓜的样子。
●哈(ha)——疑问。自问自答。轻度肯定。例子“格是哈”?-是不是?是么?“军医哈”-是军医吧?是军医。
●服、附——糊涂,糊。川北人f/h不分,糊涂念“服涂”,搞“附”了,就是被搞糊涂了。例如你娃凶哦,我都被你搞附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川方言百度百科-瓜娃子
【意思】通常是四川地区范围内,人们一种常说的口头禅之一,褒贬不定,傻瓜,或对亲近之人的戏称,,在四川话里,瓜也可以做形容词,相当于“傻”,“笨”。
【举例】《武林外传》里佟湘玉说“瓜就是傻,傻就是瓜”。
【读音】 guā á zi
1、成都流行“瓜娃子”的口语。
2、那女娃娃就是个瓜娃子,顶起我的墨镜在我眼前晃,你说我咋可能不打她吗?
3、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高中11级3班历史教师是那个瓜娃子?
4、你老家有个锤子,我老家有大野人,剃了毛跟你瓜娃子一个样。
5、一位留着一撮羊胡子的中年人捻着小胡子摇头晃脑,领着一群同样摇头晃脑的瓜娃子高声朗诵着。
"瓜娃子"通常是四川地区范围内,人们一种常说的口头禅之一,褒贬不定,傻瓜,或对亲近之人的戏称,,在四川话里,瓜也可以做形容词,相当于“傻”,“笨”。情侣间相互爱称 欢妹你个瓜娃子。有时也指的是孩子,一种地方土语的叫法。
成都人说谁是瓜娃子可能有以下三种意义一是此人是傻子,神经有问题;二是此人不聪明,反应比较迟钝;三是此人是其最喜爱的人,瓜娃子是对他的爱称。
四川话,又称巴蜀方言,属汉语西南官话。现今四川话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运动时期,是由明之前流行于四川地区的蜀语和来自湖广、广东、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渐演变融合而形成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瓜娃子词条
二四川瓜娃子什么意思
就是说傻子的意思,,语气的不同,含义就不一样。可能长辈溺爱的称呼,也会喊你瓜娃子,比如在小孩子做了很傻很童趣的事情的时候。也可能是吵架时候对对方的辱骂。这要看情况区分。三重庆话瓜娃子什么意思
你好,百度知道用户“黄意诚”很高兴为您解答,瓜娃子就是说别人是小孩子的意思,带走爱伶的意思,一般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希望能帮到你,满意请采纳!四你这个瓜娃子什么意思
四川现在是热门的旅游目的地,美食、美景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的到来。而他们来到四川之后,自然要接触到一定的四川话,四川话听起来比较的有趣,或者说是魔性,让人不自觉的就想要跟着说两句,所以渐渐的造成一股模仿四川话的热潮。
有些人说四川话很难学,其实不然,那是你没有找到窍门。如果想学说四川话,不如先从下面这些四川人常用的的口头禅学起吧,一定会事成功倍。
学说四川话
“老子”,读音[Lǎo zǐ]。
一般“老子”说的是中国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李耳,但在四川话里,“老子”的意思等同于“长者”、“父亲”,早在陆游《老学庵笔记》中有记载“予在南郑,见西陲俚俗谓父曰老子,虽年十七八,有子,亦称老子”。
1、四川儿女爱呼父亲为“老汉”,“老汉”从字面上来看,意思是年老的汉子,因为一家人中,年老的汉子多半是父亲,当“老汉”的对子女就是开口“老子”,闭口“老子”了。例如
“老汉,多给点生活费嘛,我都吃不饱!”
“你又不是不晓得老子没得钱,找***要去!”
2、“老子”可以说是四川话里用的最为广泛一词,无论男女老少、大人小孩动辄称“老子”。这时“老子”的意思就是“长者”了,是倨傲的自称,尤其是争吵时常用。例如
“你想把老子怎么样?”
“不怎样,老子今天就想弄你!”
3、还有就是朋友之间之用常用“老子”自称。无辱骂人的意思,这一点对外地人来说可能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例如
“你回来的时候给老子买包烟撒。”
“老子听不到,自己去买。”
你想把老子怎么样?
“爪子”,读音[zuà zi]。(说明下,四川人平翘舌音是不分的,z、c、s和 zh、ch、sh是不分的。)
这里的“爪子”不是鸡爪爪,鸭爪爪,在四川话里“爪子”的就相当于普通话里“干嘛”的意思。例如
“老公,你想爪子?”
“老婆,我不想爪子,就想你多给我十元零花钱。”
我不想爪子,就想你多给我十元零花钱。
“撒”,读音[sǎ]。
在四川话里,“撒”差不多算是陈述句末尾的语气词,相当于“嘛”、“呀”、“吗”、“吧”,几乎所有话后面都可以加,有点类似韩语中的“思密达”。
1、邀请你来做某事。例如
“三缺一你要来撒?”
2、同意参与。例如
“今晚来吃火锅吗?
“肯定来撒!”
3、挑衅,不服气。例如
“你翅膀硬了,信不信我今天把你腿打断!”
“你有本事来撒!”
4、表示肯定、赞同。例如
“这个字是这样写的吗?”
“是撒!”
你有本事来撒!
“安”,读音[ān]。
在四川话里,“安“一般是别人给你说话你没听清楚你就说“安”;响应别人;有的时候还表示惊讶!
1、相当于什么,没明白对方说的什么事情 ,请再说一遍或者请解释清楚当。例如
“安,你说啥子?”(“啥子”的意思是“什么”)
2、回答响应别人。例如
“安,喊我干啥子?”
3、表示惊讶,反问对方。例如
“你在干啥子,安?”
安,你说啥子喃?
“锤子”,音读[cuí zi]。
说到“锤子”,外地人很容易误会成榔头一类的工具。在现代汉语里,“锤子”是通过敲打物体使其移动或变形的工具。在四川话里,“锤子”有多重意思,用法很广泛。我们看一下四川人灵活使用“锤子”的例子
1、男人的某个器官。例如
“别以为你是个男人,有个锤子就了不起。”
2、表示否定你说话。例如
“晚上请我吃火锅撒!”
“锤子,我都没钱了!”
3、表示不耐烦。例如
“你说个锤子,再说我要冒火了。”
4、形容某人不耿直不厚道。例如
“你娃儿锤子得很,当面一套背面一套。”
5、表示加强语气,意同狗屁。例如
“你晓得个锤子!”
6、表示不相信、惊讶。例如
“锤子哟!你居然考了全班第一?”
你晓得个锤子!
哦豁,读音[o huō]。
在四川话里是指完蛋了、糟糕了、表示惋惜和无奈。
1、完蛋了、糟糕了。例如
“哦豁,钱掉了,这下什么都买不成了。”
2、表示很无奈。例如
“哦豁,这题我根本就做不来,该晓得上课好好听讲。”
3、表示惋惜。例如
“哦豁,这股票今天涨停了,该晓得昨天不卖了。”
哦豁,钱掉了,这下什么都买不成了。
背时,读音[bèi sí]。
在四川话里面“背时”同活该,倒霉是一个意思,在某人的恶劣行为遭到报应,被众人谴责时使用。加上“该”是语气助词,相当于你活该倒霉,有点落井下石的意思;还有就是长辈教育小辈也常用。
1、用作谴责。例如
“该背时,那个喊你平时不积德,现在出事了,看谁帮你。”
2、用作长辈教育小辈。例如
“你个背时娃娃哟,喊你莫去耍水,你偏去,这下衣服都打湿完了。”
该背时,那个喊你平时不积德,现在出事了,看谁帮你。
宝器,读音[bǎo qì]。
原指宝贵珍惜之物,在四川话里是用来骂人的,形容人是傻瓜。对那些无事生非的,喜欢讨好上级的,反正是看不顺眼的都可以叫其“宝器”;如果互相关系好的话也可以用来调侃;熟识的人打招呼时称对方“宝器”,表现出与其亲昵。“宝器”和另一四川话“瓜娃子”意思相近,川西喜欢说“瓜娃子”,川东爱用“宝器”。
1、用作骂人。例如
“你个宝器长眼睛没有,脚都被踩肿了。”
2、用作调侃。例如
“话都说这么清楚了,你还懂不起,宝器一个。”
3、用作打招呼。例如
“宝器,好久不见了,你跑哪里去了,招呼都不打个。”
你个宝器长眼睛没有,脚都被踩肿了。
啷个,读音[làng go]。
在四川话里意思为表示疑问,意为“怎么”,“为什么”;表示肯定,意为“这样”,有建议和商量的语气;询问,意为“怎么”。
1、表示疑问。例如
“你啷个要那么做?”
2、表示肯定。例如
“啷个,都不说了,出了事情我负责。”
3、表示询问。例如
“问下,这个地方啷个走?”
你啷个要那么做?
婆烦,读音[pó fán]。
“婆”指中老年妇女,如果中老年妇女啰嗦起来,是不是像唐僧念经一样让人感到厌烦?所以四川话里的“婆烦”就是厌烦、嫌弃的意思;但也可更换语气可以用于撒娇。
1、用作厌烦。例如
“你这个人好婆烦哟,废话真多。”
2、用作撒娇。例如
“你怎么对我这么好啊,好婆烦哟!”
你这个人好婆烦哟,废话真多。
看到上面这些口头禅,你是不是感到很有趣,学习四川话的兴趣是不是大增?
四川方言
如果想学说四川话,不如先从四川人的口头禅学起吧,相信我!
五你个瓜娃子什么意思
瓜娃子是重庆方言,瓜形容傻,一个人很笨,行为做事笨傻。娃子是重庆对年轻男生普遍常见称呼。所以瓜娃子含贬义,说那个人笨蛋,有骂人的含义。相比于普通话,方言更加直接接地气。同样,瓜兮兮,笨挫挫与瓜娃子意思相近,都表达了觉得那人傻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