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板怎么画?滑雪板怎么画高难度
滑雪板怎么画?1、画出雪板的轮廓,然后用铅笔勾勒出雪板的纹理。注意不要画的太深,否则会影响整体效果。这里要注意的是,雪板的纹理是可以变化的,所以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调整雪板的纹理。2、接下来我们画出雪板的底部,这里可以稍微深一点,因为这里是雪板的重点部部分。3、然后我们用铅笔在雪板的背面画出一个圆圈,注意不要画的太大,否则会影响雪板的美观。
一、二年级滑冰的手工制作?
1我们准备好画画的笔和纸,先画出一个圆圆的脑袋。
2.然后用一条斜线画出身体。
3.接下来继续画出一条腿。
4.然后把另一条腿也画出来。
5.接下来画出两只手臂,一只前伸,一只后曲。
6.然后在前腿下面画出一个滑雪板。把另一腿下面也画出一个滑雪板。
7.接下来把画出两个滑雪棍。用两只手拿着的哦。
8.画出小人眼睛、鼻子和嘴巴。这样一个滑雪的小人就画好了。
二、二战德军的军靴都是长筒靴吗?
优质答案1
不是。在二战初期M35型钢盔同行军靴是一名德国军人的形象,随着战争的进行,德国的逐渐溃败,我们在德军的装备上就能看出一些端倪。M35型钢盔在1935年被引进德军,仅仅两年生产的数量就高达1400万顶,受德军严谨思想的影响,M35型钢盔的制造非常的复杂,要钢盔的原材料进行几次的机械冲压,然后再进行卷边,回火热处理,经过这些步骤,钢盔的轮廓才说大体的完成。然后再进过一系列的处理,经人工装备完成。战争的重负压得德国已经筋疲力尽,不得不一再简配,随后推出的M40型钢盔,这个还是太奢侈,随后又研制出更加简化的M42型钢盔,这款钢盔也成为了德军使用最广泛的钢盔,直接4步热冲压成型,取消一切繁琐的步骤,用最高的效率为战争服务。
除了钢盔,反应德国现实状况的就是行军靴了。希特勒为了吸引当时的年轻人来当兵,以此来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特意将军装,军靴设计的精美帅气,在战争初期帅气的高筒靴,精美的军装成为当时德国年轻人当兵的原因之一,同一再简化的钢盔一样,深陷战争泥潭的德国对行军靴一再简化。其实短靴在德军中也有历史传统,在1914年就曾给德国的机枪连配发过改进于1901年普鲁士军靴的短靴。
M44型军靴
1925年以后逐渐被行军靴所替代,短靴退居二线,在兵营或者训练时使用,在作战并不穿戴,只有某些特殊的兵种穿戴,例如铁道兵,伞兵等等。在1944年,情况发生了变化,旧式的行军靴又占据的主导地位。值得一提的是M44型军靴尽管是1944年(也就是德国投降的前一年)制造的,质量仍然相当好,鞋底鞋钉的数量相对于M39型军靴已经减少到32颗,比M39型军靴少了12颗。
迷倒当时万千德国少女的行军靴,全部由优质的黑牛皮制造,鞋高腰高35~41厘米,后为节省资源被要求缩短至29厘米,说实话这也不短,鞋的前方还带有前脚掌,后跟用一个凹型铁环绕加强,有意思的是在鞋子的底部还会用,菱形断面的木钉来进行固定,优点是当鞋子浸水后,这些木钉会吸水膨胀,增强鞋底的坚固性,缺点就是容易腐烂,不过在战争初期士兵每18个月就会获得两双行军靴,倒是不用担心没有鞋子穿。
优质答案2
回答此问题的前提是,抛开政治因素不谈,就事论事,只谈二战时德军的军靴。(及小部分军装)。
二战时期,全世界的人都在讨伐纳粹军团的残暴,不过说起纳粹军服,尽管这么多年过去,现在看来二战时期的德国纳粹军装仍然很时髦。
纳粹军服到底有多帅?世人大多只知道希特勒的残暴,却不太了解,童年时期的希特勒曾两次报考维也纳美术学院,但都以“不适合绘画”为由被校方拒绝。
希特勒在行乞期间就曾以卖画求得生计,,又对于建筑学十分的痴迷。
于是,他说“ 军服一定要帅,这样年轻人就会义无反顾地投军效劳。”
在这一思想下设计制作出的纳粹军装,被公认为是军装当中有史以来最漂亮的。
衣服这么帅,脚上穿的自然也不含糊。
看看配备的是什么样的军靴
由此可见,帅气的军装,不一定配长靴,而是根据不同战线情况、军队性质配备。
摩托车部队配置的是全筒的皮质长靴,而东线配置的长靴,则会变成下面是皮面,上边是毛面;而步兵的靴子,则是在底部打了圆钉的短靴。
他们的靴子,有多精良?在俾斯麦统一德国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一种行军靴,这种皮靴的颜色一般都是黑色的,靴帮的高度最高可达到41厘米,鞋底是双层的,保暖又耐磨。
鞋底上有40个左右的鞋钉,皮靴前面的鞋掌是铁质的,加强靴子的坚固性,后跟用凹型铁环加固(听起来,有些像马打掌似的)。
军靴的内部,还有两条棉质提带,方便士兵穿着。二战爆发前,每人平均一年半就可以领到两双军靴。
随着战争的愈演愈烈,德军人数不断扩大,战时资源也就相应地紧张起来,军靴就不能像刚开始那样分配了,只有步兵部队野战才能使用,而且用于制作军靴的牛皮材料也是比较昂贵的,为了减少开支,就将原来的靴筒高度,下调到29厘米。
于是,短军靴就产生了,短也有短的好处,重量减轻了,在行军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士兵的负担,相比来说,也更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