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的意思(景行行止,高山仰止的意思)
高山仰止的意思。而这里的人们却在这里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他们不争不抢,安静祥和。在这里,你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丽江。这里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也没有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有的只是淳朴的纳西族人民。在这里,你可以放慢脚步,感受这里的宁静。而且这里的物价非常低,是一个旅旅游的好地方。丽江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东方威尼斯”之称。
一高山仰止的意思
01、囊萤映雪形容尽管家境贫穷,依然勤学苦读。
囊萤晋代车胤小时家贫,夏天以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出自《晋书·车胤传》“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出自《孙氏世录》“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正是借着这微弱的光芒和坚持不懈地苦读,两人都成为饱学之士。
02、东阁待贤指接纳贤良、爱惜人才。
成语出自班固《汉书·公孙弘传》。汉武帝时期,平民出身的公孙弘被任命为丞相,他非常爱惜人才,特地在自家庭院的东边开一个门,广招贤人,请他们为国献计献策。
03、解衣推食脱下衣服给别人穿,让出食物给别人吃。指对人器重而关怀备至。
成语出自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04、辩日炎凉古人记载两个孩童辩论太阳离地远近的故事。多以其形容儿童的聪明智慧。
《列子·汤问》记载孔子游学,看到两个儿童争辩不已,就上前询问。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到正午的时离人远。”另一个孩子认为恰恰相反。
第一个孩子解释说“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像车的顶盖那么大,到了正午看起来就像盘子一样,这不是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而近的看起来大的道理吗?”一个孩子反驳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很清凉,到了中午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越近感觉越热而越远感觉越凉的道理吗?”孔子听了,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05、伯俞泣杖汉韩伯俞受母责打,感念母亲力衰而哭泣,后比喻孝顺。
成语出自见《说苑》。韩伯俞,汉代梁州人,生性孝顺。母亲教育他十分严格,会因他做错小事而用手杖打他。到了后来,母亲又因故生气,举杖打他,但打在身上一点也不疼。伯俞忽然哭了起来,母亲感到十分奇怪,问他“以前打你时,你总是不言声,也未曾哭泣。现在怎么这样难受,难道是因为我打得太疼吗?”伯愈忙说“不是不是,以前挨打时,虽然感到很疼,因为知道您身体康健,我心中庆幸以后母亲疼爱我的日子还很长,可以常承欢膝下。今天母亲打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疼,足见母亲已年迈,所以心里难受,才情不自禁地哭泣。”韩母听后,手杖掉在地上。
06、春秋笔法写文章用词精练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
成语出自《史记》“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孔子修《春秋》,后人认为他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后来将其称为“春秋笔法”。
07、大笔如椽形容作家笔力好,或者作品有深度又有文才,也说铁笔如椽。
椽,中国古代建筑构件,是放在檩上架着屋面板和瓦的木条,尺寸比一般的笔大多了。为啥要用“椽”来夸赞写作才能呢?此成语出自《晋书·王珣传》。东晋时有一文人叫王珣,一晚,他梦见了一位神仙,神仙送他一支很大的笔,笔杆竟然有房屋上的椽子那么长,那么粗。醒来后王珣对人说“最近会出现一桩需要大手笔的事。”不久皇帝去世,朝廷里忙着办理丧事,大臣们请王珣负责起草悼念皇帝的哀册和其他重要文件。王珣大笔一挥,写得又快又好。
08、高山仰止意思是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诗经·小雅·车舝》中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从字面上看,整首诗都在写一个小伙子迎亲路上目之所见和心之所想。这两句直接翻译过来就是“高山崔嵬我仰望,大道平坦任我行”,景行(háng)就是指大路,这是写实的层面。这句诗还有更深一层的比喻义,东汉郑玄如此解释“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它表达的是对崇高品德的仰慕,和对光明言行的践行。表示这一层含义时,读景行(xíng)行止更合适。
这一比喻义最著名的使用场景是《史记·孔子世家》的“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表达的正是司马迁对孔子品德与言行的赞美,在仰慕与追随之间,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09、柳絮才高意思是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学才能,多指女子。
此成语出自《世说新语》。东晋的时候,谢安在一个大冬天把家人都叫来,给孩子们讲文章。没过一会儿,外面的雪下得又大又急,谢安看到这样的美景,便想考一考孩子们的才学,便问道“大家看这纷飞的白雪像什么?”侄子谢朗说“像是把盐撒在空中一样。”侄女谢道韫说“还不如说是柳絮借着风在空中起舞。”谢安听了之后很高兴,认为把白雪比喻成柳絮非常恰当。
故事中的谢道韫就是谢安长兄谢奕的女儿,书圣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从那儿之后,她的咏雪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便被人们所传诵,大家都称赞谢道韫为才女,后来便将在诗文创作方面有才华的女子称作“咏絮之才”,或者用“柳絮才高”“咏絮才高”来夸赞她们。
10、莫逆之交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简单地说就是志同道合。
此成语出自《庄子》里的两个寓言故事,故事有着类似的情节,都是几个人在聊天,讨论要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前四个人认为“谁能把‘无’当作头,把‘生’当作脊,把‘死’当作尾,谁能知道生死存亡是一体的,我们就和他做朋友。”后三个人则说“谁能够相交而出于无心,相助而不着形迹,谁能超然于物外,跳跃于无极之中;忘了生死,而没有穷极。那我们就和他做朋友。”当时聊天在座的各位“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都觉得说得太好了!完全没有和自己内心的想法相逆,莫逆,就是不觉得抵触,于是他们就成为好朋友。
11、不系之舟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涯,也比喻逍遥自在的人生,如同随水流浮泛的小舟,无拘无束。
成语出自《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认为,真正的大德之人,顺应环境与自然,通晓世事天理,不为结果所羁绊,尽人事而听天命。现代社会处处充满竞争,充满诱惑,很多人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患得患失,压抑苦闷。实际上,过多的欲望,是一切痛苦的
12、身无长物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也喻廉洁。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东晋王恭官至刺史,清白自持,不治家产。王恭从会稽任职期满回到建康,族人王忱发现他用的竹席很好便讨要一条。王恭把竹席送给王忱,自己却坐草席。王忱说我以为你回来,一定会有很多竹席,所以才向你讨要一条。王恭说你不了解,我把这条竹席送给你,便“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了。
13、中流击楫敢到水流危险的江中划船,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晋书·祖逖传》记载晋时,祖逖看到北方国土沦陷,同胞遭受凌辱,非常痛心,决心收复失地。祖逖率其部曲渡江北上,至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14、甘之如饴意为感到像糖一样甜,比喻心甘情愿地从事某种辛苦工作或虽处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
《宋史·文天祥传》记载,文天祥抗元被捕,张弘范劝他投降,文天祥不为所动,坚决拒绝。他在狱中写下了传诵千古的《正气歌》。诗中说“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意思是说,为了坚持崇高的气节,即使把我放到鼎镬里去烹煮,我也会感到像喝糖浆那样甜!
15、书通二酉意思是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
“二酉”指的是大酉山和小酉山,在今湖南省沅陵县西北。相传两座山中藏书万卷,是秦人在此学习时留下的。后来就常用“二酉”一词代指丰富的藏书。盛弘之《荆州记》中有“访酉阳之逸典”的说法,这里的酉阳就是指二酉山。段成式写了一本志怪小说集,以家藏秘籍与酉阳逸典相比,书的内容又广泛驳杂,所以他就给书取名《酉阳杂俎》,取的也是二酉藏书之义。
书通二酉这个成语出自冯梦龙《古今小说》“到一十六岁,果然学富五车,书通二酉。”一个人读的书贯通了这两座山所藏的书,听起来是不是比才高八斗和学富五车有分量、有学识得多呢?
16、首鼠两端意思是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此成语出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汉武帝时期,武安侯田蚡和魏其侯窦婴不和,大将韩安国夹在二人中间,在一些事情上持中立态度。一次罢朝后,田蚡因韩安国没有在朝廷上附和他,想找他理论一番,于是招呼他坐自己的车子,生气地说“我和你一起对付窦婴,你为什么这样首鼠两端?”
所以首鼠两端不是说人做事前后不一致,而是形容人做事像老鼠出洞时探头探脑左右张望的样子,犹豫不决,不够果断。有朋友对“首鼠”一词有疑问,“鼠”为什么和脑袋相对,表示两端呢?其实,“鼠”正是“尾”的意思。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的解释是因为老鼠的尾巴很长,所以古人又称“尾” 为“鼠”。这个词义是因老鼠的形体特征而引申的。
17、空穴来风意思是有孔洞便会进风,后用来比喻自身存在弱点,流言蜚语等得以乘隙而入,也比喻传言有根据。
空穴来风最早出自《庄子》,后来宋玉在《风赋》里正式说出了“空穴来风”。空气流过有孔的洞穴,会形成风。“空穴”和“来风”是因果关系,有了孔洞才招进风来,有了空穴才来风,后常用来比喻有迹可循,有来由有依据。白居易在《初病风》中有“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一句。但这一成语后来意思慢慢跑偏,很多人望文生义,把它误用为“毫无依据”。
18、沐猴而冠本意是猴子戴上帽子,装成人样。比喻外表虽装扮得很像样,但本质却掩盖不了。常用来讽刺那些依附权势、窃据名位之人。
此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话说项羽占据关中后,他的谋士韩生建议他直接在关中建都,项羽见宫殿已被烧毁,又想着赶紧回乡显摆一番,就说“富贵了之后不回乡,就像穿着华丽的衣服在夜间行走,谁会知道呢?”韩生听了项羽的话,就回了这句“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大家都说楚国人虚有其表,果真如此。韩生用“沐猴而冠”来讽刺项羽目光短浅,而他也因为这句话惹怒了项羽,失了性命。
19、吴牛喘月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了判断的能力,也形容天气酷热。
此成语出自《世说新语》。尚书令满奋怕冷,一个深秋的早晨他进宫议事,谈话的房间装的琉璃窗,透明得像没窗户一样。满奋感觉冷风吹了进来,不自觉地把头缩进了衣服里。晋武帝司马炎笑得不行,满奋自嘲说我就像吴地的牛,看到月亮以为是太阳,忍不住地就喘起来。
《风俗通义》中提到“吴牛望月则喘”。这是为何?吴地是指我国古代江淮一带,这里的水牛叫吴牛。水牛怕热,因整天都在忍受太阳的照射,对在天空中圆的、发亮的物体非常害怕。到了晚上,水牛看见月亮,误以为是太阳,就条件反射般地喘起来。这引申出“因疑心而害怕和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判断力”。“吴牛喘月”后来也直接形容天气酷热。夏天天热的时候,不妨说一句吴牛喘月。
20、蛛丝马迹意思是说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灶马爬过留下的痕迹可以查出灶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此成语最早出现在唐代杨筠松《龙经·统说》中,是用来形容地脉“引到平处如蛛丝,欲断不断马迹过。”那么,这个“欲断不断马迹过”中的马究竟是什么呢?此马可非寻常之马,而是指一种昆虫,体形很像蟋蟀,名叫灶马。中国古代,家家户户使用灶台烧火煮饭。天气暖和时,灶马生活在野外草丛中;天气转冷时,就回到灶台附近穴居。人们常说,灶台中有灶马的踪迹,是食物充足的征兆。
二高山仰止的意思及用法
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出处《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出处《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出自】《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示例】夫岂不怀,~,愿言敏德,啜菽饮水。 ◎唐·王勃《倬彼我系》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汉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郑把“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宋朱熹则解释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朱熹的“高山”,就说是人们平时仰望的高山,没有什么喻义;而“景行”是大道、大路,“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一个崇高得可以,一个直白得可以。对“止”,都解释为语助词,看来没有什么异义。
高山景行,现在缩略成为成语。查了几本词典,有的各取一说,有的干脆杂糅一起了,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或高尚;景行,大路,比喻行为光明正大。这样,郑玄朱熹都没有什么意见了,呵呵。——主要原因是司马迁将其用来放在孔夫子身上,后世的读书人看了没有不受用的,肯定要这么解释了!
,“景行行止”这句话中的读音有些分歧,第二个“行”从读音到释义都没有什么问题,分歧在于第一个“行”字,目前所能见到的,主要有三个读音háng、xíng、xìng。读háng,显然把景行直接解释了大路;读xíng,也显然是把景行直接解释为行为正大光明(把行读作xìng是旧读,如品行、言行、德行、罪行、兽行等,现在都读xíng了)。
接下来把《诗经》原文找来学习了一遍,不知所云。又找了篇译文,看了之后,不由得大笑还是朱熹实在,司马与郑玄都有点牵强附会了,呵呵!
《诗经·小雅·甫田之什·车辖》
间关车之辖兮,思娈季女逝兮。匪饥匪渴,德音来括。虽无好友,式燕且喜。
依彼平林,有集维鷮。辰彼硕女,令德来教。式燕且誉,好尔无射。
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嘉肴,式食庶几;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
陟彼高冈,析其柞薪。析其柞薪,其叶湑兮。鲜我觏尔,我心写兮。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觏尔新婚,以慰我心。
车辖转动间关响,少女出嫁做新娘。不是饥来不是渴,盼和美人结鸳鸯。虽然好友不太多,一起宴饮喜洋洋。
平地树林多茂密,长尾野鸡树上栖。漂亮姑娘及时嫁,带来美德好教益。一起宴饮多快乐,永远爱你不厌弃。
虽然酒味不太好,希望喝得别太少。虽然桌上没佳肴,希望大家都吃饱。虽无美德来配你,请来唱歌把舞跳。
登上那座高山腰。砍下柞树当柴烧。砍下柞树当柴烧,树上枝繁叶又茂。今天相遇多美好,了却相思乐陶陶。
高山抬头看得清,沿着大道向前奔。四匹马儿跑不停,六条缰绳谐如琴。见你车上新娘子,安慰我心暖如春。
通篇都是喜气洋洋的新郎官乐呵呵傻呼呼地吟唱,如果非要将高山景行解释为崇高的道德与光明正大的行为,那就太迂腐、太酸气了,太没有气氛、太煞风景了,哈哈!都说汉儒实在,宋儒附会,在这句话的解释上,正好相反了,有趣!
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意思
“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虽然我不能达到这种境地,心里却向往着他。四景行行止,高山仰止的意思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意思是从字面上看,整首诗都在写一个小伙子迎亲路上目之所见和心之所想。这两句直接翻译过来就是“高山崔嵬我仰望,大道平坦任我行”,景行(háng)就是指大路,这是写实的层面。
这句诗还有更深一层的比喻义,东汉郑玄如此解释“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它表达的是对崇高品德的仰慕,和对光明言行的践行。表示这一层含义时,读景行(xíng)行止更合适。
五高山仰止的意思相关知识
.做人,从小到长大成人,由父母亲拉扯长大,学习文化,掌握知识,而懂得了在社会上行走,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为人要善良。每个人要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报效社会,感恩父母。
对人要有礼貌,学会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等于尊重自己。
与人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包容,互相关心,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团结兄弟。
做人不要损人利己,不要做伤害他人利益的小人,做人要有良心,有爱心,爱护家人,爱护公共财产,热爱祖国,尊守公共秩序,尊守国家法律,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