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有寒露这个节气吗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15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寒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秋天到了,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加大,人们容易感冒,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意思是告诉人人们,秋天不要赤膊露体,要注意保暖。


一寒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


二白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白露”此时的气温降低较快,但不很低,夜间温度已可使空气中的水汽冷凝成露,故名。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斗指癸;太阳达黄经165度;于公历9月7-9日交节。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有阳光尚热,但傍晚后气温便很快下降,昼夜温差大。
吃龙眼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白露时节,龙眼个大味甜口感好,此时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
祭禹王白露时节还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渔民称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都要举行祭禹王的香会。
酿白露酒苏浙地区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三秋分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3.而在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到凉爽的秋季,当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已经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

四有寒露这个节气吗

“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的开始,属于秋季。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处于室女座)时。
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每年的10月8日前后(10月8日~9日),太阳移至黄经19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的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此时期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度,暑气尚不曾完全消尽,早晨可见露珠晶莹闪光。
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你了解多少呢?跟我一起学起来吧
寒露是什么节气?寒露代表什么意思呢?
寒露的时间大约在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在立秋之后,立冬之前,所以寒露是属于秋季,寒露过后就是霜降了。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意思是在寒露之后气温变得比平时更低了,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所以说,寒露过后,就要注意保暖,多加衣服了,一般白天的气温都比较温暖,天气晴朗,秋高气爽,特别适合和朋友们一起出去游玩,但到了晚上之后,气温就会下降的很厉害,在这个时节,就有许多人因为着凉而生病,一定要注意保暖。
寒露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每年阳历的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即为寒露节气。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天气干燥。为防“燥气”,这个时节的饮食应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宜多吃润肺润燥的新鲜瓜果蔬菜、豆类及豆制品,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山药等以增强体质。

五白露节气的现象

蒋敏

咸宁麻塘中医医院 主治医师

一、白露节气的由来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季的第三个节气,于公历9月7日—9日交节,太阳到达黄经165°。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寒生露凝,“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节气,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白露,“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白露时节到,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称之为“白露”。

二、白露节气的气候特点

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意思是说,白露时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进入白露节气后,冷空气分批南下,往往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常常是白天的温度仍达三十几度,而夜晚时就下降到二十几度,昼

夜温差可达十多度。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明显减少,秋高气爽,比较干燥。

三、白露节气的民俗

收清露

我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2、祭禹王

禹王是传说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渔民称为“水路之神”。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都要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3、吃龙眼

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习俗。民间的意思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等多种功效,而且白露时节的龙眼个大味甜口感好。

4、吃番薯

在文成,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和番薯丝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5、饮白露茶

白露前后采摘的茶叫白露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6、饮白露酒

资兴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白露酒是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用以待客,又称“白露米酒”。这种酒温中含热,有利于寒气的散发。

四、白露节气如何养生?

1.起居养生

俗话说“白露身不露,着凉易泻肚。”意思是到了白露节气,就不能赤膊露体了,起居方面要注意避免受凉,换长袖类服装,早晚适当添加衣被,睡卧不可贪凉,不要吹空调和风扇。否则受寒易引起腹泻,特别是老人、儿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关节炎、慢性肾病患者,更要注意随着气温的变化加减衣物。

2.饮食养生

白露后,燥邪当令,人们容易出现口干、咽干、鼻干、眼干、皮肤干、大便干等症状,此时我们应该及时注意调整饮食,防秋燥。平时应多喝水,可以选择有养阴润肺的食材,如百合、杏仁、燕麦、南瓜、川贝、山药、银耳、甘蔗、荸荠、白萝卜、雪梨、红薯、大枣、菊花等,也可以选择芝麻、蜂蜜、西红柿、乌梅等柔润食物的摄入,以益胃、养肺、生津。忌食辛辣、油腻的食物。

3.运动养生

秋高气爽,与闷热的夏季相比更适合运动。此时可选择慢跑、爬山、踢毽子、太极拳等方式进行运动。此时,人们趁着凉爽选择秋游也比较多,但有些人由于本身是过敏体质或吸入外界过敏原,容易出现过敏的现象。外出时应戴口罩、保持鼻腔清洁、防止过敏原通过呼吸道进入;调整饮食,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必要时需要到医院开具抗过敏的药物。

4、情志养生

秋令在五脏主肺,情志主悲。人们的情绪往往不太稳定,易于悲愁伤感。秋天精神调养的原则是神气收敛,思维趋于平静,培养健康的爱好,多到室外晒晒太阳,或参加娱乐活动,努力消除悲愁伤感等不良情绪,让心情喜悦,达到养生的目的。

责编丁婉莹

本文来自【咸宁日报】,仅代表

IDjrtt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