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死后被鞭尸_唐朝魏征死后鞭尸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15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魏征死后被鞭尸三百,李世民为什么不杀魏征?原因很简单!其实李世民杀魏征的原因有很多,就是魏征是一个非常忠心的臣子,他对李世民的帮助很很大。第二个原因就是魏征的性格比较直爽,他不喜欢阿谀奉承,所以李世民不会因为魏征的一些言论而改变自己的想法。第三个原因就是魏征李世民的关系非常好,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所以李世民对他的印象还是非常不错的。

一、魏征死后多久被刨出来鞭尸的?

魏征被李世民称为一面镜子,死后三天为之所以被李世民鞭尸,主要是因为李世民对他有所不满。

二、岳飞被平反后,当时的人是怎么对待秦桧?

优质答案1

谢悟空!鞭尸是古人对死后之人尸体进行的一种严厉惩罚和羞辱。历史上第一鞭尸之人是伍子胥,唐朝名相魏征也曾遭唐太宗李世民的鞭尸,岳飞平反后,为什么宋高宗赵构没有对秦桧开棺鞭尸?



一是秦桧势力太大。公元1141年岳飞被杀害,第二年南宋和金国议和成功,最大赢家是秦桧,因为他从谈判中给自己获得了终身不得换相的权利,也就是说,赵构虽贵为帝王,但他没有权利撤换秦桧宰相的职位,秦桧一直当宰相到公元1155年死为至,由于秦桧权力太大,皇上都拿他没有办法,后来他晋升为太师,加封魏国公,朝廷上下,全是秦桧羽党,尽管秦桧死了,但赵构也不敢彻底清算秦桧的罪行,因为宋高宗也俱怕秦桧的死党。



二是赵构为了自己面子。彻底清算秦桧,也就等于在清理自己,毕竟赐死岳飞是他下的旨意,在杀害岳飞问题上,虽然主谋和推波助澜者是秦桧,但赵构作为皇帝不能说就没有一点私心和责任,宋朝历代重文抑武思想在赵构身上也比较根深蒂固,合谋害死岳飞宋高宗也不能脱离干系,至少赵构也是拍板人。



三是赵构欲为接班人树立威信。赵构在秦桧死后,不是一点对秦桧没有成见,他对秦桧私通金国危机到皇权感到不满和怀恨,只是议和约法三章限制了他收拾秦桧的权利,搞得他这个皇帝基本上成了摆设,他怎能不怨恨于秦桧?只是考虑到秦桧羽党在朝廷上下较多,弄不好还会危及到他的皇权,所以他从拒绝秦桧子孙继承相位开始,慢慢削弱秦桧的势力和影响,直到他绍兴三十二年即公元1162年把皇位禅让给太子,由太子彻底给岳飞平反,这样既保住了自己的皇位和面子,又把爱忠除恶的美名留给了太子,可谓做了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这正是赵构的聪明之处。

虽然没有对秦桧做到鞭尸,但把秦桧后来定为宋朝六大恶人之首,让秦桧永世不得翻身,成了千古罪人,实比鞭尸更过之而无不及。谢谢!

优质答案2

谢邀

你以为人人都是伍子胥吗?中国人讲求“死者为大,逝者安息”,不管死者生前犯有多大的罪孽,毕竟作古多年,就没必要开棺戮尸了吧,况且还是在宋朝这种对大臣比较仁义的朝代(像诛杀大臣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又遇上了宋孝宗这种以“仁孝”治天下的皇帝。


其实对于宋孝宗来说,能为岳飞平反已经达到了他的预期目标,而在赵构还活着的情况下,再惩罚早已死去的秦桧还是不太可能的,这又是为何呢?

要知道,他即位后仅一个月就陆续召回当年的抗金主战派大臣,决心北伐,并恢复岳飞生前的所有官职爵位,为岳飞平反,而此时宋高宗赵构并没有死,不仅没有死,他还活的很长。那么在赵构没有死的情况下,宋孝宗就急于为岳飞平反,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赵构的同意,赵昚敢这么做吗?赵昚的皇位是赵构给的,而此时的赵构在朝中的影响力还很大,有很多朝中大事,赵构也都在参与决策,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为岳飞平反必须要经过赵构的同意,而赵构也确实同意为岳飞平反了,那么赵构之所以同意为岳飞平反其实他可能是这么想的

自南宋建国后,全国上下抗金浪潮不断,百姓不满宋金之间的和议,对金国充满了仇恨心理,而岳飞的冤死在百姓心中造成了极大的不满,自然百姓对朝廷对赵构也很不满,所以为了平息百姓的愤怒,为北伐造声势,只能为岳飞平反,但又不能告诉全国百姓是自己当初用错了人,从而背上受奸臣蒙蔽,不分忠奸的骂名,所以他同意赵昚为岳飞平反的条件之一就是不要追贬秦桧,毕竟当年重用秦桧的是他赵构,秦桧死后又是追封他王爵又是赐他谥号的也是他赵构!如果为岳飞平反还要连带追贬秦桧,那他赵构的处境就很尴尬了!我想他赵构宁愿死后再追贬秦桧也不愿活着看到秦桧被追贬吧!了赵构的这种想法根本就是“掩耳盗铃”,错就是错了,史书可不会容忍他的这些想法。

“面子”赵昚还是会卖给赵构的,反正岳飞已经平反了,至于秦桧这个死人,追不追贬也不是那么重要!

那么秦桧冤不冤?一点都不冤!他的罪恶是永远都无法被原谅的,赵昚在得到赵构的同意后,为岳飞平反,但他也确实没有对秦桧做什么处理,颇有点“一笔勾销,既往不咎”的意思,毕竟赵昚还是很想为赵构保留面子的。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