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边塞诗(高适边塞诗有哪些)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15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高适边塞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李白《望庐山瀑布歌送武判官归京使湖南长沙刺史王昌龄序并序后序二首其》庐山瀑布是中国第一大瀑布,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西麓,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庐山瀑布气势磅礴,主要景点有三叠泉匡庐奇秀、云雾洞、白鹿洞书院、紫霞洞等。其中三叠泉瀑布最为壮观,落差达155米,被誉为“亚洲第一大瀑布”。


一高适边塞诗的风格特点有

  《塞上》《塞下曲》《别董大》《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酬别薛三蔡大留简韩十四主薄》)《信安王幕府诗》《蓟中作》《送李侍御赴安西》《除夜作》

二王昌龄有什么边塞诗

王昌龄的边塞诗有《从军行·其一》、《从军行·其二》《从军行·其三》《从军行·其四》、《塞下曲·其一》、《塞下曲·其二>、《边塞》、《出塞》等。这些诗歌大部分表现了战士们爱国、报效祖国的决心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高适边塞诗有哪些

1、《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2、《塞下曲》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3、《塞上》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4、《蓟门行五首》(一)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二)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三)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四)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五)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5、《效古赠崔二》十月河洲时,一看有归思。风飙生惨烈,雨雪暗天地。我辈今胡为,浩哉迷所至。缅怀当途者,济济居声位。邈然在云霄,宁肯更沦踬。周旋多燕乐,门馆列车骑。美人芙蓉姿,狭室兰麝气。金炉陈兽炭,谈笑正得意。岂论草泽中,有此枯槁士。我惭经济策,久欲甘弃置。君负纵横才,如何尚憔悴。长歌增郁怏,对酒不能醉。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6、《钜鹿赠李少府》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投壶华馆静,纵酒凉风夕。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7、《东平留赠狄司马(曾与田安西充判官)》古人无宿诺,兹道以为难。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地出北庭尽,城临西海寒。森然瞻武库,则是弄儒翰。入幕绾银绶,乘轺兼铁冠。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激昂丹墀下,顾盼青云端。谁谓纵横策,翻为权势干。将军既坎壈,使者亦辛酸。耿介挹三事,羁离从一官。知君不得意,他日会鹏抟。8、《过卢明府有赠》良吏不易得,古人今可传。静然本诸己,以此知其贤。我行挹高风,羡尔兼少年。胸怀豁清夜,史汉如流泉。明日复行春,逶迤出郊坛。登高见百里,桑野郁芊芊。时平俯鹊巢,岁熟多人烟。奸猾唯闭户,逃亡归种田。回轩自郭南,老幼满马前。皆贺蚕农至,而无徭役牵。君观黎庶心,抚之诚万全。何幸逢大道,愿言烹小鲜。能奏明廷主,一试武城弦。9、《单父逢邓司仓覆仓库,因而有赠》邦牧今坐啸,群贤趋纪纲。四人忽不扰,耕者遥相望。粲粲府中妙,授词如履霜。炎炎伏热时,草木无晶光。匹马度睢水,清风何激扬。校缗阅帑藏,发廪欣斯箱。邂逅得相逢,欢言至夕阳。开襟自公馀,载酒登琴堂。举杯挹山川,寓目穷毫芒。白鸟向田尽,青蝉归路长。醉中不惜别,况乃正游梁。10、《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适远登蓟丘,兹晨独搔屑。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迢递千里游,羁离十年别。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旷荡阻云海,萧条带风雪。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行矣勿重陈,怀君但愁绝。11、《寄孟五少府》秋气落穷巷,离忧兼暮蝉。后时已如此,高兴亦徒然。知君念淹泊,忆我屡周旋。征路见来雁,归人悲远天。平生感千里,相望在贞坚。12、《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圣代务平典,輶轩推上才。迢遥溟海际,旷望沧波开。四牡未遑息,三山安在哉。巨鳌不可钓,高浪何崔嵬。湛湛朝百谷,茫茫连九垓。挹流纳广大,观异增迟回。日出见鱼目,月圆知蚌胎。迹非想像到,心以精灵猜。远色带孤屿,虚声涵殷雷。风行越裳贡,水遏天吴灾。揽辔隼将击,忘机鸥复来。缘情韵骚雅,独立遗尘埃。吏道竟殊用,翰林仍忝陪。长鸣谢知己,所愧非龙媒。13、《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故人亦不遇,异县久栖托。辛勤失路意,感叹登楼作。清晨眺原野,独立穷寥廓。云散芒砀山,水还睢阳郭。绕梁即襟带,封卫多漂泊。事古悲城池,年丰爱墟落。相逢俱未展,携手空萧索。何意千里心,仍求百金诺。公侯皆我辈,动用在谋略。圣心思贤才,朅来刈葵藿。14、《酬司空璲少府》飘飖未得意,感激与谁论。昨日遇夫子,仍欣吾道存。江山满词赋,札翰起凉温。吾见风雅作,人知德业尊。惊飙荡万木,秋气屯高原。燕赵何苍茫,鸿雁来翩翻。此时与君别,握手欲无言。15、《酬李少府》出塞魂屡惊,怀贤意难说。谁知吾道间,乃在客中别。日夕捧琼瑶,相思无休歇。伊人虽薄宦,举代推高节。述作凌江山,声华满冰雪。一登蓟丘上,四顾何惨烈。来雁无尽时,边风正骚屑。将从崖谷遁,且与沉浮绝。君若登青云,余当投魏阙。16、《酬裴秀才》男儿贵得意,何必相知早。飘荡与物永,蹉跎觉年老。长卿无产业,季子惭妻嫂。此事难重陈,未于众人道。17、《酬陆少府》朝临淇水岸,还望卫人邑。别意在山阿,征途背原隰。萧萧前村口,唯见转蓬入。水渚人去迟,霜天雁飞急。固应不远别,所与路未及。欲济川上舟,相思空伫立。18、《酬马八效古见赠》深崖无绿竹,秀色徒氛氲。时代种桃李,无人顾此君。奈何冰雪操,尚与蒿莱群。愿托灵仙子,一声吹入云。19、《酬鸿胪裴主簿雨后睢阳北楼见赠之作(一作王昌龄诗)》暮霞照新晴,归云犹相逐。有怀晨昏暇,相见登眺目。问礼侍彤襜,题诗访茅屋。高楼多古今,陈事满陵谷。地久微子封,台馀孝王筑。裴回顾霄汉,豁达俯川陆。远水对秋城,长天向乔木。公门何清净,列戟森已肃。不叹携手稀,恒思着鞭速。终当拂羽翰,轻举随鸿鹄。


四高适边塞诗的风格

唐诗双璧是李白和杜甫,边塞诗双璧无疑是高适和岑参。杜甫小李白10岁,岑参同样小高适10岁;李、杜交好并曾同游,高、岑同样交好并同游,高、岑曾和杜甫、储光羲等诸友同登大雁塔,并各留一首诗作为纪念。

那高适和岑参去过边塞吗?他们的边塞之行是否一样?他们的边塞诗有何区别?下面我们分别看一看。

一.高适的边塞之行

高适第一次边塞之行是到平卢,也就是现在的辽宁省锦州市。此次平卢之行高适写了一首边塞诗《塞上》

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

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当时东北的奚和契丹正对大唐领土虎视眈眈,针对如何处理边塞问题朝臣有不同看法。此诗中高适写道“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很明显他反对和亲,认为应该有一个像李牧那样的大将军,来扫除单于。

结合历史和高适自己的诗作来看,高适此次平卢之行很可能是去求官的,但最终一无所获,他只得失望而归。

开元二十六年,高适有朋友从边塞而归,告诉高适边塞的情况,他有感而发,写了他最著名的边塞诗《燕歌行》。此诗佳句颇多,尤其“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句透出深深的讽刺之情。

写完《燕歌行》又过了几年,到天宝十一年冬,高适开始了他最为人称道的边塞之行。此次他到了哥舒翰的陇右节度使府,担任掌书记一职。这段时间属于高适真正的边塞生涯,此时他虽然写出“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塞下曲》),但整体水平比他的《燕歌行》等诗有所下降。

三年后,安史之乱爆发,高适的上级哥舒翰被俘。但这恰恰给了高适发挥才能的机会,他急奔长安,向皇帝献计献策,最终他成为唐肃宗的心腹大将,官至封疆大吏。

二.岑参的边塞之行

相对于高适,岑参的边塞之行走的更远,没有第二个边塞诗人走的比他更远,岑参更像是一名纯粹的边塞诗人。

岑参出身名门,从他曾祖到他父辈曾出过3个宰相。他幼年丧父,家境逐渐衰落。岑参前半生一直在为仕途奔波,但一直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在岑参35岁那年,他终于下定决心,跨马西出长安,踏上他的第一次边塞之旅。

此次岑参是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府任右威卫录事参军这一文职。安西节度使府在现在的新疆库车县,道路非常之遥远,岑参一路西行,越走越荒凉,不由得思念起家乡和亲人。这一路岑参写了不少思乡诗,如他刚过渭州就写了这首《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渭水东流去,

何时到雍州?

凭添两行泪,

寄向故园流。

继续西行,岑参路遇东入长安的官吏,写了这首流传千古的《逢入京史》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由此可见岑参有很深的思乡情怀,这种情怀在他到达安西节度使府后更加明显,原因跟他此次边塞之行不得志有很大关系。岑参在安西节度使府和高仙芝相处得并不很好,两人没有太多交流,以至于岑参在安西呆了一段时间,就带着落寞和抑郁东返长安,这次安西之行对岑参来说是一段灰色的经历。

岑参回到长安,有点心灰意冷,产生了归隐之心。他在终南山中住了下来,过了两三年半官半隐的生活。

好在岑参的边塞之心未死,天宝十三年秋初,他应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之邀,踏上西行之路,并继续他的边塞诗创作之旅。

这次岑参的边塞之行是比较愉悦的,他得到上司封常清的赏识,并写下了他边塞诗中的多篇代表作,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中的“封大夫”就是封常清。这两篇都是边塞诗的扛鼎力作,也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艺术价值极高。

跟高适一样,岑参的边塞之行同样止于安史之乱。他的上司封常清奉命讨伐安禄山,结果因战败而被处死。对于上司受到如此严重的惩罚,岑参深表同情和悲痛,在《送四镇薛侍御东归》中岑参写道“相送泪沾巾,天涯独未归。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将军战死了,我该何去何从呢?他最终只得东归。

三.高适和岑参边塞诗的区别

提到边塞诗人,最著名的就是高适和岑参,两人水平在伯仲之间。“高岑”并称自杜甫始,杜甫曾写道“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对二人给予很高的评价。

高适和岑参虽然同为边塞诗人,且两者齐名,但两人在写诗手法和风格上还是有不小差异的。

高适写诗传统、严整,风格质朴、厚重,“尚质主理”,善于夹叙夹议,感慨生发。

岑参写诗随意、奇峭,重创新,“尚巧主景”,善于以情带景,营造奇景,多描写奇异风光和自我感受。

高适和岑参边塞诗以七言古体诗为主,例如本文提到的《燕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但两人也均写出不少优秀的短诗,下面分享两首,大家可以感受一下二人不同的风格。

高适《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是不是很严整,风格质朴、厚重?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乡菊,

应傍战场开。

是不是奇峭,以情带景,营造奇景?

朋友们,读了本文,是不是对高适和岑参两位边塞诗人的边塞之行和作诗风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你更欣赏哪位诗人的写诗风格?欢迎积极分享。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