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珍珠港事件_ 轰炸美国珍珠港事件
美国珍珠港事件以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在这14年里,无数英雄儿女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最终赢得了胜利。但个人,他不仅没有参加抗日战争,甚至还跑到日本去避难,这个人就是张本政。张本政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他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母亲是一名家庭主妇,家里的条件非常一般。在张本政7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去世,这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一、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
优质答案1
太平洋上的珍珠港是交通的主要枢纽,夏威夷东距美国西海岸,西距日本,西南到诸岛群,北到阿拉斯加和白令海峡,跨越太平洋南来北往的飞机,都以夏威夷为中续站。
日本认为先在太平洋上夺取制空制海权就意味着南下的道路畅通无阻,必须先摧毁珍珠港,于是日本策划了珍珠港突袭。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是继19世纪中墨西哥战争后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的攻击。这个事件也被称为珍珠港事件或奇袭珍珠港。
优质答案2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偷袭太平洋瓦胡岛珍珠港里的美国驻军,造成美国驻军几乎全军覆没,史称珍珠港事件。二次大战期间,日本从1941年中就开始向东南亚的扩张,引起了这个地区主要强国的不满,为了给日军一点警戒,美国冻结了对日的贸易,其中重要的是高辛烷石油。
没有石油,日军的战争机器就无法运转,舰艇抛锚,等于无法继续侵略,为了确保正常侵略,掠夺石油,日军决定冒险一掷。可就是日军的这一场成功的突袭,让日军在二战中更显得锐气十足。
由此也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灭亡
优质答案3
珍珠港地处瓦胡岛南岸的科劳山脉和怀阿奈山脉之间平原的最低处,与唯一的深水港火奴鲁鲁港相邻,是美国海军的基地和造船基地,也是北太平洋岛屿中最大最好的安全停泊港口之一,一般的民用船舶及外国舰船无美国海军部特殊许可是不得进入的。
偷袭珍珠港事件是在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联合舰队的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夏威夷瓦胡岛上的飞机场的事件。
二、珍珠港事件真的是罗斯福的“苦肉计”吗?
优质答案1
我是小林,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关于珍珠港偷袭是不是美国方面的“苦肉计”,罗斯福等美国高层是否知道日本人的偷袭计划,历来有种种不同的看法。很多人,日本和美国都有这样的人,都提出“珍珠港事件”的“阴谋论”。笔者也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为了让读者们更了解了解来龙去脉,笔者的这篇文章比较长。希望读者们耐心看完。
一、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背景。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出兵侵占中国东北,即“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中日战争的序幕。
1937年7月7日,日本在中国华北的驻军挑起“卢沟桥事件”,全面进行了侵华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和惨痛的损失)
日本军方出兵中国的理由,很大程度上是日本国内经济形势差,民不聊生,以至于日本国内接二连三发动政变或叛乱——数位首相或大臣、财经界的头目遇刺身亡。日本军方希望通过战争手段转移国内矛盾。
日本对华战争一开始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中国多数大城市(包括首都南京)和经济繁荣地区被占领。渐渐的,日本军方高层发现中日战争很难快速结束——国民政府、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都坚持抗日斗争,日本付出巨大伤亡,战争消耗巨大。
日本军方已经绑架了政府,日本国内战争的气氛越来越浓烈,不仅要在中国战场打,还要“北进”——对苏联作战,或者“南进”——和英美等国作战。“北进”和“南进”,一方面是苏联和英美国家支援中国的抗战,另一方面日本也想趁机消灭这些多年的“潜在对手”。,日本军方高层的战线是越拉越长,恨不得战争越打越大才好。
1938年和1939年,日本朝鲜军和关东军分别和苏联军队发生冲突。这两次冲突日本人没讨到什么好处,反而被苏联人的强大武力震慑住了。日本人基本放弃了“北进”的战略构想。
(苏联人在张鼓峰和诺门罕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日本军方高层思虑再三,放弃了“北进”攻打苏联的战略)
1940年,欧洲战场,法国惨败,西欧沦陷,英国独木难支。德军的胜利刺激了日本陆海军。日本军方高层趁机占领法国殖民地越南。日本这一举动,引起了美国和英国的恐慌,因为他们预料到日本人的对象不仅是越南,英美的殖民地也是日本人的目标。
美国和英国对日本施压,要求日本从占领的土地上撤兵(中国的被占领土和越南等地),日本军方高层岂会答应?美国和英国使出了“杀手锏”——断绝日本的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进口。日本人这下慌了,因为日本是个岛国,包括钢铁、石油在内的战略物资,都从美国、英国这些国家进口!没了战略物资,日本的侵略战争只有“歇菜”了。英美的这一手可真是釜底抽薪。
(东南亚的美国、英国等国家的殖民地,物产丰富,日本军方对此“垂涎三尺”)
二、日本决定和美英开战,挑起战争日本军方高层一开始也不想打,因为自己的陆军还深陷在中国战场。于是日本和美国展开了谈判,美方坚决要求日本撤军,日方坚决不同意。双方谈判最终破裂。
(日本和美国谈判的代表来栖三郎、野村吉三郎,其实日本军方早就倾向于武力解决了,为了释放“烟雾弹”,还是让这二人去美国“表演”)
日本军方高层肯定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一手和美国人展开谈判,另一手准备战争(符合日本的一贯作风)。此时的日本海军实力强大,拥有一批精锐的飞行员(都是实战中练出来的,轰炸、袭击中国军队和人民,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海军航空母舰也具备远洋打击能力。日本陆海军都觉得,可以放手一搏——夺取美国和英国等国家的东南亚殖民地,获取战略资源,确立“自给自足”的体制。
但,日军为什么选择珍珠港?
(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此人头脑清醒,很长时间反对和美国开战,无奈日军内部“开战派”势力太强大,山本只好制定方案攻击美国)
这和日军当时的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有莫大的关系。山本五十六其实强烈反对和美国开战,他曾经留学、考察过美国,知道美国的战争潜力巨大。上级订了开战方针,山本只好执行。山本知道日本的国力和美国相差甚远,唯一的取胜方法——就是一开始全力打击美国,让美国暂时丧失战争能力,然后和美国和谈。
于是,山本五十六选择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珍珠港,希望一战解决美国太平洋舰队(尤其是美国航母)。日本人的情报工作很到位,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虚实都被探查得差不多了。,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奇袭美国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不幸中的万幸是,美国航空母舰不在珍珠港内。这为不久之后美国的反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日军袭击珍珠港,突如其来的打击让美国损失惨重)
三、关于珍珠港袭击是美国人的“苦肉计”战后,日本和美国都有人说珍珠港是罗斯福的苦肉计,是为了美国参战的牺牲品。种种阴谋论说得有声有色。理由有下述几点
1、在偷袭之前,美军突然向珍珠港调派大量的医药物资和医护人员。
2、美军航空母舰恰好不在,肯定是美军高层知道了,把航母调走了,除此之外,美军的战斗机也被分散了。
3、盟国方面早有人破译了日军密码,美军还是疏于防范。珍珠港袭击,美国人毫无防备,明显是“放水”嘛。
4、珍珠港被袭击之前,日军潜艇出现在珍珠港内被美军发现并击沉,却没有引出美军高层的重视。
(美国总统罗斯福)
,这是罗斯福和美国高层的“苦肉计”,为了让美国摆脱“孤立主义”,加入战争。
这些分析合理吗?笔者觉得不合理。
1、在太平眼战争爆发前的一年多时间里,美国政府和军方已经开始了备战。美军调派大量的医药物资和医护人员进入珍珠港,不一定是为了应对珍珠港遭袭击的情况,也可能是为了把这些人派上前线。要知道,珍珠港是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驻地和前进基地!
2、航空母舰调走了,可能是执行任务。美国政府和军方高层没必要拿舰队做诱饵,只要日本人的一颗炮弹落在了美国领土,美国都有正当理由参战。所以,宁可让日本人白白炸珍珠港,不如来个“守株待兔”——狠狠打击一下日本舰队。
3、美国和盟国确实破译了不少日本军方或者外交部发出的密码,这些密码没有确凿地证据指出珍珠港是日本打击的首要目标。太平洋战争非打不可,日本人和美国人都会有疏散、调动等准备工作,这不足为奇。
日本高层封锁消息十分严密,日军舰队的集结和航程也十分隐蔽。美国人猜到了日本人在紧锣密鼓准备发动战争,但通常认为日本人会从台湾或者越南出兵,直接攻打美国和英国的东南亚殖民地。事实上日本的出兵方向也是这两个方向,美军和英军在东南亚的部队战斗力实在太低下,无法抵挡日本南进部队的锋芒(日本人选择了一些侵华战场上的老兵组成了南进的先头部队)。
4、日军潜艇出现,不代表日军舰队也会出现,潜艇可能是搜集情报、查探虚实的。
,美国参战,不需要日本把珍珠港炸的稀巴烂,只要日军的炮弹落在美国的领土上(或者殖民地上),美国就有理由参战了。换句话说,如果罗斯福等人真知道日本人要袭击珍珠港,完全可以以逸待劳,将计就计,顺势狠狠打击或者灭了日本的偷袭舰队,再光明正大“宣战”(理由是保卫领土等)。没必要拿宝贵的人命和军舰去白白牺牲。注意美国方面被击沉4艘战列舰,1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击伤4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1艘驱逐舰,8艘辅助舰。被击毁飞机188架,击伤159架。阵亡2403人,伤1178人,失踪255人。这个损失很惊人了!
美国人其实在太平洋战争开战前就做了战备工作,日本海陆军一开始的攻势太猛烈了,美国、英国这些国家的东南亚部队战斗力太低下,还是无力抵抗。很快日本人就获得了梦寐以求的东南亚的战略物资来源地。可惜,日本人低估了美国的实力。
优质答案2
日本偷袭珍珠港是导致美国参加二战的直接原因,当时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在珍珠港修整,日军的突然袭击重创了美军太平洋舰队,导致美军2403人阵亡,1178人负伤,还有255人失踪。说实力远不及美国的日本如何可以一举重创强大的太平洋舰队呢?这其中似乎另有隐情。
疑点一美军掌握了日本海军密码本
早在1941年春天,美军就截获了完整的日本海军密码本,并且美军已经可以破译绝大多数的日本人密电,而有消息表明,日本袭击珍珠港前,美军有已经截获了相关情报(国民党军统也截获了相应情报并报告给了美军),美军高层却未作出相应动作。
疑点二战前主力被调走
在偷袭珍珠港之前,美国海军作出了重大调整,将太平洋舰队的1艘航母、3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17艘驱逐舰调配给了大西洋舰队,并且将素质最好的士兵以及军官都拨给了大西洋舰队。
,太平洋舰队的三艘航母(企业号、列克星顿号、萨拉托加号)均未在港,袭击发生时指挥官和大部分军官都不在船上(是否接到了命令?)。
疑点三罗斯福求战得不到支持
当时战火只染指了欧亚非大陆,而遥远的美洲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这导致了美国内部出现了很多孤立主义,并且存在于高层之中。
而罗斯福明白如果不及时出手进行反法西斯战争,那么未来一旦轴心国控制了欧亚非的时候,美国将无力支撑来自轴心国的压力。
参战计划一再被搁置,必须要寻找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