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的小故事,关于富兰克林的小故事
富兰克林的小故事。一天,富兰克林在街上散步,看到一个乞丐,衣衫破烂,蓬头垢面,浑身脏兮兮的。富兰克林心生怜悯,于是上前询问“先生,你怎么么啦?乞丐说我家里很穷,没钱买吃的,所以只能出来乞讨。富兰克林听了很感动,他想,自己虽然穷,还是有尊严的,不能因为穷就就这样低三下四的。于是他决定帮助这个乞丐,并且把他带回家,给他一顿丰盛的晚餐。
一富兰克林的小故事20个字
一天,富兰克林拜访前辈,前辈家门很低矮,他猛地撞到了门上,前辈说,这就是你来的最大收获,想要平安无事活在世上,就要学会低头。二富兰克林的小故事简短
正当他在科学研究上不断取得新成果的时候,由于英国殖民者的残暴统治,北美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三关于富兰克林的小故事
本文由
给孩子最好的科学教育
富兰克林研究闪电的故事几乎每个小朋友都知道。出现在100美金上的他,也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和文学家。
可是有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实验君心头闪电发生速度这么快,富兰克林是怎么提前知道闪电要来,然后凑准时机去研究它们的呢?
看完今天的DIY,你就知道答案了。他简直太机智了。
关键概念
富兰克林钟
材料和操作
2个易拉罐
一根吸管
线
易拉罐的环
2根电线
电蚊拍(本实验需要电蚊拍提供的高电压,普通电池出不来效果)
操作(因为本实验要用到电蚊拍,操作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需要成年人监护)
1 把一根导线的一端粘在一个易拉罐上,另一端勾住电蚊拍的最外层的网格。
注意勾的时候不要启动电蚊拍,小心触电!!
2 把另一根导线的一端粘在另一个易拉罐上,另一端勾住电蚊拍中间一层的网格(因为电蚊拍最外层和中间那一层分属阴阳两极)。
注意勾的时候不要启动电蚊拍,小心触电!!
3 在2个易拉罐上摆上不导电的吸管,吸管中间挂上易拉罐的环。
注意易拉罐的环和2个易拉罐要保持一定距离。
4 启动电蚊拍,就可以玩啦!
原理
我们刚才做的,就是一个富兰克林钟。
虽然富兰克林钟是以科学家,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的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命名的,但实际上他并不是富兰克林钟最初的发明人。
本杰明·富兰克林
早在1742年,苏格兰物理学家 Andre Gordon 就发明了 Gordon’s bell(戈登钟),它是富兰克林钟的原型,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静电装置。
富兰克林在书中看到了 Gordon 的装置后,也想试一试。他改良了Gordon 的版本,在家里吊起了两个钟,然后在中间挂一个金属球。
富兰克林钟
这2个钟,一个接着富兰克林房子里的引雷针,另一个接着地面。风暴来临前,带负电荷的云层使引雷针带上了负电荷,与引雷针相连的钟也带上了负电。
风暴来临前,空气中也充满着大量的负电荷,它们也会使金属球带负电。
由于同性相斥,金属球弹开,撞到另一个和地面相连的钟上。金属球上的电子通过这个钟流向了大地,失去电子的金属球从而带上了正电。
异性相吸,接着,金属球又会被带负电荷的钟吸引,重复这个过程。这也是我们制作的富兰克林钟的原理。
风暴来临前,这个装置就会打铃提醒一直痴迷于研究闪电的富兰克林,催促他去追逐闪电。相当机智的闪电报警铃了。
世界上最长寿的富兰克林钟,被玩了170多年。
牛津大学克拉伦登实验室门厅附近的一个走廊里的富兰克林钟——牛津电子钟(Oxford Electric Bell)从1840年开始运行以来就没有停止过。
牛津电子钟
虽然这个富兰克林钟勤勤恳恳地不间断地工作了近200年,而且敲击了不下100亿次,但我们听不见它发出的声音,因为它的外面罩着2层玻璃罩子。
这个富兰克林钟的另一个神奇之处在于供电的干电堆(dry-piles)。吉尼斯世界纪录将它俩列为世界上最持久的电池,因为它们被用了超过170年。根据牛津大学物理系的介绍,目前还没人知道这两个干电堆的内部结构。
亲爱的小伙伴们,
你有没有尝试“富兰克林钟”?
想让更多小伙伴看到你的作品?
可以把你拍到的照片发给我们哦~
你也可以把孩子的小名
一起发过来展示在我们推送中。
我们将每月抽一次奖,
送一期电子版《环球科学》!
读者投稿
涛 小朋友
不过瘾,请戳
把科学带回家
IDsteamforkids
给孩子最好的科学教育
长按二维码
图片非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
为保护原创,参考资料储存于石墨
https://shimo.im/docs/0X0hZlNq9jgpEVXZ/
四富兰克林的小故事3篇
一天,富兰克林看到苏格兰杂耍艺人亚当·斯宾塞医生——也称“思朋斯医生”——表演的一个被称为“电吻”的社交把戏。在表演中,一位女性把没戴手套的手放在一个旋转的玻璃球上,当她的追求者靠近去亲吻她时,顿时会爆发出火花,也伴随着欢笑。
富兰克林从此被电迷住了,他开始摆弄思朋斯医生的莱顿罐。莱顿罐就是我们现在的电容器的雏形。最早由莱顿大学(由此得名)教授、荷兰科学家彼得·范·马申布罗克制造。
这个罐子里面是一个普通的果酱罐,底部铺上一层锡箔,罐口配上蜡封软木塞,中间穿过一根连接短链条的铜棒。链条与里面的锡箔接触,铜棒顶端有个鼓起的铜球。当摩擦各种物体产生的静电作用到外部的铜球时,静电就可以经铜球储存在罐子里。因为不同电荷相吸,罐内金属板上的负电荷可以导致外部金属板上产生相当的正电荷。
富兰克林买下了这位医生的整套装置,并请一位英国朋友给他寄来更多的仪器和有关实验的文章。富兰克林对电的爱好很快成为他的全职工作。
五富兰克林的小故事50字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1+2+3+ .+97+98+99+100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 高斯叫住了!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4+3+2+1
=101+101+101+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泰勒斯(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来到埃及,人们想试探一下他的能力,就问他是否能测量金字塔高度.泰勒斯说可以,但有一个条件——法老必须在场.第二天,法老如约而至,金字塔周围也聚集了不少围观的老百姓.秦勒斯来到金字塔前,阳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地面上.每过一会儿,他就让人测量他影子的长度,当测量值与他身高完全吻合时,他立刻在大金字塔在地面上的投影处作一记号,然后再丈量金字塔底到投影尖顶的距离.这样,他就报出了金字塔确切的高度.在法老的请求下,他向大家讲解了如何从“影长等于身长”推到“塔影等于塔高”的原理.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相似三角形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