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是什么意思?动物界的活化石是什么意思
活化石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活化石,它是一种古老的生物,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几亿年的时间,而且这种生物的寿命非常的长,甚至可以达到几百万年,这种生物就是恐龙。恐龙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因为它们的体型庞大,所以被称为霸王龙。虽然恐龙生活在白垩纪时期,它们并不是现在的样子,而是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
一、人类的活化石是什么意思?
优质答案1
1、活化石,可以模糊的讲叫孑遗生物,是指任何生物其类似种只存在于化石中,而没有其他现存的近似种类。这些种类曾经从主要的灭绝事件中存活下来,并保留过去原始的特性。现存的一些古老的生物种类,属非科学术语。
2、活化石定义是一般先发现化石再发现活体,或活体与确认的化石属同一种且存在。
3、活化石是指物种起源久远,在新生代第三纪或更早有广泛的分布,而大部分物种已经因地质、气候的改变而灭绝,这些现存生物的形状和在化石中发现的生物基本相同,保留了其远古祖先的原始形状。且其近缘类群多数已灭绝,比较孤立,进化缓慢的生物便可称为孑遗生物或活化石
优质答案2
活化石是指在种系发生中的某一线系长期未发生前进进化,也未发生分支进化,更未发生线系中断,而是处于停滞进化状态的结果,并仍然是现存的种类。
在生境不变,成活率极低的情况下,这些生物在几百万年时间内几乎没有发生变化。于是相应地就形成了一些延续了上千万年的古老生物,代的其它生物早已绝灭,只有它们独自保留下来,生活在一个极其狭小的区域,被称为“活化石”。
二、四川的活化石指的是什么意思?
珙桐生长地宝兴、天全、峨眉、马边、峨边等它是落叶乔木,喜欢生长在海拔1500-2200米的湿润的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可长到25米高,叶子广卵形,边缘有锯齿。
珙桐也称“鸽子花”,是距今6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种,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有植物界“活化石”之誉。
攀枝花苏铁生长地攀枝花金沙江中段苏铁亦称铁树,棕涧状常绿植物,高1米至2.5米。最早出现在距今约2亿8千万年前的地球古生代二叠纪苏铁类植物,被誉为植物的“活化石”,对植物地理区系和古气候古地理研究有重要价值。
三、世界十大活化石?
优质答案1
1.银杏树(两亿年)
银杏树在城市大街小巷十分常见,也经常被忽视,他们却有着不可思议的传统。银杏树是在过去两亿年依旧保持不变的最古老的树种。
银杏树的种子并不好闻,跟呕吐物差不多,据猜测,这种气味可以吸引一些动物来帮它在周围播种。在大约一千年前,中国人最先认识到银杏树的价值,很有可能把它当作了一种坚果树,并开始扩大种植面积。现在中国人仍然主要把银杏种子入药,而且西方货架上的保健产品也是提取自银杏树的蝴蝶型抗虫树叶。其他跟银杏树相关的树种在绝迹前都经历过很长的历史,只有银杏树经受住了所有灾难,包括原子弹的袭击。1945年,一颗原子弹被投在日本广岛,日本一座寺庙旁就长有一颗银杏树,它距爆炸中心大约700米。而第二年的春天,它却长出了新芽。
银杏这种树十分长寿,当它一百岁的时候还处在年轻的阶段。其超乎想象的生存能力是植物学上的奇迹,部分原因在于它对抗瘟疫和疾病的能力,以及可以在生存压力下重新萌芽的诀窍。,它是如何进化的,起初是什么给它授粉的,为什么其他银杏种类灭亡了,这些都仍然是植物学家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2. 印度紫色青蛙(1.34亿年)
印度紫蛙和恐龙共存七千万年,从那场使恐龙灭绝的著名灾难中幸存下来,并在科学家的惊异中进入了它的现代阶段。这种稀有的两栖动物身体总长可达七厘米,把大部分生命都消耗在地下。最近在印度西高止山发现了它的踪影。
不久,当基因测试表明它在蛙群中是独特的,而且不属于现在存在的任何族群时,科学家们为它建立了一个新的家族。这是一种奇特的生物。紫蛙的脸小而尖,与它斑点状的身体直接相连,它并没有区分明确的头或者脖子。在季风时节,紫蛙们离开洞穴交配,并且主要以白蚁为生。它们的地下生活使得它们很难被找到,所以科学家们不能确定野外还存在多少紫蛙。
就像活化石一样,这些紫蛙意义非凡,因为它们有利于研究两栖动物的进化以及这些物种如何面对古代板块变迁。紫蛙自身就是在六千五百万年前塞舌尔岛屿与印度的板块分离中幸存下来的。
3.北美负鼠(7000万年)
北美唯一的有袋类动物是可爱的泰迪熊和褐鼠的杂交物种。它们属于地球上最古老的哺乳动物,其化石记录的时间可追溯到7000万年前。长久以来,北美负鼠一直保持着其基本的生活方式。它们和袋鼠一样,利用身上牢固的育儿袋携带幼崽,如果偶尔有车辆将母亲撞倒,育儿袋中的幼崽仍能安然无恙。其育儿袋还具有防水功能,在母亲游泳的时候,袋中那蜜蜂大小的幼崽仍能保持干燥。
在危急时刻,北美负鼠是出了名地会“装死”,无人知晓它们究竟何时学会这一招的,不过它们装死的技能确实令人佩服。当北美负鼠被逼得走投无路时,此类温和的有袋类动物就会翻过身装死,它们可以死气沉沉地躺上6个小时,减缓自己的心跳和呼吸节奏,并交叉脚趾,发出腐臭的气味来驱逐掠食者。但实际情况与大众的看法恰恰相反,北美负鼠很少装死,玩儿这招的往往都是些不成熟的小家伙。
另一个阻止猎食者的策略就是,一边向猎食者展示自己的50颗牙齿(其牙齿数量在哺乳动物中也算是创纪录了),一边还要流口水、吐唾沫来显示自己病得无法进食,以此吓跑敌人。
4.土豚(3500万年)
土豚看上去像袋鼠和有爪子的猪的私生子,在过去的3500万年里,此类奇特的哺乳动物一直没有多少变化。土豚只有臼齿,无门齿和犬齿,无领骨,趾端具强大而锐利的爪。此类动物高质量的标本非常罕见,在生命史和化石记录中都可谓是踪迹难寻。
科学家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土豚属于基因突变的物种,且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其基因进化时间相对较短。实际上长久以来,土豚的基因基本没什么变化,所以科学家认为,此类非洲动物最接近所有哺乳类动物的共同祖先,且其基因中含有一组相似的染色体。
单从外表断定一只土豚的性别是很难的,不过雄性的体积往往要大一些,重达100公斤(220磅)。在繁殖季,雌性土豚每胎仅产一崽。土豚通过其带状长舌粘蚁充食,但它们与南美洲食蚁兽并无关联。
若是追溯到恐龙时代,那么土豚就是从那时起唯一存活到现在的目类物种。虽然土豚没有其科类分类史那样历史悠久,但好歹人家也在这世上吃了3500万年的蚂蚁了。
5. 火烈鸟(1800万年)
中新世时期的西班牙有一片湖泊泽地,而现在已经成了绵延的石灰石地带。在那儿,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片古老的筑巢区。研究人员们认为,这里出现的卵类化石和其他化石,都属于一个史前火烈鸟种群,它们的历史可追溯到1800万年以前。
从微观层面上看,扫描显示,这五枚禽卵与现代火烈鸟所产的卵非常相近。尽管如此,还是存在一些不同。这些化石巢穴是由细枝和树叶等植物垒筑而成,与现代的这些粉色禽鸟衔泥聚窝有着天壤之别。而且,现代的火烈鸟一般只会在每个鸟巢内产下一枚蛋,而不是五枚。由于这一巢穴与另一种善于潜水的火烈鸟的近亲——现代鸊鷉(grebe)——的巢穴更为相似,研究人员们也在考虑,其可能属于这两种鸟类的共同始祖。
火烈鸟刚出生时非灰即白,而仅需短短数年的时间,它们就会长满艳丽动人的粉红色羽毛。这种颜色来源于它们摄入的一种名叫β-胡萝卜素(beta carotene)的红橙色色素。β-胡萝卜素同样存在于胡萝卜和南瓜中,并在某些特定的藻类植物和甲壳纲动物中也有发现。若火烈鸟停止食用这些有色食物,它们羽毛上的色彩最终将会褪去。
6. 刺猬(1500万年)
无论你是否相信,这个小小的哺乳动物将它浑身是刺的可爱情态已经延续了足足1500万年,而且还并不是那些我们不大熟悉的古代生物。刺猬昔日的模样,与今日几乎无差分毫。
它们标志性的背刺,是一种角蛋白物质构成的中空、尖利的针刺。这种蛋白质,也是人类头发与指甲的组成物质之一。刚出生的小刺猬,在皮肤层以下有着极其微小的、用肉眼几乎难以看见的小刺,并且会在之后几天内长出体外。英文中,刺猬叫做“hedgehog”,其中“hog”意即为猪,来源于刺猬寻觅食物和与其他刺猬交流时发出的像猪一样长声尖叫或低头嘟哝的声音。
并不是所有刺猬都会在遭遇危险时蜷缩成一个刺球来进行防御,或者在寒冬进入冬眠期。这因种类不同而有别。一些沙地刺猬更倾向于直接逃离危险区域,而只有在走投无路时才会蜷起自己的身体。现代的刺猬大都只有人类的手掌大小,而它们体型微小的先祖则是一种极其原始的物种。这种学名叫做“森林原住民(Silvacola acares)”的原始生物,生活在5200万年以前的地球上,并且大概只有人类的拇指大小。
7.沙丘鹤(1000万年)
在现存的15种鹤类中,沙丘鹤的数目最大、分布最广。人们所知道的最古老的沙丘鹤化石在佛罗里达(Florida),大概已经经历了250万年,但也许还有更古老的。另一枚在内布拉斯加州(Nebraska)出土的化石表明了一种很大的可能沙丘鹤的历史实际上比人类最初认为的要长。那块内布拉斯加州的化石大约有一千万年历史,并且和现在的沙丘鹤长得一模一样。这一发现将使沙丘鹤成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鸟类。
每年的三月到四月,500,000只灰蓝色的沙丘鹤头顶着它们的“小红帽”从加拿大迁移到阿拉斯加,一天飞行的路程可达650千米(400英里)。这些鸟通过跳舞来吸引终身伴侣,然后在湿地筑巢,随后再哺育一两个小宝宝。
幼鸟出生的时候眼睛是睁着的,出生八个小时之后就会走路,有的甚至还会游泳。成年沙丘鹤在幼鸟出生那年照顾它们的时间超过十个月,通过赶走肉食动物来保护它们。总体来说,这个物种不存在灭绝的危险,但密西西比河和古巴地区的沙丘鹤属于濒临灭绝的动物。
优质答案2
第一种 海百合
海百合属于海洋棘皮动物,不能离开海水生活,目前有620余种海百合生活在海洋中。棘皮动物是动物界的元老,而海百合又是棘皮动物中最古老的存在。4亿多年前的岩石上就保留着海百合的化石。
第二种 鲎
鲎的历史可追溯到早古生代的三叶虫时代,和三叶虫属于同一时期的物种,早在2亿年前三叶虫就已经消失在沧桑的岁月里,鲎却一直逍遥到了今天。
第三种 腔棘鱼
腔棘鱼是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是从4亿年前的泥盆纪延续至今的活化石。腔棘鱼由于脊柱中空而得名,从泥盆纪到白垩纪的地层中都有其化石的身影。
第四种 蟑螂
提起蟑螂,它早在4亿年前的志留纪就开始在陆地上各个角落展露身影了。
第五种 银杏
作为现在优秀的园林树种,银杏以其优美的树姿和深秋金黄的树叶深深为人们所喜爱,它却是来自3.45亿年前的石炭纪,比恐龙的历史还要久远。
第六种 白蚁
在白垩纪早期的地层中人们发现了白蚁的化石,从其形态上看,最早的白蚁可能更早,也许在两亿年前就已经存在。
第七种 桫椤
桫椤和恐龙共同生活在1.8亿年前的侏罗纪,茎高且直,最高的可长到6-8米,每年的生长量仅2-3厘米,顶生叶巨大,树冠如巨伞,常年青翠,被誉为蕨类之王,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
第八种 三眼楔齿蜥
三眼楔齿蜥就是生活在新西兰的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它一尺多长,浑身覆鳞,行动缓慢,这种没有什么特殊技能的物种,由于没有天然的捕猎者,在新西兰这个特殊的地域,躲过了时光的蹂躏,悠哉悠哉的从恐龙时代延续到了今天,成了侏罗纪时代的活化石。
第九种 大熊猫
大熊猫作为我国的国宝,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它憨态可掬的模样征服了所有人,目前大熊猫在全世界的数量也不过千余只,位于濒临灭绝的边缘,在远古时期,大熊猫可是一个显赫的存在。大约在800万年前,大熊猫就出现在地球的生态圈中,这个时间要比人类出现的更早。
第十种 山脉侏儒负鼠
一个世纪前,人们发现了山脉侏儒负鼠的化石标本,经研究发现这是一种生活在第四纪更新世的一种老鼠,已经在地球灭绝了。在1966年,在澳大利亚霍瑟姆山脉中人们发现了活着的山脉侏儒负鼠,其体型和普通老鼠相似,通常生活在山体的岩石区大石块中,雌鼠习惯生活在山顶,雄鼠则更喜欢生活的较低的的山腰,这让它们的繁衍十分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