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枫将军死亡之谜 彭雪枫将军的孙女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13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彭雪枫将军死亡之谜终于解开。原来,彭雪枫将军在战斗中不幸被流弹击中,壮烈牺牲,年仅36岁。在他牺牲后,国民党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并将他的的骨灰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这位为新中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将军,就这样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的妻子和儿子也因为没有见到丈夫一面面,而伤心不已。,他们并没有而埋怨自己的父亲,反而非常理解父亲的做法。


一彭雪枫将军是谁打死的

彭雪枫,1907年9月9日生于河南省镇平县。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5月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他驰聘疆场的戎马生涯。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奉命挺进敌后,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领导开辟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

彭雪枫的“三件宝”拂晓剧团、《拂晓报》和骑兵团

抗日战争爆发后,彭雪枫于1938年春到河南组织抗日武装,在竹沟成立了拂晓剧团,演出一些抗日剧目,对部队起到了很大鼓舞作用。

他还创办了《拂晓报》,并为创刊号撰写了发刊词《拂晓报——我的良师》,在根据地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彭雪枫为《拂晓报》撰写社论、评论等各类文章60余篇。

彭雪枫在一次率部抗敌时遇到日军骑兵团,损失不小。他心如刀绞,痛下决心要尽快建立自己的骑兵部队把师属骑兵连和各旅骑兵连、排集合起来,成立了骑兵团,并亲自担当教员。骑兵团很快由300多人马发展到600多人马,战斗力也得到大幅提高。

采用平原游击战 在敌人包围中生存

1930年7月,彭雪枫带领两个排,歼灭了敌人一个炮兵团,展示了其不凡的军事指挥才能。后来,彭雪枫率红六军参加了活捉张辉瓒的战斗。在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彭雪枫率师直属队和红7团与敌激战三昼夜,突出重围。

彭雪枫采用平原游击战战术,带领队伍在敌人的包围中生存下来,还成为插入敌后的一把尖刀,让敌人不得安宁。采取这样的战术,也是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战中不断经验的结果。此前,彭雪枫就曾经在给上海《大公报》的

组建新四军游击队支队 队伍不断扩大

1938年9月,彭雪枫奉命组建新四军的游击支队。抗日联盟的民团武装成班成排,纷纷加入彭雪枫的游击支队。几日之内,队伍就发展到2000多人。

10月,彭雪枫奉命东征,开辟豫、皖、苏抗日根据地。一路上,克城复地,吸纳兵员。到1939年11月,彭雪枫先后建立了永城、夏邑、萧县、宿县、亳县等5个县政权。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了中共豫、皖、苏边区党委,彭雪枫任书记。游击支队发展到5000人,改编为新四军第六支队,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作战灵活 赢得“三十三天反扫荡”胜利

1941年皖南事变后,根据地面临的形势愈加复杂,彭雪枫率部一面和国民党军队中的顽固派作斗争,一面广泛发动群众,用游击战打击日伪军。

1942年11月,日伪军集结重兵,对淮北苏皖边区发动大扫荡。 彭雪枫率领新四军第四师,昼伏夜出、灵活机动打击敌人,33天,大大小小作战30余次,歼灭鬼子1500多人,伪军1800余人,日军的大“扫荡”以惨败告终,这成为根据地反扫荡的经典战例。在给妻子的信中,彭雪枫也忍不住要分享胜利的喜悦。

37岁牺牲 中共中央赞其“功垂祖国”、“泽被长淮”

1944年4月,日军发动了豫湘桂会战,中原河山大片沦陷。8月,彭雪枫率领部队收复豫皖苏根据地。在出征前,彭雪枫说,“豫皖苏是我们的家乡,那里有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妻室子女,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一定要把日本鬼子和敌伪军消灭掉。为了路西倚门东望的父老乡亲,我们就是战死疆场,也心甘情愿。”

不幸的是,一个月后,在这场战斗即将结束时,一颗流弹击中了彭雪枫的左胸,当即牺牲。第一时间就收到消息的陈毅,曾经无比痛心地写下了著名的诗篇——《哭彭八首》。

1945年2月7日,中共中央、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在延安举行彭雪枫同志追悼大会。中央大礼堂,挽联悬垂,哀乐低徊。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陈毅等中央领导同志和延安各界代表千余人,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悼念一代名将彭雪枫。毛主席亲书挽联“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生入死,功垂祖国;打日本、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


二彭雪枫将军的孙女

楼主可以来这里看下。。。 出生在河南省镇平县七里庄耕读世家的彭雪枫,在少年时代即有豪侠之气。他刻苦读书、练武,在一次惩治豪强后,彭雪枫远赴他乡求学。投身革命后,他做过秘密工作、工运农运工作、统战工作,后从事军事工作。他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许多著名战役,在血与火的军事斗争中成长为红军著名将领。抗日战争中,他先后担任新四军第六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在同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军作战中,彭雪枫机智勇敢,英雄善战,屡建奇功,留下了一串串光辉的足迹和许多传奇故事。抗战胜利前夕,彭雪枫在一次指挥作战时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7岁。

三彭雪枫将军红色故事

在抗日战争中,有一大批国共两党的军队将领,他们驰骋疆场,浴血奋战,为国捐躯,谱写了一曲气吞山河、感天动地的壮歌,他们是抗日英雄、民族英雄。他们是

△杨靖宇,河南省确山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鄂豫皖苏区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他曾说在侵略者面前低头,就不配做中国人。抗战中,他任东北抗联总指挥政委,在白山黑水之间,率领抗联官兵与日寇浴血奋战,在天寒地冻、缺衣少吃、弹尽粮绝情况下,孤身与日寇战斗几昼夜,英勇牺牲。日寇剖开他的胸膛,想看看他是用“什么特殊材料”做成的,发现他的肚内全是野菜、青草和村皮,在场的日寇顿时肃然起敬,日寇也不得不承认“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

△赵一曼,是巾帼英雄,他思想进步,早年曾在黄埔军校武汉政治学院学习,是徐向前元帅的学生。受党指派,到东北抗联,发动群众抗击日寇,曾任抗联二团政委,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捕,但她面对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他斥责日本鬼子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英勇就义。

还有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等将领,国民党方面有张自忠将军、佟麟阁将军、赵登禹将军、郝梦龄将军等,他们都为国家、为民族流尽了一滴血,以身许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怀念。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