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死因之谜详解 经典传奇顺治死因之谜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13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2003年,清史专家何龄修,收到一封来自厦门的信,看完一封信呆若木鸡,信里透露一个清朝秘密顺治被炮毙于厦门,顺治皇帝的下落一直以来是清宫四大谜团之一。
根据民间传说,人们认为他去五台山出家,原因是为了心爱的董鄂妃,不过,清史专家认为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按照史书记载,顺治应该是去世了。但年纪轻轻地顺治为何去世呢?一直以来,是众说纷纭。
2003年,研究清史的专家何龄修,一天收到一封来自厦门的信,信中告诉他一个秘密,顺治皇帝死于厦门,信中言之凿凿,并请让何老去他家里看一下那本祖传的秘籍。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信中说的都是真的吗?
原来在1992年,厦门的郑万龄在整理父亲遗物时,打开了父亲一直不让他碰的饼干盒,盒子里面仅有一本老旧的手抄本,
对于这个铁盒子,郑万龄记忆深刻,因为他童年的时候曾经翻出来,悄悄地打开瞧瞧里面是啥,没想到被父亲发现,还揍了一顿,自此他再也不敢动父亲这个宝贝。
他非常好奇手抄本写着啥,为何父亲那么如此重视,打开一瞧书名叫做《延平王起义实录》,延平王就是郑延平,是南明永历皇帝为奖赏的他抗清有功,赐与他的名号。
这本手抄本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了郑延平的戎马一生,郑万龄从小就知道自己是郑延平的后裔。感到这个手抄本里面记的事情,应该是很宝贵的,仔细地翻阅起来,读到其中一段时,他顿时呆在原地。
《延平王起义实录》竟然记载,顺治被郑延平炮毙于厦门,这可是一个惊人的秘密,为此他找到了母亲和叔父,了解到手抄本的由来。
原来这本手抄本是他的祖父郑雨春。在1912年,委托家乡私塾老师郑叔成把《延平王起义实录》抄录一个副本。
《延平王起义实录》几百年来,只有家族的几个人知道,一直秘不示人,《延平王起义实录》副本一直由郑雨春保管,他去世以后传给了郑万龄的父亲。至今手抄本的首页还写着,“不可东移西借”的祖训,
原本后来去向不明,副本抄录了将近一个世纪,除了他爷爷和父亲,没人知道有这本孤本。
其后郑万龄对《延平王起义实录》记载进行了考证,通过考证他认为书中大部分的记载都是真实可靠的。
他珍藏了这本孤本几年,在一次喝茶时,无意中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好友,好友建议他,这书中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或者能解开顺治失踪的秘密,
为了不让这本孤本在他手上失传,传扬郑延平的丰功伟绩,建议他把这本书内容推荐给了一些历史学家和考古专家考证一下。
到了2003年,他听从了好友建议给几位清史专家去信,里面抄录了《延平王起义实录》一段记载有人密报郑延平,高崎之战中,顺治皇帝在厦门思明港被击没,清军将领达素不敢对外公布这个消息。
专家们收到见到这个消息时,都感觉不可思议,因为他们在研究郑延平史料发现。从没有典籍提到此事,这有可能吗?何龄修看到信说道我看了这个信以后,就感到特别惊讶。因为200年来,没有看见过样的记载。
惊人之言的出现让专家们的目光聚集在《延平王起义录》。在研究考证过程中,专家们发现,手抄本中有一段关于郑芝龙被杀的内容,其中提到了顺治皇帝的死因郑芝龙下降清后,多次劝说儿子投降,均以失败告终,但顺治并未将他治罪。
但奇怪的是在此战后,苏克萨哈向即位的康熙提出除掉郑芝龙,康熙听了苏克萨哈提议,觉得好像很有道理,所以就把郑龙全家推出了午门。
从时间上看,很有可能,顺治是亲征厦门,并且被击中。康熙登基后,苏克萨哈让康熙报父仇。
顺治是可能亲征的,根据在哪里呢?
专家认为是非常有可能的,郑延平攻打金陵,顺治想亲征,后来解围了才取消念头。 清兵统帅达素之死,在专家看来也存在着颇多疑点。
《延平王起义实录》记载,顺治去世后,达素自尽。一部研究郑延平史料《海上见闻录》中也有同样记载清将达素吞金而死。
如果记录为真,那么让达素选择这条不归路的原因是什么?何龄修陷入沉思。
他提出了几个疑点
1根据郑家提供的资料,《延平王起义实录》是在1912年抄录的,等于清亡后此书才抄录.
2顺治皇帝被炮毙于厦门,这种说法只是存在于一份手抄本中,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相关凭证。
3郑延平对这样一件重大事件从未提及.
4南明的历史资料中,也没找到相关的片纸只言。
何龄修认为这可是天大的功劳,为何从来没人提及?更让人不解的是,此战后半年康熙才继位,皇位虚悬半年,素来深谋远虑的孝庄皇太后会这样处理吗?
2004年4月厦门晚报对《延平王起义实录》做了报道,此书吸引了无数的目光。一些专家认为此书是珍贵历史资料,有重大研究价值,但至今部分专家们的依然对此书内容存疑。
对于顺治是否战死于厦门?除了一本手写的家族传记和一个遥远的传说之外,专家们找不到任何有力的证据,在这个关键问题上,顺治的去向依然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
参考资料,张宗洽和郑梦彪校注《延平王起义实录》(初稿)《厦门晚报》

一经典传奇顺治死因之谜

顺治帝到底是死于天花还是出家?短短11个字的死亡记载引发争议

文\萧梦

顺治帝除了是一个痴情的皇帝,还是一个留下谜案比较多的皇帝,比如民间传说他的出家。

那么顺治帝到底是死于天花还是出家了呢?

关于顺治帝的死亡,历史上只给出了11个字的记载,据《清实录》记载“丁巳夜子刻,上崩于养心殿”,正是这简短的11个字记述,对顺治帝的病因一句没有提起,才引起了后人的怀疑,也引起了顺治帝死亡一说的争议。

民间传说顺治帝没有死于天花,而是出家了。这个观点也被现在的一些编剧采纳,好几部关于顺治帝的清宫剧,都采用了顺治帝出家这个说法。

关于顺治帝出家一说,给出的理由有三,如下

一、顺治帝身体康健不会突然死亡。按照史书上记载,顺治帝死于顺治十八年,年仅24岁,生前并没有身体不好的记录,而是突然得病,突然死亡,所以病死一说不被采信,相反更被坚信出家,理由就是顺治帝宠信一些僧人,的结局肯定是出家,而不是死于天花。

二、董鄂妃的死让顺治帝生无可恋出家。董鄂妃死于顺治十七年,若是按照史料记载,顺治帝仅在董鄂妃去世后不到一年就死去了,可见是痛失至爱,伤心过度。但据顺治帝出家说给出的理由是董鄂妃去世后,顺治帝对红尘已生无可恋,看破红尘出家,电视剧改编的编剧们也是遵循的这个观点改编。

三、遗诏和罪己诏的疑点重重。顺治帝死后,按照史料记载,留下了遗诏和罪己诏,在这份罪己诏中罗列了自己的14条罪行,给人的感觉疑点重重,被认为是孝庄太后在顺治帝出家后,为了掩人耳目而故意做的。

关于顺治帝到底是死于天花还是出家,有一个清史学者专门做了研究,并写了一本书《清初三大疑案考实》之二《世宗出家事实考》,这个清史学者就是孟森先生。他在书中详细的考证了顺治帝死于天花而非出家,他的论据

据《年谱》记载,顺治帝曾对王熙说“朕患痘势将不起,尔可详听朕言,速撰诏书。”据查王熙曾是顺治朝比较受顺治帝宠信的大臣,他所撰写的《年谱》虽非官方史料记载,但他也没有必要为此撒谎,所以清史学者孟森先生认为顺治帝不是出家,而是死于天花。

其实关于顺治帝的死,《清实录》虽然没有记录他的死因,还对他死前几天的记录也说明了这一点。据《清实录》记载顺治帝于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二患病,到正月初七死亡,他的病情来势急发病重,以至于给人的感觉死的很突然,再加上对顺治帝死亡原因没有记载,只是记述了他死亡的时间,短短的11个字却引发了顺治帝死亡的争议。

关于让人疑点重重的罪己诏,那应该是顺治帝在临死前对自己生前的种种行为的反思,包括因废后对母亲孝庄太后的违逆,还有因对董鄂妃的专宠引来许多的不满,其中也包括太后的不满,还有他因为废后曾不顾大局得罪了自己的舅舅吴克善,更重要的是他对汉人的重用,对汉文化的喜欢和推广,他满汉一家的理念曾遭到了大清很多满臣的反对,所以在临死前,他以罪己诏的形式昭告天下,也说明他对自己短短的24年所作所为的一些自责和愧疚。

正是顺治帝这样不符合常人行为的自责和愧疚,才引发了罪己诏不是顺治帝所为的怀疑,也更加深了后人对顺治帝死亡的怀疑,因为这份罪己诏,在外人看来,多是借太后之口对顺治帝的不满指责,不符合顺治帝的身份,更是让人生疑。

但关于顺治帝的后事,《清实录》有记载,包括火化,包括神位入太庙等,都说明顺治帝的死因最大的可能就是天花,这个也最接近历史答案,但有一些学者也提出了不认同的看法,对顺治帝死于天花给出了质疑,包括王熙《年谱》与《清实录》记载顺治帝生病时间的矛盾,更有王熙以“俱不敢载”几个字让顺治帝的死变得遮遮掩掩,也引发后人更多的怀疑。

其实顺治帝死于天花,虽然是死的年轻,但也属于正常死亡,不知为何清宫档案没有记载他的死因,所以才引发后人对顺治帝到底是死于天花还是出家的争议。

综合几处史料关于顺治帝死亡的记载,顺治帝死于天花,更接近历史答案,至于顺治帝出家,那只是后人的一种美好想象,为他与董鄂妃的爱情故事增添传奇色彩。

(此文为萧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