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 山汉墓 碎玉之谜(双 山汉墓出土文物)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13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双乳山汉墓 碎玉之谜的揭开,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张家口。这座汉墓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张家口地区史前文化的空白,也为研究张家口地区的历史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物资料。而这座汉墓的发现,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对张家口地区历史的认识。在这座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其中最最有名的就是一件青铜器,它就是著名的马踏飞燕。马踏飞燕是中国古代四大名器之一,也是汉代时期的代表作品。


一长清双乳山汉墓

  墓室在南部,基本呈正方形,深度有22米,面积约100平方米。墓道位于墓室正北部,上部宽14米,残长20米;深到4米处向内收缩,形成宽7。4米、长60米的大型斜坡墓道,最深处达17米。 墓主以二椁三棺殓葬,椁室分正藏椁和外藏椁两部分,内随葬铜器、玉器、漆器、铁器、陶器、金饼、车马器具和家畜家禽等共2400余件,其中以玉覆面和玉枕最为精致。

二双乳山汉墓纪录片

今天,为您讲述《我从汉朝来——文物世界中的汉代济南》展览故事因山为陵——双乳山汉墓。

双乳山汉墓位于今天的济南市长清区归德街道双乳山村西的双乳山山顶东部。这座隐藏在深山中,原本籍籍无名的小村庄,因为这座神秘的古墓从此声名大噪。就在这层层叠叠的碎石中,沉睡在历史长河中的济北王拨开重重迷雾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双乳山一号汉墓平面方位

考古发掘工作自1995年10月下旬开始,1996年7月上旬基本结束。墓葬共计两座,目前只发掘了一号墓。这座“甲”字形石圹大型竖穴式木椁墓,共出土玉器、金饼、青铜器、鎏金、错金银器、陶器、漆器、铁器、钱币等文物2300余件。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品的分析和地域沿革的考证,推断墓主人为西汉武帝末年时期的西汉济北国一代王——刘宽。该发现被评为199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双乳山一号汉墓发掘场景

双乳山一号墓金饼、玉枕、铜镜等出土现场图

双乳山一号汉墓共出土玉器50余件。种类有覆面、枕、璧、手握、剑璏、九窍塞等。尤其是玉覆面和玉枕,不仅具有高超的工艺水平,对于研究汉代以及其前后的丧葬制度也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作为承载着中国人美好品德与祝愿的玉,它的身影出现在人们生前死后的各种场景中。玉枕,顾名思义,是玉制的枕头,它由玉片、玉板、玉虎头和竹板组合而成,共计14件。丝线穿孔的玉片作枕面,竹板作枕蕊,长方形的玉板作枕底。威严的虎头分列两侧,玉板之上或透雕或浮雕或线雕,繁缛的几何纹与动物纹无声的昭示着墓主人的高贵。

玉枕

作为玉质殓器的九窍塞和覆面,则将玉封存精魄的寓意发挥到了极致。双乳山汉墓出土的九窍塞,由口琀、玉耳塞、玉鼻塞、肛塞、玉阴罩和玉手握组成。蝉形的玉琀放在墓主人的口中,寓意蝉蜕复生之意。“金玉在九窍则死者为之不朽”,于是生与死的界限被刻意模糊,以玉石之力,让永恒再久一点。

玉鼻塞

玉耳塞

玉口琀

玉肛塞

玉阴罩

根据文献记载,在先秦的丧葬仪式中,要用丝织品制成的“覆面”和“裹首”来包裹死者的头脸部位。西周至汉代的玉覆面形制不尽相同,不变的是它们护君王而安的祈愿。双乳山汉墓出土玉覆面由额、颐、腮、颊、领、耳17块玉片和鼻罩组合而成,共计18件。左右对称、极为形象的脸形轮廓由丝缕缀连成一体,雕琢精细的鼻罩令人叹绝,精巧的覆盖在这位诸侯王的面庞之上,让这位高高在上的王能够多一点抵御时间侵蚀的能力,安睡在静止的时间长河中。

玉覆面

双乳山汉墓使用了两重椁三重棺,属于王陵级别的墓,在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也曾满心期待着金缕玉衣的出现,却只有这由玉片组成的玉覆面。而在墓主人脖子所在位置的泥土中,还发现一些玉器的碎片,经拼接是贵族装佩在剑鞘之上的玉剑璏。独独碎裂的玉剑璏隐藏着双乳山汉墓的玉碎之谜,也一点点揭开这位诸侯王身后的秘辛。

玉剑璏

通过考证,此墓的墓主人为济北王刘宽。他是汉高祖刘邦的玄孙,家中祖祖辈辈皆为君王,可谓生于钟鸣鼎食之家。汉武帝天汉四年,也就是公元前97年,刘宽继位成为济北国国王。他在位时并没有什么精彩的政治作为,反倒死的不太光彩。刘宽与已逝父亲的王后以及侍妾通奸,非但如此,他还在祭祖大典上对当权的汉武帝口出狂言,百般诅咒,而后东窗事发,负罪自杀。所以刘宽属于非正常死亡,许多东西都是为了赶时间,墓葬才显得草率。刘宽品德败坏,这样品行的人,也无法用大量象征美德的玉器来陪葬。,在墓中只有九窍塞、玉枕头等一些基本的葬玉。而且因为不能使用金缕玉衣,但又不太甘心,于是就只好凑合使用玉覆面了。玉剑璏被人为地砸碎,放到了刘宽的枕头下。枕下破碎的玉剑璏,不仅表明这人品德有问题,而且还暗示了此人是用剑自刎而亡。

双乳山一号汉墓还出土了大量车马器。其中共出土马车5辆,2号车装饰豪华,它的规格完全符合《后汉书》中所记载“王车”的特征。出土的各类车马器大部分都是鎏金和纹饰精美的错金银器,极为美观。其中这四件错金银铜环,遍饰云雷纹、山川纹饰,还有天狗吃月亮的神话故事图案和各种飞禽走兽的动物造型,华美的错金银饰在古人超越时代的高超技艺之下,描尽远阔山河与繁华人间,精湛的工艺与自然的灵动永久凝聚在小小的铜环之上。一个小小的车马器都如此精美,我们就不难想象,墓主人生前是过着何等香车宝马、朱轮华毂的奢华生活了。

错金银车轙

错金银铜环

至此想必您对双乳山汉墓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希望您有机会到济南市博物馆来参观《我从汉朝来——文物世界中的汉代济南》专题展。


三济南双乳山汉墓

条件不允许。因主墓室中可能有大量绢、绸等丝织品,经过千百年埋藏碳化,一旦接触空气立刻被氧化变成碳粉,马王堆就是例子。目前在尚无有效的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还不如留在地下,待将来科技发展了再去挖掘。

四济南长清双乳山汉墓

1995年10月~1996年6月,山东大学考古系,山东省文物局和长清区文化局为了不使位于济南市长清区西南归德镇双乳山顶部的双乳山汉墓遭到破坏,对已因当地人开山取石给古墓造成损害的一号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此次发掘共出土包括玉器、金饼、青铜器、车马器、银扣螺钿漆器、钱币、陶器等在内的各类文物共计2000余件。双乳山汉墓以其宏大的规模,丰富的内涵,所蕴涵的复杂、精深的学术价值,引起了考古专家的高度注意。
双乳山一号汉墓的随葬品相当丰富,可辨识器物达2000件以上。主要出土于椁室和外藏椁之内。正藏椁内随葬有铜器100余件,器形主要有鼎、壶、钫、灯等;玉器50余件,种类有覆面、枕、壁、手握、“九窍塞”等;漆器数量也相当多,在边箱、棺箱内均有分布,但均已腐朽,难以统计;铁器有剑、镞、弩机等;金饼20枚;钱币20枚,均为“五铢”钱;小车1辆,放置于北边箱的西北角,长2.6米,宽1.14米,在北边箱的东半部分,还散落着许多鎏金车马明器;除这些之外,墓葬还随葬了大量的家畜、家禽和水产品,主要置于东西边箱和南边箱内。外藏椁内放置有3辆大车2辆小车及若干车马冥器,极为豪华。
考古学者介绍说,西汉时期的马车或偶车尽管已经发现了很多,但不是扰乱严重就是型式过于简单,车体结构不清楚,某些器具的位置也相当混乱,但双乳山汉墓中发现的5辆车子结构清晰,规格不同,为汉代车马的研究提供了准确、宝贵的资料。
双乳山的出土文物中,尤以玉覆面和金饼最为精致、珍贵和令人瞩目,据专家称为绝世奇珍。
玉覆面出现于西周,历经东周至汉代,至今为止共发现了40多副,但最为形象、完备的玉覆面却是双乳山汉墓室里所出的这一套。玉覆面出土时仍然覆盖于墓主面部,除去左耳片稍有倾斜之外,保存完好。其长22.50厘米,宽24.6厘米,系由工材加工成的分别对应人面的额、颐、腮、颌、颊、耳的17个片状部件和鼻罩组合而成,共计18件。除鼻罩外均为素面。眼睛、嘴巴由相对玉片对应磨出,并非独片相罩。总体形状为脸形,非常形象。五片琢磨精细,组合精巧,左右对称,搭配协调,部位恰当,浑然一体。其中鼻罩透镂线刻兼施,内琢空,鼻梁直挺,两翼微鼓,整体丰满盈溢,通体饰云雷纹,工巧精绝,巧夺天工。各五片内侧下棱和鼻罩边缘处斜穿细微孔,孔孔对应,以便用丝线连缀,覆盖死者面部。
,还有枕于主人头下的玉枕,此枕由9件玉片、2件玉板、2件玉虎头饰和竹板分两层组合而成一结构巧妙,匠心独具,是所发现的众多汉枕中较复杂的一件。玉覆面和同出的玉枕、玉璧、手握、九窝塞等共同组成了一套完备的葬玉,这给研究汉代及其前后的丧葬制度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