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苏麻喇姑不洗澡之谜,苏麻喇姑不洗澡不臭
苏麻喇姑出生于科尔沁大草原上一个贫寒之家,她有着一颗未被沾染的心灵,并终其一生——这个本名苏沫儿、初心不改、始终如琉璃般冰清玉洁活到九十岁的姑娘。
当年苏沫儿父亲送她去科尔沁贝勒府时,父女二人无言凝噎“沫儿啊,这一去,阿爸阿妈再也不能陪你走了,教你做这个教你做那个,自己凡事谨慎,但又怕跟主子过不去,凡事得对师傅忠诚。”
小小苏沫儿伤心地点了点头,便一步步转身,被领进王府。苏沫儿进王府后被安排在贝勒寨桑府为二小姐布木布泰当贴身婢女。这个布木布泰,便是日后名满天下的大清孝庄皇太后。
一六二五年,十三岁的布木布泰对苏沫儿说道“苏沫儿啊!今天你想陪嫁我,你会不会?”
苏沫儿这个时候还没有明白“嫁人”的真正含义,她只是明白了,爸爸要她一辈子对主子尽忠,苏沫儿很乖的说“奴婢愿意一辈子跟着小姐走!”
主仆两人话不投机半句多,接亲娘的轿子来了,布木布泰带上苏沫儿随姨父哲哲嫁入皇太极府。
苏沫儿在盛京时不会说满语,对满族许多繁文缛节更是不习惯。不过她聪明好学,而且还是最优秀的年龄,一边陪着布木布泰到清廷学文化,一边自己很用功,因为苏沫儿专心致志,不久就能精通满语,写出一手优美的满文来。
苏沫儿精明强干的文化素养使她迅速成为清廷布木布泰的左膀右臂,是清廷对布木布泰惟一信赖与倚重的爱人。
1643年皇太极去世,当年受封庄妃布木布泰只有三十一岁,皇太极在世时孝庄没有受宠,皇太极此一死,孝庄心里明白,若是没有搏命,他与顺治两个孤儿寡母,以后也不知道有多难了。
经过孝庄一番精心策划,最终借助多尔衮之力,将其子福临扶即位。这段黑暗中,福临始终受到苏沫儿悉心守护,苏沫儿对小主忠贞不二,就像是老鹰保护她的宝贝。
所以上位的福临就是为了顺治帝而被苏沫儿同样深信不疑,之后在董鄂妃感染天花之后,顺治帝被迫将过继给玄烨并委托苏沫儿照顾。
这时玄烨亦染天花,唯有苏沫儿不惧传染,昼夜骑马来往和宫外,遵照孝庄皇太后之命,细致看守小皇孙。
玄烨(即后来康熙帝)正是在这个时期与苏麻喇姑结下了不解之缘,苏麻喇姑当面教导玄烨“赖其训迪而手授国书。”
康熙晚年忆及此日,也感伤地说道“世祖章皇帝因为朕年少气盛,未出痘疮,让保姆在紫禁城外护视,父母双亡,未得日承欢颜,这是朕60年来对不起他的地方。”
在历史上,能够和苏麻喇姑女官身份比肩的人,唯有武则天时期的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同样聪明善政,其思想并不清净,即使到头来欲壑难填、结局悲惨。
此时,同样是女官,苏麻喇姑始终保持初心,只做康熙启蒙老师教其为人处事、道德伦理、永不越界、永不参政。后来出现了不少影视剧中,为营造狗血情节,也将苏麻喇姑与康熙描绘成姐弟恋的模样。
这些均与历史事实不符,苏麻喇姑只比孝庄文皇太后年轻3岁,只能算是康熙祖母辈了,而且平生精神洁癖严重,从未传过什么绯闻,干净又纯洁。
她洁身自好是非常奇怪的,有人说苏麻喇姑这辈子,每年才洗澡一次,而她眼中身体发肤受之于父、受之于母,能不随意受洗吗,她只是每年除夕前一个晚上,打点水、洁身,而洁身之后,还要喝洗澡水。
这洁癖虽然很难被我们现代人所接受,在我的印象中,它有点象林黛玉,是质本洁来还干净的。
苏麻喇姑生活中也不肯吃药,身体不适全靠自己来调理。对此,康熙帝心知肚明。可就是这样,她竟没有科学地活到九十岁,想来主要还是仰仗心态调整。
苏麻喇姑出现后,对于清朝康乾盛世的到来,起了关键作用,当他面见孝庄多尔衮后,正是苏麻喇姑冒着风险先行探路,这一走生死未卜,苏麻喇姑却成功实现,并帮孝庄挽回颓势,夺取太子位。
后来到了康熙朝九子夺嫡紧要关头,只剩下苏麻喇姑养的胤禩了,知度识大体而不涉及。这也令康熙十分欣慰,而胤禩本人行为高洁,虽不免置身于皇家险境之中,却屡屡力挽狂澜,而且是康熙三十五名皇子之中,存活时间最久。
这些都离不开苏麻喇姑对她平日里的训导,一个人有了高贵的性格、高尚的信念,他就会用自己的性格去感化周围的人。
所以人民网曾经如此评论道苏麻喇姑作为清朝后宫中最善的女子,其低微的身世一点也无法掩饰其高贵的品德。
苏麻喇姑因病去世那年,康熙五十一岁,宫外未还,为告别奶奶,曾命皇子说奶奶事了出来,留下七天后净身入殓。康熙知恩图报,为再见额娘,与她的尸体当面道别。
事后他算好了十五日才可以进宫,所以又降谕旨,要皇子再把苏麻喇姑的尸体留七天,等他进宫之后再决定。
康熙礼义仁孝,恰是苏麻喇姑传授,而康熙子孙多受恩于苏麻喇姑。在葬礼当天,除了皇五子和皇十子关照太后,皇十四子则留守紫禁城,其他成年皇子均出席葬礼。
一苏麻喇姑不洗澡不臭吗
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日(1705年10月24日),90多岁一生未婚的苏麻喇姑(苏茉儿)走完了人生的旅程,这年龄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可谓高寿。苏麻喇姑在生活上有个特别奇怪的习惯她终年不浴,唯有除夕那天才破例,仅用少量的水擦一下身体,然后再把这些用过的脏水喝掉,表示忏悔;皇帝也知道她这习惯,已然对她很尊敬,有些人就很好奇苏麻喇姑常年不洗澡,难道不怕皇上闻到味道?《啸亭续录》卷四载
“终岁不沐浴,惟除夕日量为洗濯,将其秽水自饮,以为忏悔云”
苏麻喇姑为什么不经常洗澡苏麻喇姑,蒙古族人,大约生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的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上的一个贫苦牧民家庭,生活条件很差。她不洗澡一方面因为她的信仰,另一方面因为蒙古水资源匮乏,而这两方面的原因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一,信仰原因。苏麻喇姑以“苍天”为永恒最高神,她信仰的神就是“长生天”(蒙语“腾格里”)。这种信仰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认为水是长生天赐给人们的最宝贵的圣物,浪费水就是对长生天的不尊,会遭上天的惩罚。《世界征服者史》记载
蒙古人在“春夏两季人们不可以白昼入水,或者在河流中洗手,或者用金银器皿汲水,也不得在原野上晾晒洗过的衣服;他们相信,这些动作增加雷鸣和闪电。
苏麻喇姑也认为人的身体是污秽的,用污秽的身体沾染圣水是犯罪,更是对长生天的亵渎,所以那时的人们非常忌讳在河水中洗澡、洗衣服、甚至洗手、洗脸,更不许往水里扔脏东西,水的污染会给人带来可怕的疾病和瘟疫。在他们的历史上,对水的禁忌早已上升到法律中
成吉思汗大扎撒中规定:“禁于水中和灰烬上溺尿,禁民人徒手汲水,禁洗濯,洗破衣服。”在《喀尔喀律令》中规定:“故意或戏耍而污浊水源者罚牛、马二只,给证人赏牛(一头)。”
他们如果实在脏的受不了,仅用极少的水擦拭身体,在擦拭之前要向长生天请示并表示忏悔。
二,水资源非常匮乏。
蒙古族居住在亚洲大陆腹地的蒙古高原上,远离海洋,受极地气候影响较大,具有降水量少且不匀。人们过着游牧生活,追逐水草放牧。他们靠天养畜,自然放牧。
如果没有水,就不会有青草生长,牲畜无法生存,人类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例如,1203年,成吉思汗受到克烈部王罕的进攻后,退到巴勒渚纳,那里非常干旱,根本找不到水,他只好喝一些泥汁,成杰思汗的这段历史时刻警醒着后人。苏麻喇姑喝掉洗澡用过的脏水,应该比成吉思汗喝的泥水好很多吧。
可怜的牧民明白,每遇到干旱就会水涸草枯,牧民就会陷入绝境,大批的牲畜和牧民死亡,水的缺乏给人带来恐慌。遇到干旱,干枯的牧草极易发生火灾,更让人恐惧。苏麻喇姑那时根本没有水井,牧民们不会获取地下水,多靠修建水窖收集雨水来维持日常使用。残酷的缺水经历告诉她水是人们的生命之源,节约用水已经成了当时整个蒙古族的习惯,这一习惯自然延续到苏麻喇姑的身上。
身上的味道如果,人一年不洗澡,身上一定会有臭味,特别是夏天汗臭更是难闻,会让人恶心呕吐。例如路易十四不爱洗澡,他最爱的情妇说他“身上的臭气,能在十步开外就叫人恶心得作呕”。
,温柔、善良、聪明的苏麻喇姑身上不但没有臭味而且芳香宜人。苏麻喇姑是孝庄太后身边最信任的贴身侍女。她的一生平凡而辉煌,她一生经历了太祖、太宗、顺治、康熙四朝,她扶助孝庄帮顺治皇帝上位、她还是康熙帝的启蒙老师,康熙曾说“赖其训迪,手教国书”,她制定了大清朝上下的冠服诸制,她晚年教导康熙皇十二子胤裪,使他免于皇位之争并安度晚年。苏麻喇姑虽是侍女,她为大清做出了巨大的功劳,她用自己一生的努力赢得最高统治者的尊敬,为自己赢得高贵的身份。
还有很高的生活条件。她在宫中每天有芬芳的鲜花熏香身体和衣物,吃的是来自各国的奇珍异果,果香浓郁,喝的是名贵的茶水,自然除掉体内的臭味,用的是名贵的香料擦拭身体,住的房间有熏香,例如用沉香、檀香、麝香、龙诞香等高品质的香品在房间里熏焚,气味清醇、幽雅,沁人心脾,再加上她身上挂有香囊不会臭了。
她虽然一年不用水洗澡,但可以用各种花的蒸馏液(相当于今天的精油),例如金银花、玫瑰等,擦拭身体,不但能很好地起到洁净作用而且能美肤。
康熙为了回报苏麻喇姑对大清的恩情,他按嫔礼重葬苏麻喇姑,把她与与孝庄文皇后主仆二人葬在一起。二苏麻喇姑一辈子不洗澡不臭吗
康熙帝极度宠爱苏麻喇姑?提问者确定没有搞错?还是雷剧、神剧看多了?苏麻喇姑是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陪嫁侍女,也是她的贴身侍女。根据部分史料记载,苏麻喇姑大约比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还要大一两岁。我们姑且就当她与博尔济吉特氏同庚,博尔济吉特氏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康熙帝出生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算一算康熙帝出生时苏麻喇姑多大年纪了?四十一岁!就算康熙帝早熟、十岁便懂得男女之事了,彼时苏麻喇姑也已经五十一岁上下了……除非康熙帝有特殊癖好,否则无论如何恐怕也不会喜欢上一位比自己祖母年纪还大的女人,不是吗?所以,提问者所谓的什么康熙帝极度宠爱苏麻喇姑的说法纯属子虚!根本站不住脚。
苏麻喇姑其人苏麻喇姑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名字、而是一种尊称,苏麻喇才是名字,“姑”是清宫中人对资深宫女的一种尊称、也叫“姑姑”。喜欢看清宫戏的人想必对“姑姑”这个称呼并不陌生。苏麻喇是满文名字的汉文音译,在满文中有“半大口袋”的意思,苏麻喇有时候也译作苏茉儿或苏墨尔等等。所以电视剧《孝庄秘史》中把苏麻喇姑叫做“苏茉尔”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苏麻喇姑的蒙文原名叫什么,至今一直存在争议。有说她就叫苏麻喇(苏茉儿、苏墨尔)的,满文的苏麻喇是蒙文的音译,后来又音译为了汉文的“苏麻喇”。也有说她原本并不叫苏麻喇(苏茉儿、苏墨尔),是顺治末年或康熙年初间才改的满文名字苏麻喇,并被音译为了汉文“苏麻喇”。不管怎么说吧,这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人还是那个人。
▲苏麻喇姑画像(存疑)
苏麻喇姑出生于一个蒙古科尔沁部一个贫苦牧民家庭,自幼便被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父亲布和看中,收入府中作为女儿的玩伴兼贴身侍女。换言之,博尔济吉特氏与苏麻喇姑不仅是主仆,而且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关系非同一般!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博尔济吉特氏被彼时后金大汗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也就是后来的清太宗纳为了侧室,苏麻喇姑也作为陪嫁侍女,跟着博尔济吉特氏去了东北那旮。后来的日子里,苏麻喇姑一直陪伴在博尔济吉特氏身边,终生未嫁。
苏麻喇姑与康熙帝的关系康熙帝年幼时患上了天花,在那个时代,天花无药可治,全看自己的免疫系统是否强悍……为了避免感染宫中其他人,年幼的康熙帝被送到宫外“避痘”。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不放心这个孙子,于是让苏麻喇姑前去照顾。在苏麻喇姑的悉心照料下,年幼的康熙帝终于在鬼门关门口挺了过来!在之后的日子里,苏麻喇姑不仅继续照顾着年幼的康熙帝,而且还负责教授他蒙文和宫中礼仪等等。所以,苏麻喇姑与康熙帝的关系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她是康熙帝幼年时期最亲近的人之一,也是康熙帝的“启蒙老师”,后来康熙帝对苏麻喇姑另眼相待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其实是有迹可循的,比如曹寅的母亲,在康熙帝幼年时曾经做过他的保姆,后来康熙帝对她、甚至对她的丈夫和儿子都非常照顾。有一次康熙帝南巡驻跸曹府时甚至还当众宣称曹寅的母亲“此吾家老人”!康熙帝对一位自己曾经的保姆尚且如此,就更别说是自己祖母的“发小”苏麻喇姑了。
苏麻喇姑晚年,康熙帝对她也颇为关照。不仅体现在生活上,苏麻喇姑终生未婚、膝下无儿无女,在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去世之后,变得更加孤独、寂寞,康熙帝为了缓解苏麻喇姑的心情,甚至把自己的皇十二子胤裪交给了苏麻喇姑抚养。由此也可见,康熙帝对苏麻喇姑在自己幼年时对自己的抚育还是相当满意的,否则他不可能把自己的亲儿子交给苏麻喇姑抚养,不是吗?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康熙帝对苏麻喇姑的态度,他内心里已经把苏麻喇姑当成了自家的老人、让老人帮着“带孩子”……但这一切与所谓“极度宠爱”没有半毛钱关系!
▲由苏麻喇姑抚养长大的履懿亲王胤裪
关于“死后封嫔”的问题有人说康熙帝与苏麻喇姑如何如何,无非是因为她死后被康熙帝以嫔礼下葬。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康熙帝给苏麻喇姑的只是丧葬规格,并没有正式册封或追封她为嫔。说白了,无非康熙帝觉得,苏麻喇姑在自己家辛苦一辈子了,让她死后以下人的身份入土,心中过不去那道坎儿。于是给了她一个家人、而非下人的丧葬待遇,仅此而已。
至于为什么只是嫔礼,这个不难理解。苏麻喇姑虽然被康熙帝当成了自家人,但她的身份终究还是个宫女、是个下人。在清朝,主子、奴才泾渭分明,而且是帝国统治的根基。说白了,清朝玩的就是“奴才治国”。康熙帝给一个老宫女嫔的丧葬规格,已经是破天荒了!如果再给更高的待遇,反而会引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嫔,位分不高不低,给苏麻喇姑这样身份的人最好不过了,既给了她“主子”的待遇,又不会过高而显得那么扎眼……
,提问者所谓康熙帝极度宠爱苏麻喇姑之说纯属子虚乌有,多半是电视剧看多了……事实上,苏麻喇姑与康熙帝之间差着两辈呢!她与康熙帝的祖母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年龄相仿、从小一起长大,后来又作为陪嫁侍女跟着博尔济吉特氏去了东北那旮。之后的日子里,苏麻喇姑终生未婚,一辈子陪着博尔济吉特氏,直到博尔济吉特氏去世。在康熙帝幼年时,苏麻喇姑不仅尽心尽力照顾他的日常起居,还是他蒙语、宫中礼仪等方面的“启蒙老师”。康熙帝对自己幼年时的保姆、曹寅的母亲尚且那样,更何况是苏麻喇姑?在苏麻喇姑去世之后,康熙帝不想让自家这位老人以下人身份入土,给了她一个嫔级的丧葬待遇,这也是人之常情。真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人把这件事往男女关系上面靠……俩人差着四十来岁呢!
至于苏麻喇姑终生不洗澡,很多史料都有提及。这个其实没什么奇怪的,铁木真时期的蒙古旧俗中就有禁止洗澡和洗晒衣物的内容,理由是此举会触怒长生天、带来灾难。虽说后来蒙元时期已经取消了这项禁令,但一些蒙古底层民众依然相信洗澡会触犯神灵也没什么可奇怪的……,这不一定就是苏麻喇姑终生不洗澡的原因,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其实,所谓不洗澡,主要指不用水泡澡或冲澡,用水擦洗身体和洗脸、洗脚什么的并不在此列。所以,说苏麻喇姑终生不洗澡,并不代表她不注重个人卫生,这完全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苏麻喇姑晚年非常信奉神灵,很可能她年轻时就有这方面的倾向,不洗澡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三苏麻喇姑 不洗澡
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苏麻喇姑身上保留着许多落后的习惯。据《啸亭杂录》中记载,苏麻喇姑终年不洗澡,只是在除夕夜里,才用少量的水稍微洗拭。而且她笃信佛教,甚至生病时不服药,只是向佛祖祈祷。晚年生病时,玄烨赐药给她,她都以自己一生从不服药而加以拒绝。这些落后的生活习惯是苏麻喇姑童年时期在蒙古草原生活时养成的。
蒙古草原异常缺水,牧民们惜水如金,爱水如命。他们认为浪费水是会遭到天惩罚的,所以他们整年不洗澡,即使除夕夜迎接新年洗去全身污秽的脏水,也要亲自喝下以示忏悔。
四苏麻喇姑为什么不洗澡
说到后宫的侍女,最有名的恐怕是康熙的侍女苏麻喇姑了。苏麻喇姑是出生在蒙古草原的典型的蒙古人。蒙古地区是极其缺水的。所以所有的蒙古人都认为水为上天的恩赐,水源是最为珍贵的。蒙古人不光是终年不洗澡,更绝的是一辈子只洗三次澡,出生、结婚和下葬。苏麻拉姑从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也把这个习惯带到了后宫,每年只洗一次澡,还是在除夕夜用少量的水擦一下身子
,擦完身子的水绝对不能倒掉。洗澡前先要烧香拜佛向老天爷以示忏悔,表示自己用了点水,算是破戒了。洗完澡之后,要把洗的脏水全部喝掉,表示用实际行动来忏悔。
蒙古人用水只能是给供牧民生存日常饮用,再一个给牲畜来饮用维持其生存。而蒙古人如果要用水来洗碗、洗手,还有洗澡,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严重浪费水的习惯,是要遭到老天爷的报应的。
很多人就疑问了,苏麻喇姑进入后宫的时候已经不再缺水了,为什么还不把这个现在看起来不讲卫生的坏毛病改掉呢?这个洗完澡把水都喝了,这不是不利于健康吗?这常年不洗澡,这一般人怎么能忍受?所有提出这些问题的人都是因为没有信仰。一个有信仰的人完全能克服到这些问题,
人的环境可以变,但如果一个人真正有信仰的话,信仰是绝对不会变的。苏麻拉姑就是这样的人。
苏麻喇姑还有一个奇特的习惯,就是生了病绝对不会吃药,完全靠身体自然的抵抗力来恢复。
其实每个人的身体都有这个功效,只不过有些人为了能够尽快的康复,为了生计才去服用一些药物,如果不是特殊的大病的话,基本上人体的康复功能就能使人迅速从疾病状态恢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