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残花之谜,李商隐更持红烛赏残花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12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李商隐的残花之谜,也是李商隐一生的遗憾。


一李商隐 赏残花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1.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3.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5.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6.无题

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7.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8.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9.无题

万里风波一叶舟,忆归初罢更夷犹。

碧江地没元相引,黄鹤沙边亦少留。

益德冤魂终报主,阿童高义镇横秋。

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

10.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2.访人不遇留别馆

卿卿不惜锁窗春,去作长楸走马身。

闲倚绣帘吹柳絮,日高深院断无人。

13.端居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14.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15.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16.瑶池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16.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17.夕阳楼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18.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19.花下醉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20.代赠二首·其一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二李商隐写残花的诗

《落花》有意,岁月无情,人生不适意,无奈登高阁。李商隐的这一首诗《落花》到底什么意思呢?

写诗,不外乎言志抒情。李商隐的《落花》,是看花所得,也是他心花渐失的一个过程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释义

酒家高楼里的客人都走了,此时小园子里的落花正乱飞着。

落花不齐地连接到了弯弯的路上,还有的落花飘着送别残阳如血的余晖。

见此景我肝肠寸断不忍心去清扫那落了地花,其实我望眼欲穿是希望花飘落得越来越少才安心回家。

花心的奔放是为了回报春天而尽去最终得到的却是泪浸衣衫。

意思纵观全诗,着眼点是

其中有两句“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是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落花》,既是借落花有感而发,又为何写得如此悲壮呢?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落花》是他在公元846年时所作的。

为什么他写《落花》呢?原因是落花有意人同情,同病相怜共悲声。当时写其诗时,正值他闲居永业之地,由于深陷“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中而郁郁不得志,心情极差。

人家是春风得意马疾蹄,而他李商隐却是落花时节又逢君。两相对照,怎能不心生惆怅,感慨万千呢。他自认知恰似这小园里的落花,竭尽了全力,再也无法回天了,岂不悲哉!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这就是悲惨的现实。那么针对《落花》这首诗,你该如何评析呢?

站在

借《落花》,吐怨言。花落本是平常事,无奈人生痛苦连。李商隐的一生虽诗名鹤起,有“小李杜”和“温李”之称,但在仕途上一直不顺,受“牛李党争”困境,不升反降,常免不了辞职或被迫丢官。

固此,李商隐写《落花》是言而有意,重墨泼迹,把自己心里多年沉积的不满借题发泄岀来。是借《落花》喻自己,也同样有“芳心向春尽”的抱负,结果呢?如《落花》“所得是沾衣”。

站在我们自己的角度来评析

能理解,真同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是这样说的,其实早在唐朝的李商隐何曾不是这么想的。

只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我们每一个人读了《落花》,无不感到凄惨与哀叹!虽然花开花落纯属自然,诗人李商隐的人生旅程反而失去了色彩,步入了迷茫。

他怜惜“落花”,且身同感受,没有人比他此时此刻的心情更坏。谁都能理解,也会心生同情他守孝三年报母恩,却因官场失势难启程,只能困顿家中。

李商隐,空有才华,拿现代的话说,是因为站错队问题而不被重用。人啊,一旦没有了希望,就如同这“落花”去也,非不是本人不努力,而是伤心湿透了衣襟。

一言以蔽之,《落花》这首诗很悲壮,


三残花李商隐赏析

残花啼露莫留春,尖发谁非怨别人。 
若但掩关劳独梦,宝钗何日不生尘。
〖残花〗 《全唐诗》 作者:李商隐
残花啼露莫留春,尖发谁非怨别人。
若但掩关劳独梦,宝钗何日不生尘。
诗惜“残花”之无计留春而掩关独梦,如此则宝钗无日不为尘埃所封。诗以“残花”喻人,或即冶游所遇,而慰以不须掩门独思,以暗寓其“单栖”之苦。
宝钗,作为古典诗词的一种自然意象,为什么有“分离”“生离”“单栖”“情人离别”的含义?这与宝钗物象的固有特征密切相关。《说文》云:“叉,手指相错也,从又,象叉之形。”段注云:“凡岐头皆曰叉”“今字作钗”。《玉篇》:“钗妇人岐笄也。”《正字通》:“钗,妇人两股笄。”可见钗为双股簪子,因两股分叉,故以隐喻夫妻、情侣的“分离”。《红楼梦》称女子为“钗”,如“金陵十二钗”,实亦喻十二位与丈夫、情侣分离的薄命女子。

四李商隐更持红烛赏残花

花下醉 作者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豀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荥阳。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