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陵墓之谜_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
汉武帝刘彻陵墓之谜为何不开挖地宫?专家不敢挖!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考古学家,毕竟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所以他的陵墓肯定不简单,他的陵墓为什么不开挖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害怕自己死后,这些陪葬品被盗墓贼偷走,这样就没有有人去守护他的陵墓了。所以他一直没有开挖,也是为了保护他的陵墓。
一、汉武帝的一生留下了哪些未解之谜?
优质答案1
汉武帝皇位之谜
01
臧荼是西楚霸王项羽分封的18位诸侯王之一,后来臧荼被刘邦所灭。
臧荼的孙女臧儿嫁给王仲,生了两个女儿王娡和王兒姁。王娡历史上也称王美人。
王仲死后,臧儿又改嫁田家,生了两个儿子田蚡和田胜。
大女儿王娡先嫁给了金王孙,生了个女儿。
这时,臧儿找人算了一卦,算命先生对她说两女当贵!
于是臧儿要求王娡与金王孙离婚。古代离婚是大事。闹了两年,终于离了。
然后,臧儿把两个女儿王娡和王兒姁成功送入刘启太子府。
两女也有能力,得宠。结果王娡生了一男三女,男的叫刘彘。刘彘后改名刘彻。
而王兒姁也一口气生了四个儿子。
后来,太子刘启继位当了皇帝,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汉景帝。
王娡和王兒姁自然就成了皇妃,富贵!
臧儿胆子不小,敢让女儿王娡离婚,并把已婚的女儿送入太子府。如果被发现,那是要诛九族的!
王娡王美人胆子则更大,继续往下看。
02
汉景帝之母窦太后特别疼爱她的幼子,即汉景帝的弟弟、梁王刘武,窦太后要求汉景帝传位刘武。奇怪的想法!
汉景帝肯定不愿意。
汉景帝在位初期,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这时,汉景帝把梁王刘武置于吴楚军队包围而不救。好一招借刀杀人。
,梁王破贼,而且功劳极大,于是窦太后要求汉景帝立他弟弟刘武为储君。
汉景帝让宰相袁盎和众大臣去说服窦太后。
袁盎等以春秋时期宋宣公的典故让文化素质不高的窦太后哑口无言。
宋宣公典故宋宣公之母疼爱小儿子,要求两个儿子轮流当王。宋宣公同意,死后弟弟当了王。弟弟死后,很感激哥哥,就让哥哥的儿子来继承王位。弟弟的儿子不同意,于是杀了哥哥的儿子。从此,兄弟几代人互相残杀,一直持续了五代,使得宋国迅速衰落。
窦太后没话说了,梁王刘武气急败坏,派人刺杀了袁盎。朝野震惊!
案子告破后,梁王刘武负荆请罪。
汉景帝放了弟弟刘武一马。
自此,刘武立储一事灰飞烟灭。后来,刘武郁闷而死。
不仅刘武来争皇位,还有人也在暗中争皇位。
03
鉴于窦太后和刘武储君储君的叨叨,七国之乱平定后,汉景帝欲立太子。
薄皇后无子。薄皇后是薄太后指定的婚姻,汉景帝不喜欢也不宠幸她,她哪来的子女!
汉景帝宠爱栗姬,便立了栗姬的儿子,即汉景帝长子刘荣为太子。
汉景帝姐姐、窦太后之女、长公主刘嫖为了其女刘阿娇,欲与刘荣结亲。
但栗姬痛恨刘嫖经常为弟弟汉景帝拉皮条介绍美女,一口回绝!
刘嫖气得不行,从此恨上了栗姬。
而与栗姬争宠的王娡王美人认为这是机会,迅速跟进,愿与刘嫖结娃娃亲。于是历史上便有了金屋藏娇的传说。
金屋藏娇典故刘彘4岁时,有一次,刘嫖问刘彘你喜欢哪一个女孩呀?边说边挨个指着宫女,刘彘一直没有说话。当刘嫖指到她女儿阿娇时,刘彘说若得阿娇为妻,定当金屋藏之。
于是王娡王美人和刘嫖结成同盟。
这一爱一恨,于是刘嫖就经常在汉景帝面前说栗姬坏话,而替王娡王美人说好话。
姐姐刘嫖的话在皇帝弟弟刘启的面前,还是很管用的。
王娡王美人借长公主刘嫖来攻击栗姬,试图寻得缝隙。
什么缝隙?太子的诱惑!
04
后来薄皇后死了,皇后位置空了出来。
立谁为皇后呢?刘启和满朝文武都在想这个问题。
本来,刘荣是太子,应该立其母栗姬为皇后。汉景帝还要再看看。
有一次,汉景帝病重,想起自己的爷爷刘邦死后,吕后把刘邦8个儿子弄死4个,还弄死1个孙子,背上直冒冷汗。
于是,汉景帝喊来栗姬,要求栗姬对自己14个儿子“善待之”。有托付后事和立栗姬为皇后的意思。
,栗姬“不许”。不许就是不同意。栗姬犯了一个小女人的大错!
栗姬可能当时心里想你个老不死的,平时东搂一个,西搂一个,早忘了我了。现在快死了,才想起我来了,我偏不听你!
这是一个小女人为感情争风吃醋而产生的幽怨,在普通人家可以理解,针对皇帝就是错误!
因为皇帝本来就合法拥有后宫3000佳丽,而且皇帝的婚姻大多是政治婚姻,栗姬去讲什么真爱呢!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汉景帝竟奇迹般病愈了。
栗姬大错已经铸成。
有了这次病重托孤经历,汉景帝再也不可能把栗姬立为皇后了。加上王娡王美人天天唆使刘嫖说栗姬坏话。
栗姬在汉景帝刘启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
05
过了没多久,有几个大臣上书,要求汉景帝立栗姬为皇后。
汉景帝简直暴跳如雷,心中恨得牙痒痒好你个栗姬,蛇蝎心肠不说,现在巴不得我早点死,好让自己做太后、儿子刘荣做皇帝!
于是汉景帝一声令下,利用酷吏郅都把栗姬家族在朝廷里做官的统统杀掉。
并废除刘荣太子之位,贬为临江王。
母凭子贵,现在刘荣被贬,栗姬也就失势了。
其实,这次大臣上书事件,背后是王娡王美人一手策划的。
那几个大臣哪里知道事情原委,还以为一旦栗姬被立为皇后,自己因为上书有功而带来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呢!
后来,栗姬郁闷而死。
再后来,刘荣因为侵占了些太庙土地,结果汉景帝派出酷吏郅都,诬他以谋反罪名。刘荣被逼自杀。
栗姬和刘荣这边家破人亡,谁获益?那边是个利益集团王娡王美人及其儿子刘彘,刘嫖及其女儿阿娇。
就这样,在臧儿布局下,在王娡王美人策划下,在刘嫖美言下,刘彘成为新太子。刘彘后来改名刘彻。
汉景帝刘启死后,刘彻继位,这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汉武帝!
优质答案2
最大的未解之谜
强大汉朝居然为了讨好匈奴把王昭君嫁过去,想知道李广,李凌,卫青和霍去病他们的感受
二、霍去病英年早逝,为何能墓葬汉武帝茂陵?
优质答案1
霍去病是我非常崇拜的一代战神,他也一定是很多崇军尚武人所崇拜的偶像。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霍去病死后陪葬茂陵,从他个人功绩来讲,是完全有资格的,在古代封建社会,霍去病死后能够陪葬皇陵,也是汉武帝对他的一份褒奖,更是对他在与匈奴作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充分肯定。
一代战神霍去病,之所以在对匈奴的作战中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与其自身优秀的军事天赋和过人的胆识以及坚韧的性格有极大的关系。
霍去病在17岁时,第一次跟随舅舅卫青出征匈奴,就向卫青请求派八百名骑兵由自己率领,轻装出击,孤军深入匈奴腹地,这与汉军一惯采取的大兵团作战不符,因为匈奴居住的大漠,地理形势复杂,在脱离大部队后,后勤补给将无法保证,霍去病的这一举动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胆略,但初生牛犊不怕虎,勇猛无比的少年英雄霍去病成功了,这一次他独自作战,出奇制胜,取得了骄人的战绩,斩获敌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国、当户的官员,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打破了汉军与匈奴作战,长期处于下风的状况。作战回来,汉武帝取其勇冠三军之意,封霍去病为冠军侯。这可能是现代“冠军”一词的由来吧。
霍去病一改汉军过去惯用大兵团作战方式,运用骑兵长途奔袭,快速闪电攻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的匈奴措手不及,我认为这应该就是现代特种作战部队的雏形吧。
霍去病可以说是一位军事天才,元狩二年,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出征匈奴,攻到祁连山,大破匈奴军,一举击破浑邪王和休屠王部,彻底清除了河西走廊的匈奴势力,为打通西域道路交通奠定了基础。在与匈奴作战中,大漠复杂的地理形势,一些多年与匈奴作战的老将都会出现迷路的情况,一次霍去病与公孙敖率领数万骑兵分路进军,公孙敖迷路迟到,未能与霍去病会和,但霍去病果断决定孤军深入,歼敌三万余人。霍去病能够取得如此战绩,堪称汉军与匈奴作战以来的奇迹。霍去病的英勇善战,所向披靡,让匈奴人对其闻风丧胆,他优秀的军事才能,终使其成为耀眼的一代战神。
霍去病取得的战绩与汉武帝的支持和信任是分不开的
霍去病出身低微,其母卫少儿只是平阳府的一个侍者,霍去病是其母与一个叫霍仲孺的县吏私通后所生的私生子,能得到汉武帝的垂青,给予他超出常人的信任和厚爱,完全是机缘巧合。如果不是因为他的姨妈卫子夫和舅舅卫青, 使霍去病有了接触到汉武帝的机会,霍去病可能不会在少年时期就能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公元前123年,17岁的霍去病就随舅舅卫青出征匈奴,这一次,霍去病不负众望,初战即告捷。随着霍去病出征匈奴,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汉武帝更加的信任霍去病,后来直接任命其为统帅与匈奴作战,而作战多年的汉军老将则只能作为他的策应部队,配合其作战。霍去病作为统帅出征时,汉武帝给予了其极大的自主权,并安排朝廷保证后勤保障,让霍去病在与匈奴作战时没有后顾之忧,每次作战后对他的封赏也高于其他人。霍去病也绝对对得起汉武帝的这份信任,短短几年时间,多次孤军深入大漠腹地,直捣匈奴老巢,取得了汉朝以前数年与匈奴作战而没有取得的战果,直接导致了匈奴王朝的没落,也正是体现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精神。
公元前117年,一代战神不幸陨落,年仅24岁,霍去病的突然离世,让后人留下了不少的遗憾,也感叹上天的不公,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难解的谜团。霍去病死后,汉武帝十分悲伤,让其陪葬茂陵,谥“景桓”,彰显其克敌服远,英勇作战,扩充疆土之意,并调动五万铁甲军,从长安城一直排到茂陵东边的霍去病墓前为其护卫送行。霍去病的坟墓被修筑成祁连山的模样,以彰其马踏匈奴的赫赫战功。也表达了武帝有意让霍去病待其死后继续为其护卫的用意。
霍去病是后世推崇的军事天才,更是一位保家卫国、抵御外来侵略的英雄,大诗人李白、王维都写下了赞美他的诗篇。后世的唐、宋在追封古代名将时,霍去病也都在其中,可见后人对其评价之高。霍去病的丰功伟绩,历经时代的变迁,依然绽放着耀眼的光芒!
优质答案2
能葬茂陵,都是功臣权贵。
霍去病,汉武帝时期北伐匈奴的名将,功勋卓著,是汉武帝的一大宠臣,且英年早逝,武帝非常痛惜,生前能给的都给了,死后能享受的荣宠,也只能是葬在自己身边,陪伴左右。
而且那时期人还是迷信,皇帝把能臣良将葬在身边,还有保护自己的意愿!
三、汉武帝后宫佳丽三千,为何只有李夫人与其合葬?
优质答案1
汉武帝刘彻死后独居茂陵,没有与任何人合葬, 李夫人的墓只是陪葬,以陪葬的形式葬在茂陵的旁边,属于同陵不同穴,也就是说是离汉武帝最近的妃子墓。
提起这个李夫人, 就想到一句成语“倾国倾城” ,她是倾国倾城第一人。
李夫人本名李妍,她的父母均精通音乐,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李妍的哥哥李延年因犯事被处以宫刑,在宫中表演音乐、歌舞,因演技甚佳,深受汉武帝的宠爱,每次演唱新作,听众无不深受感动。
有一天,汉武帝刘彻和姐姐平阳公主在一起观看李延年演唱,李延年唱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问“世间真有这样的女子吗?”。
平阳公主说“李延年的妹妹就是这样的倾国倾城”。
汉武帝不信,当即召见,这李妍果然是妙丽无双,婀娜多姿而且也能歌善舞,汉武帝心里很喜欢她,于是将她纳入宫中为妃。
李妍后来产下一个儿子刘髆,刘彻封李妍为夫人,封刘髆为昌邑王。
李夫人身体本来就比较虚弱,却因产后失调,身体委顿,面容憔悴,不肯晋见汉武帝,李夫人颇有心机,她要把最好的印象留给汉武帝。
李夫人知道,她是因为貌美才从卑贱直接到宠贵,用美色事人,色衰就意味着失宠,就会恩断情绝,汉武帝之所以对她念念不忘,就是因为她貌美,如果真的见她变丑了,肯定会抛弃她的,皇帝本来就没有什么爱情可谈的,只不过是消费女人的美貌而已。
这天汉武帝亲自去探望李夫人,李夫人蒙着被子辞谢,刘彻想握住李夫人的脚爱抚一番,李夫人转过身去,就是不肯想见。
李夫人吊足了汉武帝的胃口,你越是想要见她一面,就越不给他看,汉武帝越想得到,就越不让他得到,自然就能让他念念不忘,就应了那句话“相见不如怀念”。
李夫人把痛苦留给了自己,把思念留给了汉武帝。
不久李夫人就病逝了,汉武帝对李夫人的死伤心欲绝,他以王太后的礼仪将李夫人安葬在甘泉宫下,又找来画匠绘制他印象中的李夫人形象,悬挂在甘泉宫内。
汉武帝刘彻死后,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将李夫人从甘泉宫移葬到茂陵西面,以皇后之礼安葬,李夫人墓是唯一安葬在茂陵的妃子墓。
优质答案2
汉武帝后宫佳丽三千,记载于《汉书》多取好女,至数千人,以充后宫。西汉初期的君主以勤俭治国,积攒了几代人之后,到汉武帝即位时国力充盈,终于可以挥霍一番,于是汉武帝大兴土木,先后建造了明光宫,建章宫,上林苑,昆明池等,又征召了数千女子服侍于各个宫殿,这就是所谓的汉武帝后宫佳丽三千。
汉武帝死后,朝廷追封李夫人为孝武皇后,与汉武帝一起在宗庙配祭,茂陵内,陪葬墓也以李夫人规模最大。
这些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的宫女,没有任何的地位,后来汉武帝也喜欢过一些女子,有名有姓的比如尹夫人(尹婕妤)与邢夫人(邢泾娥),但这些只是歌女的身份,所以汉武帝后宫佳丽众多,有身份有地位的少之甚少。汉朝是实行皇帝皇后合葬制的,比如汉高祖刘邦和吕后、汉惠帝刘盈和皇后张嫣、汉文帝和窦皇后、汉景帝和王皇后。
巫蛊起源于原始社会,本来是后人将死去之人刻在某处用于祭拜的一种行为,后来用反了,变成了害人的东西。汉朝时禁止巫蛊之术,一经发现处以极刑,并祸及家人,当年两位皇后牵连巫蛊也无法幸免于难。
汉武帝是个例外,刘彻在任时只有2任皇后,分别是陈皇后(陈阿娇)和卫皇后(卫子夫),但这两人都是因巫蛊事件,一个被废黜,一个自杀,都被汉武帝安置在别处下葬,并未允许进入刘彻生前修建的茂陵,所以汉武帝没有皇后一起合葬。而规模宏大的茂陵内的陪葬墓也有很多,比如金日磾、卫青、霍光、霍去病、上官杰等人,这些都是武汉帝身前重臣,还有一位妃子也有幸陪葬茂陵,那就是李夫人。
李夫人的儿子刘髆封昌邑王,刘髆儿子就是当了27天皇帝的刘贺,大名鼎鼎的海昏侯墓主人就是刘贺,图为墓中发现刘贺的印章。
李夫人是汉武帝空缺中宫之位后,最宠信的妃子,她能歌善舞、姿容妙曼,但命比纸薄,英年早逝,她死后汉武帝亲自撰文《悼李夫人赋》,又在甘泉宫挂她的画像,以寄托悼思,所以此女子也获得了独一份的殊荣,那就是汉武帝下旨以皇后礼仪将其安葬在自己的陵园之内,唤作英陵,因为汉武帝自比天帝,英陵象征着昆仑山,而昆仑山上居住着西王母娘娘,所以英陵起塚也为昆仑状,汉武帝把李夫人当成王母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