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馆之谜,南京博物馆镇馆之宝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12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十多年前,江苏南京,一名渔夫往秦淮河里丢了一块大磁石,本以为能吸些废铁,但没想到,这磁石一落入水中,就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给吸了进去,怎么也拔不出来。
秦淮河是南京古代文明的源头,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素有“六朝烟月之地,金粉之地”,又是十代鼎盛之地,历代文人墨客不遗余力,在这里写下了无数的诗词,故被誉为中国 第 一历史文化名河。
但对于那些渔民而言,秦淮河就是他们的家。他除了在秦淮河捕鱼,没事的时候,还会拿着磁石去捡一些废铁,然后卖点酒。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次,他的磁石竟然没有被吸出来。
农夫大吃一惊,又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估计是有什么东西卡在了磁石上,所以才不敢使用暴 力。没办法,他只能将绳索捆在了一棵大树上,然后跑到自己的朋友那里,叫来了自己的朋友,自己则一头扎入了水里。
这位渔夫一生都在水中,水性极 好,身手敏捷,顺着绑在磁石上的绳子,飞快地向下滑行,很快便抓住了一块磁石。,当他仔细一看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被拉住了!
这是一个X形的巨型铁制品,形状奇特,闻所未闻。渔夫来不及仔细查看,赶紧爬到了铁块下面,想要挪动一下,可他用尽全力,铁块竟然纹丝不动!
渔夫们非但没有担心,反而大喜过望,越是沉重的铁器,价值就越高!他立刻浮出海面,叫来了一些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磁铁和铁块都给弄上岸了。
此时日暮西沉,垃圾站已经关门,渔夫只能带着几个同伴将这些东西带回家,打算明天再卖。
第 二天,渔夫一大早就起来了,结果一开门,就看到了一群人。原来,听说有渔夫挖掘出了宝物,村民们兴致勃勃地赶了过来,想要看看渔夫的宝贝。此时,他们正在围绕着那些金属器皿,七嘴八舌地谈论着“宝贝”的来源。
有的人说它是秦淮河里镇水的工具;有些人说它是一个巨大的轮子的部件;也有人说,那是飞碟的碎片。
渔夫刷牙,听着村民们的胡思乱想,心里却在嘀咕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能赚到钱就行了。
渔夫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可还未来得及庆幸,就有一名年长的老者说,这玩意他在博物馆看过,是一件古董,不能随便交易!
渔夫一愣,他本来还打算今天就把这东西给卖了,但如果是文物,这不是犯法的吗?最 后,理性战胜了贪婪,渔夫放弃了这种冒险的念头,于是,铁器被放在了这里。
十年的时间,一晃而过。2017年,南京城城墙保护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到农村去收集遗物,得知渔夫曾经捡到过一件旧物,就急匆匆地来到渔家,一进门就被这件古怪的铁器所吸引。
据测定,该铁器长147公分,宽94公分,厚度17公分,整体构造为X形,重量约500公斤。在剪刀的交接点,两边都有一个大约10公分宽的圆孔。
经过一番观察,专家告诉渔夫,这是一把“飞来剪”,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也不知道它的用途,渔夫捡到的这把,就是从南京 大报恩寺弄来的。
渔夫一脸懵逼,这什么剪子怎么会和大报恩寺有关?
据专家介绍,清末著 名学者甘熙早在《白下琐言》中提到,南京铁塔寺、灵谷寺、大报恩寺都有“飞来剪”,灵谷寺的那一把还没动,铁塔寺的那一把被转移到了南京博物馆,大报恩寺的那把飞来剪也不见了。
渔夫这才反应过来,难怪村子里的老头说他在博物馆里见过,这一刻,他暗暗庆幸,还好自己没有把这东西卖了,不然后悔都来不及了!
最 后,在一番交流之后,渔夫很爽快地把剪刀交给了他。工作人员还对渔民们进行了物质上的嘉奖,对他们的仁慈表示了赞赏和肯定。
“飞剪”,如其名,是“天剪”,无人知道它的来历和作用。南京的“飞来剪”不是巧合,而是在很多地方都有,例如岳阳楼。北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中记载,江岸沙漠中,有几块铁锭,每一块都有千斤之重,长一尺,厚二尺,四端平放。
从叙述中可以看出第 一,飞来剪起源于北宋;二是飞来的剪刀都是大的铁器,三是剪刀的形状都是“四平八稳”。至于它的来源,却是没有任何记载。
这么大的“剪刀”到底有什么用?
在古代,人们认为,这把刀是用来压水的。我国有无数的河流和湖泊,治理水资源是我们国家的重中之重。古代的人们,为的就是治水。古代的人们,除清理河道、修筑高堤外,还会在河里安放一些镇水的东西,期望能起到镇 压洪水的作用。
《岳阳风土记》中也有这样一句话“不知道有什么用,又说‘以避风雨。”北宋有一位名叫王梅溪的人把它叫做“断蛟螭害”。御风平定风浪,斩蛟螭龙,则是斩杀那头能掀起滔天巨浪的螭龙。两人都认为,飞来剪是镇水的利器。
在今天的人们眼中,这是一种起重工具。上面说过,剪刀上有两个十公分宽的圆孔,这些小孔一般都是在河里或者寺庙里发现的,从这一点来看,这把剪刀应该是一种起重设备,或者是一座高楼的稳定装置,上面有两个小孔,用来固定绳子。这倒不是胡乱猜测,南京 大报恩寺的主体建筑高达78.2米,在没有钢筋混凝土的年代,为了稳固基础和支柱,必 须要用到某些构件,才能避免翻转。

一南京古生物博物馆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周一开放的,成人票价是20元。优惠价10元/人(学生证、老人证、军人证);免票持离休证者,1.4米以下儿童。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周一接待预约团体(预约请至少提前一天)。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建设旨在展示化石的奥秘和古生物的多样性,再现生物进化及其与环境协同演化的历史,揭示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显示中国古生物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

二南京六朝博物馆

2021年8月11日,南京六朝博物馆迎来开馆七周年的日子。当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慕名走上有着“半部南京史”之称的长江路,走入蜚声中外的“总统府”隔壁的的六朝博物馆,被里面精妙的设计和千年皇城遗址的真迹所惊叹,发出啧啧赞叹声时,大家可能并不知道,六朝博物馆的诞生与数位有着历史使命感的学者、专家,以及一家叫着“圣和”的药企渊缘颇深。他们的故事一波三折,荡气回肠,同样将铭入历史,成为六朝博物馆的一个篇章。

花落“圣和”

2007年5月22日,南京土地部门的拍卖大厅里座无虚席,媒体

媒体很快聚焦到获得这块土地的南京圣和。南京圣和是一家制药企业,圣和药业的创始人,1987年考进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从事科研工作,1996年,28岁的他凭着自己的技术能力筹措了一笔资金,创办了南京圣和药业有限公司,开始了药品研发、生产和市场拓展。10年时间,圣和人经过艰苦创业,打出一片市场,在2009年国家工信部的“中国制药工业企业100强”排名中,“圣和”已然跻身第71位。

2007年,事业处于飞速成长期的圣和药业,相中了“总统府”边上的这块地,计划在此建起圣和药业总部研发楼,通过“筑巢引凤”吸引更多优秀的医药人才的加盟。

“泰斗”出马

一切按计划推进,谁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原来,拿下地块后,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工作队进驻工地勘探时,先是在表层发现一段锈迹斑斑的铁轨,踩实了这是南京最早的小火车“总督站”遗址的猜想,据考证,当年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就是从这里下车并从东门快速进入“总统府”的。往下发掘,又发现了明代及六朝时期的众多重要遗迹和遗物。

工地上挖出“宝”的事,对于专注医药,以“让更多人享受健康的快乐”为使命,全神贯注“做世界一流药企”为目标的“圣和”人来说,并不是太感兴趣。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整个南京城就是个文物铺子,挖出些坛坛罐罐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取出来全部交公就是。

南京文博界却为此欣喜若狂,奔走相告。他们认为,工地东部发现六朝时期的南北向夯土城墙及外侧城壕,与2004年在利济巷西侧长发工地发现的同类遗迹在同一延长线上,极有可能是六朝建康宫城(台城)外重城墙的东墙,对研究六朝建康宫城(台城)四界、布局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此事还惊动了原东南大学建筑系主任潘谷西、原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蒋赞初、原南京博物院院长梁白泉等三位全国泰斗级大师。

三位“80后”老先生老当益壮,出了书斋直奔工地,他们判断,这一发现,解开了迷失1700年的六朝皇宫遗址之谜。 为此,“三老”随后联名写了一份建议书,提出在该地块设立“六朝建康都城考古展示中心”。“圣和”计划中的总部研发大厦的建设陡增变数。

期间,圣和的董事长向“三老”进行了专门的学习、请教,通过向“三老”的学习与请教,让圣和的董事长知道中国伟大数学家,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的祖冲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画圣顾恺之,竹林七贤等集中出现在六朝。六朝开创了中华文明新的历史纪元,在科技、文学、艺术等诸方面达到了空前繁荣。由于早期的破坏,现在无法得知六朝建康都城与宫城的确切地址与范围,这一直是中国都城史和南京文化史的一大憾事……

天降使命

圣和董事长向“三老”请教后学到的这些知识,让他陷入了沉思。这个“展示中心”对南京人,对中国人,对人类发展史真有那么重要吗?后来的一段时间,喜欢查资料的圣和董事长发挥了一名科研工

公元229年,孙权昭告天下做了皇帝,把首都从武昌迁到了“虎踞龙蟠”的建邺,拉开了“六朝”大幕。南京历史上第一个亡国之君是孙权的孙子孙皓。他用草绳将自己捆住,嘴上叼着象征国家权力的大印,被带到洛阳,拜倒在胜利者晋武王司马炎的脚下,石头城被降了级,成了废都。

三十多年后,南京又一次升腾起王气。 “五马渡江,一马成龙”,西晋司马睿在山东琅琊王导、王敦扶佐下做起南京城“男一号”,后来成了东晋的开国皇帝。“衣冠南渡”把一个失败的中原王朝,拖儿带女地转移到了江东,也把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文化,毫无保留地移植到了南方。从公元317年到420年,东晋100多年的融合奠定了六朝繁华的基础。“牛随马后”,东晋一个皇帝晋恭帝司马德文把皇位“禅让”给了刘裕,南朝进入“皇位轮流做”的快速更替期,宋、齐、梁、陈四朝,又是160多年,共产生25位君主,南朝一个皇帝陈叔宝,被杨坚部所俘,宣告了六朝谢幕,他最爱听的那首《玉树后庭花》也成了亡国曲。

六朝的故事耐听,人口数据更耐看。殊知,人口数量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最重要的参数,历史文献资料显示,公元3世纪到6世纪末,建康城是世界第一大城市,人口总量超过百万,很可能是170万以上,接近当时全球2亿人口的百分之一,和古罗马城并称“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而那时的罗马城才约50万人,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理工科出身的圣和董事长对数字有着天然的敏感,从这100万的数字背后看到了当时南京城的繁华,震撼着他的心灵,传导至他的每一寸神经。

南京城因为“王气之说”,再遭打压。公元589年,南朝彻底灭亡,大获全胜的隋文帝杨坚竟然颁布了一道圣旨,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南京城“返耕”,六朝时期留下的宫苑城池,统统夷为平地,改成耕田。以致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凭吊六朝,只能在文献资料中查询,或者只能看看散落在荒原野地的斑驳神兽石刻。这次勘探与一段地下城墙遗址不期而遇,为六朝的辉煌找到了依存,可能定位到六朝皇宫边界,为后世留下一座宝藏。虽然“消灭”20多米长数米宽的夯土墙,对于挖土机来说就是分分钟的事,但地下等待千年的历史遗迹与子孙后代永无再见的可能。

人的一生能做好一件自己愿意做,别人又让你做的事,已是幸运,若能为历史留点记忆的符号,又是何等的缘分和造化。如今,当这份穿越时空的历史使命从天而降,不偏不倚摆在了“圣和”人的面前,“圣和”的董事长最终决定建六朝博物馆。

经典之作

于是,2008年10月,圣和董事长如约赶到了美国贝氏建筑设计公司。此行最重要的目的是去贝氏建筑事务所拜见贝聿铭大师及贝氏建筑的董事长贝建中先生,请他们出手为六朝博物馆做设计。贝老祖籍苏州,16岁出国,时年92岁高龄,巴黎卢浮宫的扩建工程、美国国家艺术馆新馆、北京中银总部、香山饭店、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中国驻美大使馆和苏州博物馆新馆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圣和药业做药要做世界一流的药,做博物馆也要做国际一流,贝老、贝氏建筑事务所能接受邀请吗?

见到贝老的一瞬间,未改的乡音,让他释然了,后面的交流,从六朝人物、典故、科技到现在遗址的区位、环境优势以及未来构想,圣和董事长、贝老及贝氏建筑事务所董事长贝建中等进行了一上午的倾心交流。临了,贝聿铭大师很认真的说,“让我们共同做一个经典之作”。

在贝聿铭先生指导下,美国贝氏建筑设计公司董事长贝建中先生带领了一批云集上海、南京和纽约的设计界高手,贯彻了贝氏设计元素与贝氏体系,拿出了全国首个以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等六朝为主题的博物馆的设计思路草案。

根据设计,六朝博物馆墙体采用米黄色色调,玻璃雨篷为博物馆的主入口,大厅顶部采用玻璃采光顶。博物馆的一层是设计一个挑高16米的“阳光大厅”,通透式的屋顶与墙壁把阳光直接引入大厅,观众站在其中,可透过透明玻璃地面从正上方看到城墙遗址。

大厅里有彰显结构美和材料美的钢构玻璃天棚,以及南北平直墙面的贝氏“月亮门”。地面上镶嵌在米黄石灰石板之间的78个玻璃窗,就像“满天星”。在设计上处处可见苏州园林风格的元素,体现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并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融合。博物馆中随处可见由竹林等用于点缀的景观小品,优雅的格调和馆中播放的中国古典音乐,让参观者感觉轻松惬意。

2011年7月28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发文,成立南京市六朝博物馆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市委常委、副市长郑泽光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刁仁昌、市文广新局局长陈光亚任副组长,南京圣和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为成员之一。

期间,协调领导小组成员还专程去希腊考察了新建的雅典卫城博物馆,借鉴古城雅典的先进理念,馆内除可举办常规展览,临时展览外,观众还可以查阅资料,休闲娱乐,甚至包括“钟点房”,当游客参观累了,还有休息的地方。

新馆诞生

历史会记住这个时间。

公元2014年8月11日下午两点,南京六朝博物馆在万众瞩目下揭开神秘面纱,开门迎客。建筑格局为酒店+博物馆,由两个“L”形建筑相互咬合,融为一体。六朝博物馆大门和它的“邻居”南京总统府、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一样,都在长江路上,酒店的大门隐蔽在东箭道上,神秘又不张扬。

六朝博物馆地下负一楼,驻扎着整个博物馆的“根”——原址保护的六朝建康宫城的城墙遗址。施工建设的时候,为防止碰到,在它周围设置了100多根大柱子,作为带根的原址保护的遗址的地下护栏。博物馆开展的时候,那些桩子被设计成了“墙体”。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酒店与博物馆相融,形成一个文化结合体。酒店主打民国文化牌,在一楼大厅专门布置了一个1500平方米的“大书房”行者书屋,酒店顾客可以翻阅各类民国内容的书籍。

原计划的圣和药业总部研发大厦,在八年后,最终以圣和府邸酒店和六朝博物馆建筑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如今,呈现在公众面前的六朝博物馆成了长江路上一处新地标和风景线,沉睡千年的六朝皇城遗迹重见天日。

2021年的暑期,圣和药业,早已回到“只做创新药”的主业上,一系列治疗肿瘤等其他疾病的创新药将陆陆续续的上市。回望这一切,可以看到“决定是一个冲动,过程是一个痛苦”“伟大的背后尽是磨难”。

华诚2021年8月写于金陵


三南京博物馆镇馆之宝

对于各地博物馆不凡各种珍贵藏品,但镇馆之宝是必不可少的,那是每个博物馆的灵魂所在,藏中极品,在国内外都有着极高的影响力,而对我们普通民众又非常神秘。那我们来具体看看各地博物馆有哪些镇馆之宝呢?

1.中国国家博物馆:司母戊鼎
2.北京国家博物馆:四羊方尊后母戊

3.北京故宫博物馆:清明上河图
4.湖北省博物馆:越王勾践剑5.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6.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镶金兽首玛瑙杯7.河北省博物馆:中山靖王刘胜金缕玉衣8.南京博物馆:乾隆帝行围图转旋瓶9.河南博物院:春秋莲鹤方壶
10.吉林省博物馆:青花云龙纹高足碗
11.黑龙江博物馆:金代铜坐龙12.辽宁省博物馆:清代云龙人物纹转心象牙球
13.广西博物馆:翔鹭纹铜鼓
14.宁夏博物馆:鎏金铜牛
15.青海博物馆:铜鎏金观音像16.四川博物馆:太阳神鸟金饰
17.贵州博物馆:东汉铜车马18.西藏博物馆:双体陶罐19.台北故宫博物馆:翠玉白菜


四南京科举博物馆

乘坐南京地铁三号线,往夫子庙方向,坐六站即到夫子庙地铁站,2号口出站,步行450米左右即可到达科举博物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