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生命之谜分段写出段意,宇宙生命之谜的分
宇宙生命之谜分段写出段意义,然后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样的写作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文章的内容,还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家长没有耐心,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厌烦情绪,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批评孩子。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从而更好地成长。如果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批评孩子,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
一宇宙生命之谜的分段及段意
近日美国宇航局寻找地球以外生命物质存在证据的科研小组研究发现,某些在实际生命化学反应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有机化学物质,普遍存在于我们地球以外的浩瀚宇宙中。研究结果表明,在宇宙深处存在生命物质、或者有孕育生命物质的化学反应发生,这在浩瀚的宇宙中是一种普遍现象。上述研究来自“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NASAAmesResearchCenter)”的一个外空生物科研小组。在该小组工作的科学家道格拉斯-希金斯介绍时称“根据科研小组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一类在生物生命化学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化合物,在广袤的宇宙空间中广泛而且大量地存在着。”作为该外空生物学研究小组的主要成员之一,道格拉斯-希金斯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撰文发表在10月10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希金斯在描述其研究结果时介绍“利用美国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远镜(SpitzerSpaceTelescope)最近的观测结果,天文学家在我们所居住的银河系内,到处都发现了一种复杂有机物‘多环芳烃’(PAHs)存在的证据。这项发现一开始只得到天文学家的重视,并没有引起对外空生物进行研究的天体生物学家们的兴趣。因为对于生物学而言,普通的多环芳烃物质存在并不能说明什么实质问题。,我们的研究小组在最近一项分析结果中却惊喜的发现,宇宙中看到的这些多环芳烃物质,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氮’元素(N)的成分,这一意外发现使我们的研究发生了戏剧性改变。”
该研究小组的另一成员,来自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天体生物学家路易斯-埃兰曼德拉说“包括DNA分子在内,对于大多数构成生命的化学物质而言,含氮的有机分子参与是必须的条件。举一个含氮有机物质在生命物质意义上最典型的例子,象我们所熟悉的叶绿素,其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起着关键作用,而叶绿素分子中富含这种含氮多环芳烃(PANHs)成分。”
据介绍,在科研小组的研究工作中,除了利用来自斯皮策望远镜得到的观测数据外,科研人员还使用了欧洲宇航局太空红外天文观测卫星的观测数据。在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实验室中,研究人员对这类特殊的多环芳烃,利用红外光谱化学鉴定技术对其分子结构和化学成分进行了全面分析,找到其中氮元素存在的证据。科学家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这些宇宙中普遍存在的含氮多环芳烃,进行了红外射线光谱模拟分析。
路易斯-埃兰曼德拉还表示“除去上述分析结论以外,更加富有戏剧性的发现是,在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观测中还显示出,在宇宙中一些即将死亡的恒星天体周围,环绕其外的众多星际物质中,都大量蕴藏着这种特殊的含氮多环芳烃成分。这一发现从某种意义上似乎也告诉我们,在浩瀚的宇宙星空中,即使在死亡来临的时候,也孕育着新生命开始的火种。”
二宇宙生命之谜分段并概括段意
《散步》是当代作家莫怀戚于1985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通过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事件,引发了作者的一种“生命的感慨”,抒发了一种交织在母子、父子、祖孙三代之间浓浓的亲情。此文语言平易朴实,但内涵丰富,耐人寻味,使读者的心灵随着作者优美的文字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美的旅行。三宇宙生命之谜自然段段意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
一、现代文知识
1、《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始以“鲁迅”为笔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等,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而已集》《华盖集》《坟》等。
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
分层依据第一部分在东京(1-3);第二部分在仙台(4-35);第三部分(36-38)离开仙台后
本文记叙线索“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明线)
“我”的爱国感情的变化(暗线)
文中具体写了四件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1)帮“我”添改讲义,表现了藤野先生自始至终认真负责的精神。
(2)为“我”改正解剖图,体现了藤野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
(3)关心解剖实习,表现藤野先生对“我”的学习关心、既热情,又诚恳。
(4)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表现了他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
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附庸风雅,思想腐朽
“实在标致极了”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表达了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 “何尝不”,反诘语气,加强肯定;“酒醉”,表达了对愚昧麻木的人的痛恨。
鲁迅对中国人的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日暮里(源自“日暮乡关何处是”)勾起了鲁迅对家国之愁思
水户这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热情的抗清志士朱舜水的客死之地。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鲁迅作为弱国子民的辛酸,也是他强烈民族自尊心的体现。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是低能儿,……也无怪它们的疑惑”
“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万岁”欢呼,极大地刺伤了鲁迅的民族自尊心
2、《我的母亲》
写母亲作为后母当家之难,主要写了三件事
(1)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
(2)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他们妯娌之间的矛盾。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容忍、温和的性格。
(3)写母亲受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刚气”的一面。在为人方面,母亲具有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的优秀品质。
一段里“如果……如果……如果……”用假设表现自己已经具备的美德,表现了他不溢美,不自夸的品质,也符合自传的语言特点。
3、《我的第一本书》选自《文化名人忆学生时代》(下),
4、《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
托尔斯泰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5、《我的童年》
5、《再塑生命》节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6、《雪》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江南的雪特点(1-3)滋润美艳、柔美、且富有生机和活力
如粉,如沙,决不粘连
朔方的雪(4-6)壮美随旋风蓬勃奋飞
( 特点) 在日光中旋转升腾
江南的雪是一种美的象征,但这种美未经磨炼,不能长久保持。
朔方的雪用了一连串动词,展现出北国的雪的奋斗和向上,决不妥协的个性,以及铺天盖地、横扫千军的气势。
朔方的雪的环境“无边的旷野,凛冽的天宇”象征了当时极度黑暗和严酷的社会现实。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里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提示全文重点,表明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含义雪完成升华是和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
7、《雷电颂》选自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这部历史剧是郭沫若同志于1942年在重庆写的,它借古讽今,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抨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传达了人民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真实意愿。课文选的《雷电颂》是第五幕第二场屈原的一段独白。这篇独白,一是对风、雷、电的期待与歌颂,一是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象征具体事物代替抽象的概念、思想、精神
1风雷电象征变革社会现实的力量
2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了国家和人民
3有形的及无形的剑象征屈原的佩剑(陆离),斗争的精神,坚定的信念
4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昏庸腐朽,欺民惑众的当权者和官僚
5小岛象征一个理想的社会
呼唤风雷电表达了摧毁黑暗社会的强烈希望,对光明未来的强烈追求。
8、《短文两篇》中的《日》和《月》选自散文集《龙•虎•狗》,
《日》通过“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两个事例,赞美了他们为追求光和热而英勇献身的精神,表达了自己宁可轰轰烈烈地战死,也不愿寒冷寂寞地偷生的战斗决心。
《月》通过“我”对寒冷月光入侵的感受,写现实世界的寒冷和毫无生机,赞颂了像姮娥一样为改变现状而不惜牺牲的献身精神。
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表达了
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吗?表达了对生者的期盼,希望他们担负起拯救民族的重任
9、《海燕》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
海燕象征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
“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
“乌云、狂风、雷声、闪电”象征反革命势力;
大海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暴风雨象征日益逼近的无产阶级革命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祈使句,表达了
10、《组歌》中(《浪之歌》《雨之歌》选自《泪与笑》,
《浪之歌》用海浪自述的口吻,写了海浪对海岸的爱情、对身边事物的友爱,表现了
《雨之歌》用拟人手法,以雨的自述的形式,描述了雨滴在大自然中的运行、变化过程,颂扬了雨滴带给自然界的种种好处,歌颂了雨滴无私的奉献精神及博大的胸怀。表现了一种生活的美,抒发了诗人热爱生活的炽热感情,蕴含着
11、《敬畏自然》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选自《大自然的智慧》,
一、引论 1人类要征服自然是不自量力的论历史、论关系、论智慧
2-4人类的智慧不值得骄傲从航天事业来讲
从人类的认识史
从矿坑成为陷阱
二、本论 宇宙中存在智慧高于我们的生物
5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6-7 进一步阐述两者的关系
8-10 宇宙有生命
三、结论 11人类应该敬畏自然
因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是兄弟关系。
12、《罗布泊,消失的仙湖》节选自《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
罗布泊过去 生命绿洲
现在 死寂荒漠
变化原因人们盲目地利用塔里木河水资源,导致河道下游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恶化。
13、《旅鼠之迷》
从三个方面介绍北极旅鼠有三大奥秘1、繁殖能力强; 2、自杀控制数量;3死亡大迁移
启示,教训1、人类不应该毫无节制的繁衍下去
2、万事万物都是自然研究的对象
3、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机制
4、自然界有许多未解之谜
14、《大雁归来》节选自《沙乡年鉴》(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被称为“美国资源保护运动的圣书”),
回来的大雁是香蒲乃至万事万物摆脱了严寒的冬日,迎来了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春天
迁徙中的大雁,它的叫声是带着野性的诗歌,给整个大地带来了生机和诗意。
15、《喂——出来》选自《不速之客——星新一短篇小说选》,
题目是一个年轻人的叫声,以此为题,能吸引读者,更富哲理,揭示本文主旨。(作用)
“洞”表现人们的幻想和可笑,也警示了世人不积极彻底治理环境污染,人类将遭受灭顶之灾。
结尾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更含蓄,更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所起的警示作用更强烈。(作用)
16、《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
文章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
一、
山野对歌(2、3)生面别开,才情智力大比拼——主要写唱歌的人
二、山路漫歌(4)即兴的自由歌唱,内容发乎于心,纯朴本色——主要写唱歌环境(开满杂花的小山坡、歌唱的鸟儿)优美的环境烘托优美的人,优美的歌
三、金满斗会(5)场面宏伟,气势壮观——主要写唱歌的场面,点面结合
唱得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1见景生情,即物起兴2提问3互嘲互赞)
金满斗会特点人多,齐;时间长;人们盛装出席;传歌;歌曲多;主角是百姓
本文表达了
17、《端午的鸭蛋》
文章在结构端午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
全文表达了
文风淡化主题,结构疏散,自有闲适
18、《吆喝》选自《北京城杂忆》,
吆喝所代表的经营品种;具体内容;声调;合辙押韵(节奏)
结构器乐(1-3)引入
声乐—-吆喝 从早到晚 早上(5)晚上(6-9)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评价)11-14吆喝的内容—吆喝的声调—吆喝的节奏韵律
表达
写法条理分明,秩序井然
19、《春酒》
20、《俗世奇人》是冯骥才描绘20世纪初天津地层市民和小生产者的生活的系列小说。课文节选了其中的《泥人张》和《好嘴杨巴》。
《泥人张》通过写泥人张智斗海张五来表现他的沉稳、干练,面对海张五的羞辱能镇定自若,喜怒不形于色。在斗争的两个回合中,他善于后发制人,以独特的方式,一招制敌。
《好嘴杨巴》通过写杨巴机智应对李鸿章的故事,塑造了杨巴随机应变、处乱不惊的“奇人”形象。
课文的语言本色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风味,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
二、古文知识
21、《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
1) 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 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 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
答表现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重点)
4) 请找出文章里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异水”“奇山”的句子
异水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奇山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5) 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 鸢飞戾天者息心和经纶世务者忘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望峰窥谷
22、《五柳先生传》选自《陶渊明集》,
(1) 五柳先生的形象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2) 从三方面描写其形象的一是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二是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三是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3) 对“五柳先生”的评价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自画像。他不慕荣利,厌恶官场的追名逐利,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是值得肯定的。可令另一方面他逃避现实,隐居起来,不去撞击社会矛盾的思想是消极的。
(4) 本文与《醉翁亭记》中的“醉翁”同是嗜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
五柳先生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得失。
醉翁借饮酒助山水游乐之兴。是与民同乐。
(5) 名句及成语
不求甚解本文指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下功夫。现指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理解。
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 意思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23、《马说》选自《韩愈文选》,
(一) 本文中心句(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二) 本文写法托物寓意(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统治者不能识人才,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1) 表明食马者无知的句子或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3) 写食马者的愚妄(平庸浅薄)的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 “其真不知马也”的作用与开头呼应,点明全文主旨。
5) 《马说》中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6) 在《马说》第三段中,
答①策之不以其道。②食之不能尽其材。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 《马说》中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8) 《马说》的主旨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 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
10) 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是哪一句?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学士文集》,
(1) 为什么
(2) 从几方面概括
(3) 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答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习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学得好,像某些“太学生”那样。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坚”专心致志。
(4) 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
答
(5) 课外积累。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
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 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
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 晋朝,车胤(yìn)囊萤读书。
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
25、《诗词曲五首》中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诗中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赤壁》的
(3)《过零丁洋》
1) 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 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3) 表现诗人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水调歌头》的
1) 词中写由月光转为思绪的过渡排比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2) 表达了
3) 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山坡羊•潼关怀古》
a) 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心的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b) 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主旨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c) 《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写出其险要,并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26、《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
(1)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答
(2)课文抓住了小石潭什么特点? 幽静
(3)
(4)写作手法赏析
文中的“对比”和“烘托”如①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佁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②
(5)文中写游鱼静态的句子是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描写游玩时的凄凉感受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与“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7、《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
成语积累形容国泰民安的是政通人和;形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是百废俱兴;形容景色是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是气象万千;形容水势浩大的是浩浩汤汤;形容心胸开阔,精神愉快的是心旷神怡;
(一)重点问题
1、首段交待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写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待作记缘由,为后文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2、腾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
3、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抒情)
(二)理解背诵
(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答“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表现
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进”“退”分别照应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4)突出表达
(5)突出表达
(6)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
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衔、吞)
(7)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 答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8)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9) 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0)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什么? 答以物喜,以已悲。
(11)第五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否定。
(12)
(6)“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
答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 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8、《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在句式上骈散结合,使文章既有诗的意境,又有散文的美感。
文中的点睛之笔是人之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达“太守之乐”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1)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山的情形。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
(2)本文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 答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
(3)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 答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
答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
6、理解背诵
(1) 文中
(2)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句子是?
答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3)把“醉”与“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又概括为“与民同乐”)
(4)表达
(5) 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事情真相大白
(7)本文表达了
29、《满井游记》选自《袁中郎集笺校》,
(1)比喻春水清澈晶亮,水波闪烁发光的句子是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2)写自己愉快欢畅的心情的句子是若脱笼之鹄;
(3)总写春天景物的一句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
(4)文中富有哲理性的一句话是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0、《诗五首》之《饮酒》,
(1)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入境无“喧嚣”之感。
《行路难》
(1)诗中道出了
(2) 诗中最能表现他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与之相反的是,《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却又表现出他面对困难消极避世的思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表现他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 诗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己亥杂诗》
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三、 课外古诗
⑴《赠从弟》中描写风狂的反复句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主旨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宽慰友人,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⑶《登幽州台歌》中指生不逢时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涕下!
(4)《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描摹愁绪的千古名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运用想象写
四、 文体知识(包括古代)
1、散文诗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可以说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
2、骈文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3、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赠序古代送别时常以诗文相赠,所送的文字,称为赠序。赠序多为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4、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
5、说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
6、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
7、传主要是指记录描写人物的生平事迹的文章,,专门解释经文的文章也称为传。 传又分为 本传 记载某人生平事迹的正式的传记,相当于某人的历史。自传 某人自己所写的记录自己的事迹的传记。 列传描写叙述两个以上的人的生平事迹的文章。 正传 多是用于描写人物的小说名称,以鲁迅的《阿Q正传》为先。
四宇宙生命之谜课文段意
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分段和段意第一部分(1)写的是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第二部分(2-8)先概括地说明,从理论上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然后具体地介绍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
第三部分(9-10)人们至今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
这篇课文的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基本就是它们各自的段意。
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分段段意是第一部分,写的是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第二部分是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第三部分是,科学家至今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这些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