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十巫之谜,山海经六巫之首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12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鲁迅说,《山海经》“盖古之巫书也”。英国李约瑟也说道“《山海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宝库,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古人是怎样认识矿物之类物质的知识。”
《山海经》是中国上古文化的瑰宝,自诞生之日起,一直被认为是奇书。三万一千字的篇幅里,记载了约四十个国度,五百五十座山,三百条水道,一百多个历史人物,四百多种神怪畏兽。集地理志、方物志、民俗志于一身,记载了例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最原始的神话传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将其认为是“古之巫书”。
关于《山海经》的由来有一个传说古代天下大洪水,大禹四处奔走治水,三次不进家门。大禹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分为九州。九州有多大?要测了才知道!
于是大禹派了一个名叫竖亥的人去丈量土地。竖亥迈着大步走着。他从世界的最东端走到最西端,总共走了509800步,《山海经》是他丈量这片土地过程中的所见所闻。
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把《山海经》归入数术略形法家之类,看作是巫卜星相性质的书。此后也不乏同其说者,如《宋史·艺文志》就把它列入五行类。
司马迁则认为《山海经》荒诞不经,不过是祭祀神灵的需要,难登大雅之堂。
陶渊明有诗曰“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表达了对《山海经》的极大兴趣。
,《山海经》记载的海外殊方异域、神人居住之处、怪物藏身之所,是秦汉间鼓吹神仙之术的方士的奇谈。,《山海经》被归类为语怪、巫术书。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把《山海经》称作“古之巫书”。与班固归类相近,却又不同。
关于《山海经》与巫的关系,鲁迅的见解最具权威性。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山海经》“盖古之巫书”,巫书“是巫师用的祈祷书”(《门外文谈》),其作者是巫,“以记神事”(《汉文学史纲要》)。
鲁迅指出,这类巫书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根柢在巫”,二是“多含古神话”,而这两点正是有图有文的《山海经》母本的特征和性质所在。
我们认为,上述这些都有理,山海经几乎是无所不包。其中最重要的,是史书,而且是信史,也是地理。
不仅如此,很多历史名人也是《山海经》的粉丝!庄子、屈原、陶渊明、李白、李贺、李商隐、苏东坡、关汉卿、吴承恩、曹雪芹、李汝珍、鲁迅等。,经常在他们的作品中看到《山海经》的影子。其他有影响的书,如《庄子》、《离骚》、《西游记》、《红楼梦》、《子午流注》、《聊斋志异》、《镜花缘》等,基本上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作品。
现代专家学者对《山海经》作过深入研究,认为它“实际上乃是古代巫师相传下来的书”,其内容与表述方式,都同巫事有关。这一特点正好打开了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民间故事起源的思路。
《山海经》所载的许多著名古神话,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与蚩尤之战,刑天舞干戚,西王母及形形色色远国异人等,至今脍炙人口。
有人认为《山海经》太离奇,不适合孩子读。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山海经》的内容气势磅礴,包罗万象,对孩子阅读有很多好处。如今《山海经》中看到的图画都是唐宋之后重新绘制的,这些图画有利于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山海经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浪漫神话。《山海经》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化百科全书”,包括地理、历史、医药、风俗等诸多内容。阅读《山海经》可以为孩子打开无数知识的大门,给他们展示一个又一个知识世界。因为《山海经》把世界和野兽描绘得过于离奇,让孩子脑洞大开,经常用绘画笔画出自己心中的山海经世界,想象力非常丰富。
,《山海经》的神话是多方面的,有些有神而无话,有些是半神话,有些则近于奇闻异说。正因如此,《山海经》显得五光十色,绚丽多彩,如入深山宝谷,见到的都是琳琅珍宝,教人应接不暇。
《孩子读得懂的山海经》是一套非常好的亲子阅读书籍。
比如童话,历史传说等,可以帮助孩子领略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帮助孩子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让孩子从书中的怪诞世界中创造更多的想象空间。
1.思维突破边界约束;
2.眼界得以革命性的开拓。
儿童可读山海经里有三本书,90个神话传说,90个神奇动物,90个神秘国度,可以极大地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探索欲。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家长可以给他们讲故事书。孩子们上学后,可以独立阅读,漫游在奇妙的神话世界里。这本书最让人惊喜的是,它让山海经“活”了起来,整本书像动画一样“跑”进脑海,加深了孩子的记忆。
书中有很多奇幻的惊喜,不仅能放松身心,还能开阔眼界。拓展孩子的想象空间,提高孩子的艺术审美能力。它涵盖了所有的知识,激发了他们的联想。《山海经》能传承千年,依然影响着人们的创造,是有原因的。里面包含着我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密码,每一个华夏子孙都应该去读。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图片底部的“看一看”开始!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