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真实身份之谜 刘备教授真实身份浙大
刘邦作为大汉王朝的建立者,虽然他的儿子数量不太庞大,在当上皇帝后,却分封很多直系亲属居于全国各地,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爵位继承制度。
大汉前后有400年的历史,在这近4个世纪的时间里,刘氏皇族绝大多数时间里都享受着优渥的生活,繁衍不断到了东汉末年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刘氏子孙更是多达数十万之众。
不过要知道,朝廷中的皇帝可只有一位,东汉末年皇权旁落,宦官、军阀相继当政,天下陷入割据之中,混乱不堪
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但凡是刘姓人士,大概率都能够和开国皇帝刘邦攀上点血缘关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也是后来混得最成功的一位,当属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让汉献帝尊呼“皇叔”的刘备。
东汉到中山靖王刘胜有数百年之久,刘备的身份且就算是真的,这一脉也早就衰落,到刘备这一代一直都居住在边陲农村地区,为什么他的身份还能成功在皇室族谱里查清楚呢?
一、刘邦开了个“好头”
1、草民翻身做皇帝
秦朝到汉朝这段时间,是中华民族一次大融合的时期,中原地区的大小家族,此时对于家谱的修订管理工作都是比较严格的。
不过从理论上来说,你想要修建自己家族的专属家谱,是有一个前提条件的,身份必须是帝、王、将、相,也就是出于社会统治地位的士大夫阶层以上,如果你是平头老百姓,那还是省省吧。
朝廷有专人来管理大小家族的修谱工作,老百姓擅自修谱是要被判罚的,而且罪过不小,有点以下犯上的意思,有这样严重的封建等级制度,大部分平民百姓大概率是不知道自己祖上姓氏名谁的。
刘邦虽然是大汉王朝的建立者,可说白了也不是天生的皇帝,而是靠着造反起来的一介白丁,在家的时候他不只是个老百姓,而且还是游手好闲,为祸乡里的坏老百姓。
阴差阳错结交显贵,混得了亭长的职位,也就算是在家乡出人头地了,后来灭秦亡楚,最终统一天下,这个时候为了彰显自己身份的显赫和与众不同,修缮老刘家的家谱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2、另辟蹊径建家谱
,在刘氏皇族修缮家谱的工作中遇到了很大的难题,因为刘邦的身份以前实在是太低了,官员们累死累活就是查不到刘邦的祖上是谁,可你敢跟皇帝这么说吗?这可是掉脑袋诛九族的事情。
这个时候伟大先贤们的智慧就体现出来了,既然历史上名人都有个了不起的祖先或者神奇的出身,那么咱们的皇帝也搞一个不就行了,只要符合真龙天子的形象就可以了。
于是在刘邦的默许下,官员们利用先秦文献的缺失和历史的断档,成功把老刘家的家谱和上古炎帝一脉对接上了,刘邦修家谱充分做到了灵活运用,这给后世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先河”。
到了后世朝廷放开民间修谱工作之后,大量的家族都无法追溯自己最早的祖先,于是纷纷效仿昔日刘邦的做法,根据已知家族以前的居住地或者是大概来自什么地方,再和该地区历史上出现的同姓帝王或者是名人对接上,一套完整的家谱就诞生了。
二、刘备与皇室族谱的关系
1、刘秀有前车之鉴
刘邦在称帝之后,成为了拥有天下和手握至高权力的人物,他的家谱自然会有专门的机构,和特别指定的一群人来负责管理,并且每一项关于家谱的工作都必须从严从紧,容不得半点马虎。
毕竟是天子血脉嘛,在封建时代可是个绝对敏感的话题,说不定其中的某一位就和整个大汉江山社稷息息相关,这可不是说着玩的。
西汉晚期“王莽篡汉”,就是刘邦的第九世孙刘秀成功挽回了局面,他可不是当时皇帝的什么堂兄堂弟,要说和皇家的关系,要追溯到多少代人之前汉景帝时期长沙定王刘发一系了,从刘发开始传到刘秀的老爹刘钦时,已经是济阳县的小吏了。
刘钦去世后,当时的刘秀才9岁,那日子过得更苦了,简直饭都吃不饱,幸好叔父们给点小钱帮扶,才不至于饿死。
大家看刘秀是不是比后来的刘备生活更惨?地位比刘备更低?基本上和小乞丐差不了多少了,问题来了,由于刘秀一脉是正儿八经的皇室后裔,即便是他们家的遭遇再悲惨,也会有专门的人员来给他们家进行修谱工作,这一点是确实存在的。
2、刘备身份应该属实
刘秀起兵抗击王莽的时候,虽然他已经是和皇族血脉相当疏远的旁支了,但仍然是刘氏皇室子孙,也正是靠着这个身份,他才做到了一呼百应。
从刘秀到刘备又过了二百年,综合来看,刘备点明自己是中山靖王一脉的后裔,大慧认为应该是比较准确的。从朝廷查证刘备一脉与皇室渊源的时候说得非常清楚,基本每一代姓氏名谁,干过什么又居住在哪里都有记载,这不是个小工程,肯定比刘邦当年续家谱要准确的多。
从刘秀建立东汉开始,二百年的时间里,正常来说子孙繁衍不过8、9代,后人对自己的先祖应该是清楚的,毕竟各种家业传承都会留下先祖的痕迹。
来说,两汉时期老百姓家是没有家谱的,修个家谱都犯法,更不要说去私自篡改皇室家谱了,个人认为这是绝对做不到的
退一万步,刘备家虽然很穷,但能够证明自己是皇室血脉,那在当时可是相当长脸的事情,估计砸锅卖铁也不会让续谱的事情中断。
一、刘备为何见人就说自己是靖王刘胜后代,却只字不提刘邦?
优质答案1
东汉末年,社会动乱,群雄并起。各方势力都开始争先恐后的拉帮结派,以扩充、壮大自己的势力,意图取汉王朝而代之。拉帮结派并推翻一个王朝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在未成功之前,为了避免被当作出头鸟,被群起而攻之,还必须师出有名。而刘备,仅为一介贫民,靠编织草鞋为生,如何能拉起一股势力呢?竟是因为他懂得称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后代”来“包装”自己,那么他为何不称自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呢?那样岂不是名声更盛?
想在乱世拉起一股势力,一是要有背景,二是要名正言顺,师出有名。例如西北军阀董卓,资历不浅,打着“清君侧”的名号,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后来也如法炮制,打着皇帝名义四处征伐,扩充领土。袁术与袁绍两兄弟,家里自有四世三公的地位,当时更是无人能及。反观刘备,仅是一介贫民,靠织席贩履为生,既无背景,也没有正当理由。他若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创造以上两个基本条件,才能出人头地,拉起自己的势力。
其一刘备靠自己姓刘,逢人就称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打着皇家的身份,为自己创造了政治资本与背景条件。而他称靖王后代的原因是西汉刘胜有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到了东汉末年,他的一百二十个儿子后代,可谓是遍布全国。刘备世居涿郡涿县,属于中山国,刘胜的儿子刘贞就被封在中山国的涿郡涿县,如此合情合理,就算是谎称,也无人能考证。那为什么他不称自己是刘邦的后代呢?刘邦只有八个儿子,而且多死于吕后之手,更何况年代久远,就算是真的,也很难让人相信。
其二,刘备不称自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也是为了自保。按古代宗法传统,只有皇帝才能以皇帝为祖宗,而得了封地的王侯,他们的后代只能以第一个搬到封地的人为祖宗,不管在他之前是什么身份都只能以他为祖宗。刘胜被封为中山靖王,本质上仅为诸侯,刘备以他为祖宗,一是名正言顺,二是还间接表露出自己的目的只是光复汉室,起兵仅是为了“清君侧”、“勤王”,并不是自己想造反、想成就自己的事业、想做皇帝,如此可让朝廷势力和其余地方势力无错可挑,也将自己起兵、扩充势力的行为解释得合情合理。
其三,刘备这么说还是为了招贤纳士。不称自己是汉高祖刘邦之后,以免受到有才之人和百姓不信任。一般情况下,乱世称自己是皇帝后人,可能会被误以为是“疯子”,受到百姓孤立和敌对,也会让有志之士徘徊不前。而称自己是诸侯后代,再加上对百姓的仁义之举,自然能受到百姓拥护和爱戴,也让有志之士欣然前往投奔。在桃园结拜关于、张飞两兄弟,到后来的常山赵子龙,再到未出隆中就已知天下事的诸葛亮,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看重刘备皇叔的身份,认为他是正义之师,跟着他干能成大事。也正因为他是皇室的后代,如果他统一天下,名正言顺,也不会被历史所诟病。
以上仅为笔者的观点,不知各位读者如何认为,欢迎评论交流。
优质答案2
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邦这杆大旗,显然什么中山靖王刘胜更能招揽人心,道理大家都懂,但刘备可没有那个胆子,因为冒认祖宗是要杀头的!要是刘备敢说自己是刘邦之后,曹操分分钟拿着天子诏书就把他脑袋给剁了。
很多人就奇怪了,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胜的汉景帝刘启的儿子,刘启是刘邦的孙子,大家都是刘邦的子孙,刘备怎么就不是高祖刘邦之后了。懵了?其实这里面的问题不难理解,举几个例子。
清明或者冬至祭祖的时候,我们一般只会祭拜自己的直系亲属,例如祖父母、曾祖父母,而祖辈的兄弟姐妹一般不会祭拜,为什么?因为祖辈的兄弟姐妹有他们自己的子孙祭拜。
再比如乡下的宗庙祠堂,始祖直系传承下来的叫宗祠,只能供奉一族之长,非直系的后代是入不了祠堂的,只能放在支祠里由他们的后代供奉。
还有日本的动漫《火影忍者》里面,日向宁次比日向雏田更年长更优秀,虽然是兄妹,但宁次是宗家也就是支系家族,而雏田是主家是直系家族,所以只有雏田可以继承族长,更优秀的宁次只能做雏田的绿叶,不能有非分之想。
我们再说回刘备认祖归宗的事。就和民间的宗祠祖训和祭祀活动一样,帝王家也有这样一套礼制规则,而且比民间更为严格,稍有违反就是杀头重罪。
《礼记·大传》中记载 “庶子不祭,明其宗也。庶子不得为长子三年,不继祖也。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把人物带进来解释一下。刘邦死后,打下的江山只有汉惠帝刘盈这个嫡长子可以继承,也只有刘盈可以认祖祭祀,是帝室,而刘邦的其他儿子,比如后来的汉文帝刘恒是没这些权力的,他们只能是他们子孙的祖,是宗室。
吕后死后,宗室刘恒成功即位,当上了皇帝等于继承了刘邦的江山,这个时候刘恒才能祭祀刘邦,认刘邦为自己的祖,而因为刘恒当了皇帝,刘恒的后代就从宗室之后变成了帝室之后。
刘恒死后,他的嫡长子刘启即位为汉景帝,中山靖王刘胜就是汉景帝的第九个儿子,但刘胜没有继承皇位,所以只能是宗室,刘胜本人及刘胜的后代是不能祭祀把高祖刘邦认作自己的祖宗的。
刘备还算是幸运的,因为他是刘胜的直系后代,是刘胜这一支里面的大宗,否则刘备连中山靖王刘胜这个祖宗都不能认。刘备在四川称帝后,延续上了汉室的基业,这才能祭祀高祖刘邦,说自己的帝室之后。
除了刘备之外,女皇武则天也做过相同的事情。武则天称帝后,自称是周平王的儿子姬武的后代,强行找了个死了两千多年的祖宗给自己贴金。和刘备一样,武则天认的是姬武为祖宗,而不是周平王,因为姬武不是周天子,是宗室也是武姓的始祖。
二、三国演义里面刘备的中山靖王之后身份是真实的,还是自己杜撰的?
优质答案1
谢谢邀请!
《三国志》记载:“先主姓刘,名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胜的儿子刘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因犯献酎金不合规格之罪,而削去了爵位”。
“先主祖父刘雄,父亲刘弘都做过州郡官”。
从史书上看刘备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是真的。,刘备的这身份带给他的好处,应该是只有关,张等人一生的追随。他不如曹操有朝廷里的关系和家族势力的支持,也不像孙权,直接继承了哥哥创下的基业。
刘备是真正的布衣起家,他的“中山靖王”的宗室身份,并没有给他带来比较实惠的好处。他一生经历坎坷无数,失败后重新开始,四处碰壁,却从来不忘初心。刘备的成功与他的奋斗精神是分不开的。
陈寿说刘备“折而不挠,终不为下”,道出了刘备的奋斗精神之所在。
优质答案2
笔者认为刘备的”中山靖王之后“是真的,陈寿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为刘备背书过。蜀书中记载“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据《史记》中山靖王刘胜为人喜好酒色,有儿子、亲属一百二十余人(《汉书》记载为有儿子一百二十余人),是古代当之无愧的生育冠军。中山靖王的后裔经过几百年的繁衍,数量估计是已经不可数了,辈分估计也是走的比较快的。
汉武帝实施推恩令后,堂堂中山国一下子被分割成许多小封地,刘胜的儿子刘贞,就是在元狩六年被封为刘备的老家--涿县陆城亭侯的。到了刘备这一代的时候,连官家身份都没有了,就一破落户,只能靠编织草鞋为生了。
刘备汉室后裔的身份是真实无误,皇叔这个身份,在正史上却不见记录,只是存在于《三国演义》中。按谱系,刘备为汉景帝的第18孙;汉献帝这一脉也是源於汉景帝,为汉景帝的第六子长沙定王刘发之后,为汉景帝的第13代孙,辈分高出了刘备5代。
等到东汉末年,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时。刘备就天天将“中山靖王之后”挂在嘴边,靠着刘氏宗室的名头,招揽了不少人才,最终是白手起家、三分天下。
三、刘备真的是汉宗室血统吗?一直都被喊刘皇叔,总感觉不太像呢?
优质答案1
据《三国志》记载: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
了解三国时期那段历史的,对刘备这个名字是不陌生的,三国之一蜀汉的开国皇帝,在东汉末年白手起家,一路走上了人生巅峰。
问题中所提到的“刘皇叔”是刘备的一个称呼,直白说,就是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也是当时汉朝皇帝汉献帝的叔叔,所以有了“刘皇叔”之称。
试想也确实不像,因为最开始时,刘备作为一位皇帝的叔叔,混的确实不怎么样,少年时为了生活也干过织席贩履的活儿,一个皇室宗亲到如此地步,也确实艰苦,这个时候的刘备,如果有人说他是“刘皇叔”,估计很多人都当笑话看,压根儿不会有人信。
那么刘备真的是汉室血统吗?
这个怎么说呢,在当时那个情景,刘备有没有汉室血统已经不重要了,只要汉献帝说他有,那他就是有,汉献帝认可刘备是皇叔,那么刘备就是正儿八经的皇叔。
汉献帝见刘备的时候,他也是懵的,毕竟汉朝皇室传承多年,有一些皇室宗亲,汉献帝不认识也属于正常,其实他也搞不太清楚刘备到底什么身份,但有一点,汉献帝很清楚,刘备的出现,对于汉献帝本人以及整个汉朝来说,都是一个机会,一个脱离权臣掣肘的机会,所以,汉献帝给刘备这个官方认可,而这个认可,也给了刘备之后“匡扶汉室”这一旗号极大的推动。
优质答案2
历史上刘备从没被称为皇叔,他的血统是真的,不过没啥用,汉末的类似刘备这样的人可不少。
他的家族都是中山靖王之后,整个村子里都是刘氏血脉。刘备的义子刘封,原名寇封,他是“刘氏之甥”,这个刘氏是长沙刘氏,长沙王的后裔,是长沙一带的大家族。长沙刘氏现在还存在呢。
两汉传承400年,尤其是刘邦当时分封诸王,刘氏子孙可以说遍布天下,所以身具皇室血脉不稀奇。
刘表也有皇室血脉,可他入主荆州靠个人能力,而非身份。当初董卓连正统皇帝汉灵帝的命令都不听,一个皇室身份有屁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