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世昌死亡之谜
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国家综合实力如此迅猛,以至于没有一个专家学者可以解释中国的经济发展之谜。自清朝末年开始,帝国列强暴露了他们对我国垂涎已久的狰狞嘴脸。战争的狂潮席卷中原大地,中华之门被西方列强猛烈冲击。从此,魔鬼般的敌寇残暴地践踏着我们的身躯,入侵并掠夺我们的资源、领土。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从虎门销烟到辛亥革命再到跨过鸭绿江有多少人抛家赴国难?多少人誓死抗强敌?他们用鲜血滋养着祖国干涸的大地,他们用生命写下了豪壮的诗篇。
林则徐、关天培 、邓世昌、吉鸿昌、叶挺,他们哪一位不是铮铮铁骨?哪一位不是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一个热爱自由,勇于抗争的民族!多少次挣扎,多少次奋起,多少不屈的灵魂!从星星之火到民族复兴,从风雨飘摇的旧中国到繁荣发展的新中国,是什么塑造了中国的百年?
金一南将军在《为什么是中国》一书中,结合当前形势,直击痛点,用化繁为简的方式,从政治、军事、民族和经济等方面相互结合,深刻解读了新中国从被人欺凌到人民做主之中蕴含的内部力量。书中对未来世界格局做出理性展望,值得我们每个普通人仔细研读!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下单,只需一顿饭钱就能从中领略到中国近现代史的变化与坚强!
为什么是中国 金一南
一、邓世昌真如课本上所说的死因相一致吗?
优质答案1
在邓世昌死后,光绪曾经发表过这样的看法,在当时那么悲惨的战况之下,天下的人都感到悲伤并为这件事情哭泣,有了这位将军,让海军还是存在着很强的威严。
并且谥邓世昌“壮节公”,李鸿章也为其表功。就连我们伟大的人民解放军也将一艘战舰命名为“世昌”舰,以示纪念。
邓世昌,人尽皆知的爱国英雄,作为在当时十分先进的“致远”舰管带,在海战惨败之时选择率舰撞向敌方旗舰,如此忠烈之人却被认为是一个悲剧英雄呢?
在那样一个年代,邓世昌可以说一个十分先进的人了,邓世昌自小聪明,在完成小学学业后,他的父亲邓焕庄发现如果以后想要让儿子有出息的话,就不得不得学习英语,要知道在当时这是十分是人震惊的了。清朝,在朝廷还活在“天朝上国”的美梦里的时候,已经有人发觉“蛮夷之语”在日后的日子里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了。而邓世昌更是学得很快,很快就能与洋人老师对话,并能看懂英文书籍,这在今天仍是很不可思议的。
一个如此年轻的有识之士,却在一场让中国丧失近代制海权的至关重要的海战中牺牲了,还是以一种十分惨烈的方式在弹尽粮绝后,驾驶舰船撞向敌方主力,却中途被击沉。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在鱼雷击中“致远”舰后,200多名官兵大部分都捐躯海底,而邓世昌的随身侍从抛给他救生圈,他却执意要随船为国捐躯,他的爱犬“太阳”也十分通人性,飞速游来咬住衣领,想要救主人的姓名,邓世昌看见自己的部下都先后牺牲,他也就狠下心来,和爱犬一起献身在了祖国的碧波里。
优质答案2
菲里奥·诺顿·马吉芬(Philo Norton McGiffin,1860年12月12日/13日-1897年2月11日),美国海军军官,后来越洋至大清帝国为军事顾问。1877年从美国海军学院毕业,1885年来华,成为北洋水师教官,帮助训练海军军官和参与海军建设;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同年9月他作为镇远舰帮办参与了黄海海战并负伤。甲午战争结束后,1895年他返回美国,战争遗留的伤痛一直困扰马吉芬,他的头部受到重创,非常痛苦。美国社会舆论和当时的西方舆论一样,分辨不太清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委,只看到了的结果,马吉芬在美国报刊上撰文并各处演讲,将他所亲见亲历的北洋海军的战斗情况介绍给大众,但被舆论当作了疯子、狂人,认为是他头部的战伤使得他精神错乱。
1897年2月11日,他在纽约的医院自杀,这一天正是北洋海军水师提督丁汝昌两年前自杀的日子。马吉芬自杀时,留下了“主啊,请你不要小看我”的临终忏悔词,穿著一身北洋海军军服,盛殓在铺盖著黄龙旗的棺柩中下葬!
马吉芬的墓志铭“以此纪念一位深爱着自己祖国,却把生命奉献给另一面国旗的勇士”。“This tablet is erected in memory of a Brave Man ho loved his on but gave his life for an alien flag.”
一下是我摘自马吉芬的回忆录里的一段,感觉比较客观。至于官方说法不做任何评论!我还想说,有的人拿电视剧当历史,真的幼稚无知!
“但说到最英勇的船,还是得数邓管带统领的‘致远’号,她当时正支援‘来远’舰,这时一发炮弹或鱼雷击中了其水线以下——没有人确切知道——但她立即倾斜了。邓看到自己的船快不行了,决心冲撞一艘敌人的大舰,与其同归于尽。敌人发现了他的企图,便立即向他倾斜了大量的炮弹,于是倾斜更加严重了。她在即将撞上目标的一刻翻沉了,船首下沉,不久后全船尽没。只有七名船员最终得救。
“奇怪的是如果没有他养的那条狗的话,邓管带原本是能够得救的。那是一条凶猛的大狗——有时候连它的主人都无法驾驭。军舰沉没的时候,邓管带抓住了一片船板,漂浮在海面上,这时他的狗游向他,扑在他的背上,扼住了他的喉咙,迫使他松开了手,于是连人带狗一同淹死。七名幸存者目睹了这幕惨剧。
二、甲午战争中邓世昌为什么撞向敌舰?真正原因是什么?
优质答案1
有人无弹,有庸人有真爱国英雄,一将视死如归,全舰员也英雄
优质答案2
读过一个史料,邓世昌的致远号航速14节,而日舰吉野号的航速为18节,如果致远号追击吉野想撞沉它,那么在两舰都全速行驶的情况下,它们的距离应该会越拉越远,邓世昌应该知道这些道理,所以我个人感觉他不是为了撞沉吉野,而是追击吉野,使之退出战斗序列,将敌舰队的阵形打乱,从而为我方创造胜利的机会,可惜被敌舰击中锅炉造成爆炸,导致军舰沉没,大部分将士壮烈殉国。
优质答案3
所谓的撞击敌舰,这是早年流行的一种说法。尤其是老电影《甲午风云》的热映,更把这个说法推向了高潮。
致远号奋勇冲锋试图撞击日本联合舰队主力战舰吉野号,但最终不幸被鱼雷命中沉没,这个说法甚至至今仍然停留在很多人的脑海中。
可直到大家仔细翻阅黄海海战的整个经过,大家才无奈地发现,这个说法完全经不起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