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十大未解之谜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11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魏武大帝曹操东临何处
(未解之谜)
魏武帝曹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公元200~205年,曹操用了5年的时间,彻底打败了盘踞在今河北境内的大军阀袁绍。公元207年,曹操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所向披靡,成功地剿灭了逃窜到北方的袁绍残部,旋即得胜班师。
在行军休息途中,曹操登高临海,眼见脚下的海水波涛汹涌,烟波浩渺,顿时心有所悟,张口吟道:“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在这首名为《观沧海》的诗中,曹操抒发了自己的慷慨之情,显示出了博大的精神力量和广阔胸怀。《观沧海》不曹操最有名的一首诗,而且也成为了建安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座碣石山也成为一处胜境。
其实,曹操登临过的碣石山,自古以来便是令人神往的观海胜地。
在古老而神奇的碣石山第一个留下旅迹游踪的封建帝王,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北巡碣石,探寻传说中仙人的踪迹。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行自泰山,复东巡海上,至碣石。自辽西历北边九原,归于甘泉”。而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十九年(公元644年)讨伐高丽后,班师回朝,经辽西碣石,也登临汉武帝建造的“望海台”。
,沧海桑田,物换星移,当年曹操东临的“碣石”,今天究竟在哪里呢?
由于古代文献中的记载不,长期以来,这个问题一直众说纷纭,未能得出确切的
答案。1982年,考古学者在辽宁省绥中万家镇姜女石的海边高地上发现了面积达25平方千米的秦汉建筑群遗址。出土的建筑材料以卷云纹圆瓦当和半瓦当、绳纹板瓦为主,还有秦代树叶纹、变形夔纹瓦当、菱形纹砖和西汉前期“千秋万岁”瓦当。
根据这些发掘成果,学者确定这里就是秦皇汉武东巡的行宫之一。这是非常完整壮观的一处建筑群体,呈合抱之势,前临一望无际的渤海,后靠巍峨连绵的燕山,山上有逶迤起伏的长城,高台临海,雄伟壮观,似乎很符合历史上有关“碣石”的记载。在当时,很多人认为“碣石”这一千古悬案终于大白于天下了。
,峰回路转。1986年五六月间,河北考古工作者在秦皇岛市北戴河海滨金山嘴附近也发掘出一座比较完整的大型秦代皇家建筑遗址。根据建筑的规模和等级,同样也可以确认此处应当是秦皇汉武东临碣石的行宫之一,而附近的海面也耸立着一些奇特的礁石或海蚀岩。
那么,哪一个才是史书中记载的“碣石”呢?
随后,有学者又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位于河北省昌黎县城北的碣石山当为“古碣石”。昌黎县的碣石山南距渤海15千米,主峰海拔695米,上有仙台,是传说中汉武帝登临招仙的地方。仙台顶部山壁上镌刻有“碣石”两个大字。而且,在众多古籍,如《汉书·地理志》《明一统志》《永平府志》《昌黎县志》中均提到“碣石”之名。可见,“碣石山”之名是自古得之。近年来出版的一些工具书,如修订本的《辞海》《辞源》《中国名胜词典》等,差不多都赞同碣石在昌黎的说法。
虽然昌黎县城一带也曾发现有“千秋万岁”瓦当和大型板瓦等汉代皇家建筑遗迹,但尚未发现秦代行宫建筑遗址,所以这种观点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怀疑。
看来,要想解开碣石之谜还要有更多的证据才行。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