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齐沙漠未解之谜 库布齐沙漠现状
环境对于每个国家来说,其实都很重要,现在大部分的国家对于环境都非常的重视,大家都在采取不同的方法去治理自己国家的环境,也有一些国家还没有开始,对于他们来说是需哟解决温饱问题,才能有余力去思考环境问题。
否则如果连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又何谈环境呢?而在这方面因为西方国家发展的比较早,所以他们早就已经没有了这方面的顾虑,在环境问题上,他们一直占据在道德的高点来批判每个国家的情况,而有些甚至都不看具体情况就开始批判。
法专家中国人不吸取教训,将黄河水引入沙漠,还自称环保大国。这个法国专家就是如此,他在看到中国要执行这个计划的时候,就觉得中国是在做无用功,不仅浪费水,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因为此前中东其实也干过同样的事情。
不过不一样的是当时他们所引进的是海水,所以水分快速蒸发后,盐分就被留在了当地,环境更加的恶劣了,而我国其实是不一样的,一方面我国引进的淡水,一方面我们也不是完全引进那种纯沙漠,而是经过治理的。
已经有树基础的沙漠,在引进黄河水后,我国的库布齐沙漠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近20平方公里的水库,以及60平方公里湿地,对这个沙漠来说,就像是突然有了奇迹一样。
整个沙漠的的环境都在发生巨大的改变,树木开始茁壮生长,很显然对于这个地区来说,这个引进是非常成功的,而这个法国专家其实就是下意识地进行批判,但却完全没有了解其中的差别,而这样的例子其实并不少。
一库布齐沙漠绿化
亲 要先坐动车到北京然后坐火车直达 亲爱的二库布齐沙漠简介
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为蒙古语,意思是弓上的弦,因为它处在黄河下像一根挂在黄河上的弦,得名。古称“库结沙”、“破讷沙”,亦作“普纳沙”。库布齐沙漠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脊线的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杭锦旗、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的部分地区。总面积约145万公顷,流动沙丘约占61%,长400公里,宽50公里,沙丘高10—60米,像一条黄龙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横跨内蒙古三旗。形态以沙丘链和格状沙丘为主。2015年7月28日,中国第七大沙漠三分之一绿化成果荣获联合国颁发2015年度土地生命奖,中国大力发展沙漠经济治理模式获得世界标本意义,中国亿利资源与埃及SEKEM今晚荣获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颁发2015年度土地生命奖。三库布齐沙漠现状
说起沙漠,可能我们想到的词语就是“黄沙漫天”和“荒无人烟”,这也是因为沙漠大多都是沙质荒漠化的地方,通常是风成地貌,主要为沙滩或者沙丘,有时候还会露出底下的岩石。
沙漠干旱少雨,昼夜温差极大,加之沙漠区域泥土非常少见,多是被沙覆盖,故此植物也鲜少,一些顽强生长的动物常常会在白天休息躲藏,等晚上不再炎热难捱了才出来觅食。
甚至有些沙漠还属于盐滩,基本上寸草不生,根本没有植物能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
大盐滩
由于沙漠向来环境恶劣,生态尤其脆弱,生存条件也非常极端,这些地方很少有人居住,不受人欢迎喜爱的沙漠却足足占据了地球陆地面积的20%,甚至每年还在不断扩大,剩下陆地的43%面积也随时面对着沙漠化的危险。
库布齐沙漠出现“冰河”?通常来说,我们认为沙漠常年缺少降水,水资源极度匮乏,导致植被稀疏,生态资源极其稀少,如今大量的国家都面临着国土内沙漠以及土地荒漠化的情况,并且都在着手治理。
说起沙漠治理,最突出的必然要属我国,作为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在投入与荒漠化的“战斗”,甚至让距离北京最近的天漠由原本的1300亩沙土减少到了200亩,周围10万多亩的荒地都被种上了茂密的树林。
根据新华社的相关报道显示,在2022年1月3日,我国位于内蒙古地区的库布齐沙漠腹地出现了大面积的“冰河”,原本的漫漫黄沙被凝结的水流盖住了大半,甚至互相形成了绿水与黄沙的“条纹”景观,看起来非常令人震撼。
要知道这可是沙漠地区,是雨水稀少、水资源短缺的缺水地带,这些向来是导致土地荒芜沙化,少有植被的主要原因。
可是在报道中,我们显然能发现库布齐沙漠中的水并非是少量的,而是沙漠“发大水”,一些绿色的植被冒出了头,为库布齐沙漠增添了希望。
那么这些结冰的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黄河凌汛事实上,库布齐沙漠的这些大量“冰河”,不是来自于降水,也不是来自地下水,更不是冰川融雪,而是来自黄河,换句话说,是人为引入进入沙漠腹地的黄河水。
之所以我们要将黄河水引进库布齐沙漠,除了有缓解库布齐沙漠的荒漠化,为沙漠治理做出贡献,解决沙漠缺水困境的原因,还有一个目的其实也是为了减轻防治黄河凌汛的巨大压力。
凌汛在我国时有出现,通常发生在冬季的封河期(河面接连形成冰盖并持续增加厚度)以及春季的开河期(河面的冰盖融化解冻),这是因为河流封冻时期通常是河流下段先冻结,解冻时却又是上游先解冻,导致水流被拦截,河槽蓄水量不断增加,水位持续增高。
进入凌汛期的黄河
一般而言,凌汛的出现与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其河道的形态有很大关系,其中黄河的凌汛现象非常常见,并且频次和规模都远远高于我国其他的河流,主要是冰凌壅塞导致的凌汛。
黄河领域南北相距10个纬度,东西横跨23个经度,一月的平均温度都在0摄氏度以下,很多河段都会出现冻结封河。
黄河冻结封河
库布齐沙漠位于从兰州到内蒙古的黄河河段,我们都知道黄河大体是呈现出“几”的形态,刚好这一段就属于是低纬度流向高温度的河段,即西南流向东北。
内蒙古河段冬季非常寒冷,并且由于其位于黄河的最北端,冬季还非常漫长,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到-12摄氏度之间,最低温度甚至达到了-34摄氏度。
内蒙古河段与上游兰州河段的纬度差了大概有4度左右,这意味着上下游的温度相差是较为明显的,可以说是上游暖下游寒,导致内蒙古河段冬季的封冻期以及结冰流凌要比兰州河段提前1个多月,自下游到上游而封河,冰盖也是下游更加厚。
,到了春季开河期,由于气温北方更加严寒,内蒙古河段也比兰州河段迟上大概1个月,解冻是从上游开始的。
黄河解冻
也,在冬季封河期因为下游较早地冻结,使得上游的部分过水断面在此堵塞,导致河段水位上升,河道储存了过多的水量。
到了春季,兰州上游河段率先解冻,水流裹挟着大量的破碎冰块流向下游的内蒙古河段,致使冰与水互相阻截,不断扩大凌洪,造成下游河段水位暴涨,难以抵挡。
黄河水位暴涨
为了解决凌汛带来的危害,我国从1949年建国以来就在努力防凌,早期我们认为凌汛主要是由于河段冻结的冰凌导致的,故此我国一开始是通过破冰的方式来缓解凌汛的压力,比如炸药破冰、破冰船等等,这需要较为合适的破冰时机,过早过晚都会导致失败。
后来我们意识到了,水流才是凌汛的关键原因,我国又在相关河道修建了水库,用来调节水流,拦蓄冰水等,阻拦凌汛的产生。
水库可运用到发电领域
引凌入沙事实上,内蒙古河段凌汛灾害曾十分严重,虽然国家在上游建立了刘家峡水库与龙羊峡水库,由于兰州到内蒙古的黄河河道淤积、弯曲等现象不断加剧,下游凌汛虽然得到了明显改善,却依然具有局限性。
自刘家峡水库建成以来,一直到36年以后,内蒙古下游河段仍然有14年曾发生凌汛,这其实是因为刘家峡水库的调节库容还是比较小,有效库容仅仅只有41.5亿立方米,远远不够对内蒙古下游的防汛库容所需。
并且刘家峡水库距离内蒙古河段较远,大概1000多公里,很难及时调度下游的凌汛情况,再加上它无法控制春季宁夏河段的蓄水集中释放,无法消除内蒙古凌汛的发生。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3年,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转换了思路,不再用上游来缓解凌汛,反而提出了“引凌入沙”的思路,这样既能减少黄河河段过量的凌汛水,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威胁,也能给缺水的库布齐沙漠带来急缺的水源。
引凌入沙
在2014年,内蒙古黄河凌汛期间,相关人员第一次实现了将河道的凌水引入库布齐沙漠腹地,将“水害”成功转为了“水利”,该地区水利相关的负责人陈燕表示,“引凌入沙”项目会在库布齐沙漠低洼地形成水面,从而改善沙漠恶劣的环境,从而达到治理沙漠和防凌的双赢局面。
自“引凌入沙”开始直到如今,内蒙古杭锦旗政府甚至筹集了超过4千万元的资金用于“引凌入沙”,建立了1座分凌引水闸,以及长达38.5千米的引水渠,和仍在不断延长修建的生态围堤。
一直到2022年1月为止,杭锦旗“引凌入沙”项目一共引入了2亿多立方米的水资源进入库布齐沙漠,使得原本干枯荒芜的沙漠腹地形成了100平方千米左右的湿地环境,其中甚至已经有20多种植物在此生长繁衍,更有10几种水鸟生活在这里。
,这对于居住在库布齐沙漠附近的民众来说也是极大的好事,一位牧民就表示,自己在沙漠腹地原本荒漠般的牧场已经生出了青草,甚至还有一些低洼的区域还变成了小型湖泊,他本来最多只能养20头牛,如今都能养600头牛了,这在以前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除此以外,还有民众们在库布齐沙漠腹地养起了荷花、螃蟹、小龙虾等等,这片原本带给人们一种地狱般“绝望”生态的沙漠,在人类引入水流,以及大力治理下,向人类回报了最好的礼物。
四库布齐沙漠旅游全攻略
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平均年降雨量仅250毫米左右,风狂沙漫。库不齐沙漠景观壮美,风光独特。700里黄河宛如弓背,迤逦东去的茫茫沙漠宛如一束弓弦,组成了巨大的金弓形,库不齐就是蒙语里"弓弦"的意思。 沙漠穿越,在许多人眼里,是一种难以企及的穿越高度。其实,在中国的库布齐沙漠,却可以三日内顺利实现沙漠的穿越,见证沙漠落日的雄壮奇观。穿越库不齐沙漠 起点恩格贝终点响沙湾穿越线路恩格贝-黑赖沟-召西牧场-牧民家-龙头拐-响沙湾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平均年降雨量仅250毫米左右,风狂沙漫。库不齐沙漠景观壮美,风光独特。700里黄河宛如弓背,迤逦东去的茫茫沙漠宛如一束弓弦,组成了巨大的金弓形,库不齐就是蒙语里"弓弦"的意思。大漠浩瀚、长河如带,沙海苍茫、朝日浑圆,气魄宏大。如诗如画的新月形沙丘链、罕见的垄沙和蜂窝状的连片沙丘等诸多沙漠景观自然神奇,是原汁原味的大漠风光,给人以发自内心的震撼。对于驴友来说,猎奇和自然的亲近,以及观赏是必不可少的心境,用心感受沙漠,就能发现蕴藏沙海深处的美,浩瀚无垠的响沙大漠,晴空万里,纯净的沙子既没有顽石也没有杂尘,干净细柔,沙丘的形态各异。本线路地貌丰富沙漠、沙地、牧场、沙漠河流、泥滩、沙山、绿洲。乘沙漠之舟、滑沙、沙漠冲浪车、沙漠探险车、登太空球、驾驭骏马、与蒙古族姑娘跳舞歌唱......沙漠中,蕴含了无数的神秘与奇妙。徒步所需时间沙漠中徒步三日行程路线第一日途经黄河浮桥,昭君城,到达恩格贝穿沙起点,开始第一天的沙漠穿越,初次穿越者要有一段时间的适应期,中午到达黑赖沟,午餐、休整后继续穿越。傍晚到达第一日营地召西牧场(鹿场),搭建帐篷营地。第一天穿越路线直线距离15.6公里。第二日清早出发,上午在沙漠、草地行走,中午修整,约1小时左右开拔。大约傍晚可到达宿营地西柳沟,龙头拐位于黄河的另一条支流西柳沟中段,西柳沟是一条季节性河流、鸟瞰就好像镶嵌在库不齐沙漠里的一条玉带。第二天穿越路线直线距离20.3公里。第三日清早出发,出发时要经过西柳沟河沟、翻越60-70米高的一座大沙山,然后穿过公路,之后全程都在沙漠中行走。中午修整一小时,傍晚抵达目的地——响沙湾。第三天穿越直线距离13.8公里。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