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文化玉器之谜_齐家文化玉器价格
当时,农民王德发为了能多养一两头猪,便准备将自家的猪圈拓建下,并用石头筑牢猪圈的四周。
于是他便一个人到后山挖起了石头。可是才挖了几块,他就发现了一块方方正正的石板,显然是人工凿建之物。
“这块用来围猪圈不是正合适吗?”他便急忙拿起工具就要将这块石板挖起。只是,才掀开一看,下面竟放着一块镶嵌着玉石的金子。
只见这块金子做工精致,上面镶嵌的玉石更是浑然天成的上乘美玉。
“难道祖先们说的事情是真的?山上真的有宝贝吗?”他此刻再也顾不上挖石块,开始在这片后山搜索起了金子,一上午忙活下来竟然又在此处挖到30多块金子。
面对“天上掉馅饼”这样的好事,王德发自然是喜不自胜。不过,他倒是明白“财不外露”的道理,本来打算将这些金子先藏在此地,后面“蚂蚁搬家”式的一个个带回家。
可是,他又担心夜长梦多,便准备铤而走险,小心翼翼将这些黄金全部藏在了身上。
就这样,王德发的这场下山之旅大概是极为忐忑不安的,平日里的邻居看到他东张西望,而王德发却没有往日和人打招呼的热情。
偏偏,就在王德发离家里仅有“一步之遥”时,他身上的金子却突然掉出了一块,虽然他马上捡了起来,但还是被人看到了。
第二天,周遭的不少村民将王德发的家给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或亲切,或威胁,都在问着王德发是在哪里挖到的。
而王德发却始终闭口不言,声称是别人看错了,自己什么也不知道。
村民中自然不乏聪明人,他们看出了王德发并没有说实话,便准备顺着王德发当天走过的路去碰碰运气。这些人几乎把后山给翻了个遍,结果真让他们发现了一座古墓。
按理说,看到古墓本该避而远之,但这些人面对近在咫尺的宝贝,恐惧却早已经被他们抛到了九霄云外。
他们没有做多少准备工作,便对古墓进行了粗暴的发掘。很快,墓中的随葬品便被尽数挖掘出来了。
只见这些随葬品里有各式金器、银器,还有玛瑙等宝石,而这些人哪还有往日的和睦,四处疯抢,场面混乱不堪,而古墓则被晾在一边,只剩下些价值不大的碎片。
又过了几天,消息灵通的文物贩子也来到此地,在看到了其中一个村民手中的金器时,便豪爽地出价了1000元。
要知道,这可是1956年的1000元,那该是多达的一笔财富呀。
这样的消息让其他村民也兴奋不已,他们纷纷与文物贩子沟通,准备一起发一波横财。
只是,他们的动静闹得太大了,很快文保部门就有收到了消息。
文保部门派了十几个专家组成的考古队来到此地,一边对村民们讲解文物保护的相关政策,一边对古墓进行勘察。
经过了好大一番努力,不少村民都选择将挖来的文物上交。
据专家们的清点,里面有金冠、金簪、金镶玉、宝石等等共计107件,其中不乏做工精美的文物。据如今的估价,这批文物的价值高达上亿元。
按理说,古墓的规格如此寻常,为何里面的随葬品会如此豪华呢?
经过一番探索并结合古籍《康熙临海县志》,专家们确定了此墓主人就是明朝的王士琦。此人又是何人呢?
梅子说王士琦此人是官家子弟,其父王宗沐曾经担任万历年间的刑部左侍,但他却全无骄奢淫逸,为人清正廉洁,一心为公。
为官期间,他对朝廷、百姓均作出了重大贡献,更是成功抗击了倭寇对大明朝及朝鲜的袭扰。
当时,日本丰臣秀吉率军侵入朝鲜,王士琦等人率军援助朝鲜。面对战局不利的情况,王子琦说“强敌在前,只有进死无退生”。最终凭借一番勇气,力战破敌,包围栗林十余日,最终取得栗林大胜。
在王士琦死后,因为从不收受财物,居然只能用一个草席下葬。
万历皇帝看到此情此景,不由得感慨不已,便命人将他的墓重新修整,赏赐了大量精美金器等作为陪葬,以此表彰王士琦的贡献。
@酒熟梅子青 梅子说王士琦这样的人,大概就是真正践行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为真英豪。
如今,这些墓中的随葬品都被珍藏在浙江博物馆中,它们以一种无声的力量向世人述说着这位清正廉洁、勇于抗击倭寇的大英雄。
一齐家文化玉器是什么玉料
齐家文化是留存于我国西北地区,黄河上游及沿岸支流的历史文化遗存。以甘肃省为中心,东起甘肃宁县,南抵文县至四川最北端,西至青海乐都到青海湖北端,北经宁夏至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再向东延伸至陕西神木。其重要的遗址有永靖县大何庄遗址,武威皇娘娘台遗址,青海乐都柳湾遗址,陕西神木石卯遗址等三十余处。
玉璧
马衔山玉质,璧面有明显入土包浆,并有原石中由于Fe2O3浸染形成的黑色山水纹。宗伟先生收藏
齐家文化是瑞典著名考古学家安特生(1874-1960)J.Andersson于1924年在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发现的,他认为该文化是仰韶文化在西北的表现形式,后经中国现代考古学奠基人夏鼐先生(1910-1985)于1945年正式命名为齐家文化,经碳14测定齐家文化存在于公元前2100年前后,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笔者经长期研究认为齐家文化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最晚期,历经夏(约前2070年-前1600年),商(前1600年-前1046年),到西周初期(前1000年左右)历时约一千年左右。
齐家文化各遗址中出土了大量质量极为精美的玉器,有斧、铲、锛、刀、凿、璋、圭、琮、箍、壁、牙壁等近二十种。早期以素面为主,晚期出现了各种纹饰及一面坡和两阴突一阳的西周制玉风格玉器。
齐家文化玉器最早见于清宫旧藏(现都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晚清著名金石考古学家吴大徵(1835-1902)的《古玉图考》中有著录。余青年时在兰州上学,甘肃是我的第二故乡,故对齐家文化玉器有天然的向往,退休后有幸接触了大量齐家文化玉器(包头市收藏爱好者宗伟先生、白玫瑰女士收藏有数量不菲的齐家玉让我逐一研判),在甘肃省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院中观察了许多齐家文化玉器,经十余年的研究、分析、对比小有收获。现论述如下以飨广大老年朋友和齐家玉器爱好者。
四孔玉刀
马衔山玉质。有自然沁色和入土包浆。白色部分为玉料原石表层历经几千年形成的鸡骨白沁。白玫瑰女士收藏
一、齐家文化玉器的玉质和玉料
齐家文化玉器器形不甚规整,器壁常厚薄不匀,但琢磨精细。由于地处黄河上游的黄土高原,气候干燥,黄土层深厚使玉器保存完好,沁色十分漂亮、包浆丰富多样,油润性十足。其玉质坚硬、细腻,颇有和田古玉器的风韵。所以许多学者专家认为齐家玉大部分为和田玉。
但笔者认为在四千多年前,身处南疆的和田玉是极难大规模运出的,从道理上应该是就地取材为主要用玉。知名玉文化学者古方先生等数人于2012年5月对甘肃临洮县马衔山(又称马寒山、马哈山)(北纬35°39"6'东经104°17')古玉矿进行了实地考察,写出了《甘肃临洮马衔山玉石矿调查》。其玉石矿物成分为透闪石达80%,透辉石15%,其余为绿帘石等,此成分正是当今广义和田玉的成分,可取名马衔山玉。这就找到了齐家文化玉器的重要
另一知名古玉研究者丁哲先生更进一步研究认为甘肃玉(主要为马衔山玉,还有甘肃肃北发现的性状相同的马山鬃玉),应该是新疆和田玉大规模开采前古代玉器的主要用料之一,更是齐家文化玉器的主要用料。笔者非常同意二位学者的观点。既然齐家文化贯穿了整个夏代、商代到西周早期,所以夏代玉器、商代玉器中不乏马衔山玉的作品(中国社科院专家易华等人甚至认为齐家文化就是夏文化也不无道理)。现在回头看来,河南殷墟妇好墓中一些和田玉玉器应该是甘肃马衔山玉无疑。马衔山玉油脂性强,大部分不透明,以黄、湖绿、青、黑色为主,少量是白色,通常还有由于Fe2O3浸染所致的糖色,一些玉料内还有黑色藻纹(又称山水纹、苍蝇翅纹、蚂蚁脚纹)。这些特征在传世的齐家文化玉器中都有充分体现,得到了佐证。也就是说齐家文化玉器玉质是透闪石类软玉,大部分取材于甘肃本地的马衔山、马鬃山,少量来自新疆和田玉及甘肃临夏州的地方玉。
旋纹玉琮
马衔山玉质。入土包浆明显,为齐家文化中后期作品,孔内有两面钻进在交合口形成的台痕。宗伟先生收藏
二、齐家文化玉器的加工特点
齐家文化玉器有不同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玉器的加工特点,主要表现为
1、孔眼的钻制方式
通过大量实物观察、研判,发现齐家文化玉器的钻孔方式大多数为从一面向内直钻,形成了上大下小的喇叭形孔(又称锥形孔)。无论在玉璜、玉刀、玉钺、玉璋、玉圭的孔眼上都是如此。许多孔眼内还形成了一圈圈同心园的旋纹和棱线,孔眼穿透处往往发生小块崩裂。这种钻孔方式有别于其它玉器两面钻孔形成的马蹄孔,也有别于上下一致的直孔。
2、玉琮的加工特点
齐家文化玉器中有大量玉琮,其精美程度与数量都可良渚文化玉琮媲美。早期齐家文化玉琮以素而居多,中晚期出现了蝉纹、人纹、几何纹的玉琮。但无论什么时期的作品,也无论玉琮高矮,其中大部分孔都是从两面钻进,在会合交接处都形成了一条脊棱台痕,有的台痕经精细修磨变平直。
3、片状齐家文化玉器的加工特点
齐家文化玉器中有许多厚薄不等的片状玉器,如玉壁、玉璜、玉联璜、玉刀、玉钺,它们都是用线切割方式开料,时常在平面上出现一条较直的棱脊线,而且凡是由两片或多片组成的玉器如玉联璜,都是由一整块料开出,随着原石由表及里分为不同皮色,不同沁色的层次,非常自然也非常亮丽。这在其它文化玉器中是少见的。
4、齐家文化玉器的包浆和沁色特点
虽然齐家文化玉在黄土高原的土壤中保存状态较好,但毕竟经历数千年时光的洗礼,其表面入土包浆非常明显,沁色与原石表皮的沁色和糖色并存,在强光灯下出现多层的红、黄色沁,斑驳陆离,让人心旷神怡。玉器的表面无论多么光滑,都有一层由于几千年土浸、土咬、氧化形成的高低不一的痕迹和起伏不平的微坑。几乎所有齐家玉器表面都是呈现这种状态。
三联璜璧
马衔山玉质。由三个玉璜组成玉璧,为一块料切割加工而成,入土包浆明显。白玫瑰女士收藏
三、齐家文化玉器的辨伪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齐家文化玉器的升温,伪作玉器也越来越多,最典型的是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和临夏自治州利用当地玉石资源和俄罗斯玉等伪作齐家玉器,然后在北京古玩城知名店铺销售,对此央视已有曝光。因为齐家文化玉器有许多自身独特之处,所以只要认真研判是不难辨伪的。
第一步是观察玉器的入土痕迹。真正的齐家文化玉器都是入过土的,必然留下难以复制的入土痕迹,其表面都存在有几千年土侵、土咬、土蚀及氧化形成的斑驳状纹饰,肉眼在阳光下就能观察到不平的表面,也称入土包浆,没有这种包浆的就要打问号了。
第二步观察玉器各部分的沁色和包浆。经过黄土高原深厚的黄土淹埋,玉器在土层中各种物质的作用下,都会出现各种沁色和包浆。其沁色不是作伪那种浮在表面的化学物质浸泡形成的一片片颜色,而是由表及里,有根有脉、有过渡的自然沁色,一些原石在琢玉成器前其表面就形成了类似鸡骨白的氧化沁色,有的厚达一厘米以上,这也是其它玉种没有的。
第三步观察其制作工艺,前已叙述,必须符合齐家文化玉器钻孔、打洞、磨平的工艺特点,赝品虽精心仿造,仔细观察总是有破绽的。
第四要看其玉质,由于马衔山玉虽以透闪石为主,但有20%的透辉石、绿帘石、黝帘石,成分杂,制成的齐家文化玉是以湖绿色、黄色、青白色为主,间有大量黑色藻状物形成的黑色。而和田软玉成分比较单一,矿物学名为透闪石加阳起石,都是钙镁硅酸盐,其玉器的颜色较之齐家文化玉器也单一得多,内部杂色也少得多。这也是判断齐家文化玉的要素之一。至于用蛇纹石类的玉石仿造齐家玉,则在润度、硬度上都低于马衔山玉种,俄料仿品则在色彩、沁色上能找出与齐家玉的明显差别。
齐家文化时期,在我国西北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反映在玉器上有金属参与加工的痕迹,也出现了镶有铜皮和铜石共存的玉器,这也是在辨伪中要注意的。
鸟纹玉牙璋
马衔山玉质。入土包浆和受沁痕迹明显,扉牙之间有平行阴线,柄端有漂亮的阴刻凤鸟纹。白玫瑰女士收藏
以上各种观点和看法只是个人拙见,其谬误之处望广大齐家文化玉器爱好者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玉斧
马衔山玉质,入土包浆明显,周边有原石表层鸡骨白沁。孔旁有一条笔直的棱脊线,是开料时两边两边剖料不同平面形成,为齐家文化玉器中独有特点。宗伟先生收藏
后 记
近日(2017年8月22日-8月27日)笔者和齐家玉收藏爱好者宗伟先生,包头东方沃古玩城宏玉缘店主池玉宏先生驱车到甘肃实地考察。先后到甘肃定西市参观了全国齐家玉藏品最多的众甫博物馆全部藏品,走访了中国玉文化研究会齐家文化玉专业委员会会长刘岐江先生,秘书长杨慧积先生,受益匪浅;到专门仿制齐家文化玉器的天水市武山县洛门镇实地考察了加工作坊,了解从开料、钻孔、抛光、染色的全过程,收获颇丰;到兰州皇庙古玩市场近距离观察了大量甘肃临夏州加工的齐家玉仿品,其几可乱真的程度让人惊叹。这次马不停蹄的考察使我们看到齐家文化的伟大,感受了齐家先民的聪明才智,齐家文化是中华大地上非常重要的,延续时间最长的文化体系,在中国悠久而辉煌的玉文化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地位,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其发扬光大之。
人脸形双联异型璜璧
马衔山玉质。由一块整料切片加工制作,有自然的沁色,入土包浆明显;内部有黑色藻纹,周边有原石表层鸡骨白沁。疑为早期的玉覆面。白玫瑰女士收藏
陈隆淮,北京市收藏家协会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二齐家文化玉器图片
齐家文化是继马家窑文化之后重要的考古文化,距今4000年左右,为黄河上游地区以甘肃为中心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从历史发展的阶段看,齐家文化处于原始社会解体向阶级社会进入的转折点;从地理分布的段落看,齐家文化首当其冲地成为黄河农业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的最初接触点,并成为中国最早进入青铜文化的古文化之一。尽管齐家文化时期的冶铜技术尚处在初始阶段,但它突破了若干万年的原始制石工艺。可以说,冶铜技术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生产力水平有了新的飞跃,标志着青铜器时代的到来。齐家文化的制陶业比马家窑文化有了新的进步,轮制技术的使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陶器质量也有所提高并独具特色,题材多样。齐家文化陶器以鸟类最多,有的形状像水鸟,有着长嘴、长颈和短尾。有的形状像鸽子,体态丰满浑圆。有的作展翅欲飞状,身上的锥刺纹表示羽毛。有的为三足鸟,这或许与传说中的太阳鸟有关系。一些陶器的顶部或内部雕塑着狗的头部。
齐家文化时期的居民种植粟等作物,使用骨铲、穿孔石刀和石镰等生产工具。饲养猪、羊、狗与大牲畜牛、马等。住房多是方形或长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筑,屋内地面涂有一层白灰面,光洁坚实。从已发掘的墓穴中发现,这时期流行长方形土坑墓,以陶器与猪下颌骨等为随葬品。成年男女合葬墓为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这表明当时男子在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女子降至从属境地。反映出当时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婚姻形态为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
齐家文化的另一重要文化特征是——玉器。从已出土的文物考古发现,齐家文化玉器内涵丰富,品种繁多,工艺精美。
在齐家文化的地理分布范围内分布着丰富的玉矿,人们常说的昆仑玉、祁连山玉就分布其中,加上1000多年马家窑文化的铺垫,历史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的得天独厚,齐家文化先民们能够制造出丰富多彩的玉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三齐家文化玉器特征
不管高古玉还是现在玉,皇者永远都是和田玉……
四齐家文化玉器价格
原材料,还没有加工过的,百来块最高了。搜一下齐家文化玉器的价格一般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