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寺藏字壁之谜
一、古代好多庙里的老龟驮石碑是什么意思?
优质答案1
之前去过一个景区,发现庙门口有个石碑,石碑下面有一只乌龟,当时感觉很奇怪,这个老龟犯了事,被压在石碑下面了吗?
后来,问了导游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原来这只龟不是真正的龟,它的学名叫霸下,也叫赑屃[]bì xì ] ,是龙的第六个儿子。
我们知道,龙生了九个儿子,而且个个不同。其实,在古代传说中,龙是个行为极不检点的神物,喜欢与各种各样的动物媾和。与牛相交生下了大儿子囚牛,与狮子相交生下了五儿子狻猊(suān ní),与乌龟相交生下了六儿子霸下。
所以说,霸下不是一只龟,而是一只杂交动物,它的母亲是一只龙,它的父亲是一只龟。
仔细看霸下的躯体,你会发现它的身体是龟的,但它脖子以上包括头是龙的,而且它还有锋利的牙齿,乌龟是没有牙齿的。
了解了霸下的出身,再来介绍一下霸下为何背着石碑。
这里面有一个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霸下是个天生神力的巨兽,而且生性顽皮,喜欢把东西搬过来搬过去,常常乐此不疲,结果弄的地动山摇,天崩地裂,洪水肆虐,民不聊生。
霸下搬的是啥?
人家搬的不是玩具车,而是三山五岳,“三山”就是黄山、雁荡山、庐山,“五岳”就是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
霸下把山东的泰山搬到了陕西,把陕西的华山搬到了山东,还把安徽的黄山搬到了江苏,这样一搞,结果就乱了套了,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当时,大禹忙着四处治水,霸下老是搬来搬去,打乱了他全盘治水计划,于是他找到了霸下,对他说服教育了一通,什么生态平衡啦,什么环境保护啦,霸下听的一愣一愣地,这是啥名词,根本没听过。
大禹说了句“算了,跟你说多了也没用,你就跟着我干吧!叔按月给你发工资,而且还让你继续搬东西。”
霸下闲着也是闲着,就跟着大禹干了。大禹需要堵住洪水,霸下就把附近的小山搬过来,堵住洪水;大禹需要疏导洪水,霸下就把挡路的山脉搬走。
霸下成了大禹的治水利器。
有了这只治水利器,大禹很快完成了治水任务。可是,霸下闲不住啊,还想继续搬东西玩,如此一来,又得地动山摇,洪水肆虐,天昏地暗。
大禹思来想去,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亲自挑选了一座大山,在山体上刻下碑文,又请来太白金星施了一道符咒,顿时山的重量骤增,大约有地球的重量。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大禹把霸下找来了,对它说,这座山碍事,请它帮忙搬走。霸下一看,小意思,小山而已,泰山咱都搬过,别提这座小山了。
说着,霸下深呼一口气,起!起!起!只见豆大的汗珠哗哗直下,这是霸下平生搬的最重的山了,它并不知道大禹早就做了手脚,还以为自己长时间没锻炼,肌肉松弛了呢!
霸下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好不容易把山搬到了自己的背上,可是等它想卸下的时候就麻烦了。
山实在太重,直直地压在它的背上,甩也甩不掉,渐渐的,霸下没了力气,只得乖乖地呆在原地,哪也去不了了!
从此以后,霸下背上多了一座碑,这便是老龟驮石碑的由来。
因为霸下能负重这个特点,所以古代许多大型工程完工后,都会将记载着功德的碑文放在霸下身上,象征着功德无量,利在千秋!
优质答案2
在我小的时候,依稀记得有座将军墓前有个王八驮着石碑,石碑上刻着碑文。(如图)
现在才知道这个像龟一样的动物学名叫赑屃(bi,li),别称蠵龟(xi,gui)。也就是一种海里的大龟。
传说中赑屃力大无穷,身上驮着三山五岳,在大禹治水时,刚开始和龙王一起兴风作浪危害百姓。
后来经过大禹的耐心说服教育,赑屃幡然悔悟,帮着大禹治水造福人民。
由于他力气很大,一些填海堵口等力气活都由它完成,为大禹治水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把水患治理好后,大禹论功行赏,赑屃被封为寿命最长的一种的动物,于是有了“千年王八、万年龟”之说。
赑屃力大无穷,治水成功后,赑屃吃饱了没事干,大禹怕它以后无事生非,就像小孩吃饱没事干搞破坏一样。
大禹于是产生了把赑屃的能量消耗掉的念头,当时大禹灵机一动,把一座山雕刻成石碑,把赑屃治水的功绩刻在上面,把石碑放在赑屃的背上,让其负重。
大禹这石碑重如泰山,只压的赑屃迈步开步,张不开嘴,想惹是生非也不能。
从这以后就形成了“王八”驮石碑的传统习俗。其实王八就是石碑的底座。
有种说法赑屃是龙的第六个儿子(龙有九子),名叫霸下,史载赑屃性情温顺,是龙之九子里面性情最为温顺的一个。
赑屃还是长寿、吉祥、走运的象征,据说摸赑屃能给人带来福气。我国古代的帝王死后,歌功颂德的石碑都由赑屃负重,意思是说,其功德业绩可以经久不衰,千秋永存。
赑屃看似像龟,其实还是有所区别的,赑屃有牙齿而龟没有,赑屃身上的鳞片也和龟的数目不一样。(如图)
总而言之,赑屃驮石碑寓意千秋功业世代永传的意思
文/秉烛读春秋
二、《三国演义》中,刘备初识关张,二人为什么就死心塌地跟着刘备?
优质答案1
谢谢平台,简单的说两句,三国当中,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他不是偶然的,有一段民间传说,有一次,刘关张,每一次请客,都是关羽,和张飞请刘备吃饭,刘备不请他们吃饭,时间久了,关羽,张飞,二人商量,明天,我们俩在吃饭,如果刘备来蹭饭,于是,关羽,张飞,在一口枯井里,搭上凉亭,在枯井的上面,盖上席子,然后,把刘备的座位,放到席子上,第二天,在吃饭的时候,刘备又来了,坐在座上,就吃饭,过了很长时间,张飞和关羽,都纳闷,吃了半天,为什么刘备?不落在,井下,二人翻开席子,一看,吓坏了,枯井里面,有五爪金龙,金光闪闪,用五爪金龙,拖着席子,郭羽,张飞,一见就害怕,他们都明白,刘备,非等闲之辈,人中之龙,上天紫薇大帝转世,所以,以后,关羽,张飞,对刘备,没有异心,忠心耿耿,忠于刘备,这都是民间传说,谢谢
优质答案2
在真正历史上,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就是情同手足。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先生把三人的关系进行了艺术再造,桃园三结义感天动地,流传后世。
《三国演义》第一回就是桃园三结义,三个人刚见面,关羽、张飞这两个万人敌为何就死心塌地跟随刘备呢?在我看来,是刘备胸怀匡扶汉室之志,兄弟三人在匡扶汉室这面大旗下戮力同心;除了有志向,刘备本人也很有能力,文武双全;就是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也给刘备加了不少分。
1、胸怀大志,意气相投所以刘备从小就和别人不一样,他一直没有机会。等到黄巾起义时,刘备终于盼来了机会,准备拉起人马,破贼安民,一展壮志。
正好张飞好结交豪杰,也想为国出力,关羽流落江湖,也准备进城投军,三人意气相投,一见如故,正是五百年前定下来的缘分。
2、文武双全,腹有良谋论武艺,刘备虽然不算顶尖,但也说得过去。他破黄巾军时屡次施展箭法,后来也参与了三英战吕布,和夏侯惇单挑过,久经战阵,一手双股剑也算是奇特。
除了武艺,关羽、张飞更看重的应该是刘备的谋略、领导能力。毕竟关羽、张飞都是万夫莫敌的猛将,他们需要一个领路人,很多人都认为刘备无能,其实不然,刘备比起曹操确实略逊一筹,对付其他人还是小菜一碟的。
3、汉室宗亲,仁德贤明,刘备以仁德待人,注重感情,讲兄弟义气,一副明主做派,所以一下子就能笼络住关羽、张飞。
由于刘备有这么多优秀的品质,所以三人一见如故,结为兄弟,共同开启了三国乱世的篇章。
三、古代寺庙建筑中,什么叫“壁藏”?关于“壁藏”有哪些典故?
优质答案1
古建筑知识扫盲“壁藏”
大同华严寺天宫壁藏,辽代,辽兴宗重熙七年(公元1038),差不多有1000年。
在古代,寺庙中都会设有专门用来存放经书的柜子,这种属于小木作的一种东西,它就是壁藏。为什么叫壁藏呢?第一是因为它摆放在古建筑的内墙里皮,等于是贴着墙壁放的;第二是说用途,就是用来存放经书。
在宋代,壁藏基本上都是木头制作《营造法式》也对它有清晰的描述。通常来说,壁藏都分四个部分,第一是带勾栏的基座,第二是仿造木结构建筑做的经书柜,第三是仿照古建筑修的屋檐,有时候上面还有些其他的建筑,看起来非常精致。
要是做到复杂的程度上,往往上面还有平座、天宫楼阁,重檐屋顶,看起来就是活脱脱小一号的古建,非常传神的告诉我们当时的房子都是怎么盖的,完全就是袖珍版古寺庙。
在中国,最有名的天宫壁藏是山西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内的辽代壁藏,是距今历史最早的壁藏文物;陕西公输堂有明代天宫楼阁,制作及其精美;在晋东南一带还有一座小南村二仙庙,正殿内也存有一座宋代的壁藏实物,我计划下个月亲自去一趟,实地考察看看它的精彩程度。
华严寺
有古建筑营造和山西看庙问题欢迎问我
亦文亦物,一分钟讲古建,希望文化遗产对所有普通人平等开放优质答案2
古代寺庙建筑中,会有专门藏宝的地方为防盗窃,会把宝物藏在地宫里和墙壁中。一般高塔之下均有地宫。庙宇的墙壁中也可以藏宝,这墙壁即可以是砖墙也可以是木墙,所藏宝贝即有金银珠宝,也可以是经书或高憎的舍离子。壁藏一般面积不会太大。墩煌莫高窟的藏经壁就比较大。是一间十多平的房子,大概金银珠宝花光了,就把经书和佛像藏了进去,而后封死。因风沙太大没有吃的,一哄而散。后来一两个道士走头无路,便在此住了下来。有月牙泉水可用,便在此种菜种粮,勉强度日。后来有个叫王仲绿的道士无意间发现了藏经洞,再后来有个叫斯坦因的荷兰传教士来到这里,用几十块大洋从王道士那里骗走了不少的宝贝经典。再后来就有英国的,俄国的。美国的等等强盗都来了,把大部分的宝贝都抢走了。于是中国的墩煌名扬世界。可惜已成为一滩废墟。空有其名。只能算个遗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