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动物未解之谜 动物未解之谜书籍
上世纪的80年代,青海省的阿拉尔牧场有几匹马跑到了昆仑山之中,因为马匹是牧民的全部家当,于是这个牧民拿着猎枪就只身进入昆仑山里,家人左等右等不见回来。于是一群人组队进山去寻找,结果在一条山路上发现了已经断了气的牧民,只见他眼睛瞪圆,衣服被撕成条,双手紧紧握着猎枪,就好像见到什么恐怖的怪物,但令人疑惑的是他身上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外伤。
虽然昆仑山草肥水足,是牧民眼中放羊牧民的天堂,但昆仑山也是人们口中的禁忌之地,是龙脉的发源。最令人恐惧的是昆仑山中神秘莫测的神秘谷,让当地牧民宁愿在荒芜的戈壁滩上放牧也绝不敢踏入半步,昆仑山深处的死亡谷叫那棱格勒峡谷,号称是“地狱之门”,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五大死亡谷之一。
我们从曾经亲临过死亡谷的人口中得知,深谷中阴森无比,弥漫着肃杀气,到处散落着遗弃的猎枪,熊、狼、鹿的遗骸、皮毛,甚至有人见过不知名动物的尸体,奇怪的是这些动物的尸体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消失,而且是一点遗留的痕迹都没有。
在阿拉尔牧场的牧民惨死昆仑山后,昆仑山又发生了灵异事件,这次中招的是地质考察队,1983年7月正是北方的炎炎夏季,谷中却意外飘起了大雪,暴风雪中一阵雷鸣声袭来,考察队的炊事员突然倒地不省人事,醒来之后发现原来帐篷下本来是黄土地,此时却像是被烧焦了之后留下的黑土,这件事一经发酵,让无数科考队退却了进山的决心。
以上这些现代的超自然现象,让本就知之甚少的昆仑山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我们对昆仑山的了解起源于《山海经》,里面记载“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在上古神话里,昆仑山上有脖子挂蛇的凤凰和鸾鸟,还有吃了果实可以长生不老的不死树,即使到了文明社会,人们仍热对昆仑山不甚了解,于是创造了各种神话传说,比如昆仑山是“百神之所在”,居住者西王母,甚至还流传着西周的周穆王驾车前往昆仑山与西王母幽会的故事。到了后世昆仑山更是成为了道教名山,定居着如何多的大神。之所以人们乐此不疲地为昆仑山创造神话故事,多是来源于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和敬畏。
上世纪发生过的未解之谜,加上老百姓口中的神话传说,让昆仑山的口碑在民间越来越邪门,甚至坊间还流传着解放军驻扎在昆仑山守护秘密的传说,实则是为了防止人们不明所以进入昆仑山中发生意外。
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几次意外事件,专家学者更倾向于昆仑山死亡谷中因为地位位置,存在着特殊的磁场,在强烈的电磁场效应的影响下,很容易发生强对流天气,至于动物尸骨的消失之谜,专家更相信地下暗河吞噬的解释。所以昆仑山中的很多秘密看似玄幻,其实是可以用科学进行解释的。
但昆仑山的谜团又不止于此,如果你关注过昆仑山,应该听过巨兽尸体迷踪、螳螂人的传闻和1979年的昆仑山坠龙事件,这些传闻乍一听像是民间编造的故事,但这些亦真亦假的传闻至今没有得到有力的推翻,而昆仑山的深处,死亡谷的深处,即便是信奉科学的当代,仍然没人敢轻易进入,昆仑山在我们面前仍是那个神秘又危险的禁地。
一动物未解之谜读后感
把感受写多,重点写感受,开头和结尾要首尾呼应二世界动物未解之谜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许多让科学家数十年、甚至数百年都无法解释的科学之谜现已找到了答案。目前,美国媒体列举出了科学家近年内揭示的十项科学发现,将这些之前的“未解之谜”的谜底向世人揭晓,其中包括蜜蜂的飞行之谜、具有科幻传奇色彩的水晶头骨之谜、鲨鱼处女产子等。
1、水晶骷髅之谜
许多人对水晶头骨的认识源自电影《印地安那-琼斯和水晶头骨王国》,该电影中水晶头骨是神秘外星人的头骨,这些外星人缔造了远古人类文明。虽然在现实中考古学家并不能确定水晶头骨来自外星体,但之前13个神秘水晶头骨确实让人们迷惑不解,它们大多出现在中美洲洪都拉斯、墨西哥等地,人们将它们与神秘的玛雅文明和金字塔相连接在一起。水晶头骨都是用高纯度透明水晶制成,上面没有任何明显的工具切割迹象,它们在制作时完全没有考虑到水晶的自然轴,这在现今的科学技术也很难办到。如果将激光射入水晶头骨的鼻腔时,头骨就会发出光芒,表面出头骨的棱镜作用。
2008年,由英国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使用电子显微技术和X射线结晶技术对大英博物馆和美国史密森尼博物馆内珍藏的水晶头骨进行了检测,头骨表面的详细分析显示在眼眶、牙齿和头盖骨附近有极细微旋转划痕,很明显这种切割打磨技术源自一种叫做“旋转轮”的珠宝加工设备,而古玛雅人并未掌握这种加工技术,这种工具在前哥伦布时代的美洲大陆上根本不存在。研究人员推断这些水晶头骨是在欧洲加工制造,其材料是巴西无色水晶。很可能是这些水晶头骨制造完成后以古玛雅阿芝台人的神秘遗物出售给收藏家,目前许多博物馆都取消了水晶头骨展示,对其
有趣的事实13个神秘水晶头骨在世界各地散布着,其中最着名的一颗水晶头骨就是“末日头骨”。1924年,这颗水晶头骨被安娜-米切尔-海吉斯(Anna Mitchell-Hedges)持有,她是从养父——英国探险作家F.A-米切尔-海吉斯(F.A. Mitchell-Hedges)那里继承的。据安娜称,这颗水晶头骨的历史可追溯至3600年前,头骨的眼睛可以释放出蓝色光芒,当它摆放在计算机旁时,曾多次导致计算机硬盘“崩溃”。目前,这颗水晶头骨从未接受任何实验检测,原因是现持有人并不允许这样做。
2、鲨鱼处女产子之谜
2001年,一条双髻鲨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亨利-多利动物园内产下小鲨鱼,令科学家难以理解的是这条雌鲨鱼所生活的水族缸内都是三条雌鲨鱼,它们在水族缸内已生活了3年时间,没有雄鲨鱼与它发生交配是如何产下小鲨鱼的呢?
一些科学家认为解释该现象的一种理由是雌鲨鱼可以存储雌鲨鱼的精子进行受精,还有的科学家认为鲨鱼能够通过罕见的单性生殖方法(无需精子直接孕育)实现无性繁殖。最终2007年科学家通过DNA测试揭开了谜底,这条小鲨鱼并没有父亲,它是迄今发现的第一条无性繁殖的鲨鱼。
有趣的事实2008年,科学家在美国维吉尼亚海洋&水族馆科学中心证实的第二例鲨鱼无性繁殖现象,一条5英尺长、94磅重的大西洋黑鳍死于未知并发症,在尸体解剖过程中,水族馆工作人员吃惊地发现其腹内有一条10英寸长的小鲨鱼。DNA测试显示这个小鲨鱼胚胎并未携带来自雄性鲨鱼的遗传基因。
3、“泰坦尼克”号未知男童
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后的几天,营救人员在北大西洋发现了一具男童尸体,但当他被埋葬于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时也未被鉴别身份,只得在墓碑上标注着“未知男童”。2001年,加拿大安大略湖湖滨大学研究人员批准可以对这具男童尸体进行挖掘分析,通过咨询“泰坦尼克”号的旅客名单,将这位未知男童的身份缩小至四个儿童中的一个——戈斯塔-保尔逊、艾诺-帕努拉、尤金-赖斯和西德尼-古德温,最初推断这个男童尸体是艾诺-帕努拉,2007年一项新的检测显示这并不正确。许多先进的DNA测试显示尸体牙齿与古德温的亲戚DNA完全吻合,从而证实这个未知男童就是西德尼-古德温。
有趣的事实营救船上的海员发现这具男童尸体时感到非常难过,并筹集钱财为他建造一个墓碑。1912年5月4日,男童尸体被埋葬,在他的棺材上放置了一个铜垂饰,在垂饰上海员上刻了“我们的孩子”的字样。
4、管眼鱼透明头部
生活在海底2500米深处的管眼鱼有着奇特的外观特征,它的管状眼睛能够收集深海的光线,对于这种眼睛结构的作用却让科学家们十分迷惑不解,这种管状眼睛结构只能看到眼前的目标,它如何在深海环境下捕食生存呢?
今年3月份,科学家使用远程操作仪器对海下600-800米深处的管眼鱼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了之前一项未知事实——它的头部呈透明状,眼睛能够自如地旋转,这种透明头部结构扩大了它的视野范围,它还可以看到头部以上的猎物。据悉,管眼鱼被发现是在1939年,但由于渔船从不同深海域用渔网打捞鱼,这种头部透明的鱼未被及时发现就已死亡了。
有趣的事实从图片上看,人们通常都会认为在其头部前端的两个小洞就是眼睛,其实这并不是它的眼睛,它的眼睛是绿色的圆体结构位于头部前端。它们的眼睛被周围一圈充满液体的透明物质给保护起来了,这些透明物质甚至还覆盖其整个头顶。
5、“新英格兰黑日”
1780年5月19日,“新英格兰”和部分加拿大地区观测到不同寻常的“黑日”,由于那个时代的科学知识十分落后,英国许多人都将这一现象以宗教信仰相联系起来。甚至直到今日“新英格兰黑日”仍被许多人认为与超自然现象有关。据悉,新英格兰地区,也被称为“纽英仑”,是位于美国大陆东北角、濒临大西洋、毗邻加拿大的美国6个州。
二百多年来,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他们曾讨论认为这可能是火山喷发或天空出现的剧烈变动。2008年,近230年之后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结合当时的书面记录和被火烧损的树环迹象,断定黑日是由于加拿大严重的野火导致的。在18世纪80年代发生的严重火灾杀死了活着的生物,不仅烧毁了大面积的森林,火势的热量蔓延灼热了许多树皮,几年之后这些受损的树木进行树皮脱落,从而揭示了附近曾遭受过严重火灾。研究人员对安大略湖南部的阿尔冈昆高地和许多地区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在当时该地区曾遭受过严重的火灾。正是这场大火灾影响了英百公里高空的大气层状况,较大的烟柱产生,进入大气层顶部后形成了“新英格兰黑日”。
有趣的事实据历史记录资料称,“新英格兰黑日”来临使人们不得不在中午用餐时点燃蜡烛,夜鸟来到歌唱,鲜花闭合了花瓣,动物出现了异常现象。
6、埃匹多拉斯剧场声学效果
位于希腊雅典附近的埃匹多拉斯剧场建造于公元前4世纪末,是迄今保存完好的古代剧场之一。即使在二千多年前,这座剧场仍具有非常好的声学效果。在没有扩音设备的条件下,演员的表演能够让剧场1.5万所有观众清晰地听到。为了证实该剧场的声学效果,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分散在剧场内,试着测试从剧场中心传来声音的强弱,试图揭示为什么古代建筑条件较差的状况下,仍能建造出如此专业声学效果的剧常多年以来这一直是一个谜团,曾有研究人员认为很可能是风流促进声音的传播。
直到2007年,该剧场声学之谜才被解开,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剧场座位的石灰岩材料具有滤波效应,可以抑制低频声音,将背景噪声降至最小化,剧场的1.5万个座位就相当于“声音诱捕器”。但目前研究人员仍不清楚古代希腊人是如何意识到石灰岩具有滤波效应的。
有趣的事实埃匹多拉斯剧场的舞台是一个完美的圆形,其直径为19.5米,一个圆形底座放在舞台的正中心位置,很可能放置着供奉希腊酒神狄厄尼索斯的祭坛。
7、“火星之脸”
火星西多尼亚(Cydonian)地区的奇特地形深深地吸引了科学家,该地区的一些山丘看上去非常像一张人的面孔,也有科学家猜测这可能是火星智能生命的杰作。这张“火星之脸”的太空照片第一次拍摄是由1975年“海盗1号”太空船拍摄的,其他几张照片包括1976年拍摄的西多尼亚平顶山地形。从第一张照片来看的确像一张人类的面孔,之后拍摄的照片却截然不同,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不同太阳光线照射角度所形成的。这一发现吸引了地球之外智能生命研究机构的
2003年,欧洲宇航局发射了“火星快车号”宇宙飞船,科学家结合该宇宙飞船高清晰立体摄像仪的观测数据和“火星之脸”的3D图像进行了深入分析,最终证实之前的人类面孔只是太阳光线照射和拍摄角度不同所形成的,如图下面照片所示,山丘残余部分形成于山崩滑体和较早的山丘残余部分,并没有呈现出具体的面孔形状。
有趣的事实火星西多尼亚地区的地形结构让行星科学家产生了浓厚兴趣,位于过渡地带的平顶山在南部多坑高地和北部平滑的低地之间,许多研究人员认为其北部平原在火星远古时期很可能是海洋。
8、国际象棋“万能对攻”策略
国际象棋已发明400多年,深受数百万棋迷的喜爱。这种棋的步法十分复杂,自从1989年计算机昼夜不停地计算破解了国际象棋5亿种可能的走法,1992年一种计算程序勉强击败了世界国际象棋冠军马里恩-廷斯利(Marion Tinsley),廷斯利曾被人们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国际象棋选手。最终在2007年由美国艾伯特大学研究人员研制的一种叫做“切努克”(Chinook)的计算机程序在国际象棋中能够有出色表现,2007年“切努克”程序在200个台式计算机上进行高峰运行,能够运算得出对手每一步的对攻走法。如果对手是完美的高手,在比赛中一步也不出错,该程序也将战成平手。
有趣的事实国际象棋深得人们的喜爱,2007年研究人员研制的“切努克”程序是迄今解决的世界上最复杂的游戏之一。
9、翻译远古泥碑匾象形文字
2150年前一块圆形泥土碑匾在伊拉克境内发现,该地区是古代亚述(西南亚洲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古国)首都尼尼微,碑匾上是苏美尔人使用象形文字描绘的星空图像和一些古代文字。数十年以来科学家们都未曾解释这个圆形泥土碑匾上的内容。2008年,布里斯托尔大学两位科学家——艾伦-邦德(Alan Bond)和马克-亨普塞尔(Mark Hempsell)最终成功地翻译了上面的象形文字,这块碑匾记录了一位苏美尔天文学家的星空笔记簿,并提及此次星空描绘记录时间是公元前3123年(罗马儒略历)6月29日。
有趣的事实这块圆形泥碑匾揭示了另一项惊人发现——显示了双鱼星座的轨迹,图案内容显示双鱼星座内的小行星以错误的运行轨迹碰撞在奥地利科费尔斯地区。科费尔斯是阿尔卑斯山脉最大的岩滑体,目前这里并没有陨坑,并不像泥碑匾上所描述的存在陨石碰撞弹坑。从泥碑匾上收集的信息来看,小行星的轨迹将解释为什么这里没有陨坑。小行星碰撞的角度非常低,只有6度,天文学家指出,在该小行星最终抵达碰撞地点之前与一个叫做甘姆斯科吉尔的山脉发生碰撞并导致小行星爆炸,这将解释为什么小行星碰撞地面时没有形成陨坑。
10、蜜蜂的飞行之谜
之所以将蜜蜂的飞行之谜列在十大揭示的科学之谜的第一位,是因为这项研究让人们受倍启发,对蜜蜂的生活习性有更深入的了解。伴随着我们不断地成长,蜜蜂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昆虫之一,我们会提出疑问——从蜜蜂的翼展和体重比例上来看,空气动力学很难支持它们飞行。过去科学家提出的多种理论都无法正确解释蜜蜂如何实现飞行。
支持它们飞行。过去科学家提出的多种理论都无法正确解释蜜蜂如何实现飞行。最终2005年科学家在获得高速拍摄技术和蜜蜂翼展力学模型的协助下,科学家能够解释蜜蜂复杂的飞行之谜。蜜蜂拍打翅膀的频率很高,可达到每秒230次,比更小的昆虫还要快。他们的分析揭示非传统的短波浪式翅膀拍打方式足以让它的身体浮在空中。
有趣的事实为了理解蜜蜂如何在飞行时能够浮起沉重的身体,研究人员强迫让蜜蜂在一个充满氧气和氦气混合气体的小封闭舱室内飞行。这个舱室的气体密度比普通空气低,蜜蜂如果还持续之前的翅膀拍打速率则很难维持飞行,这就要求蜜蜂必须更快地拍打翅膀,使科学家有机会观测到蜜蜂的翅膀和身体处于压力状态下,便于观测蜜蜂超级缓慢的翅膀拍打动作。
三动物界的未解之谜
从小听见一句古话,“遇蛇要么不打,要么就得打死”,因为蛇都是“记仇”的,如若留下一线生机,那将后患无穷。
在湖北恩施州利川市,也发生了这样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一个叫程地明的捕蛇人身前遭受到毒蛇的“追杀”,死后他的坟墓旁多次聚集大量的毒蛇,被当地人称之为“蛇墓”,这些蛇在程地明生前都曾经进行过多次复仇。
在程地明离世之后,这些蛇的“仇恨”依旧久久不能消散,这才发生毒蛇聚集的事情,对于蛇复仇的事情是真的吗?
当初程地明到底做了些什么?这些蛇都是奔着程地明来的吗?还是说他已经让这些蛇给记恨上了?
这些种种情况又该如何解释呢?
对于这个未解之谜,下面自然闲谈将用科学的解释来阐述这件事,分析这其中隐藏的隐秘。我们来说一说程地明这件事,主要就是说在利川有一个叫程地明的捕蛇人,因为无意中灭了大量的毒蛇,从而被毒蛇“追杀”五年,最终还是死于毒蛇之口的事件,这件事发生在1986年,距离现在也有三十几年了。
程地明在被毒蛇“追杀”之前曾经做过几年的捕蛇人,一次上山途中偶遇大量毒蛇,与同伴一起突围消灭了几十条毒蛇,这件事在1986年的《江汉早报》曾经有过记载,当时也有
反而是在两年后程地明忍受不了“高价购蛇”的诱惑,转而继续从事捕蛇人的事业,毕竟这来钱快。
随着程地明捕的蛇越来越多,他遇到的毒蛇也越来越多,有一次被一条毒蛇咬了一口之后,虽然抢救了过来,但程地明似乎与这种毒蛇杠上了,他山林田间,他都会遇见这种毒蛇,恰巧他两年前曾经与同伴消灭过几十条这种毒蛇,以至于村里人都流传说他是被毒蛇给“报复”了。
尤其是在三年后,也就是1991年,程地明在田间劳作时被这种毒蛇咬到,因无人及时发现而身亡,这种毒蛇是一种“后牙毒蛇”,除非伤口接触到蛇的后牙,那基本上是不太可能中毒的,但从程地明身上大家发现了几十个伤口,这些伤口都是这种毒蛇咬出来的。
难道当初程地明真的招惹了这些毒蛇,让这些毒蛇五年后依旧记得?还是说蛇真的会记住人的容貌进行复仇?
这种说法在几十年前让很多人深信不疑,与此也成为了一个“未解之谜”,为什么这些蛇会“记得复仇”呢?
其实不论是程地明被蛇“追杀”事件,还是说蛇会复仇,这些说法都是谣言,且都是无理无据的。
这件事说起来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就说程地明被毒蛇“追杀”事件 ,从这其中我找到了几个很明显的漏洞。
①、程地明在被蛇“追杀”是在山林灭蛇大约两年半后,距离他剿灭大量毒蛇已经过去了这么久,为什么没有一条毒蛇来找他复仇?
②、当初与程地明上山的还有两人,这两人为何没有被复仇?
③、程地明大量遭遇毒蛇是在被咬之后时间也是两年半之后,这期间他经常出没在山里,遇见毒蛇的几率本来就很大,这难道也算被“追杀”?
④、程地明既然被这些毒蛇给盯上,那为何他居住的地方没有遭遇一条毒蛇?他的家人也没有被毒蛇所伤?难道这些毒蛇如此有“职业道德”,还讲究“复仇当事人”?
⑤、这些毒蛇与程地明的遭遇不是一次两次,为何偏偏是在五年后在田间突然对程地明大规模攻击?在无人亲眼目睹期间,究竟又发生了什么?
以上五个“漏洞”都没办法解释程地明为何会被“蛇追杀”,但能够解释这件事存在前后不合理的情况,这些不合理的情况就是它到底存不存在的证据。
蛇真的会“记仇”吗?不会!
蛇并不具备“长期记忆”能力,蛇的脑容量非常的小,别说与人类相比,就与狗来比较就相差甚远,狗能够通过气味分辨记住人类的气味很久,对气味的感受能力也是人类的千倍以上,但蛇不一样。
蛇是通过热感与嗅觉来“考量”周围动静的。
1、蛇嗅觉很是发达,它可以分辨空气中多种气味,本质上来说人也是有气味的,蛇可以根据不同的气味来分辨不同的猎物,以及危险,也可以分辨人身上的气味,但要说“追击人”就不可能了。
2、蛇在通过舌头捕捉空气中的“气味分子”后反馈到头部的锄鼻器,通过锄鼻器获得气味反馈,这个过程是需要蛇的舌头不停捕捉空气中的气味分子,一旦气味分子消散,蛇就会失去目标与方向。
3、热量是蛇主动攻击的方向之一,蛇虽然是冷血动物,但对热量感应非常敏捷,人体对于蛇来说也算是一个热量源头,它可以通过舌头来感应到“猎物”的具体“热像”,但人的“热像”都是大同小异的,以蛇的脑容量是没办法分辨这其中差别的。
4、以蛇的神经元来分析,它在动物里面都是比较低端的存在,与狗、猫这些动物相比都被甩了几条街,更别说与人相比了,蛇是以环境感知外界,对外界并没有太多的记忆力。
5、并且蛇类都是“睁眼瞎”,有些蛇甚至还有高度“散光”,对猎物的聚焦根本就如同几千度的近视眼一样,让它们记住人类的模样进行“复仇”?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在林子里人只要一离开,这些蛇可能转眼就感受不到气味与热源了,追踪都没办法,谈何复仇?
6、《农夫与蛇》的故事把蛇描写为恩将仇报,这个寓言也成为了“好心反而没好报”的典型,蛇被农夫揣进怀里时是被冰冻的,根本无意识,蛇受到热量慢慢复苏之后感受到了身体之外的气味与热量,这对蛇来说就是“威胁”,因为它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成为了猎物,所以农夫把手揣进兜里时被蛇咬了,这不是蛇的“恩将仇报”,而是它在自我防御。
其实“恩将仇报”这个词完全就是人类强加给蛇的,蛇懂什么叫恩将仇报吗?它又懂得什么叫复仇吗?
蛇在大自然里并非无敌,它也有不少的天敌,就比如“蜜獾”天生就是蛇的天敌,捕蛇根本就没有什么难度,如果毒蛇有复仇心里,为什么没有集结大规模的毒蛇去围攻蜜獾呢?
除此之外秃鹫、蛇鹫都是蛇的天敌,就算在蛇类这个大家族里面,很多蛇也是以其他蛇为食物的,就比如说菜花蛇,别看人类给它起了这样一个人畜无害的名字,但它王锦蛇的大名可是在蛇类里面响当当的。
就像《农夫与蛇》的寓言故事一样,恩将仇报是人类强加给蛇的描写,这蛇会复仇何尝不是人类强加给蛇的一种“心理状态”呢?
在人类的“基因片段”里,本能的对蛇有恐惧感,这完全来自人类进化早期留下来的恐惧,加上对蛇的不了解,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传说,因为一些而联想到的事件被演化得越来越夸张。
别说是蛇,就是狗在人类眼里也有“不同”,蛇会复仇,那狗也会看到“人类看不到的东西”,狗能够看到人类看不到的东西,这完全源自于狗的眼睛与人类的眼睛机构不同,它们能够看到更加细腻明亮的光线,在黑夜也能够看到很远,也能够听到人类听不到的声波。
这完全源自于人类自身的缺陷,能够听到的声波频段与狗不一样而已,但由于很多人不懂不了解这其中的差距,也就演化出各种各样神奇的传说了。
对于程地明“毒蛇追杀事件”,我认为是非常夸大其词的说法,程地明长期遇见毒蛇不假,但这绝对不是毒蛇追杀的原因。我分析了一下,当初程地明之所以会遇见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以下这几个原因。
1、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程地明捕捉的蛇是以菜花蛇为主,这种蛇也是当时最受欢迎的蛇,不仅无毒味道还好,让很多野味饭店都很喜欢,程地明当初的这些蛇都流入了野味餐厅,菜花蛇又叫王锦蛇,主要食物有鼠类,青蛙以及毒蛇,农村有句话叫做“一里王锦蛇,十里无毒蛇”,程地明早期没有遭遇大量毒蛇是因为生态链还算完整,但随着他捕蛇的数量越来越多,生态链被破坏,毒蛇没有天敌大量繁殖,以至于当地毒蛇数量增加。
2、菜花蛇身上有一种特别的“臭腺”,这种臭腺是菜花蛇逼迫毒蛇出来的绝招之一,程地明长期捕捉菜花蛇,身上的臭气已经很浓烈,路过山林惊扰出毒蛇不足为怪,蛇是只捕捉气味的,它们可不会分辨到底是不是人类还是其他蛇类。
3、程地明被毒蛇咬中,这完全就是自断绝路,程地明遇见的这种毒蛇叫做红花野鸡项蛇,这种毒蛇咬到人如果伤口没有接触到毒腺是没事的,它们的毒腺又在后牙处,只要不咬到手指,或者伤口较深的地方都不会中毒,但程地明还是被咬了几十个伤口,如果他没有激怒这些毒蛇,会有如此遭遇吗?
程地明身上菜花蛇气味本来就非常刺激毒蛇,以至于让毒蛇处于混乱状态,程地明没有菜花蛇的捕猎能力,也没有菜花蛇的绞杀能力,这些蛇被刺激之后一股脑的围攻程地明,这结果自然就显而易见了。
这不是什么报复现象,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这只是毒蛇的一种自我防备,在遇见天敌气味时被其压制,在被攻击的时候拼命反击,菜花蛇可以躲过,程地明可不一定能够躲过。
毒蛇之所以与程地明频频遭遇,这完全就是气味的因素,与蛇会寻仇无关,也不存在蛇会报复的情况,这完全就是无稽之谈。
蛇对刺激类气味分子反应很强烈,比如硫磺就能够驱赶蛇,这主要是硫磺分子能够破坏蛇的锄鼻器,打乱它的嗅觉感知,它是感受到了危险。
硫磺加入酒精又会加速挥发,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在一定程度上的空间布满硫磺分子,这也是端午节撒硫磺酒的由来,夏季蛇虫较多,这种做法就是为了驱赶蛇。
我们要学会用科学的认知来看待问题,如果程地明没有过分的捕蛇,没有让生态链失衡,那他就不会有这样一个意外,这样的结果也算自己给自己断了后路。
如此解释之后,你认为它还算未解之谜吗?
说在
大自然的生态链都是一环扣一环的,一环的缺失都会引发大面积的生态灾难,对于我们来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是重中之重。
如果都把环境保护好了,自然也不存在什么失衡的情况,蛇为什么会追寻猎物,这是气味使然,你不招惹它,它自然也不会招惹你。
保护生态链的完整,是你我的责任,也希望这样的悲剧不会在出现。
四动物未解之谜书籍
世界未解之谜这类书籍种类繁多,相关的内容大多是大同小异,不知道你感兴趣的是哪一方面的内容?这类书籍一般都囊括人文历史,天文地理等殊多内容,或是专题专解的单方面内容。你可以依据你的兴趣购买此类书籍,像京华出版社的《世界未解之谜》丛书是很齐全的,一共十二册,龙海云主编的 1.《自然未解之谜》 2.《植物未解之谜》 3.《考古未解之谜》 4.《科学未解之谜》 5.《历史未解之谜》 6.《天外来客之谜》 7.《宇宙未解之谜》 8.《地理未解之谜》 9.《神秘宝藏之谜》 10.《动物未解之谜》 11.《野人未解之谜》 12.《人类未解之谜》 这套书当当网有买,4折吧,200多。 还有一套也是京华出版社的,10本,编委会主编,不过是2004年出版的 1.神秘宝藏之谜 2.人类未解之谜 3.考古未解之谜 4.历史文化之谜 5.天外来客之谜 6.宇宙未解之谜 7.动物未解之谜 8.植物未解之谜 9.地球未解之谜 10.自然未解之谜 这个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未解之谜》丛书是很齐全的了~~~ 如果你不想买分类的,也可以买综合的,一本《世界未解之谜》已经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只是不及分卷叙述得详细全面而已.五动物未解之谜教案
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曾经发生过自然界最悲惨、最奇异的景象成千上万只旅鼠从各路接踵而来,愈聚愈多。它们离开苔原带的家乡,踏上征途。为了越过河流、湖泊,它们蜂涌地跃进水中,往往整群灭顶。那些残存的旅鼠,继续前进。在挪威峡湾中航行的人们曾发现,有数以百万计的旅鼠坠海,密密层层宽达三四公里。这还是旅鼠群中的一个支群。船只航行了15分钟,好容易才穿过鼠群。它们多数都溺死了,只有少数侥幸者才活着爬上了岸边的小岛。近几百年来,旅鼠跳海几乎每隔三四年就发生一次。
1868年,在挪威海上航行的一艘轮船,突然搁浅了,船长在水手们的呼喊中登上船桥。啊!这不是触礁,是海面上黑压压的一片蠕动着的旅鼠,层层叠叠,是它们把轮船的通路给堵塞住了。
鼠类集体自杀绝无仅有。1980年以来,在沿以色列、叙利亚停火线的黄金高原上,也发生过多起田鼠集体跳崖自杀的现象。
1953年,在日本九州鹿儿岛的水俣湾旁的水俣镇上,还出现了鼠的天敌——猫跳海自杀的现象。1963年,日本新泻阿贺野川流域又出现了大批的“自杀猫”。到次年8月,当地90%以上的猫都“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