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揭秘红楼梦11北静王之谜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10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林黛玉真实结局,竟是为宝玉嫁给北静王?剧版骗了你了!

《红楼梦》中与薛宝钗并列于十二钗正册之首的林黛玉,她的死因一直存在着各种说法,
是“玉带林中挂”的自缢身亡,还是急于调包新郎计?但更有一种离谱的说法是嫁给了北静
王,或许你不相信,但在曹公的笔下暗示着很多读者没有发现的伏笔,令人细思极恐。大
家好,这里是极致读书,大家可以一圈三连,今天带你揭晓答案。关于“木石前盟”,主要
讲林黛玉前世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因为收到赤霞宫的神瑛侍者整日以甘
露浇灌的恋爱,便脱了草木之胎,幻化为女体,而当神瑛侍者下凡投胎时,绛珠仙子也跟
随其后,转世投胎成贾府血亲的林黛玉,称“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
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所以在最初,贾宝玉一句“这个妹妹我好像在哪里见
过”也不是毫无道理的。那林黛玉的结局究竟是什么?可以先从判词分析“可叹停机德,
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关于薛宝钗我们下集再谈,“咏絮才”是形容古代
女子才华出众,但“堪怜”又带着在当时封建社会女子的才情总是被埋没的可惜;而“玉带
林”反过来读正是林黛玉,难道是林黛玉在树林中用玉带自缢而死吗?
这是黛玉自缢的说法,而在87年剧版红楼梦中,还存在着两种结局。第一种是黛玉听闻的
宝玉成婚的消息,又苦苦等不来宝玉,担忧他的生命安全,在原本的病情上日益加重,现
在宝玉回来之前她逝世了;另一种结局是贾母、王熙凤等人用调虎离山之计,在新婚夜,
林黛玉焚诗烧稿,吐血身亡了;基于前两种结局很多大众都比较熟悉,但也会心存疑惑,
贾老师母和王熙凤起初都十分看好宝黛二人,那为什么要骗取宝玉呢?贾母如此疼爱黛
玉,在黛玉病重之时采取该计策是不是有违常理?但更颠覆观点的是第三种结局,林黛玉
嫁给了北静王为侧妃。很多人听到这一想法可能感觉不可思议,但从曹公安排的暗线来看
这个结局也不是没有可能,北静王在《红楼梦》中出场次数并不多,但他赐予宝玉的
东西别有用意味,在第28回,北静王赐给蒋雨涵一条大红汗巾,但这个汗巾在薛蟠的宴会
上次又和宝玉进行了交换,而宝玉身上的那条汗巾是袭人的,贾宝玉从狱中释放前往袭人
家中,发现袭人竟与蒋雨涵结为了夫妻,那这个被送来送去的红巾竟成就了一段姻缘;其
次北静王在第45回送给了宝玉一身蓑衣和斗笠,但后来宝玉曾多次提到要送给黛玉,是否
有用形象之中为黛玉和北静王之间埋下伏笔呢?在第37回创建诗社,各自姑娘在起艺
名时,林黛玉是“潇湘妃子”,当初探春抽中的花签是必得贵婿,放风筝断时也预示着她最
好后远嫁外地,成为妃子;那这个称号是否也在暗示林黛玉后来会成为妃子呢?
黛玉死在了贾府抄家败落之前,很多观众觉得这很庆幸,要不然黛玉的结局肯定会更加凄
惨,但还有一个结局是暗示着可能林黛玉见证了贾府最终的结局,选择投湖自尽,这
个说法的根据从何而来?书中哪一句诗词有所暗示?“沉湖之说”是现代著名红学家刘心武
先生的观点,从书中主要有几处细节可以看出,是林黛玉和史湘云在中秋月下联诗,
史湘云是““寒塘渡鹤影”,最终在剧版中沦为船妓,而林黛玉是“冷月葬花魂”,是否是一个
沉湖的暗示?在前面提到的“潇湘妃子”,出处是古代传说中舜妃娥皇、女英,一直苦
苦找不到舜,便把眼泪哭干,投湖自尽了,死后成湘水女神之称,也叫湘妃。尽管有这么
多的说法,但大多数人更倾向于脂砚斋批语透露得“还泪之说”,在第49回中,宝玉问
她,“今年怎么愈发消瘦了”,黛玉的回复是近来只觉得眼泪比去年少了些,眼泪越来越
少,也暗示着黛玉逐渐走向死亡,眼泪流尽了与神瑛侍者的缘分就走到尽头了,似乎这一
个更符合林黛玉的结局。而饰演林黛玉的演员陈晓旭在2006年被查出患上乳腺癌,拒绝治
疗后剃度出家,不久便离开了人世,当真是“生为晓旭,死为黛玉”。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