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身份之谜 安史之乱安禄山的身份是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10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公元732年,29岁的安禄山在偷牧民的羊时,被人抓住,人赃并获送到了官府,因为他是多次偷羊,被地方官下令乱棍打死。结果他在千钧一发之际说了一句话,不光转危为安,还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说起安禄山,都知道他是胡人,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出身寒微,原本是个草根。
公元703年,在西域康国,一名突厥族女巫生下了一个胖胖的男婴,男婴的父亲是个姓康的粟特族人,这个男婴便是安禄山。
如果像普通的粟特人家那样,也许安禄山会有一段相对平静安稳的人生,可命运总是捉弄人。
在安禄山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无依无靠的母亲带着他生活很艰难,就回到了突厥生活,还给小安禄山找了个后爸。
这个后爸叫安延偃,经济条件在当地还算富裕,而且这后爸的弟弟是突厥的一个将军。
可小安禄山并不认可这个后爸,和后爸的关系一直不怎么样,他从小就有一颗叛逆的心,总是想离开后爸家。
因为他觉得母亲改嫁是不光彩的,自己和后爸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也是可耻的。其实产生这种想法并不奇怪,拖油瓶的身份自然是不受欢迎的,从小到大也自然是被玩伴和后爸的亲友奚落尽了的。
安禄山在十几岁的时候,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要独立出去的信念,他忽悠了后叔叔家的一个儿子,两个少年年龄相仿,平时玩的比较好,安禄山带着他偷偷离开了突厥部落,打算远走高飞。
不过这次像模像样的离家出走行动,以失败告终。家里的大人们发现俩孩子不见之后,立刻去追,很快就把他俩抓了回来。
又过了几年,由于突厥发生动乱,安禄山一家逃到了唐突边界,成了生活在大唐的难民。安禄山终于脱离了突厥,他的生活也由此发生了很大转变。
安禄山本身是个很聪明的小伙子,凭着自己成长经历的优势,再加上聪明好学,他竟然会说6种语言(也有一种说法说他会9种语言)。
靠着自己这个本领,安禄山做起了牙郎职业。所谓牙郎,就是在边境的贸易买卖中,替语言不通的买卖双方做中介以及翻译,来促成买卖完成,然后自己赚点中介费。
这个职业虽然说也挺好的,不用投入本钱,凭本事吃饭,可收入毕竟还是有限的,也不稳定,赚的钱并不能满足安禄山的开销。
也就是在这个阶段,安禄山在手头紧的时候,开始悄悄偷牧民的羊。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偷来偷去,有一次,就被人抓了个正着。
年轻的安禄山被下令乱棍打死,正要行刑之时,恰巧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过,安禄山灵机一动冲节度使大人高声大喊“大人,你不是想平定两个蕃族吗?怎么在这个时候杀有用的人才呢?!”
正是这一句话救下了安禄山的命。
张守珪听到一个白胖胖的小伙子,竟然粗声大气地冲自己喊了这种话,觉得他是个有胆识的人物,便免去了极刑,他想试试这个胖子有几斤几两,当即就给安禄山安排了任务。
张守珪命令安禄山和另一个叫史思明的人,一起去抓俘虏,要抓活的。
没想到,两人总是按时并且超额完成任务,在做了一阵子抓俘虏的工作之后,张守珪给安禄山升了职,让他做了一个偏将。
安禄山深知,这是自己一个无权无势的穷小子难得的机会,便拼尽全力,努力工作。
在各个民族中混迹做中介的经历,加上他本身的聪明劲儿,使安禄山很是了解各个民族的特性,还很善于逢迎,他在节度使麾下简直就是如鱼得水,件件任务都完成地漂亮,越发地受到节度使赏识。
不久之后,张守珪竟然把安禄山认作义子,安禄山的地位已经很高了,说白了,就是节度使张守珪跟前的红人。
可人一旦爬高了,就容易招人记恨,就容易摔倒,安禄山也是一样。
正当他在张守珪手下春风得意之时,看他不顺眼的几个同事,合起伙来坑了安禄山一把,他们密谋串通好,给安禄山栽秧了一个很大的罪名,气得张守珪大发雷霆,直接给安禄山判了个死罪。
这是安禄山一生中第二次性命攸关,要说第一次脱困靠的是他自己,那么这第二次可以说是托了一个贵人的福。
因为当时安禄山已经有官位了,不能像普通小民那样草草处决,节度使做出处斩的裁决后,需要呈报给皇帝,皇帝审核之后才能行刑。
当时的皇帝唐玄宗一看折子上安禄山这个名字,眼前一亮,他记得这个人,之前安禄山来长安进见的时候,他们是见过面的,而且这个小胖子还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唐玄宗心里是蛮喜欢他的。
想到这里,玄宗爱才惜才的冲动涌了上来,他大笔一挥,免了安禄山的死罪,令其戴罪立功,以观后效。
就这样,安禄山不但捡回性命,而且还开启了崭新的局面,正式走到了唐玄宗的面前。
从此之后,安禄山更加工于心计,更加用心钻营了,并且办事手段更加极端凶狠。在39岁那一年,安禄山当上了节度使。
后来更是权势滔天,野心也越来越大,制造了安史之乱,给大唐带来了几乎致命的打击。
@奇韵历史阁
纵观安禄山的一生,身世坎坷,曲折颇多,一步步走来,甚是艰难,从草民到权倾朝野,靠的全是自己,可以说,真的是一个难能可贵的人才。
可惜,他在人生的后半程走错了路,忘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不得善终。

一安禄山的身份

唐朝的历史固然不会让李世民这样的人物落寞,也少不了安禄山这样的身影。前一个让大唐步入了盛世,而后一个却把大唐拖入了深渊。虽然安禄山名声不好,遭到世人的憎恶,但他也是一个不能被人遗忘的人物。他不仅把大唐拉离了轨道,自己也野心十足,还当了皇帝,创建了大燕。,这个人却死得很悲惨,动手那个人竟是自己亲儿子!如此忤逆之人,落得这样的下场,倒也不冲突。不过有一点值得我们思索,就是他为什么会把事情弄成一团糟乱呢?就连自己也落得这样一个悲惨的下场。本来自己手握一副好牌,却打成这副模样,不免让人感到些许疑惑。

据传安禄山的身世是很传奇的,他的老爹是胡人,取了一个巫婆为妻。不过多年过去了都没能生下一个儿子,后来就去拜了山神,结果就怀孕了,这才生下了安禄山。幸运之事过去后,不幸也接踵而至了,他父亲没挺住,病死了。只能跟随他母亲,后来他母亲改嫁了,不过他不愿于跟他们生活在一块,便自己讨生活去了。他对买卖上的事情很感兴趣,长大以后便从事了这行,成为了中介商人。到了公元732年时,这小子偷了只羊,被幽州的节度使给抓了。本来这节度使是想把他几棍子打死算了,安禄山比较会说,几句话就让对方改变了想法。,这安禄山也有了个新任务,就是同史思明一起抓俘虏去。

这对于安禄山来说简直就是小事一桩,他在突厥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熟悉他们的习性,并且他这人很精明能干,每次出动都能抓几个俘虏回来。就这样,他慢慢得到了张珪的赏识,还好当初没有草率将他弄死。现在,张珪很喜欢他,还给了他偏将的职位,并且认了他做义子。慢慢的安禄山又升了官,当上了平卢兵马使。他这个人收买人心很有一套,任职之后花了很多钱,用来打通上下关系。所以朝廷上一直有人举荐夸奖他,唐玄宗也开始欣赏起这个人来。当时皇帝也想拓展疆土,于是安禄山入了他法眼,晋升他为代理中丞。此时,安禄山不仅手握重兵,而且还有握有政权,已经算是大赢家了。

,上天给了你好运,但还是得你自己去好好经营,不然迟早玩完。安禄山倒是能比较聪明,知道想能站稳阵脚,必须要个靠得住的后山。于是他找到了杨贵妃,还拜了她做干妈。如此一来,这安禄山和皇帝的关系就非同一般了,有了这样的大靠山,他还忌惮什么?不过,他还是表现出一副恭敬的态度。在宰相面前,他还是表露出一副乖乖的态度,不管何时都要征询对方的意见。这宰相也想把自己的势力扩展更大,又见安禄山这副殷勤模样,便提议让他去边境当坐镇将领。这段时间里,几乎没有诋毁安禄山的人,不管是人前人后都是夸赞他的。如此优秀的人怎能不用?于是,唐玄宗主动把军队交给了他,让他做多地节度使。

如此还不算,唐玄宗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安禄山的长子。这样的风光已经是世间少有了,安禄山却没有记着皇帝的好,反而心里在暗自盘算。这唐玄宗如此沉迷女色不顾朝政,倒是个机会。于是,安禄山果断出击,带这六万人马挑起了事端,谋反了。因为此前大唐一直处于强盛之期,根本没人想到会有人造反,而这人还是皇帝信赖的安禄山。大唐的军队也很久没有征战了,所以在惊慌失措了一阵之后,便直接投降了。而这时唐玄宗还有些不信,直到对方要打进京城了,他才知道着急。唐玄宗盛怒之下,便把安禄山长子给处决掉了。这一举动也惹恼了安禄山,进攻之势更是疯狂,不可阻挡。唐玄宗见势头不对,便逃出城去了。

之后,安禄山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权——大燕。登基是登基了,又遇到了一个新问题,该立太子了,那谁才是最合适的呢?安禄山共有十一个儿子,他最喜爱的是长子,简直是智勇双全,安禄山也一心把他当自己继承人来培养。不过,他却被唐玄宗杀害了,按理说应该轮到次子为太子。这次子根本无法与长子比,性格懦弱,而且无才无能,安禄山并不喜爱这个儿子。安禄山想立安庆恩,不过年纪幼小担不起重担,部下反对之声颇多。不得已之下,安禄山只得不情愿的立了次子。此时,安禄山满身的毒疮,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而且眼睛还瞎了,心中火气很大。这病痛折磨得他很难受,经常无故发脾气,身边很多人都遭到他的重罚。

这时,一些受了怨气的人便去怂恿安禄山的次子,对他说,得尽快除掉你老爹,不然他哪天又改立太子,那你就什么都没有了。这次子也清楚,老爹喜欢的不是自己,于是便采纳了他们的主意。在安禄山喝醉后,便被儿子给杀掉了,尸体就埋在床底下。之后他们便对外称,安禄山因病情没有好转,现把帝位让给太子。就这样,次子安庆绪就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不过,这龙椅还没坐热,又被人给抢了去,自己也把性命给搭进去了。

文章

整篇图文由子浩实验室团队制作!


二安史之乱安禄山的身份是

安禄山(703年~757年)为营州(今辽宁朝阳)人。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本名阿荦山(一作轧荦山),即战斗的意思。母亲阿史德氏为突厥族女巫,安禄山年幼时父亲就死了,一直随母亲住在突厥族里。他母亲后来嫁给了突厥将军安波注的哥哥安延偃,安禄山也就冒姓安氏,名叫禄山。他在30岁前一直混迹在边疆地区,是一个不很安分的商人。30岁那年步入军旅,在不到4年的时间就做到平卢将军。天宝元年(741)正月初一,他刚刚40岁时,一跃成为驻守边疆的藩镇安禄山家乡朝阳古城一级的最高军事统帅——平卢军节度使。在此后的十几年中,他飞黄腾达,在唐朝严格按照任职年限资格任官的体制下,创造了和平年代边疆军帅仕途腾达的神话。天宝十载二月,也就是他49岁的时候,已是身兼三镇节度使,兼领平卢、河北转运使、管内度支、营田、采访处置使。从40岁到49岁,安禄山从一方节帅到身兼三镇,荣耀君宠达到顶峰。天宝十四年狡黠奸诈,骁勇善的他拥有重兵,以清君侧为由发动叛乱,使强大的大唐帝国开始走下坡路。叛乱后称帝,做了二年瞎眼皇帝,被其子谋杀。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甲子日(755年12月16日星期二),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节度使之士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十五万士兵,号称二十万,在范阳起兵。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