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的人鱼灯之谜,秦始皇陵人鱼膏是什么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10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秦始皇陵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能不能挖?
现在出土的秦国4万支箭矢,为铁制三棱箭簇,规格都是标准化的,最大误差仅0.83毫米,已达到现代标准流水线工艺水平。我们才知道在2000年前秦国的军工生产水平有多恐怖。
在1974年挖掘出来的兵马俑,让世人惊奇于这个庞大的地下军团,每个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令人感叹我国古代人民高超的艺术创作和烧制工艺。
秦陵到底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秘密呢?
秦始皇从13岁登基之日起,就开始派人到处寻找风水宝地,修建自己的陵墓。选在骊山北麓,渭水之滨作为自己的陵寝,(今陕西省西安临潼城东5000米处骊山北麓)由丞相李斯主持,少府令章邯监工,先后征发70多万人修陵。
直到秦始皇死了都还没有修好,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历时39年才完工。工程之浩大可想而知。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秦皇本纪》对秦始皇陵有非常详细的记载。
从直道至咸阳,发丧。太子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郦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後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
根据司马迁这段记述和现代考古科学探测,我们来探究一下秦始皇陵的秘密。
穿三泉,就是穿透三条地下河。根据地质学者考察,陕西一代地下河离地表约12米,每条地下河深度相隔大约也是12米。也就是说秦始皇陵深度约36米。与秦始皇陵考古队用物理感应测探结果35米的深度相符。这说明我国在2000年前就掌握了隔离河水的建筑技术,又不然怎么能穿透地下河水继续挖下去呢。与现代建设的海底遂道技术难度有得一比。
以水银为百川江海。现代物理测探秦始皇陵下有汞异常,分布有强弱之势。说明司马迁这个记载是可靠的。
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这些人鱼膏烛到底能燃多久,目前科学无法探测出来。是不是现在秦始皇陵地宫还有灯火照耀呢?不得而知。
秦始皇陵园范围有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的面积。为地宫,内城,外城,外城外四个部分。是按当时咸阳城建筑模式设计的。比例是缩小了。据科学探测,秦始皇陵地宫保存完好,没有坍塌现象。
秦始皇这是要把整个咸阳城搬到地下哈。
司马迁生活的年代离秦始皇死时还不到一百年,加之刘邦攻入咸阳时,萧何将秦朝的典章文册资料保存下来。司马迁对秦皇陵记叙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但令人疑惑的是,庞大地下军团的兵马俑,司马迁却没有记载。
秦始皇陵还有很多秘密只有挖掘出来,才能知晓。能不能挖掘呢?
,国家文物局明文规定不能主动挖掘皇陵。明定陵的挖掘,造成了文物大量损毁,绝不能重蹈。
,即使挖出来,现代科技也无法保护文物原样。兵马俑刚出土时是彩绘的,接触空气后颜色都消失了。文物在地下沉睡千年,已保持一个相对平衡状态,一旦动了,平衡会遭受破坏,再高明的科技也保护不了。挖掘秦陵是违反科学的。
第三,源于民间传说。民间传说秦始皇陵刚好选葬在龙脉上,动了龙脉于国不利。又有网上传出秦始皇60字誓言,说秦始皇死后也会护佑华夏安宁。我们姑且不论这些传说是否科学和真实,但却代表一种民意。谁若是动了挖掘秦始皇陵的心思,必遭口诛笔伐!
历代统治者对秦始皇陵都善加保护,史载刘邦得天下后派了2o户人住在秦始皇陵附近作为守护。1984年,秦始皇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还是不要去惊扰这位又叫祖龙的秦始皇吧,让他安宁地睡在华夏大地下,让千秋万代的华夏民族铭记住他。

一、秦始皇陵中,人鱼膏做成的“长明灯”,是真正的“人鱼”吗?

优质答案1

关于美人鱼的传说一直都存在,对于人类来讲他们是那么神秘和美丽,世人对他们有无限的遐想。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里也有关于美人鱼的传说,把他们称作“鲛人”。他们生活在水里,曾经与天人作战,这些都是传说,那么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美人鱼存在呢?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世界上关于美人鱼的报道时有出现。据说美人鱼的歌声会迷惑人类,如果潜入海底的话,一定要当心来自于人鱼的美妙歌声,这也只是传说。


1962年苏联军方捕捉活体美人鱼,证明美人鱼确实存在。

前苏联列宁科学院维诺葛雷德博士,曾亲口叙述了关于美人鱼的一段真实经历,1922年,他乘坐的探测船,在古巴外海捕捉了一个会讲人话的小孩,他的上半身和人类一模一样,下半身就是传说中美人鱼一样的鱼尾巴。当时还拍摄了人鱼的照片公布出来。她的皮肤像鱼鳞一样,耳朵后面还有鱼鳃,最主要的他还会讲人话,现在无从得知他说的是哪国的语言。


活鲛人照片的曝光,震惊了全世界,成为当时最热门的话题,这条小美人鱼甚至告诉人们,他们的族群生活在海底,寿命可以达到300多岁,可惜这条小人鱼没有被放回去,而是作为人类研究的物种,被送往一处秘密研究机构,供科学研究使用,不知道这条人鱼的下场如何。

世界上关于人鱼的发现越来越多,基本可以证明他们是存在的,只是被世人看到的几率太小,无法对他们作出进一步的确认。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关于人鱼的记载,宋朝时有一个叫查道的人出使高丽,在海面上看见一个妇人,““红裳双袒,髻发纷乱,腮后微露红鬣。命扶于水中,拜手感恋而没,乃人鱼也”。

《博物志》也记载了鲛人报恩的故事“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绡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关于鲛人的记录,我国有记载的人鱼是南海鲛人,也叫做黑鲛人,据说黑鲛人的油膏燃点很低,取一滴点燃就可以数月不灭。所以古时候,有些贵族的墓中会用它的油脂点燃来做万年灯,如果这个说法属实的话,那么秦始皇陵中,用人鱼膏做成的万年灯也就是真实的了。


世界之大本就无奇不有,在那深邃无底的海洋中我们不知道还存在着哪些未知的生物,神奇的大自然总是会给我们带来惊喜,还有太多的未知等着我们去探寻。世上的之事无风不起浪,既然自古以来就有关于人鱼的传说,我相信他们一定是存在的,秦始皇陵的长明灯也许就是用人鱼膏做成,但如果是真的,就有点太残忍了。

如果真的存在人鱼这个物种,我希望有一天他们可以重见天日,与人类和睦相处。(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优质答案2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寝,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由当时的丞相李斯设计建造,共征集了72万人力,动用修陵人数最多时近于80万,其工程之浩大、用工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陵地宫内“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说的就是帝陵中的长明灯。近些年来,尽管考古工作者对秦始皇陵进行了全面勘探,但其地宫内部的情况,仍像一串谜,难以破解。所谓“人鱼膏”即是其中之一。

人鱼膏,顾名思义,就是用人鱼熬制的油膏。关于人鱼究竟存在与否。有很多古籍文献都有记载像《山海经》《史记》等都有描述。大致形容就是人形,鱼神,覆有鳞片,声似孩啼等等。


人鱼膏是长明灯的根本。那么人鱼这种生物是否存在过呢,如果人鱼不存在,那又何来人鱼膏呢?目前科学研究尚无法证明其真的存在过。也许曾经确实有,只是因为特殊原因,忽然灭绝了,消失了。只是人类对于海洋的探索研究还不够,还没有发现足够证明存在过的痕迹和证据,也说不定呢。

如果是以现在科学的角度来看的话。长明灯,长明这种现象,很难站得住脚。即使真的是人鱼油能够燃之不尽,那么我们都知道,有可燃物,还要有氧气才能够燃的起来。在深藏地下的陵寝,长年处于密封状态,氧气总会用完的。即使人鱼膏能提供足够的燃料,氧气的分量也不足以支持长明下去,所以长明,可能就是一种形容,只是可以明很久很久,多久呢,比如,明到墓室里的氧气耗尽。。

关于人鱼膏,还有一种“鲸鱼说”。具研究表明,最好的灯油是鲸鱼脑油,以鲸鱼脑油制成的蜡烛,其能量每小时可燃7.78克,每立方米的鲸鱼脑油可燃五千天。

。据《异物志》载“人鱼似人形,长尺余。不堪食。皮利于鲛鱼(即鲨鱼),锯材木人。项上有小穿,气从中出。”结合这个特征的话,人鱼似乎就是鲸鱼。鲸鱼跟我们大家印象中的人鱼似乎相去甚远啊。


不知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二、秦始皇陵千年不灭的油灯,史书上说是靠鲛人油?是真的吗?

优质答案1

是真的,后来逮不着这种动物了,就没有这门手艺了。其实原理很简单鲛人油是可以保持低温燃烧的油脂,阴燃的状态下,需要氧气量极低,油脂消耗极低,如果哪一天开挖秦始皇陵,绝对会燃烧起来的。

优质答案2

目前没有人真正见过鲛人,古书记载有,虽然认定是一种特殊动物的材料,但都在我们认知范围之外,没有可以匹配的动物。也许真的曾经存在过这种生物,或者现在他们躲在人类看不到的地方独自安静的生活着。

优质答案3

这种说法经不起推敲,鲛人是一种海洋生物,传说用鲛人油做灯油,可以千年不灭,可是古时候的人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难道是有一个人从一出生,就点燃了一盏鲛人油的灯,然后这个人活了1000岁,才得出这个结论?这种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