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蚂蟥消失之谜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10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前列腺癌,我按癃闭治疗,竟收到如此好的效果!『仅供参考』
前列腺癌是指发生于前列腺腺体的恶性肿瘤,主要原发部位为后侧包膜下腺体即外腺部分。本病多发于西方国家,在我国其发病率也不断上升,与饮食结构改变有关,但能否发病则主要决定于正气,尤其是肾气的盛衰。
中医学因其有排尿困难及血尿等症状而归入“癃闭”、“血淋”范畴论治。在古代医学文献中,虽无前列腺之脏腑,也无前列腺癌病名,但仍有类似记载。
如《素问·气厥》“胞热移于膀胱,则癖溺血。”《灵枢·九针论》有“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又有“积之所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的记载。
“癃闭”一名,首见于《内经》“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膀胱病,小便闭”。
《灵枢·本输》说“三焦……实则闭,虚则为遗溺。”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中对淋证的病状作了描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王春《外台秘要》载有治小便不通及小便难的方剂约20首,并有“若脏中热病者,胞涩,小便不通……为胞屈僻,律液不通,以葱叶除尖头,内阴茎孔中深三寸,微用口吹之,腹胀,津液大通,便愈。”这是最早用导尿术治疗小便不通的记载。
宋元时期朱丹溪《丹溪心法·小便不通》对其病因则有“小便不通,有气虚、血虚、有痰、风闭、实热”的描述,并将探吐一法运用于临床,“譬之滴水之器,闭其上窍,则下窍不通,开其上窍,则下窍必利”。
对于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的预后,《景岳全书》有谓“小水不通,是为癃闭此最危最急证之一,不辨其所致之本,无怪其多不治也。”
嗜食肥甘厚味、生冷辛辣之品,或喜烟酒,日久致湿热之邪内蕴,湿阻气血,热蕴成毒,结于下焦,导致气化不利,小便不通,或小便滴沥难解而成病。若热邪结于膀胱,膀胱血络受伤亦可见尿血。
内因暴怒急躁或长期抑郁,情志不舒,疏泄不及,致使三焦气化失常,尿路受阻;肝郁气滞也可由气及血,气滞经脉,使血行不畅,经隧不利,脉络瘀阻,结于会阴而成病。
房劳过度,肾脏阴阳俱损,或素体不足,久病体弱,脾肾两虚,运化濡养失司,瘀血败精聚积下焦,结而致病。
前列腺癌病位在精室和肾,与脾、肝及膀胱气化关系密切,肾主水,主藏精,司气化,主骨,开窍于耳及二阴,合膀胱,为先天之本。前列腺癌的病机是肾气亏虚,阴阳失调,湿热痰浊气血瘀滞于会阴部而成,正所谓“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也”。
该患者前列腺癌复发,尿不畅,夜尿频,并见排便困难,会阴部疼痛,大便干,口干,舌质红,舌苔微黄腻,脉弦滑涩,乃湿与瘀结于下焦,故以瓜蒌瞿麦丸以温肾健脾,行气利水。
方中附子温肾壮阳,以助膀胱之气化,肾阳充足,膀胱气化有权,小便自然通利;配伍茯苓淡渗利水,山药润燥止渴,使水湿下行,津液上承,则小便利,口渴止,又用瓜蒌根生津润燥,瞿麦以增强通利水道之功,二味性寒,又可监制附子之燥热,以期助阳而不伤阴。
以桂枝茯苓丸合核桃承气汤加减,以化瘀消癥,更加水蛭、蟅虫以通络化瘀之功。患者乏力,故加四君子汤加黄芪以健脾益气,加补骨脂、仙灵脾以补肾,更助膀胱气化。患者服药后症状改善很快,1个月后,所有症状消失。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