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董鄂妃身世之谜_清朝董鄂妃真实照
努恺爱塔大系董鄂氏是大臣鄂硕的女儿,正儿八经的满洲正白旗,从小跟着父亲定居江南,多少带着点水乡姑娘的婉约。
由于她一入宫门之后,太多的特殊性对她一一敞开,民间对于她的来历都少带着点绯色。
同样是居于江南,董鄂妃就因为称呼中带了一个董字,再加上年龄相仿,坊间自然把她和江南名妓董小宛挂上钩。似乎只有这等的角色,才能让后宫粉黛无颜色。
传得惟妙惟肖的还有翻版杨玉环的版本在福临大婚的时候,他看到了弟弟博穆博果尔的福晋,只是那一眼,就难以忘怀。
为了美人,他不惜与弟弟翻脸,逼死了襄亲王,成功把美人带回了宫,除此之外,还有说董鄂妃的生父其实就是多尔衮。
如此多的猜测,只因在皇室之中难得一见福临这样的痴情种,也因董鄂妃进宫4年,传奇却是别样的多。
在董鄂妃进宫之前,福临已经有过两个皇后,第一个皇后也以貌美出了名,但福临就是不喜欢她,多次想要废后。
终于被他抓住一个没有子嗣的借口,用“无能,故当废”的理由成功甩脱。
孝庄又给他硬塞了第二个女人,这一次是孝庄的亲侄女,苦于无法亲政,连婚姻都被干涉的福临,正在郁闷之时,董鄂妃就这样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才进宫,福临就给了董鄂妃平妻的待遇,被封为西宫的贤妃。
这样他还是觉得不够,董鄂妃太对自己的胃口,不仅柔情似水,还饱读诗书,活脱脱的一个解语花。
再加上福临想要推崇汉治,多年生活于江南的董鄂妃,很是了解汉人的习性。
福临觉得光是贤妃,委屈了自己心爱的人,他想要给董鄂妃无上的殊荣,他想要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匹配,福临将目光定格在了皇后之位。
福临又做了什么,让董鄂妃成为清宫历史上不得不提及的女人。
福临太爱董鄂妃,在她入宫才一个多月的时候,不顾当时的皇后颜面,直接下旨,提升心爱的女人为皇贵妃。
册封的礼节从9月延续到12月,这也是清朝唯一一次因为册封妃嫔而大赦天下的事件。而这一年董鄂妃才18岁,正值青春年华。
能得到皇帝的如此赏识,不只是倾国貌美可以概括的,董鄂妃还有属于她自己的品行,她识大体、有学问,还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在福临邀请她一同批阅奏折的时候,她却惶然下跪,以“后宫不得干政”为由来说服皇帝。这和一向握着权力不放的孝庄太后形成反差。
顺治帝爱极了这个妃子,她不仅知轻重,还不娇惯。
在他心烦的时候,是他的解语花,在他兴致勃勃地讲佛经的时候,她虚心学习,在他满身疲惫的时候,她亲手安排饮食。
即使他熬夜批改奏折,她也会为他磨墨相伴。
后宫在董鄂妃的管理下井井有条,政务上皇帝又接受她为民耐心的建议,甚至宫女太监犯错,她都会怜悯一二。
她实在是太对福临的胃口,福临又开始觉得皇贵妃之位也是委屈了他,于是他不顾孝庄太后的反对,执意要废除皇后,立心爱的董鄂妃为自己身旁之人。
这一次,董鄂妃并没有站在他的身旁,反而以死相逼劝他收回成命。她跪下为皇后求情,皇后生病之后衣不解带地照顾她,小心翼翼地服侍孝庄太后。
盛宠必衰的道理,董鄂妃不是不懂,皇帝的喜爱固然是她生存的根基,但皇帝的专宠却会让她树敌过多,她已经嗅到了危机,那么她能够成功的避免吗?
董鄂妃有多受皇帝喜欢?为了她甚至要出家为僧,与她合葬,她是董鄂妃,一个疲于在后宫奔命的女人。
新婚燕尔的恩爱夫妻,很快就降生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福临很高兴,甚至向全天下诏书第一子生,系皇贵妃出。
要知道这可是福临的第四个孩子,老大虽然死了,老二老三却是摆设吗?高兴没几个月,备受宠爱的四皇子就因为不明原因早早夭折,给了董鄂妃一个致命的打击。
福临原本想追封四皇子为“皇太子”,经过妥协,追封为硕荣亲王,这至高的荣誉,只因为他是董鄂妃的儿子。
在清朝300多年的历史里,也只有永琪凭借自己的勤奋和睿智被追封为硕荣亲王。
经过丧子之痛的董鄂妃一蹶不振,她明白太过高调在皇宫里是很难生存的,她已经足够的小心翼翼。
在她入宫的年岁里,她每天胆战心惊,不是忙着拉拢后妃,展现自己的温良,就是在皇后面前表忠诚。
太后病倒了之后,又不顾及自己月子落下的病,不分白天昼夜地照顾。
当个好人难,在后宫里当个好人更难,防着别人的暗箭,对皇帝肆无忌惮的恩宠又无能为力。
就这样举步维艰了两年,支撑不住的董鄂妃在23岁的年华撒手人寰。
是天妒红颜还是暗箭难防?在后宫这个充满争斗的战场,她早早地带着皇帝的宠爱离开人世,死前还在为秋后处斩的犯人求情。
“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这是福临苦苦斟酌后,选取的全天下最能代表她的词。
他害怕皇后孤苦,还想拉30人为董鄂妃殉葬,并打算前往五台山打算从此以青灯为伴。
出家的愿望最终没有达成,福临不幸感染了天花,早早追随他的爱妃而去,他们的故事在皇室这个背景下流传千年,成为人们孜孜不倦传诵的爱情。
一清朝董鄂妃简介
文/日尧居
清朝的董鄂妃究竟她有什么魅力,能够让顺治独宠她一人?作为大清王朝一统后的顺治皇帝在清朝历史上是个另类,为什么?这就不得说一说顺治的感情和性格前后的改变。
孝庄皇太后带着顺治帝
一,权利欲很强的小皇帝顺治顺治当皇帝的前后表现太过矛盾,他还是一个孩子时候,刚继位就表现出极大的皇权尊严和不可侵犯的皇威。
当时5岁的顺治出巡时候,因为他太小了,于是乳母就准备登上天子的座驾中照顾他,5岁的顺治立马就变了脸,严厉的拒绝乳母的行为,他认为这是自己的皇权被践踏。
顺治帝年轻的时候,最初很小的他很崇拜摄政王多尔衮,甚至认为多尔衮才是满人真男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似乎懂得一点如何驾驭自己的权利。
顺治开始感受到多尔衮是干涉自己皇权的主要障碍,也,顺治总是想把多尔衮处之而后快,当多尔衮暴毙后,这个皇帝在寝宫里疯狂的大笑。
历史上的顺治帝是一个权力狂,他对权力的热爱,比任何人都强烈。可是为什么中年的顺治会放弃江山和权力,反而选择出家呢?
董鄂妃
二,属于大龄的董鄂乌云珠其中原因是有一个女人的原因,也有皇宫险恶的因素,而这个女人就是后来的董鄂妃,她叫董鄂乌云珠。
人们总是说董鄂妃是汉人,其实董鄂妃是满洲正白旗人,虽然董鄂妃出生在正白旗,她很小就生活在江浙一带。小小年纪的董鄂氏在江南文化的熏陶下,渐渐的养成了她身上一种恬静和温婉的气质。
而董鄂氏在满人贵族女性中又是极为具有才华的一个姑娘,所以清朝皇室在筛选皇帝后宫妃子人选中,就自然的把董鄂氏给纳入宫中。
顺治帝对后宫妃子的筛选规矩是很不满意,他觉得既然是自己的女人,那么不应该是自己筛选吗?而这种想法遭到他母亲孝庄太后的斥责,老祖宗的规矩你就得遵守。
董鄂乌云珠入宫时候已经有18岁了,这和其他的妃子比较年纪超了好几岁,为什么是这样,要知道清廷选秀女是要求13-18周岁,13周岁是最好的,拥有年轻优势。
而已经18岁的董鄂乌云珠就属于老女人一批,而董鄂氏的入宫是因为他父亲的缘故,因为父亲是内大臣,所以董鄂氏入宫就顺理成章。
董鄂妃
三,顺治帝对董鄂妃过度的溺爱而顺治帝对于这些新妃是一点都不感冒,甚至都不愿意见她们,后来偶然一次顺治在宫里散步的路上就遭遇到董鄂氏,顺治对这个温婉的女人忽然产生一种好感。
因为董鄂乌云珠身上有一种让人恬静的气质,顺治就停下脚步和她驻足长谈,而到了当晚就临幸了董鄂氏,董鄂氏和他身边的其他女人果然完全不一样。
董鄂乌云珠既具有满洲正统血脉,又有江南汉人女子的美感和气质,最关键的是董鄂氏非常有才华,书法和音律都是十分精通。
顺治帝第二个月就封了她皇贵妃的封号,要知道董鄂氏入宫才不过一个多月,这种升迁速度也让宫里其他的妃子有些嫉恨她。
不仅这样,顺治还专门为了她办了一场盛大的册妃典礼,而且还大赦天下,由此可见,顺治对董鄂妃的喜爱那是绝无仅有的。
顺治和董鄂妃的婚姻就此开始,顺治每次下朝后都直奔董鄂妃的寝宫,渐渐的董鄂妃怀孕了,而当时的后宫妃子都十分嫉恨她受到的恩宠,甚至都诅咒她肚子里的孩子不长久。
在顺治帝的精心照顾下,董鄂妃生下了顺治的第一个儿子,而顺治抱着自己这个儿子更加的兴奋,于是又来了一次大赦天下,所以我们看到的顺治年纪动不动就大赦天下,其实很多是因为董鄂妃的缘故。
不过这个小皇子过了几个月就夭折了,那么究竟为什么夭折,历史对小皇子夭折的说法也是众说纷纷,有人说小皇子是因为顺治与董鄂妃近亲的关系,其实顺治帝与董鄂妃真的有血缘关系。
满人的这种传统,导致了满人近亲结婚也是很正常。
贵妃董鄂氏
四,董鄂妃的贤惠吸引顺治帝还有一些说法就是后宫的嫔妃们不满顺治的独宠,心生妒忌,于是就用巫蛊或者下毒害死了小皇子,不过下毒一说不太靠谱,因为下毒是可以查出来的,巫蛊的话倒是还有可能。
小皇子的夭折让董鄂妃痛苦了很久,而顺治也跟着她一起痛苦,可是一个女人如果没两把刷子,那么是不可能长期拴住一个男人,并且这个男人还当朝天子。
董鄂妃如果光靠自己的温柔和美貌也是不长久的,那么董鄂妃究竟靠什么让顺治长期的痴迷于她?
其实董鄂妃和顺治的婚姻与爱情更多是以理性相处而发酵爱情的,什么是理性相处,董鄂妃天资聪慧,领悟力也很强,并且自己的对读书也是很精通,所以董鄂妃理解顺治帝。
而顺治属于那种急躁型的帝王,他在处理奏折的时候,总是看完重要的内容后,就把奏折给扔到一边,而有时候一些奏折的重要内容分布在各处,这种疏忽让顺治帝治理朝政时候也闹出过很多乌龙。
而董鄂妃后来陪在顺治帝身边时候,看到顺治还是习惯性草草看完后,就把奏折扔到一旁,董鄂妃就走过来提醒丈夫要全部看完,不然还会出现乌龙的事情。
而顺治帝太溺爱董鄂妃,就要求她一起坐下来翻阅奏折,这样也好帮下自己,而皇帝这么说,一个贤良的妻子是要拒绝的,因为清宫廷规矩很严,后妃是不允许干政的。
董鄂妃坚决拒绝,并且还解释“后妃不可干政,妾只为提醒皇上。
五,董鄂妃的温婉赢得了顺治帝的心”而每次顺治下朝,直奔她那里的时候,她总是会给他提前做些糕点,当顺治到来后,就服侍他休息,而顺治经常把朝廷发生的一些事情和自己听的一些课讲给董鄂妃听,恰恰董鄂妃就很喜欢听名士课程。
董鄂妃每次都津津有味的听着顺治重述课程,顺治帝感觉董鄂妃是他的知音,疼爱董鄂妃不仅仅是因为她的性格气质和容貌,更关键的是她和他有共同语言,这是很重要的因素。
顺治帝的一生其实很孤独,从父亲皇太极去世后,满清王朝就陷入了派系争斗中,自己最崇拜的多尔衮把自己扶持起来,却借用自己提升他的权势。
当顺治帝渐渐发现这个最崇拜的多尔衮一步步架空自己后,心里很难受。而自己的母亲孝庄太后还曝出和多尔衮的一些风言风语,这又加深了顺治身上的伤口。
顺治帝他一直认为自己是真的孤家寡人,身边没有真正可以信任的人,而当这个女人走入自己的生活,也让顺治开始有了可以倾述的对象。
所以董鄂妃对顺治帝而言不仅仅是夫妻,还是知音。
顺治帝与董鄂妃
六,董鄂妃在后宫的地位而董鄂妃和顺治的皇后也是有一段渊源,董鄂妃是一个很出色优秀的女人,而且她还是一个善良的女人,因为自己得到了皇帝的独宠,所以后宫的许多妃子就对董鄂妃十分的不满。
而当时顺治帝的皇后却告诉诸妃“董鄂妃独得皇上恩宠,这是她有过人之处,那么你们怎么不思考自己为什么无法让皇上愉悦呢?
”这件事被董鄂妃知道了,她亲自来到皇后身边向她请安,并且向她致谢,而皇后也从未把董鄂妃的恩宠而将其作为敌人,反而两个人相处的十分好。
顺治帝曾经多次想废掉皇后,立董鄂妃为后,最终都被董鄂妃给婉言拒绝了,皇后因为多病,所以董鄂妃就经常帮助她处理后宫内务,董鄂妃担负起了皇后的职责。
董鄂妃总是把皇后当作自己亲人一样对待,而这种关怀下,皇后也把董鄂妃当成自己的姐姐对待,两人关系也十分的好。
不过因为皇后体弱多病,有的时候无法尽到一个皇后该有的孝道,比如孝庄太后生病,董鄂妃亲自去太庙给太后祈福,还专门去太后寝宫照顾她,赢得了太后的喜爱。
皇后却在这方面没有做好,因为这个时候皇后也生着病,不过因为这个事,顺治气的要废掉皇后,后来在董鄂妃和太后的阻拦下,顺治才放弃了这个想法。
香消玉损的夫妻
结束语
由此可见,顺治帝对董鄂妃是付出了真爱。不过,董鄂妃因为长期的劳累加上自己丧子的忧虑让她病倒了,后来不幸年轻早逝,这对顺治帝打击很大。
顺治抱起董鄂妃的遗体时痛哭的感慨“从此再无人知晓我的悲苦。”董鄂妃带给顺治的打击太大了,以至于顺治一度精神浑浑噩噩,而太后和皇后多次的苦劝都没有把顺治给拉回来。
祸不单行,顺治又染上了天花病毒,而当时的天花可是不治之症,顺治后来就病逝在养心殿。
不过顺治究竟病逝还是出家,这个事情到现在都无法定论,很多民间野史记载,顺治其实是出家了,说因为他看淡了权力和红尘。
实际上顺治帝怀恋董鄂妃导致自己郁郁寡欢,所以选择放弃江山去当个和尚,历史和野史谁真谁假,最终有一天会见分晓。
请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参考文献《清史稿》清代《野史》
二清朝顺治帝与董鄂妃
董鄂妃,满旗,比顺治晚一年出生,鄂硕之女,祖籍辽宁。顺治十年,即十五岁时为待选秀女,当时嫁给皇太极十一子和硕贝勒博穆博果尔(时十三岁)。三年后,博果尔就死了,不久,董鄂妃奉诏入宫,立为贤妃,不久封为贵妃。至于博果尔为何十六岁就早早夭亡,其中发生了什么事,各类清史均未提及。传教士汤若望在他的著作中却写道“当时顺治皇帝疯狂地爱上了一名军人的妻子,不可抑制。这名军人得知后,十分愤怒,与顺治起了争执,顺治打了他一个耳光。后来,这名军人就死了,军人的妻子进了宫,册封为妃,后又立为贤妃。”显然,这名军人即是博果尔。当时,只有册封皇后时才立诏书,宣布普天同庆并大赦天下,但册封董鄂妃时全用上了这些礼节,可见顺治对董鄂妃的重视与珍爱了。
顺治十四年,董鄂妃入宫不久,就产下顺治第四子,和硕荣贝勒,,厄运也随之而来。顺治父亲皇太极的五名皇后和妃子都来自蒙古,孝庄也不例外。她为顺治选的第一位皇后是自己的侄女,后来于顺治十年被贬为静妃。不久,孝庄的侄孙女入主东宫,但显然不得顺治欢心。董鄂妃当时地位仅次于皇后,却是满人,这触怒了孝庄。
董鄂妃分娩后不久,孝庄即召董鄂妃去南苑服侍,董鄂妃只得拖着虚弱的身体前去。谁知,又传来了她那不足三百天的孩子夭亡的噩耗,从此一病不起,拖了三年,于顺治十七年病逝。董鄂妃死后,顺治追封其为皇后,出殡后,顺治就接受了剃度。
为顺治剃度的高僧被捆绑着送至孝庄面前,即将被烧死,忽然传来了顺治已蓄发的上谕。顺治被迫重登宝座,却于顺治十八年正月驾崩,死因为天花,距董鄂妃逝世才三个月。
顺治帝先后册立两位皇后。一位是他母亲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后降为侧妃。另一位就是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年十四,聘为妃。六月,册为皇后。帝王虽然后宫佳丽无数,真正让顺治视为红颜知己还是董鄂氏,顺治帝对董鄂妃可谓是一见钟情,至死不渝。
董鄂氏原本体弱多病,皇四子又百日而殇,这种打击使得她一病不起,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一代佳人董鄂氏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顺治哀痛至极,他以超常的丧礼来表达对爱妃的哀悼,董鄂氏临终前曾嘱咐“去世后禁装金玉之物,丧礼俭素。”还未说完便亡,顺治帝仍以皇后礼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