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首个壁画类申遗成功的景点色泽鲜艳之
土耳其时间7月15日下午,在伊斯坦布尔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左江花山岩画景观申遗成功,成为我国第35项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第一项世界文化遗产。
宁明县城,乘机动船从驮龙桥头上船,沿明江顺流而下,二小时可到达花山。花山整座峭崖画满了各种呈土红色的人像和物像。人像中有正面和侧面两种姿势。左江穿境而过,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壮族先民骆越人在左江及其支流明江两岸200多公里的悬崖峭壁上,绘制了巨大的赭红色岩画。2000多年来,岩画上的祭祀场景颜色如故,江边的壮族儿女仍然渔猎农耕,但新的历史将要开始。
世界文化遗产包含宁明、龙州、江州、扶绥三县一区的38个岩画点、109处岩画、4050个图像。其中,以宁明县花山岩画单位面积最大、画面最集中、内容最丰富。
宁明县花山岩画整个崖壁面向江边倾斜,相对水面高度270米,岩画最高处距江面90余米,最低处也有10米,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是世界上单幅面积最大的涂绘类岩画。但凡有大雨洪水发生,壁画的一部分是会被河水所侵蚀。,这并未影响壁画的色泽。
宁明县花山岩画现存图像1951个,主要有人物、器物、三种类型,其中以人物最多,最大的单个图像高达3.58米。画面大多为众多侧身人像围绕着一个形象高大、装束特殊的正身蹲式人像,是当时骆越人举行原始宗教祭祀集体歌舞的场面。而画面上的铜鼓,至今仍是当地人节庆日使用的打击乐器。
岩画多分布在江河的拐弯处、面向来水的高大峭壁上,对岸往往有开阔的台地。岩画-山体-河流-台地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神秘的区域,让古骆越人心生敬畏,也让现代人叹为观止。
悬崖之上,如何作画?目前专家分析可能有三种方法,一是自下而上攀援,二是直接搭架,三是自上而下悬吊。岩画为何历经千年不褪色?绘制岩画用的颜料是赤铁矿,也叫铁红;颜料中使用粘合剂,经检测是草酸,与岩石化学反应后,在岩画上就形成了一层草酸钙的保护膜,硬度比岩石本身还高,“用小刀都刮不掉”。此种颜料至今未找到其配方,也制作不出能如此长久保存的颜料。
意大利史前艺术史研究专家埃玛努尔·阿纳蒂评价左江花山岩画,“广西花山崖壁画,数百米长的画幅,说明几千年前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