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一词的由来

世界之最 2023-03-15 22:15www.188915.com世界之最大全
导读:网站小编根据网络最新关于“契丹一词的由来”的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细节内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契丹一词的由来

“契丹”一词最早见于《魏书契丹传》,但对于契丹这个名称的来源,学者还未达成一致意见。赵振绩在《契丹源流考》中认为,契丹之名起源于鲜卑,为居于鲜卑之人的意思。

《金史太祖本纪》记载“契丹”是镔铁之意,日本人白鸟库吉认为“契丹”与通古斯语族和蒙古语族中的“小刀”(K'-t, gtg)一词类似,“契丹”可能是刀剑之意[2]。这种说法也是史学界最为认可的说法[3]。有学者认为契丹语称铁为“曷术”,从发音上与“契丹”或者通古斯语族和蒙古语族中的“小刀”一词发音相差很大,而且“契丹”二字各为一词[4]。

另一种观点认为“契丹”的“契”可能与契丹始祖奇首可汗有关;“丹”相当于西域语中的“斯坦”,表示所在地之意。“契丹”也就是“奇首可汗的领地”的意思。反对此说者认为西域语和契丹语不同,“丹”和“斯坦”的发音不一样;而“契”与“奇”古音义不同,“奇首”很难简化为“契”。

也有认为“契丹”来自于部落酋长的名号,契丹人中常见的一些姓氏如悉独官,逸豆归等去掉词尾读音与突厥语的“契丹”(x'itai)和蒙古语中“契丹”的读音乞塔、契塔特相近,而语尾的“归”有尊称长者之意。反对者则指出“归”在鲜卑语中是形容词的构词成分,表示弱意,读作xui或gui,并无长老之意。悉独官,逸豆归是一个词,而契丹则是两个词。反对者提出,“契丹”是k'eiduan的音译,意为“大中”,鲜卑当年分为中东西三部,晋朝以后,“段”部落统治中部地区。“段”的读音与k'eiduan中的duan吻合,意思为“中”。在“段”前冠以“大”字,而称“契丹”。

日本学者爱宕松男认为“契”与“奚”相近,“丹”即“东”,契丹在奚的东面,所以叫做“契丹”,也就是“奚东”之意。《魏书契丹传》中所称“契丹在库莫奚以东”,“库莫奚”即蒙古语“沙子”之意,“奚东”就是沙子以东之意[5]。也有人推测契丹人所居之地为辽河地区,而《契丹国志族姓原始》中说契丹“以本无姓氏,惟各以所居地名呼之”,“契丹”可能是“水草丰美”之意。

在《契丹国志》中引用传说为白马青牛的仙人之后,始祖为奇首可汗。契丹早期以神话传说为主。一种说法契丹源于东胡后裔鲜卑的柔然部。柔然部战败于鲜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兴安岭一带,成为蒙古人的祖先室韦。而南柔然避居今内蒙古的西喇木伦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区,以聚族分部的组织形式过着游牧和渔猎的氏族社会生活。另一个说法则认为契丹源自宇文部鲜卑。

契丹以原意为镔铁的“契丹”一词作为民族称号,来象征契丹人顽强的意志和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他们是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但受到通古斯语族的强烈影响。历史文献最早记载契丹族开始于405年,553年的北齐时期,高洋曾大破契丹。另一说他们与库莫奚是宇文部。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