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大师被扒光围观,网红们为了涨粉不惜白天

社会奇闻 2023-03-03 17:55www.188915.com奇闻趣事

流浪了二十六年的拾荒者沈巍,可能从没想过,自己也有成为“神级流量”的一天。

“出没地”永远有上百号人扛着相机蹲守,出行“保安相随、护栏围绕”。

围观他的人,狂热丝毫不亚于演唱会上的粉丝。

蓬头垢面、胡子拉碴、衣服破旧,讲起《左传》《尚书》却头头是道的沈巍,成了这些人眼中的一件“稀罕物”。

他们疯狂地追着沈巍,“听课请教”、拍照直播,带着各种目的,一声声高呼“大师”。


保安也拦不住冲上来拥抱的围观者?

而在沈巍眼中,这些觉得他“稀奇”的人,不过是书读得太少

“书读得少了,好像觉得很稀奇,不是我学问多大,你们自身造成的,你们书读得少,就这么简单的道理。

你多读书本身,不要关注我本人,就是这样。”

可惜,这些誓要把沈巍的“流浪”,变成自己的流量的人,不会在意他的抗拒,不会察觉自己的无知,更不会“放过他”。

从普通人到“顶级流量”

流浪了二十多年,沈巍一直是个普通人。

让他区别于其他一些流浪者的是,沈巍爱读书。

经常蹲在地铁里、路边看书,拾荒的收入,也都用来买了书,这几乎是他唯一的开支。


沈巍说,原本他每天只有两件事,捡垃圾和读书 / 红星新闻

最初走红的视频里,他在和路人讲解《左传》等经典著作,娓娓道来,金句频出

“儒家学说里‘君子群而不党’的意思是,联合在一起但不营私。”

“唐朝考进士时基本没人选《左传》,因为和《论语》相比,它太长太深奥了。”

“对于浩如烟海的文化本身来说,我们都是井底之蛙,所以要不断学习……”

懂古文,对教育、环保也有自己的见解。


视频中,沈巍在讲述《左传》的趣事 / 某短视频平台

一朝爆红,沈巍的生活“天翻地覆”。

某短视频平台上,话题“大师在流浪”的合计播放量超过了2亿。

网友专门开设账号,发布与“流浪大师”相关的内容,迅速吸引了数十万关注。

某视频网站上“流浪大师”的话题,播放已经超过两亿

一夜之间,各路人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将“大师”团团围住。

可气的是,他们不是为了所谓“大师的学问”,而是为了流量与眼球。

一个在现场等候的微商说“大师的视频能吸粉,有了粉丝东西就好卖。”

另一个视频播主说“谁能拍到这位流浪大师,谁就能火就能涨粉丝。”

“大师就是流量,你们要懂得怎么用才行。”


守候“流浪大师”出现的人群 / 澎湃视频

似乎蹭上沈巍这个热门,一起拍个合照,搞个直播,就能零成本涨粉,秒变网红。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