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抗争史:柯尔克孜人民的英勇斗争与新疆的沧桑巨变
自1840年战争以来,外国侵略者的蚕食鲸吞让新疆地区饱受磨难。柯尔克孜族人民始终与新疆各族人民一道,进行了不屈不挠的保家卫国斗争。从1856年沙俄入侵伊塞克湖地区,到1865年阿古柏匪帮的入侵,柯尔克孜族人民都表现出了坚定的抵抗意志。
在清军于1877年开始收复失地的过程中,柯尔克孜族人民展现了密切的协作精神。当军队在1878年成功收复失地后,西布鲁特的14个部落对清朝的归属更加明确,清也在此地设立了管理机构,并增设了卡伦。柯尔克孜族牧民承担了卡伦的稽查、侦探、修路等重要任务。在1895年,英俄两国背着中国私自瓜分了帕米尔地区,对此,柯尔克孜族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到了1933年,受英支持的民族分裂政权“厥斯坦共和国”出现,柯尔克孜族的先进分子伊斯哈克拜克在乌恰山区组织武装反抗。1934年,他领导的武装力量消灭了逃入乌恰的残部。此后,伊斯哈克拜克率部进驻喀什,负责从喀喇昆仑到帕米尔高原的边境安全,为祖国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疆在1944年爆发了三区革命,柯尔克孜族人民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5年,柯尔克孜族人民在南疆的蒲犁革命中组织武装起义队伍,建立革命政权,有力地支持了三区革命。
终于,在1949年,柯尔克孜族人民与新疆各族人民共同迎来了新疆的和平解放。之后的1954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正式成立。半个世纪以来,柯尔克孜族人民在各个领域的辉煌成就,无疑是他们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的最好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