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什么定惊 ?

社会奇闻 2023-03-15 18:12www.188915.com奇闻趣事
有个有趣的中医故事,你们知道牛黄这味中药是如何被发现的吗?
相传,牛黄是古代著名神医扁鹊发现的,一天,扁鹊正在桌上整理锻制的药材金礞石,此时,邻居阳宝杀了一头病牛,发现牛胆里面有两枚石头一样的东西,不知是什么东西,于是提着这两块东西来请教扁鹊,扁鹊也没见过这种东西,正琢磨着,有人来给阳宝传信,说他老父亲一口气上不来了,正在炕上抽搐。扁鹊急忙赶去阳宝家,只见阳宝父亲双眼上翻,喉中噜噜作响。扁鹊看罢,立即吩咐阳宝去取金礞石,并磨成药粉给阳宝父亲喝下,须臾,阳宝父亲就止住了抽搐,气息也平静了,扁鹊这时也回家了,却发现阳宝给他的那两枚石头不见了。细寻之下,原来是阳宝在慌忙中错把牛黄当金礞石拿去了,扁鹊思忖,难道这种石头真的有豁痰定惊的功效?遂于次日,用剩下的这种石头配药,给阳宝父亲送去服下,不日,病奇迹般的好了。扁鹊就将这种黄牛胆内的深黄色之物命名为牛黄。从此,牛黄这味药偏诞生了。

一古代用什么定时间

至少125年来,时间旅行一直让科学家和作家着迷——图为日本东京一家机器人餐厅,延时拍摄后获得宛如时空穿梭般的幻境效果。

摄影MATTHEW PILLSBURY

6月10日是个有趣的日子——天智天皇10年4月25日、即公元671年6月10日,日本第一次敲响时钟——漏刻(源于中国、依靠水流工作的古代计时器);,日本将这天定为“时间纪念日(時の記念日)”。

漏刻至少出现于中国的夏商时期最早是简单的单只泄水型漏壶;后来逐渐发展出使用数只补给水壶的多级漏壶(上图)。

图源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日本东京东急广场的复杂镜面让人仿佛置身纷繁复杂的时空回廊。

摄影MATTHEW PILLSBURY

正好6月即将过半,一不留神连今年都即将过半了;而且,这个冷门的“时间纪念日”恰逢宝贵周五,更要倍加珍惜这份难得的“时间”——所以,从现在开始,用今天剩下的时间,我们来纪念一下“时间”吧!就像熬过一周、周五下班的那段时间一样——“时间”本身一定是美好的——以下图片

“事情到,一定会皆大欢喜;

如果没有皆大欢喜,

那一定是因为事情还没到。”

↓“这里是我职业生涯的开始(左图1979年)

我在这家医院担任产科护士42年,

右图是我将要退休前(右图2021年)。”

图源@nankie

“我的妈妈(摄于2000年)

和我的妹妹(摄于2021年)”↓

图源@ThenemeY27Report

“14年后。”↓

图源@NYGroove

“从1996年开始,我们一起长大;

到2013年,我已经几乎停止长‘大’,

但它没有。”↓

图源Jmtrapas

几天后,

一位房产经纪人对针对于自己的乱涂乱画——

做出了“幽默反击”↓

图源@Palifaith

“几年前我继承了一幅画,

一次旅途中我竟偶然发现了画中的建筑。”↓

图源@_KeepThePUNgoing_

一天中不段的立方体窗口↓

图源@solateor

“心脏内直视手术后一年半,

我为自己感到骄傲。”↓

图源@StarksTins

“一年前,我感到无比沮丧,甚至想结束生命(左图);

但如今,我熬过来了,一切都变好了(右图)。”↓

图源@NEDudcat603

“我上学第一天 VS 我的第一天教师培训。”↓

图源@mickoshea

“两位不同的医生曾跟我说,我活不到40岁,

当时我有450多斤重(左图);

今天是我40岁生日(右图),

我减掉了近320斤肉。”↓

图源@lesszachmoore

“一年后,我从开颅手术中康复,

并且变成了‘忍者勇士’

(美国一档闯关真人秀节目)”↓

图源@QuiGonGiveItToYa

“我朋友的大学第一天 VS 毕业前一天。”↓

图源@HappyCrona

地球上燃烧的蜡烛 VS 国际空间站微重力下燃烧的蜡烛↓

图源NASA

刚开始午睡 VS 午睡正酣↓

图源Tford89Report

去湖边玩耍的路上 VS 玩完回家的路上

图源@Aspen_Lou

100多年前的南极 VS 今天的南极↓

图源@Sumit316

中国毛乌素沙漠,经过多年治理,

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

图源CGTN

人与“时间的横截面”相比,

过于渺小↓

图源riddit,@WillOfTheLand

“事情到,一定会皆大欢喜;如果没有皆大欢喜,那一定是因为事情还没到。”所以,当你还在追问“时间都去哪儿了?”——答案是,所有“时间”终究会去到美好的地方,我们只需要安心跟随,便一定也能到达。今天“时间纪念日”,祝你快乐。

进入专区——

618年中特惠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


二古代定位置用什么

我国古代出海航行,很早就知道观看天体来辨明方向。西汉《淮南子》记载,如在大海中乘船而不知方向,那观看北极星。《齐俗训》“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悟矣。”

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外篇·嘉遯》记载:“夫群迷乎云梦者,必须指南以知道;并乎沧海者,必仰辰极以得反。”

东晋法显从印度搭船回国的时海上见“大海弥漫,无边无际,不知东西,只有观看太阳、月亮和星辰而进。”

北宋以前,航海中还是“夜间看星星,白天看太阳”。直到北宋时才用指南针。

到元明时期,我国天文航海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已能观测星的高度来定地理纬度。这是我国古代航海天文学的先驱。这种方法叫“牵星术”。牵星术的工具叫牵星板。

牵星板用优质的乌木制成。一共十二块正方形木板,最大的一块每边长约二十四厘米,以下每块递减二厘米,最小的一块每边长约二厘米。另有用象牙制成一小方块,四角缺刻,缺刻四边的长度分别是上面所举最小一块边长的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和八分之一。

比如用牵星板观测北极星,左手拿木板一端的中心,手臂伸直,眼看天空,木板的上边缘是北极星,下边缘是水平线,这样就可以测出所在地的北极星距水平的高度。高度高低不同可以用十二块木板和象牙块四缺刻替换调整使用。求得北极星高度后,就可以计算出所在地的地理纬度。

元代时意大利的马可波罗由陆路来我国,在我国多年后由海路回去。海路航线是经我国南海进入印度洋折而往西。马可波罗当时是搭乘我国船舶回去的。在他的游记中记载了当时的航海情况。据记载,海船由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后,便有北极星高度的记录,那时我国航海家已经掌握了牵星术。

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往返牵星为记”。明代牵星,一般都是牵北极星,但在低纬度(北纬六度)下北极星看不见时,改牵华盖星。

明代在航海中还定出了方位星进行观测,以方位星的方位角和地平高度来决定船舶夜间航行的位置。当时叫观星法,观星法也属牵星术范围之内。

明代牵星术的航海记录,例如从古里(今印度的科泽科德)到祖法儿(今阿拉伯半岛东海岸阿曼的佐法尔)航路,在古里开船,看北极星的高度是六度二十四分。船向西北,船行九百公里到莽角奴儿(今印度门格洛尔),看北极星的高度是八度。后船向西北偏西,航行一千五百公里,在大海中,看北极星的高度是十度。又船向正西稍偏北,航行二千一百公里,到祖法儿,看北极星的高度是十二度四十八分。

把北极星高度用当时的算法拆算地理纬度,和现在各地的地理纬度基本相合。又从航路来看,航向和航程也和现在的肮路大致相同。由此可见,明代天文航海技术已经相当先进。

关于求天象出没时间,明代航海家也有些规定。流传下来的明末抄本航路专书中有太阳月亮的出没时间表,还有“定太阳出没歌”和“定太阴出役歌”。

定太阳出没歌

“正九出乙没庚方;二八出兔没鸡场;

三七出甲从辛没;四六生寅没犬藏;

五月出艮归乾上;仲冬出巽没坤方;

惟有十月十二月,出辰入申仔细详。”

这是把十二个月的太阳出没时辰用一首歌诀来概括。正月、九月太阳出在乙时没在庚时,乙时在卯时和辰时之间,庚时在申时和西时之间。又兔指卯时,鸡指酉时。甲时在寅时和卯时之间,辛时在酉时和戌时之间。犬指戌时。艮时在丑时和寅时之间,乾时在戌时和亥时之间。巽时在辰时和已时之间,坤时在未时和申时之间。

五月是夏至所在的月份,所以太阳出的时间要早,落的时间要晚。仲冬是十一月,是冬至所在的月份,所以太阳出的时间要晚,落的时间要早。这样计时和天象实际相比是有些误差的,但大致还适用。


三抢劫在古代会定什么罪

  变异型有以下几种男女双方商定抢婚。青年男女相恋,遭到父母反对;或男方家庭贫困,无力支 付聘金》或女方父母悔约,将女儿另许他人。面对这种情况,男女双方共同密商,约 定好时间和地点,让男方去抢婚。女方父母若发现女儿被抢,自然会奋力阻拦,但 为时已晚,日后只好默认,,也有至死不认亲生女儿的。

四定在古代是指什么

是古代传统历法,确定每月的第一天(初一、朔日)的一种计算方法,与平朔相对。这种算法将太阳黄经和月球黄经相同(日月合朔)的时刻称为“朔”,将含“朔”的当天称为“朔日”作为每月的第一天也就是初一。
在古代天文学中,三五指的是三辰五星。
“三辰”(sān chén),指日、月、星三辰从昏明。语出《左传·桓公二年》“三辰旂旗,昭其明也。” 杜预 注“三辰,日、月、星也。” 南朝 梁 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昭昭若三辰之丽于天,滔滔犹四渎之纪于地。”。
”五星“,古指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五星。这五颗星最初分别叫辰星、太白、荧惑、岁星、镇星,这也是古代对这五颗星的通常称法。把这五颗星叫金木水火土,是把地上的五原素配上天上的五颗行星而产生的。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