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和尚可以吃肉?
一什么和尚不能吃肉
佛教一直有大乘[dà chéng]佛教和小乘佛教之分。根据小乘戒律书《五分律》记载在释迦牟尼传教期间,他和他教导的比丘[bǐqiū]们,都是托钵[bō]乞食为生,施主给什么就吃什么,也包括鱼和肉。因为化缘得来的这些肉食,是符合佛法里规定的“三净肉”标准,属于信徒可食用的范围。(若不见为我故杀者,若不闻为我故杀者,若不怀疑为我故杀者——《四分律》)。那为什么大众印象里的和尚吃肉就是破戒呢?
和小乘佛教不同,大乘佛教的佛经里是主张吃素的,他们认为世间太多杀生的罪恶是因为老百姓吃肉而引起的(凡杀生者,多为人食,若人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同罪。——楞伽[léng jiā]经)。但即使倡导吃素的大乘佛教,也没有将“不许吃肉”作为制度绝对化。第一次明确规定“和尚不能吃肉”的是一位皇帝,南梁武帝萧衍[yǎn]。萧衍本人就是大乘佛教的狂热信徒,他曾多次抛弃皇帝身份,主动要求出家去当和尚,萧衍在公元511年向全国颁布诏书《断酒肉文》,明令禁止天下僧尼饮酒吃肉。
从此以后,不吃肉渐渐成为大乘教派信徒的基本行为准则。即使现在,在云南、泰国、日本等信仰小乘佛教的地区,和尚依然能够食用“三净肉”。
二可以吃肉的和尚叫什么
有两次,我到庙里吃斋,看到菜里有葱有蒜。可见庙里的和尚,佛经还没有读通。那么多的斋,算是白吃了。 和尚可不可以吃肉,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不搞一概而论。佛教分为大乘与小乘。大乘是一心度人,以自度为度人手段,所以什么肉都不能吃。小乘但求自度不求度人,允许吃三种“净肉”(“三净肉”为“一我眼不见其杀者;二不闻为我杀者;三无为我而杀之疑者”)。三和尚什么情况下可以吃肉
素食之风,古已有之,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十分盛行。古时吃素,倒不是由于当时经济落后,没有肉吃,只好以瓜菜裹腹。而是那时,已经出现了“养、助、益、充”的饮食观念,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这在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就有详细记载。
但主要的原因,还是老庄清静无为哲学思想的影响。一大批隐逸的文人,崇尚自然,认为吃肉使人气浊,吃素使人气清。追求清气,极力奉行素食的原则。吃素本是一件好事。但发展到后来,就走火入魔。
吃素本是一件好事。但发展到后来,就走火入魔。可见凡事不宜太过。《汉书》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个叫周泽的人,餐餐吃素,以致营养不良生病。老婆怪他,讲何苦这样把自己折磨。周泽一听,火冒三丈。马上以“干犯斋禁”的罪名,把老婆送进监狱。“干犯斋禁”,当时可不是小罪,大概和现在的“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差不多。至于“坐斋不谨”,则要杀头。“坐斋不谨”到底是什么罪?不详细考证,绝对猜不出来。其实好笑得很,不过就是吃素的时候,不小心放了屁。放屁而被杀头,恐怕谁也料想不到。
吃素的优良传统,后来竟被从国外传入的佛教,一把抢过去了。有点荒唐。
和尚原来是可以吃肉的。佛经《戒律广本》写得很明白佛教没有吃素的规定。佛家禁止吃的,是“荤”。这个荤,不是我们现在的概念,指鸡鸭鱼肉一类的动物食品。我们现在讲的荤,佛教叫做“腥”,而不叫“荤”。佛经里荤字不读hun,要读成xun,熏的意思,指气味熏人的蔬菜,“荤乃蔬菜之臭者”。《梵网经》讲得更具体“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辛”,荤就是这五种蔬菜。荤字从草头而不从肉旁,说明荤的原始意义,是植物而非动物,至于荤为什么从植物变成了动物,三言两语说不清,以后单独介绍。佛教认为吃了荤,耗散人气,有损精诚,难以通于神明,所以严加查禁。有两次,我到庙里吃斋,看到菜里有葱有蒜。可见庙里的和尚,佛经还没有读通。那么多的斋,算是白吃了。
和尚可不可以吃肉,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不搞一概而论。佛教分为大乘与小乘。大乘是一心度人,以自度为度人手段,所以什么肉都不能吃。小乘但求自度不求度人,允许吃三种“净肉”(“三净肉”为“一我眼不见其杀者;二不闻为我杀者;三无为我而杀之疑者”)。对于“比丘患病者”,即生了病的和尚,实行人道主义政策,特殊照顾,什么肉都可以吃。如今,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的洋和尚,中国蒙、藏、傣等少数民族的和尚,都允许吃肉。
佛教在引进中国的初期,还来不及形成中国特色。所以那时,和尚还可以吃肉。和尚不准吃肉,是在一千四百多年以前,南朝的梁武帝萧衍提出来的。
在中国历史上,萧衍可以算是最可爱的一个皇帝。他笃信佛教,自称“三宝奴”。想当和尚,想得几乎发疯。竟然先后四次,擅离职守,跑到同泰寺,把身子舍给庙里,去当和尚。一个皇帝,自动放弃一切合法权益,连身体都舍掉,变成了同泰寺的庙产,不会再管朝廷的事。可是当时,没有副皇帝,可以在皇帝不能履行职责时,依法代行皇帝的职权。那时又不兴临时任命代理干部,萧衍不驾崩,谁也不能当皇帝。
“国不可一日无君”,事情简直麻烦透了。满朝文武,不知开了多少大会小会,进行过多少紧急磋商。讨论来,研究去,惟一的办法,还是只能把皇帝赎回来。于是马上从国库提出现款,找同泰寺洽商有关购买事宜。同泰寺有利可图,进行配合。终于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用等价交换的办法,把萧衍收购回来。立即恢复他的人身主权,让他继续担任领导职务。萧衍坚决舍身,怎奈级别太高,还是身不由己。仅仅有利于同泰寺,一次又一次地创收。假如不是无限忠诚于佛教事业的萧衍,换成别人这样做,那只能认定是为了得回扣。
萧衍手不释卷,一部《大般涅经》,烂熟于心。经书里规定“戒杀生”。萧衍想,学活用,干脆不准吃肉!肉不能吃,看你杀生还有什么用?一经决定,立即行动。紧急传旨臣民提倡吃素。和尚一律不准吃肉。天地神明祖宗,享受和尚待遇。何谓和尚待遇?即祭祀天地神明祖宗的供品,不准再用三牲猪头,统统改成面粉做的猪头猪肉。金口一开,一呼百诺。一时,素食者“天下户口,几去其半”。
可见,和尚不准吃肉,完全是萧衍从“不杀生”的观点演化出来的规定。
---
传统文化那些事儿
四和尚吃肉会受到什么惩罚
邪念生贪欲,故不听食肉。由食肉生贪,贪心致迷醉;
迷醉长爱欲,不解脱生死。
为利杀众生,为肉追钱财;
彼二人恶业,死堕叫唤狱。
三种名净肉,不见闻不疑;
世无如是肉,生堕食肉中。
臭秽可厌患,常生颠狂中;
多生旃陀罗,猎师屠儿家。
或生罗刹女,及诸食肉处;
罗刹猫狸种,食肉生彼中。
上品鬼王,中品罗刹,夜叉,飞灵
狐狼乌鹊等,食我此身肉,
长养此身体,为诸虫所食。
生死身,众生则有生,
应如是授药,令得离此难。
世医不能治,无人救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