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真实照片,中国古代人真实照片
一古代貂蝉的真实照片
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传说在她快出生的时候,村里的桃花、杏花一 夜之间全部凋谢,等到她降临人间,桃树、杏树便从此不再开花,人们都说是因她 的美胜过了桃杏之花,桃杏之花羞于开放了。在一个月圆之夜,已长成花季少女的貂蝉正对月而拜,本高悬于空中的月亮竟 慌忙躲进云中,再不肯出来,她的美令明月都自惭形秽,于是,貂蝉的美名便传开 了。二古代杨玉环的真实照片
杨贵妃作为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与西施、貂蝉、王昭君齐名。她的美貌被称作是连花儿看到都会羞愧地低下头的“羞花”。那么杨贵妃到底有多美?我们不能亲自见到,我们可以在很多名家的诗作中看到对杨贵妃美貌的描述。
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宫中沉香亭欣赏牡丹时,乐人们正要表演歌舞助兴。唐玄宗认为,对待牡丹这种名花,还有杨贵妃的美貌,不应只用陈词旧调,于是便请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进宫之后,看到站在牡丹花丛中的杨贵妃,顿时被其美貌折服,于是挥笔写下《清平调》词三首,其中最广为流传的就是第一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描写出了身着华艳霓裳,容貌照人、宛如瑶池仙子一般的杨贵妃。
只是历史上倾国倾城的美人大多结局不好,杨贵妃也是如此。唐玄宗在位后期时局动荡,公元755年,安禄山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叛乱直指长安。唐玄宗无法阻挡叛乱,和杨贵妃及杨国忠逃往蜀中。在经过马嵬坡时,以陈玄礼为首的禁军军士,一致认为是杨贵妃是祸国红颜、魅惑皇帝,要求玄宗处死杨国忠和杨贵妃。禁军先是乱刀杀死杨国忠,然后再给唐玄宗施压,唐玄宗在高力士的劝说之下,不得不下命赐死了杨贵妃,将贵妃缢死在佛堂的梨树下。
后来唐玄宗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对于杨贵妃的死是无比的伤痛,于是派人去寻找杨贵妃的遗体,但始终未能寻得。这也有人说杨贵妃并没有死,各种史书记载皆是贵妃死于马嵬坡,这种说法也只是一种不想看到美人薄命的美好愿望吧。
1994年,内蒙古赤峰地区出土了一座辽代古墓,正是这座辽代墓地,使得我们见到了杨贵妃的真容,我们也终于知道那个集玄宗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到底有多美。要说这个赤峰地区,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这考古出了距今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6000年前的红山文化,5000年前的新石器文化等很多古老的文明。
这座辽代古墓就是在赤峰宝山村内的“宝山”上,1993年,村民突然被一生爆炸声吵醒,原来是有一座古墓被盗墓贼挖掘,盗墓贼采用粗暴的方式直接炸开一个大洞,不但把墓内的陪葬品洗劫一空,还对古墓结构造成了毁灭性伤害。后来考古部门立刻将该古墓保护起来,并在1994年开始抢救性挖掘。
古墓的主位位于宝山的阳坡上,周围排列着三排大大小小十余座的墓室,中间还有一个墓室用作祭奠。根据这样的布局,考古专家分析并确证了这是一座辽代贵族的墓地。
由于遭到盗墓贼的破坏,主墓与数十座的子墓只留下了两个相对完整的墓穴。以至于没有证实墓主人的真正身份,不过在疑似墓主人妻子的二号墓中出土了一系列完整的壁画,墓中的壁画保存完整,而且因为是壁画,才没有被盗墓贼洗劫。二号墓中东西南北四壁都有壁画,南北两壁是神话传说、西壁是牡丹图,而东面的壁画则是一幅人物画。也正是这一幅人物壁画,让我们见识到了杨贵妃的风采。
专家根据壁画上人物的服饰推测,壁画绘制的内容应是晚唐时期。壁画内容是一个身着华服的贵女在逗鹦鹉,她身着红色唐装,皮肤白皙,容貌精致,举手投足之间透着贵气。贵女身前有一张红木桌子,桌子上有一只鹦鹉,而贵女正执笔写着什么。身后有两个侍女,其中一个捧着容器,一个拿着摇扇,显然是在服侍前面那个逗鹦鹉的女子。三个人身形皆是微胖,正符合唐代以白胖为美的审美观念。
那为何说这幅壁画是杨贵妃的呢?原来唐代郑处诲在《明皇杂录》中有记载,岭南进献了一只雪白的鹦鹉,当地官府进献给唐玄宗之后,玄宗将这只鹦鹉送给了喜爱训练鹦鹉的杨贵妃,杨贵妃非常喜欢这只聪明的鹦鹉,并给它取名“雪衣娘”。后来杨贵妃便常常调教这只鹦鹉,据说这只鹦鹉仅是听着杨贵妃读了几遍《心经》之后,便可以背得滚瓜烂熟。
这只叫“雪衣娘”的鹦鹉聪明伶俐,备受杨贵妃的宠爱,有一天“雪衣娘”在宫殿砖瓦上玩耍时,意外丧命于一只老鹰之手,发生了这件事之后,杨贵妃十分痛心还为它作传立碑,称为“鹦鹉冢”。
所以这幅壁画就是在描述杨贵妃训练鹦鹉“雪衣娘”的场景,后来这幅壁画被考古专家命名为《杨贵妃教鹦鹉图》。由于大量的文物都被盗墓贼洗劫、破坏,所以出土的文物最有价值的就是这些保存完整的壁画了。现在这幅壁画收藏在蒙古赤峰地区的博物馆里,被称作镇店之宝。
通过这幅壁画,让我们看到一个容貌清丽,贵气逼人的杨贵妃,虽然身材微胖,确实是符合唐朝的审美。白居易形容她为“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也难怪会让唐玄宗如此宠爱。只是美人多薄命,最终还是成了时局动乱的“替罪羊”,死在了马嵬坡上。纵然后来玄宗后悔,也挽回不了杨贵妃的生命。
三古代四大美女的真实照片
我国古代四大美女的照片如图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杨玉环贵妃醉酒观花时的故事。
玉环羞花,有一种小巧玲珑的花卉,它的复叶酷似芙蓉枝,点点对称,宛如鸟羽。
植株上缀以数朵淡红色的小花,状若杨梅。人们用手一指,它那羽状小叶便很快闭合,叶柄也慢慢垂下,就象初涉人世的少女,因为纯洁和朴实,才那样忸怩、娇羞,所以人们都叫它“含羞草”。传说杨玉环初入宫时,因见不到君王而终日愁眉不展。
有一次,她和宫女们一起到宫苑赏花,无意中碰着了含羞草,草的叶子立即卷了起来。宫女们都说这是杨玉环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唐玄宗听说宫中有个“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见,封为贵妃。从此以后,“羞花”也就成了杨贵妃的雅称了。
含羞草“羞”于见人,是由于植物电的缘故。含羞草的叶栖基部,有一个薄壁细胞组织叫做“叶褥”,平时里面充满了足够的水分。当叶片受到刺激时,薄壁细胞里的水分,在植物电的指令下,立即向上部与两侧流去。
由于叶片的重量增加,就产生了叶片闭合,叶柄耷垂的现象。含羞草植株纤细娇弱,为了生存,它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形成了这种适应环境的特殊本领。
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国古代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四古代沈珍珠真实照片
沈珍珠在历史上不过是唐代宗李豫在成为皇帝之前的妾室,连名分都不清楚。珍珠这个名字也是小说家给起的。
她之所以传奇,只是因为她生下了继任皇帝唐德宗李适,而她本人却在安史之乱中失踪了,唐德宗后来几十年如一日的寻母,让人感动,影响很大,所以才如此出名。
乱世中的失踪,是小说家的最好题材。记得很多年前那部《珍珠传奇》,真的是十分吸引。
755年,安史之乱中玄宗仓皇出逃,沈氏因为地位低,未能有幸随驾出逃。
756年,李豫收复洛阳,于掖庭宫中见到沈氏,其收复北地重任在身,没有迎回长安,遂李豫将沈氏安排在洛阳。不想洛阳陷落,沈氏从此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762年,唐代宗即位,764年立皇长子李适为皇太子,并下旨寻太子之母沈氏。
779年,代宗去世,其子李适即位为唐德宗,册封生母沈氏为皇太后,册封仪式上,德宗及大臣对着空气跪拜,可谓“子欲养而亲不待”,朝臣都为之哭泣。封赏了沈家100多号人。
在李豫第一次收复洛阳,见到沈珍珠的时候,却没有带她走。所以史家推论,安史之乱洛阳陷落,皇宫也陷落,落入贼人之手,沈珍珠可能在这个过程中被贼人玷污了。而李豫对她的态度很一般,她唯一出众的地方就是生下了李豫的长子。所以,李豫没有带她走,将她留在洛阳。
第二次洛阳陷落,她就失踪了,很可能是有原因的。如果正常情况,唐德宗找沈珍珠那么多年,不可能找不到,一个大活人,不管怎么样,总会有蛛丝马迹,不会了无音信。所以,有可能是唐代宗不想自己的太子有一个被玷污的母亲。也有可能有什么历史的真相被唐代宗给隐瞒掩盖了。
唐德宗确实十分孝顺,他可能并不知道真相。而他的孝顺,可能是唐代宗看重他的原因。
历史的真实总是这么残酷。所以看电视就看电视,沉浸在情节和其中的人物中。女性不要想象真实的历史跟电视剧一样浪漫美妙。这两者需要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