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海啸之后灵异事件( 海啸后灵异事件)

社会奇闻 2023-03-15 18:12www.188915.com奇闻趣事
高调作秀反而害了自己
第一善人陈光标高调捐款20亿元后“失踪”现在怎么样了?
中国慈善企业家不计其数。他们不仅用自己的钱帮助贫困学生,还把钱“送到”国外灾区。可以说捐赠无国界,也正因如此,人们对其非常赞赏,赞不绝口。但也有例外,比如陈光标。
虽然陈光标一直在做慈善,但在巴基斯坦发生洪灾时,甚至捐出了100万元的惊人数额。但并没有迎来人们的掌声。反而越做越错,不了了之。
陈光标做了什么导致了现在的结果?
陈光标出生在安徽附近的一个小县城。他没有背景,家里穷1968年出生的他,从10岁开始就在思考如何做生意。在此之前,他家已经饿死了两个孩子。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他不得不自己寻找出路。
那时候如果想在县城喝到干净的水,需要去专门卖水的水店买。这也让陈光标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创业”。,他不同于常见的水摊,把原来一碗水卖一分钱改成了随便喝。没想到市场一下子打开了,人们都去他的水店买。
然后他利用卖水省下来的钱,做了一个像卖冰淇淋一样的大众生意。虽然他并不富裕,但他顺利地度过了童年。上世纪80年代,陈光标通过大米批发赚了不少钱,成了当时少有的万元户,当年他才17岁。
对于青少年来说,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读书,于是成为万元户的陈光标并没有像一般人期望的那样继续从事大米批发生意,而是成为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名学生。“万元户+大学生”的双重身份也为他的创业之路打开了视野。所以陈光标当了医生后,毅然选择了辞职创业。
后来成为知名企业家,不断向慈善机构捐款。
刚创业的陈光标,做过各种生意,小商贩,店铺做生意。可以说只要能赚钱的,他基本都试过了,就是没出过什么风头。一次机缘巧合,他用自己的医学知识拼凑出自己见过的耳穴疾病检测仪,并大力宣传,说可以检测人体上的各种疾病。
虽然这种说辞现在看来有点笨拙不靠谱。但陈光标成功申请了国家专利,成功包装成专业级产品,并以8000元的高价卖出,要知道其成本只有400元左右。而陈光标的强势包装自然也收获了不错的效果。
突然之间,他从万元户变成了千万身价的企业家,并在1997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开始做慈善。他不仅为白血病患者捐款,还为家乡修路,并且在2004年海啸袭击印尼的时候,捐了惊人的500万元。
在汶川地震中,捐赠了7000多万元的物资,他带领的救援队救出了131名幸存者。一时间,人们对他赞不绝口,心里有一点膨胀了。
他什么时候开始声名狼藉的?
自从被人称赞后,陈光标一直努力多做慈善,稳定自己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不料用力过猛,遭到了反噬。只要他出现在灾难现场,就会有摄像机和媒体。虽然人们认为他是在作秀,但他并不在意,依然做出莫名其妙的慈善行为。
甚至不远千里来到美国帮助无家可归流浪汉并与他们合影。2010年,陈光标在云南、贵州、新疆等地捐款时,将总计3300万元的慈善资金打成了钱墙。在媒体的众目睽睽之下,他把钱装进了8万个红包,声称要把这些钱送到贫困地区。
如此高调的举动,自然遭到了群众的嘲讽,认为他是慈善小丑,怀疑他的慈善目的,不断攻击他。终于在2016年,他私刻印章、产品堆积、债务堆积的消息陆续在媒体爆出,让公众质疑他之前的慈善行为是否也有猫腻。随着事件持续发酵,陈光标不得不退出公众视野,这场持续了十余年的慈善捐赠也告一段落。
做慈善是没错,但像陈光标这样的高调捐赠,违背了慈善家在人们心目中的低调形象,其实是得不偿失的。但又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做慈善一定要低调吗?慈善本身又意味着什么?欢迎评论

一2004泰国海啸灵异事件

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
这次地震发生的范围主要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的消亡边界。地处安达曼海。震中位于印尼苏门答腊以北的海底。当地地震局测量为里氏地震规模6.8,中国香港、中国大陆及美国测量到的强度则为里氏规模8.5至8.7。
其后香港天文台和美国全国地震情报中心分别修正强度为8.9和9.0,矩震级为9.0。确定为矩震级达到9.3。
这是自1960年智利大地震以及1964年阿拉斯加耶稣受难日地震来最强的地震,也是1900年以来规模第二大的地震,引发海啸高达10余米,波及范围远至波斯湾的阿曼、非洲东岸索马里及毛里求斯、留尼汪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截止到2005年1月20日为止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已经造成22.6万人死亡,这是世界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
此次海啸的波及范围达到6个时区之广,仅次于1960年智利大地震所引起的海啸。肯尼亚、索马里(东三区)、毛里求斯、法属留尼汪、塞舌尔(东四区)、马尔代夫(东五区)、印度(印度半时区)、孟加拉国、斯里兰卡(东六区);
缅甸、澳属科科斯(基灵)群岛(缅甸半时区)、印度尼西亚(西部)、泰国(东七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都遭遇了海啸的冲击,导致不同程度的人命伤亡和经济损失。
不少专家都指出,这次大地震引起的海啸所造成的巨大伤亡,与当地的环境保护策略分不开。举例说这次受灾打击最严重的两个地区泰国和斯里兰卡,都有因为过度开发而破坏海岸生态的记录。
泰国的普吉为了发展旅游业,而把海岸的红树林砍伐,开发成度假区,而多年前因拍摄电影《迷幻沙滩》成名,导致大量旅客涌入而生态被严重破坏的PP岛最为严重;而斯里兰卡因为过度开发而导致水灾,但由于修复工作未能在海啸前完成,结果对当地造成双重打击。
反而十年前不断受飓风威胁的孟加拉,由于风灾过后当地重新种植防风林及回复海岸生态,使海岸得到珊瑚礁及红树林的保护,从而减轻当地所受到的损害。
为防范将来可能发生的大地震,泰国当局已在各个重灾区重新种植百多棵大树,以希望卸去地震带来的海啸所造成的冲击,从而减轻损害。

二泰国海啸后的灵异事件

印尼地震及海啸已造成当地至少420人死亡。视觉中国 图

9月28日下午,印尼中苏拉威西省发生7.7级地震,随后引发大规模海啸,目前已造成832人死亡。该国副总统预计,死亡或将达数千人。

地震发生后,3米高的海啸冲击着中苏拉威西省帕卢市海岸,卷走临海房屋,街道一片狼藉。目击者拍下的海浪视频,让张俊想起了14年前自己亲历的那场震惊世界的印度洋大海啸。

2004年12月26日,正在泰国甲米兰塔岛海边度蜜月的张俊夫妇与这场造成近23万人死亡的天灾擦肩而过。

短短一天之内,从新婚蜜月的兴奋,到突遇灾祸的失望,再到劫后余生的庆幸,当晚,在“可能出现10米高海浪”的预警下,暂息在山坡上的张俊夫妇许下“下辈子还做夫妻”的承诺。

“灾难过后,我觉要更加珍惜眼下的生活。”9月29日晚,现任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新加坡校区电视新闻讲师的张俊,向澎湃新闻(.thepaper.)讲述起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及其带给他的改变。

海水先退再涨,撤离如《泰坦尼克号》场景再现

遭遇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时,张俊和新婚妻子正在泰国甲米兰塔岛度蜜月。

他们所住的度假村临着海滩。2004年12月26日那天上午,刚吃完早饭的两人,眼看着海浪涌了过来。

“其实,在海啸发生前,我们已察觉出当天的沙滩有些不太一样——礁石都露了出来。我们当场询问了一些年纪较大的当地人,他们只是觉得奇怪,说这样的情况并不常见,但并没有人知道,这正是海啸发生的先兆。”张俊解释说,在海啸发生之前,海水会向内聚集,随后发力涌向岸边。

没过多久,海浪便一个接一个地涌来。

即便如此,张俊还尚未意识到发生了海啸。彼时,作为《上海日报》

在通讯尚不那么发达的2004年,直到度假村的负责人向顾客通报情况,他们才知道发生了地震和海啸。张俊随即撤离到了地势较高的山坡上,想要跟家里人报平安,打了一半电话就没有信号了。

当时,第一波海啸的势头剧烈,但浪并不高,第二波海啸的浪则突然高了起来。度假村的住宿区是建在山坡上,位于海滩边的大堂、餐厅等公共区域都被海啸冲毁。

与世隔绝,听着接连不断的警报声,度假村的负责人已然成了大家的“新闻发言人”,他或是通过内部的通讯方式与曼谷总部取得了联系,基本每半小时更新一次进展和新闻。

由于手机没有信号,语言不通听不懂泰语广播,这位“新闻发言人”成为了张俊唯一的信息

“就像是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场景再现,妇女儿童和年纪大的先走,然后是年轻人,我们是一批走的。”张俊说。

海啸后,留给人们做选择的时间并不多

如今,距离那场造成近23万人死亡的“世纪之灾”已过去了14年。

回首过去,张俊道,劫后余生的经历对他产生了三点影响——

“一,我开始阅读这方面的书籍。通过读书,我了解到海啸是一波接一波的,遇到海啸后必须要知道如何最快地作出反应。

近期刚看了关于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和海啸的书,叫《Strong in the Rain》,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地震和海啸来临的时候,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在这不多的时间内,恰恰决定着你会选择哪条道路,有可能会生存下来,也有可能会受伤,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如果人们平时有这样的意识,就更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作出正确的选择。

二、我感受到对世界地理知识了解的重要性。像日本、新西兰、中南美洲,还有我国的台湾,都是地震多发带,无论是去出差或旅游,都有可能遇到地震、海啸的情况,心里需要先有所准备。

三、经历过这场灾难,我体会到世事难料,一定要更加珍惜眼下的生活,把每一天都过得更有意义。”

张俊说,亲历海啸的经历给他留下了一个不小的后遗症——“如今我到任何一个海边度假,别人可能会直接享受沙滩阳光,而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向很远的地方海平线是不是在向我这边逼近?这样视觉上会有一些误差,所以我会凝视远方看很长的时间,直到确认是比较安全的,再开始娱乐活动。”

29日,张俊通过

张俊沉思了几秒,说“这是天灾,是不可预见的,人类活动大多受到大自然的影响。”张俊强调,“我们人类的行为,要充分去尊重自然,而不是一味地改造自然,自然的历史比人类要长,所以我们要更好地了解我们生存的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创造未来。”

张俊夫妇印度洋大海啸死里逃生的全过程惊心动魄5天5夜

2004年12月26日,当大多数年轻人还沉浸在圣诞节的欢乐气氛之时,上海日报

海啸前大海平静而恬美

经过6个半小时的海陆空行程,我们千辛万苦从曼谷到达位于泰国南部浪塔岛(Lanta)的史瑞浪塔(SriLanta)度假村准备度过5天的蜜月假期时,已是西方圣诞节当天夜里11时30分。与普吉岛相比,浪塔岛更加安静,来到此地的游客以西方人为主。

26日上午9时15分到达海边餐厅吃早餐。前台是露天的,餐厅、按摩室、酒吧,全是开放式的茅草亭,蔚蓝的大海显得平静而恬美。身穿泳衣的西方游客们带着孩子在海边、游泳池里、躺椅上、椰树下尽情享受着阳光。

两人多高的大浪突然涌来

上午10时30分用完早餐,我们在海滩上散步。突然一个两人多高的大浪涌来,将远处的快艇掀翻几个跟头并撞击在礁石上,3个船员掉下海。海边游泳的人呼叫着赶紧往岸上跑,有人跑不及被海浪冲倒。

这时海水已淹没了所有礁石,使海岸线比涨潮时还高出好几米。海滩上卖衣服的小贩说,生活在岛上十几年从来没有看到过此情景。我们的脑子一片空白!

我们正打算帮小贩将衣服拎到高处时,又一轮海浪将海岸线逼到了泳池边,淹没了所有沙滩。度假村的工作人员正忙着救护一位身着黑色泳衣的中年女士,并试图从两面用绳索将快艇拴在椰树上。孩子们已有些受惊吓,纷纷跑到接近路面的高地观看。

11时整,我们在茅草亭里看见远处又有一个巨浪袭来,原本还想多拍几张照片的我,顿觉情况不妙,浪越逼越近,只听有人大叫一声“Run”(快跑)!我俩头也不敢回,拼命地往高处跑。

孩子们尖叫着、哭喊着妈妈。刚跑到马路上,海浪就冲上了路面。

也就是一瞬间,我们再回头,度假村的前台、餐厅、泳池和所有茅草亭都已被湮没!

万幸,山拯救了我们!

水里到处是木棍、干草。有游客从水里踉跄地爬出来,酒店员工一一救起了落水的女服务员,我看见很多游客腿上有多处划伤,一男服务员的眼睛往下流着血一瘸一拐地上了岸。连那些水性很好的游客和SriLanta的海员都受了伤,又何况我俩不太会游泳。站在路边的我们显得惊慌失措。我更是双腿发颤。

怎么办?

度假村负责人过来,叫我们往山上撤退!

万幸!我们住的木屋从山下一直延伸到山上。于是人们都聚在了山上最高的一个亭子里,不知该怎么办,有些人的包被冲走了,有些人的护照留在前台也被冲走了,还有些人在清点人数。

我们这个酒店入住了五六十名游客,大多数人一星期前就到了。一半人来自法国,另一半人中多数来自英国,其余就是加拿大、阿根廷、西班牙、美国人等。除了我俩是中国人,和一个似乎不会讲英语的日本人外,再没有东方人。

我们被困住了!

约12时,度假村负责人上来向我们说明可能是泰国附近海域地震余波引起的大浪,很多海边的房子都被冲毁,披披岛已经在水下10米了,普吉岛更是伤亡惨重。

虽然我们的成员和游客没有丢失或死亡,但暂时没有水和电,可能要3天后才能转移出这个岛,现在要做的是尽量恢复通讯设施向外界求救。

我们明白我们的处境我们被困住了!

紧接着,度假村员工把被水淹没的食物、饮用水和瓦斯罐抢救出来并不断地把救援物资运上山来。

大家在亭子里呆久了,有人从房间里拿来席子铺在地上,有人拿来枕头给小宝宝睡觉,有人在处理并简单包扎伤口。孩子们拿出纸笔画画,大人们还是紧张,在焦虑地谈论着,人们不敢回房间,因为留在这里至少能听到消息。

下午3时30分左右,负责人又上来报告新消息(我们已经称他为新闻发言人了)。他说,明天有望转移出去,不过要先转移有孩子的家庭和伤者。这已经是个好消息了。

不久后,他又上来宣布了一个好消息有孩子的家庭可以先去员工的盥洗室洗澡(水有限)。后来其他人也能洗了,于是就去洗手间将水槽里先前储存的水用勺子舀出来冲冲汗渍渍的皮肤,觉得无比奢侈与舒服。

下午4时左右,员工们在亭子边搭起了炉灶,开始煮饭。30分钟后我们吃上了热饭热汤。暖意从心里涌出来,感激度假村的员工们。

大约又过了半小时,发言人上来时大家立刻肃静。终于等来了真正的好消息明天已找到车,能将所有人运出岛,并成功订到了20间客房。转移分成五批9时、10时、11时、12时和13时,有孩子的家庭在先,所以我们被安排在一批。

我们生活在“灾难片”里

明天可以撤退了。那么今夜会怎样呢?

天色渐暗,虫子壁虎们都出来了。

一想到要在这个像“联合国难民营”的亭子里住一晚,就不自觉地要拧自己一下,看看是在梦里还是在灾难片的电影里。

有人听说今晚还有一波余震会来,将掀起30米的大浪。让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人们又一次被恐惧包围。带宝宝的法国母亲神色凝重,开始抽起了烟。她的宝宝还不满两岁。

发言人送来了手电筒,险情似乎已经过去,住得高的人开始回到自己的木屋,我们俩的木屋高度几乎与亭子持平,便也回到了木屋里,心想打开窗就能听到人们的说话声,于是降低了害怕系数。

夜里10时以后,人们的说话声越来越小,惊恐了一整天的我们也觉得眼皮越来越重。夜里12时30分,我们被嘈杂声吵醒,迅速跑出屋子,发言人说不要带行李,到山顶上去。

我们跟着来到山顶上的一小块斜坡上,员工们将所有已洗和未洗的浴巾全都拿来作为被单铺在地上,于是五六十人就像海牛一样挤在一块二三十平方米的山坡空地上。

员工说他们接到了预警信号,还会有一次余震,但不知会有多高的浪。我们听着一遍又一遍的警报声,从海岸响彻山顶,任皎洁的月光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手上和身上。我们俩相拥着,说了一句下辈子我们还做夫妻。

“你们是天使,你们是英雄”

我们数着时间和自己的心跳,一直到天亮。海浪没有来,我们却觉得已过了几个世纪。显然员工们也一宿未眠,“害怕”两个字写在他们的脸上。

我们筋疲力尽地回到自己的木屋,打点行李准备踏上逃难的征程。员工们甚至还带着伤,帮我们准备早点,安排车次,统一堆放行李(人和行李是分开运的)。

当我们下到地面时,看见大海已恢复了以往的平静,露出了一片狼藉的海滩,有个人捞上来两辆婴儿车和一个背包。

当我们即将启程时,心里对Sri Lanta的员工们充满着敬意,我双手合十说了一句“You are angels,youareheroes.(你们是天使,你们是英雄)。”坐在卡车上,一路上实在不忍看那些被海水冲毁的房屋,废墟里有多少条生命?我们不知道。

游客自愿加入志愿者行列

坐了卡车之后换快艇,然后再坐卡车,再换轮渡,然后再坐车,这样才到达了Krabi陆地上的一个加油站。之所以这么复杂,据说是为了避开震中。

SriLanta办事人员在一张桌上登记着人数,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等。2个小时过去了,办事员安排好了车辆,我们一行人被送到了一家远离海岸的偏僻旅店。躺在床上等行李,疲倦从骨头里渗了出来,原来能睡在床上是一种如此难以形容的享受。有了电视和报纸,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才看到了被海啸摧毁的生命和家园。

在Krabi,见到直升机在来回搜索着大难后的幸存者,许多泰国的海岸搜救船只也不停地忙碌于南部海岸,并时时把打捞出的遇难者遗体和遗物送到Krabi的沙滩,还有好多电话亭旁贴着失踪小孩的寻人启事——这一切已使我们全然抛弃了蜜月所应有的甜蜜和安详。

,这次特殊的蜜月之行却使我们真正体会到了生命是如此的可贵,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在危难时刻最能显现。许多外国游客自发地在我们Krabi下榻的旅店组成了一个对受难者的“捐赠中心”,我们也捐出了自己随行所带的三件T恤,一件衬衫和一条长裤。

还有一些游客自愿加入到了志愿者的行列,到医院为伤员恢复病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在早餐时碰到一位中年西班牙人,带着全家到Lanta岛度假,结果和我们一样被转移到Krabi。

当我们在昨天,也就是在2004年的一天回到上海时,我们为自己还活着而庆幸,也为那些在灾难中的遇难者以及还在伤病中挣扎的人们祈祷和祝福。

(原载于2005年1月1日《新民晚报》,原题为《中国


三泰国04年海啸灵异事件

这么大个岛没人去住,如果是真的应该已经轰动全球了吧

四日本海啸后灵异事件

事件大约发生在2009年5月5号,当天一个日 本电视台的节目,据了解在播出时并没有人发现这回事,过了将近一年后,才有人提起,成为一段诡异的传闻,恐怖程度不亚于当下任何一则都市传说。
镜头带过节目中的来宾,拍到这为恐怖观众歪头姐,她的脖子居然 呈现90度不符人体工学动作,引起日本网友们热烈讨论,也着实吓坏不少人,因为当时节目播出时没有一个人注意到这个歪头姐。 最让人觉得不寒而栗的是,如果只有一个节目中出现也罢,后来居然有网友找出一些其他的节目录影,也出现了诡异的歪头姐,显然不只出现在一个节目中,甚至于还摆出更奇怪的动作,但实际歪头姐身份则不可考。日前官网还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电视台也无法获得其的真是身份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