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寂寞时用什么?寂寞在古代什么意思

社会奇闻 2023-03-15 18:12www.188915.com奇闻趣事
、结婚生子是我国自古流传下来的一种风俗习惯,在古代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这种观念,所以基本上绝大多数男人和女人都会结婚。结婚生子也能够避免孤独,如果一辈子都是一个人,没有人在你身边陪伴的话,那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就会越来越多,而结婚生子之后,身边永远会有人陪伴,在一起有了孩子之后也会增加幸福感。人年龄大了之后身体状况也会越来越差,有孩子照料着也会很幸福,不会感觉孤独。

一寂寞在古代什么意思

大家好,我是侠哥,带您品读有料有深度的历史。

唐朝诗歌千万首,如果要选出最好的一首,无论是如雷贯耳的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还是王勃王昌龄小李杜,甚至是名不见经传的张继张若虚,都有可堪竞争的作品。

如果要选一首最孤独的诗,那一定就是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相信你只要读过一两遍就能背下来,诗人用简单的语言,仅仅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副寒冷幽静的景象周围连绵起伏的群山上连一只鸟的声音都没有,通往远处的道路上连一个人的脚印都没有,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孤舟,一个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这首诗每一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四个字,这看起来像一首藏头诗。在古代,“年少无父曰孤,年老无子曰独”,孤独的意思和今天还是有些差异的。

面对这样一幅极度孤独的画面,我不禁想问

这个老翁是谁?

他为何独自垂钓?

他为何如此孤独?

他仅仅只是孤独吗?

一、柳家神童

柳宗元父亲柳镇能诗能文,学识渊博,但始终仕途不畅,一直都是个七品之下的小官。柳镇虽然职位低,但为人正直,嫉恶如仇。面对官场的潜规则,柳镇坚持正义,没有媚骨,多次得罪权贵,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柳宗元受到父亲的言传身教,除了习得一身才学外,还有做人的品格,我想柳宗元听得最多的道理,大概就是要做个正直的人。

柳宗元少年时期就声名远播,13岁时,李怀光的兵变叛乱被平息,一个名叫崔敏的中丞找柳宗元代笔写了一篇《贺平李怀光表》,全文只有几百个字,还是一般人难以驾驭的骈文,文词不卑不亢,犹如一个为官多年的士大夫,丝毫不像13岁小孩的文笔。所以,皇帝和群臣在知道

公元793年,20岁的柳宗元考取了进士,唐代的科举考试,世族子弟常有营私舞弊的事,这次考试刚过,皇帝就査问官僚子弟中有没有通过不正当手段录取的,当监考人员提到有一名进士柳宗元是柳镇的儿子时,皇帝说道“就是以前抗拒奸臣窦参的那个柳镇吗?我知道他是不会为自己儿子去钻营的”。柳镇的刚正品格,名闻长安,所以连皇帝都知道他的人品。

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中,以进士科最受重视,当时有种说法“五十少进士”,意思是说,50岁的人考取进士,还算比较年轻,可见进士有多难考。比柳宗元大一岁的白居易,二十七岁进士及第,在同期考中的人当中最为年轻,得意之余挥毫写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比柳宗元大22岁的诗人孟郊,在柳宗元考中进士3年后也光荣上榜,46岁的孟郊高兴得不行,写了一首诗形容当时的心情“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感觉满屏都是孟郊合不拢嘴的笑脸。

柳宗元这样的人才自然是各方结交的对象,在长安的十年里,柳宗元结识了刘禹锡、韩愈等青年才俊,这份友谊持续了他们的一生都没有改变。韩愈和柳宗元倡导了古文运动,都名列“唐宋八大家”;刘禹锡则将柳宗元介绍给了一个叫王叔文的人,而这影响了他们一生的命运!

二、永贞革新

唐朝的安史之乱在763年就已经平定,但自此之后大唐再也没有盛世气象,安史之乱的余波使得唐朝在之后的144年里,在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内部党争中苦苦挣扎,直到最终灭亡。

王叔文想改变这一切,唐顺宗也想改变这一切。

唐顺宗李诵还是太子的时候,王叔文曾任棋待诏和太子侍读,也就是陪太子下下棋、读读书,借这些机会,他经常和太子诉说民间疾苦,也很会为太子出谋划策,太子常常同他谈论时政,并对他的见解很赞赏。

据《旧唐书》记载,有一次,太子和侍读们谈起民众遭受的“宫市”之苦,所谓“宫市”,简而言之,就是宦官仰仗皇权,经常在市场进行强买强卖的勾当,老百姓苦不堪言。太子说我要和皇帝反映“宫市”的弊端,其他人都纷纷赞同,唯独王叔文沉默不言,散场后,太子就把王叔文单独留下,问他为何不说话?王叔文答道“太子见皇帝的时候除了问候饮食身体外,不应干预宫外的事务,如果有小人离间,说太子收买人心,那么你如何能辩解?“,太子深以为然,从此越发看重王叔文,大小事务都倚仗王叔文来决断。

公元805年,唐德宗驾崩,太子即位,即为唐顺宗,他提拔了王叔文为支度使,掌管财政事务,另一位侍读王伾入主翰林,掌握皇家话语权。

于是,在皇帝的支持下,王叔文根据所看到的一些弊端,高调地进行了改革。 这一年是永贞元年,这场改革后来史称“永贞革新”。

改革派人员共计十人,这场改革的核心人员正是王叔文、王伾、刘禹锡和柳宗元等人,史称“二王刘柳”。

"永贞革新”的主要措施归结起来,就是废除宫市、驱逐贪官、减免赋税、回收宦官兵权、消减藩镇权力等,在100多天的时间里,颁布起草了33项措施和300多份草案,大有将朝廷多年来的弊端一举革除之态。

,这场改革的打击面太广,改革派众人都是一介书生,并没有太多的施政经验和政治威望,不能团结和协调各方势力。更重要的是,这时候的唐顺宗其实是一个卧病在床、口不能言的中风病人,更多的时候只能依靠宦官来传达他的旨意。

于是,在各地手握兵权的节度使的支持下,宦官头领俱文珍逼迫唐顺宗禅位,宪宗李纯即位,而得不到新皇帝支持的改革集团,瞬间被强大的对手打到在地,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肉。

王叔文、王伾先后被贬死,而柳宗元和刘禹锡等其他八个人,都被逐出京城,流放到边远州县去当“司马”这样的小官,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永贞革新”在轰轰烈烈的开展了148天后,悲情落幕。

805年9月,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11月,在赴任途中,被加贬为永州司马。

这一年,柳宗元32岁,正是最意气风发的年纪,这是他人生的分水岭,此后,他后半生的14年,一直被流放到外地,再也没能返回朝廷。

三、永州之幸

永州,位于湖南省南部,南岭山脉的北端,即使到了现在也不算发达,而在一千多年前,这里更是十足的蛮荒之地。安史之乱后,永州不堪赋税之重,人口大量逃亡,据《元和郡县志》记载,这时期永州的人口已经由最高时“二万七千户”锐减为“八百九十四户”,不到今天的一个镇甚至一个村的人口。

在文化方面,永州更像是个不毛之地,在此之前,虽然有一些文人墨客也在永州写下了名篇,甚至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都有吟唱永州人文地理的作品,但他们就像风一样从永州的上空飘过,不带走一丝云彩,而曾经留下的脚印早已模糊、甚至消失。

而柳宗元对于永州来说,他是不朽的,在此之前从没有一位历史人物如此深刻地影响着这片土地,在此之后也可能很难再出现这样的人物。

但对于柳宗元的到来,永州最初带给他的只有冰冷。

805年寒冬的一天,柳宗元带着67岁的老母亲,一路颠沛流离地来到永州,却连个像样的住处都没有,他只能借住在一个叫做龙兴寺的破庙里,刚搬进去的时候,寺庙中间的庭院杂草丛生,野鸟都把这当成了游乐场。而蝮蛇马蜂横行于野外,水中则游荡着各种毒虫。柳宗元在永州的十年间,有五年都是住在龙兴寺,五年时间还曾四度失火,他甚至不得不光着脚就逃了出来。

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柳宗元创作了约500篇诗文,占他一生中创作的所有诗文数量的十分之七,类型涵盖诗歌、辞赋、游记、散文、寓言、哲学、政论等许多方面,这是他创作生涯的黄金十年。我们中学时期的必背课文《小石潭记》、《捕蛇者说》就是在此期间写下的,而《永州八记》则赋予了永州真正的灵魂,铸就了永州永远的名片。

这是永州的幸运,也是我们的幸运。

四、《江雪》

,这却未必是柳宗元的幸运。

在来到永州之前,他的两个姐姐先后过世,在更早一些时候他的父亲也过世了,27岁那年,妻子过世,之后也没有续弦。

来永州的第一年,母亲卢氏过世。

第二年,革新派领袖王叔文、王伾分别死去。

第四年,“二王八司马”之一的凌准病死

第五年,女儿和娘病死。

第六年,好友吕温死去。

第七年,“二王八司马”之一的韦执谊死去。

......

在他被放逐的岁月里,他爱的人和他敬重的人,一个个都离他而去。

白云苍狗,世事无常,命运诡谲地向他露出了狰狞的面孔,而他却没有还手之力。

又是某一年的冬天,这一年的雪下得特别大, 满山遍野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独自来到永州城外,他茕茕孑立,形单影只,失意得如一枚飘摇的落叶,被苦雨浸泡得千疮百孔,又被风雪吹得七零八落。

他放眼望去,前面是一条寒冷的江水,远处除了山还是山,仿佛到了天尽头也都是山,浩瀚无边。这些险峻的山峰就好像是专门为他编织的囚牢,巨大而又寒冷,让人一刻都不想停留,但却又无处可逃。

在这片凄山苦水中,在这个大雪冰冻的日子里,连一只鸟都不愿意停留片刻,早就飞向别处寻找温暖,更何况是人呢。

山上有很多的山路,但没有一条是通往家的方向,甚至他也不知道家在何方。

他的脑海里浮现出父亲、母亲、姐姐、妻子的影像,清晰而又模糊。清晰是因为刻骨的思念,而模糊则是因为铭心的痛苦,不愿想起却又想起。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他却偏偏选择了最难的那条。

他也曾怯懦过、彷徨过,甚至也想过,如果不参加那场革新,命运会不会不一样。但父亲柳镇从小就教育他,成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有追求的人,这也是他在这个孤独的世界里坚持下来的勇气,他收起了他的锋芒,理想和道德相比与生活和仕途,他坚定的选择了前者。

于是,他披上蓑衣,驾着一叶小舟,孤零零地驶到江的中央,他举起钓竿,将鱼钩洒向江面。

片片雪花飘向江面,天气越加寒冷,似乎想要将这孤舟冻结在江面上,甚至也要将整个世界冻结在这里。

良久......

老翁静默无言,江面鱼钩处忽然跳动起来,泛起一丝涟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五、孤独的意义

有人说,柳宗元是个十足的失败者,他的仕途就像是一场最蹩脚的过山车游戏,高光的时刻也不过是个礼部员外郎,而且只有短短的一瞬,从最高处跌落后就一头扎进了尘埃里,灰头土脸,直至走完整个全程,再也找不到一抹亮色。

柳宗元也是一个孤独的行者,在遥远的他乡,默默地送别亲人、朋友,一次次为他们写下墓志铭,独自品尝着岁月的苦酒。

,正是因为他的失败和孤独,内心对道德和理想的坚持,才让他从荒凉的人生路中走出繁华的风景。

柳宗元为什么会被历史所铭记?为什么会被人们所敬仰?这首《江雪》为什么会流传下来?他绝对不是一个失败者。

我们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刻,或多或少,或长或短。也许你也正如年轻时候的柳宗元一样,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想凭自己的能力做出一番事业,现实却让你心灰意冷,虚伪的人际关系、小人的栽赃陷害、领导的不信任、甚至是家人的不理解,让你有时候在一瞬间觉得人生似乎都失去了意义,好像觉得天和地都在离你远去。

如果你真的在经历这一切,你不妨想想一千二百年之前的柳宗元,想想他那首《江雪》,他所经历的苦难可能是你的很多倍,想想自己有没有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慢下来,静下来,在静谧的树林,触摸一下微风拂面的感觉,在空旷的山野,听一听雪落下来的声音,你可能会觉得,生活真好。

也许你只要再坚持一下、再努力一点,人生就会有不一样的风景。

全文完

我是侠哥,一个喜欢历史的理工男,欢迎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