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为什么不挖掘?

社会奇闻 2023-03-15 18:11www.188915.com奇闻趣事
给大伙说个劲爆事,目前这消息还未正式发布,主要是事关重大,相关的专家们很谨慎,毕竟现在网上喷子多,所以得把工作弄得万无一失了才敢公开。
2020年时,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搞了个项目,对唐代帝陵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测量和物探,项目重点探查对象自然是唐太宗的昭陵和武则天的乾陵。
谁知这一查,竟有了个了不得的发现。
据欧阳修主持编撰的《新五代史》记载,太宗昭陵曾被五代十国时期的耀州节度使温韬盗掘,所以历代以来无论官方还是学者,都认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是一座空墓。
下面是《新五代史》里温韬盗唐陵的原文
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惟乾陵风雨不可发。
这段描述中,欧阳修的文采自是极好的,什么“制度闳丽,不异人间”、“钟王笔迹,纸墨如新”等等文字让人油生身临其境之感,活灵活现的,所以大伙也就信了他。
但这次专业机构用先进仪器实地物探的结果却表明,太宗昭陵很可能从未被盗过。
根据此次调查结果,太宗“因山而陵”的陵寝所在地九嵕(zong)山山体完整,勘查时并未发现盗洞,而且山上唐代所修的栈道遗迹明显,墓道口封石也很完整且并无修补痕迹,这种情况说明自唐之后很可能就再也没人去到过墓道口。
然后关键的来了,之后进一步的物探结果显示,昭陵地宫未见坍塌,保存完整,主体结构依然完好无损地隐藏在山体之下。
很显然,从这次科学探测的角度来说,昭陵很可能是从未被盗的。
那么欧阳修为什么在《新五代史》中说太宗墓被温韬盗了呢?
目前尚不知道原因,有可能是他想黑一下温韬,也有可能是他得到的消息不准确,毕竟欧阳修所处年代与温韬相隔了一百多年,最有可能的是欧阳修想借此保护昭陵,如果昭陵是一座空墓,那么就不会被摸金校尉们惦记了。
事实上我们回顾一下“昭陵被盗”之说,确实有很大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如果昭陵被盗,那么为何这1000多年来,从未听说有昭陵内的宝物流传于世?
那些金银珠宝也就罢了,但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言之凿凿的“钟、王笔迹”至少该露露面吧。
以李世民对王羲之书法的迷恋程度,若说昭陵内不陪葬一二书圣真迹,这恐怕说不过去。所以自唐以来,有不少人猜测昭陵中陪葬有王羲之真迹,其中最有可能的就是《兰亭集序》原稿。
如果温韬盗陵真的得了这些重宝,岂有这一千多年来这些宝物却从不露面之理?要知道后面的宋徽宗、乾隆等人可都是搜集狂,若他们得了王羲之真迹,以这两位的性格,不可能不拿出来显摆。
说了个好消息,再说个坏消息。
这次勘查行动还对武则天的乾陵进行了物探,结果显示,乾陵地宫的墓室甬道内有两处地方坍塌。目前尚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推测可能是年代久远引起的塌方,也不排除这两个地方是盗洞。
说完坏消息,再说个好消息,据这次探查,唐玄宗、唐睿宗、唐宪宗的陵寝可能都没被盗,若真是如此,那真真是一次石破天惊的重大发现。
关于这次探查行动,现在已出了一篇《唐昭陵韦贵妃墓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研究》的相关论文,韦贵妃是唐太宗妃子,葬在太宗之侧,各帝陵探查的正式论文还没出,不过估计也快了。
老郭如在世,恐怕会对这一发现喜不自胜。[捂脸]
(图三、图四为专家团队根据韦贵妃墓物探结果绘制的墓室形状)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