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古代女天皇在电视中
看电影,电视里,日本男人回家后,女人就出门迎接,拿包,递拖鞋。然后就认为日本女人的地位很低。 其实日本女人的地位并不低。迎接男人下班回家,并不是女人地位多么低。而是孤单了一整天的女人,看见男人回来了,自己开心了,有人说话了。仅限于还没孩子的新婚妻子,她白天会孤单。很多女人不上班,只有男人出去干活,你不觉得男人地位更低吗?不要再幻想什么日本妻子,日本女人管钱很严的。 日本的婚姻法和薪酬制度,对女人和家庭非常保护,可以离婚,但离婚对男人极其不利。所以男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肯离婚的,相当于一辈子被套牢。
二、日本古代将军和天皇
说到日本的女天皇,就要先谈谈日本的皇朝家族历史了。天皇是日本君主的称号,相传为日本神话中的创世之神天照大神的后裔,也是神道教最高领袖,日本国家象征。从神话传说的神武天皇到现在的令和天皇共126代。 为了维持“天皇是天照大神之后裔”的神话,日本皇室成员没有姓氏。过去几个世纪以来,男子的名字以“仁”结尾,女子的名字以“子”结尾。日本皇室至今已经拥有26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历史上最长的皇室,当今日本的皇室包括日本天皇及皇族。由于皇室成员是传说中神的一族,所以没有人间的姓氏,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受日本的户籍法律管理,而由专门制定的《皇室典范》来规范他们的日常生活。近代明治维新后宣称“万世一系”并写入宪法,即日本从古代起没有改朝换代,始终都是皇室一系。
126代天皇中第一代天皇神物天皇,传说为天照大神后裔,直到第十代天皇崇神天皇,首位考古学能确认其实际存在,自第十五代天皇应神天皇开始的历史之可信度才大为提高。
其实,在日本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八位女天皇,不过她们中有许多人是起到过渡作用。在日本天皇制度确立之后,一直都是男性担任天皇,偶尔有女性摄政代行天皇之职。直到公元592年,推古天皇即位,开创了女性天皇的先河。此后,日本先后出现了8位女天皇。1、推古天皇(592年-628年在位)
推古天皇是日本第33代天皇,她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天皇,也是第30代天皇敏达的皇后,原名额田部。公元592年,权臣苏我马子派人将崇峻天皇暗杀后,便拥立额田部即位。在位期间,推古天皇出兵征讨新罗,兴修佛寺,并向隋朝派出交流使者。公元628年,推古天皇去世,终年75岁。
2、皇极天皇(642年-645年,655年-661年在位)
皇极天皇是日本第35代和第37代天皇,又称宝皇女。公元641年,舒明天皇去世后,由于他没有指定继承人,日本皇室陷入长时间的皇位之争,后来在各方势力的妥协下,宝皇女登上皇位。公元645年,中大兄皇子等人发动政变,刺杀权臣苏我入鹿。不久,皇极天皇让位给同母弟轻皇子,也就是后来的孝德天皇。公元654年,孝德天皇去世后,宝皇女于次年登上皇位,被称为齐明天皇。公元661年,齐明天皇去世,终年67岁。
3、持统天皇(690年-697年在位)
持统天皇是日本第41代天皇,本名鸬野赞良。公元657年,她嫁给了自己的叔叔(也就是后来的天武天皇)为妃。天武天皇去世后,鸬野赞良临朝称制。689年,其子草壁皇子逝世后,鸬野赞良正式即位。697年,持统天皇让位于草壁皇子之子文武天皇,自己改成太上天皇。公元703年,持统天皇去世,终年58岁。
4、元明天皇(707年-715年在位)
元明天皇是日本第43代的天皇,本名阿倍皇女,是文武天皇之母。由于文武天皇早逝,公元707年,元明天皇即位。715年,她让位给女儿元正天皇。721年,元明天皇去世,终年60岁。
5、元正天皇(715年-724年在位)
元正天皇是日本第44代天皇,她是元明天皇之女,文武天皇的姐姐。因为当时文武天皇之子首皇子(圣武天皇)年幼,所以她作为过渡性的天皇而即位,终身未嫁。公元724年,元正天皇让位于首皇子。748年,元正天皇去世,终年68岁。
6、孝谦天皇(749年-758年,764年-770年在位)
孝谦天皇是日本第46代和第48代天皇,其父亲是圣武天皇。圣武天皇的儿子要么早夭,要么在他之前去世,所以他只得立孝谦天皇为皇太子。公元749年,圣武天皇让位给孝谦天皇之后选择出家。758年,孝谦天皇因为要照顾皇太后,让位给淳仁天皇。764年,淳仁天皇被废,孝谦天皇重登帝位,改称为称德天皇。770年,称德天皇去世,终年52岁,终身未嫁。
7、明正天皇(1629年-1643年在位)
明正天皇是日本第109代天皇,后水尾天皇之女。公元1629年,后水尾天皇因受到“紫衣事件”和“春日局参拜事件”的侮辱,将皇位让给只有5岁的明正天皇。1643年,考虑到异母弟素鹅宫亲王已经11岁,明正天皇将皇位让给了他。1696年,明正天皇去世,终年73岁。
8、后樱町天皇(1762年-1770年在位)
后樱町天皇是日本第117代天皇,也是日本迄今为止一位女天皇。她本名智子,是樱町天皇之女。樱町天皇只有一子二女,在他去世后,其子桃园天皇即位。可是,桃园天皇才22岁就去世了,其独子英仁亲王当时才5岁,于是时年23岁的智子暂代天皇。1770年,后樱町天皇让位给英仁亲王(后桃园天皇),自己以太上天皇的身份辅政。1779年,体弱多病的后桃园天皇也去世了,年仅22岁。此后,后樱町天皇拥立仅有9岁的光格天皇即位,自己则继续辅政。1813年,后樱町天皇去世,终年73岁。
女帝多出与当时的皇位继承制度尚不严格有关。当时,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两种继承方式并存,继承制度混乱。而皇室的婚姻制度也相当混乱,叔侄婚、舅甥婚、兄妹婚非常常见。女帝往往以皇后或准皇后的身份,在皇子年龄太小,不能马上即位时,起到皇位继承中的过渡作用。女帝即位带有明显的母系社会遗存的特点,它使得皇权不至于落入旁支,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皇室内部权力斗争中的自相残杀。
日本在二战后颁布了新《皇室典范》,新典范同样规定“皇位由属于皇统的男系男子继承”,依旧否定了女性即位的可能性。不仅如此,出于现代一夫一妻制的考虑,新典范相比旧典范,否定了庶出子孙继承皇位的权力,惟有皇嫡男系子孙才能继承皇位,这无疑使皇位继承人的范围更小了。如今的日本皇室男丁较少,使得日本考虑修改皇室典范,考虑今后让女性继承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