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当英国如火如茶的对邮政进行改革并发行邮票的时候,咱们大清国还在沿用几千年的古老邮驿来传递信件。虽然上节课大家对英国采取收信人付费感觉不合理人家毕竟有服务于著道民众的官方通信机构。
而咱们大清的邮驿却压根不对者百姓开放只服务于官方文件。
那么民间遥信霏什么呢?
这就要说现代民营快递的老祖宗——民信局了
这种民营快递始于明朝永乐年间浙江四川--
是由私人经营的赢利机构业务包括寄递信件、物品、经办汇兑等。
到了清同治、咸丰、光绪年间,民营快递达到数千家.
机构遍布国内及华侨聚居的亚洲、澳洲和太平洋地区。
形成内地信局、轮船信局和侨批局
(福建话发音“信”为“批”•,故侨批局也就是侨信局,专门为南洋侨民服务)
那个时候的民营快递可是非常注重信用和时效的,约定好的投递时间风兩无阻信件送达后还有回执反馈,如果未能按时投递将会给客户赔偿可以说,民信局已经有了现代邮政的基本特征。
鸦片战争以后.“客邮”随着英、美、法、德、俄、日等
帝国主义侵入我国。
他们不仅侵犯中国主权.而且非法在中国开办邮政机构。
就像称呼客卿一 样.
人们习惯上称之为客邮。几经主权斗争,客邮最终在1917年陆续撤销。
虽然,客邮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又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领士和主权的工具。
但其对中国现代邮政的建立和发展还是起到了助推作用。
在与西方文明接触的过程中,一些谋求国家富强的志士仁人开始意识到兴办邮政的重要性
洪秀全的族弟洪仁轩在1859年刊印的“资政新篇中最早提出,革新政治,其中就包括邮政通信建设方略。
1861年,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罗伯特.赫德,向清政府建议,创办现代邮政。
1878年,总管大清洋务的北洋大臣李鸿章上书奏
请“大英帝国试办现代新型的邮政事务已经卓有成效,今我大清如此泱泱大国却还在沿用陈旧的驿路传书方式,甚是有碍国体!可着海关总税务司司长、英国人赫德为总负责人,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上海这五处通商口岸。效仿欧洲试办大清邮政。“
光绪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下批复
“准奏!可先在天津试办。”
海关邮政的开办打破了几千年中国传统的通信模式,
利用火车、轮船等先进交通工具,
提高了邮件运行速度、并且仿照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
开办包括快信、包裹、汇兑等多项邮政业务,使得邮路遍及全国,充分显示出国家邮政的力量。
海关试办邮政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发行邮票。
1878年,上海海关造册处即以云龙为图案印制了一套三枚邮票。
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龙,
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
“1分银”(绿色,印刷品邮资)“3分银”(红色普通心信函邮资)
“3分银”(红色普通心信函邮资)
“5分银”(橘黄色,挂号邮资)
这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集邮界习惯称其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
邮票上“大清邮政局”五个字十分醒目,图案中的“大龙”两目圆睁,
龙爪伸向前方,腾云驾雾,威严庄重。
清代邮票多用“龙”做图案,
这是因为“龙”体现至高无上的皇权,是最高统治者的象征。
大龙邮票为铜质版模,雕刻家用手工逐枚刻制,
分三次发行
第一次于1878年发行,因用硬性半透明薄纸,故称为薄纸大龙。
第二次于1882年发行,
因排版时每枚邮票的纵横距离稍大,
票幅比第一次的纵横各宽出2毫米,
故称为“阔边大龙”。
其中5分银末使用过的新票极少见,
25枚的全张新票存世仅一件,
是中国早期邮票中最著名的孤品。
第三次于1883年发行。
纸质比前两次都厚一些,通称“厚纸大龙”。
因打孔机的缘故,打出来的齿孔有光齿和毛齿两种,
光齿的又称厚纸光齿大龙邮票。
西方国家早期邮票,
多选国军的头像。
而早期中国邮票则以江水云龙图作为主图,
大龙邮票的发行和使用,
是中国数千年邮驿通信历史的终结和近代邮政制度的开端。
1896年3月20日
清朝光绪皇帝批准开办大清邮政官局,
中国近代邮政从此诞生,
标志着中国开始与世界各国邮政行业平等交往,掀开了中国邮政史上新的一页,
中国进入了一个采用现代邮政通信方式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