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八大灵异生物

社会奇闻 2023-03-15 16:39www.188915.com奇闻趣事
真实发生的三次诡异天灾,其中一起发生在我国,如今仍是未解之谜
人类自诞生在地球上以来,就开始在不断发展,最终进化到成为地球上的高等生物,了解和探索着这世间的大多数事物,而且还有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亦或是海里游的,人类几乎都能知其一二,甚至远在地球之外的太空,如今也有了人类的涉足。
,人类的探索终究是有限的,在当今社会,确实可以利用很多科技手段探古朔今,人类的能力终究也是有限的,现在即便科技发达,仍旧有许多东西我们不能知道全貌,而我们更没有穿越过去和未来的能力,所以对于过去和未来的事情就知之甚少。比如在人类历史上就发生过三次诡异的天灾,当时的人们不知其中的原因。
经过千百万年的发展,人类发展成为统领地球这颗蓝色星球的高级生物,而之所以统治这个星球,就在于人类这个生物群体始终是在不断进化的,并且探索到了这个地球上的很多秘密,可以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做自己想要做的时期,并且获得成功。
,人类虽然发展到如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当今世界的很多奇怪现象,人类尚且不能用科技手段获得答案,而那些已经发生在历史烟河里,或者在未来时空中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人类就更是不知道了。
比如现在尽管科技发达,对于有些天灾,可以提前预知,做好相应的减少伤害的措施,但却不能百分之百避免,那么历史上发生的很多天灾因为没有身处其中,自然更难给出明确的解释了。在世界历史上,就曾发生过三次自然天灾,至今都未有人说出科学的答案。
第一个自然天灾就发生在著名的印度河流区域,这处天灾地址也被命名为“摩亨佐达罗”。当时的一个考古学家在这片区域发现了一座古建筑遗迹,经过考察研究,发现这是一座公元前2600年前的建筑,对应我们中国的历史时期,差不多就是商周时期。
原本这里有古建筑遗迹也没什么,历史上很多人类文明都是在有河水的区域发展出来的,比如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人类文明却并没有断绝,而是继续向前发展。这个区域的文明遗迹就像是中国新疆的古楼兰文明一样,莫名其妙的消失不见。
因为考古学家们发现,这座城市的消亡是非自然衰亡的,而是突然中断,像是发生了什么天灾一样。里面还有一些尸骸,这些尸骸的形状各异,像是对灾难一无所知,因为他们仿佛还在忙着自己手中的事情。当灾难突然来临时,他们还毫无所觉,所以似乎是死得毫无声息,像是被突然按了暂停键一般,所有的文明都戛然中断。
对于发生这样的情况,很多科学家们也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有些人说这是突然发生了爆炸,所以当时的人们来不及躲避,就突然死去。不过,这种说法有待求证,因为在公元前2600多年前,可没有所谓的火药之说。
还有的人认为是天文现象引起的自然灾害,即闪电说。在宇宙内外的各种辐射作用下,多个黑色闪电聚集在一起发生高温情况,然后发生爆炸,并且还释放出了有毒气体,人们尚未察觉到就发现自己已经中毒,所以死前才会保持各种状态。
在亚洲的南方发生了天灾,在北边东西伯利亚上的通古斯河上也发生了奇怪的天灾现象。1908年,通古斯河上空突然有一个火球爆炸,爆炸之后的火星瞬间落在树林中,引起了熊熊大火。这场大火蔓延了两千多平方公里,天空都被印照成火红色,而周边的城市也受到影响,整个场景仿佛罗马庞贝火山爆发那样恐怖。
对于这样的天灾,人们自然也做出了许多猜想。当时爆炸的威力比之广岛长崎原子弹有过之而无不及,人们怀疑通古斯河上的爆炸是原子弹爆炸了。
这场爆炸发生在1908年,那时候世界整体都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中,原子弹等技术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才出现的产物,可能不是原子弹爆炸。那威力又不是地球上所有的,所以人们怀疑那时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的爆炸。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小行星撞击地球说法明显站不住脚,因为在通古斯河周边并没有巨大的陨石坑,所以撞击地球的说法也存疑,一直到现在,人们都还在思考发生爆炸的真实原因。
一起奇怪的天灾事故发生在中国明朝时期,还是天启皇帝年间。公元1632年,在北京都城的西南角的王恭厂突然发生了一声巨响,然后人们就看见天空中浓烟密布,腾起一个像原子弹、氢弹爆炸时产生的蘑菇云,整个北京城的地皮都颤动了一下。
在爆炸过后,人们开始收拾爆炸现场,记录下初步的数据。据明朝史书记载,这场爆炸当时炸死了两万多人,爆炸范围波及为十三里,虽然战争,但跟发生了战争差不多,整个爆炸区域如同人间炼狱一般。
事后,皇帝派人调查,但也没有查出来什么结果。,这种情况下,自然还是有人们进行大胆的猜测,有人说是发生了火药爆炸。在明朝时期,即便火药技术有了大发展,爆炸威力也不可能这么大。,依旧还有人说是出现了天降陨石的情况,但史书没有记载,我们也无从得知真实情况,所以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出现了陨石,这个事情也变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