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 发现西伯利亚,古代西伯利亚历史国家

社会奇闻 2023-03-15 16:36www.188915.com奇闻趣事
日军占领东北后,计划向西伯利亚扩张,入侵苏联,企图与德国人会师在乌拉尔山脚下。但对苏军实力心中没谱,就在诺门坎发动了一场试探性战役。这是日军对苏军唯一的一次主动进攻。此役之后,日军再不敢窥视西伯利亚,对苏军充满敬畏之情。
诺门坎之战,日军大败而归。战后,日军经验,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戴着头盔的日军士兵比不戴头盔的士兵,头部中弹死亡率要高很多。难道苏联人的子弹是磁铁,专打钢盔吗?
懵逼的日本人派出军事专家赴前线调查,才最终水落石出。
要知道,钢盔虽然是保护头部的,但并不是防弹的。钢盔的厚度还不足以抵挡子弹的正面击打。要真是子弹都穿不透,那得多厚的装甲才行,什么脖子能支撑的住?钢盔的作用是抵挡弹片和非正面袭击的流弹。
诺门坎战役中头部中弹的日军士兵,基本上都是钢盔正中央被苏军一枪命中,钢盔洞穿,脑浆炸裂而死。苏军个个都是神枪手?怎么能打的这么准?这一点,苏军将士非常感谢日军脑袋上的钢盔。
日军专家仔细研究后才发现,原来日军当时佩戴的钢盔前面正中有一枚非常醒目的红星!这不就是靶心嘛。苏军老远就能看见这个红色的移动靶和固定靶,就当平常训练了,瞄准红星开枪命中率极高。
而且当时苏军配备的武器是纳干式步枪,这枪质量重,后坐力大,弹道稳,射程远,穿透力强。所以日军的钢盔就成了苏军的活靶子,一打一个准,大部分日本兵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进了靖国神社。
诺门坎战役之后,日本人再也不敢跟北极熊身边炸毛,畏之如虎,只好整兵南下,继续侵略中国。假设一下,如果当年小鬼子打赢了诺门坎之战,那我们的领土会不会增加一大片呢?不可想象。历史就是如此吊诡!

图一战争中被击穿的日军钢盔
图二是正在昂昂溪地区和马占山军队对峙的日军部队。

一、日本古代的幕府是怎么回事?

优质答案1

,日本史上的幕府是指“以征夷大将军为首长的武家的全国政权”,历史上一共成立了镰仓、室町、江户三个幕府。对于今人,这样说倒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有些历史理解上的细节还是需要澄清一下。

就是我们一般认为的“幕府”并不存在于“日本古代”。因为按一般国人的理解,日本在明治维新前似乎都叫“古代”,但日本史有它自己的时代划分,有“幕府”的镰仓时代和室町时代叫“中世”,中世之前的叫“古代”,之后的江户时代叫“近世”。虽然笼统的说也不影响理解,但历史还是要追求准确。

然后,所谓“幕府”这个称呼,实际上使用的比较晚近。“幕府”一词实际上在平安时代就有了,那时候“幕府”是从中国引进的指近卫府的概念,之后就指涉近卫大将的办公场所,甚至指左右大将其人。镰仓时代的《吾妻镜》中说“将军之御居所称幕府”。

根据渡边浩的研究,镰仓和室町两个武家政权存在时期,并没有人使用“幕府”这个说法。那时的文书中用的是“关东”或“武家”等词语。江户时代的宽正年间(1789~1801年)之前的文书中也极少出现“幕府”二字。那时普遍使用“公仪”一词。而让“幕府”这一概念普及化的是江户后期的水户学。

《弘道馆记述义》(卷之下)中写道“无知识、无见识之徒,表示幕府时用‘朝廷’,甚或用‘王’”。这里的“无知识、无见识之徒”并非指一般百姓,而是包括山鹿素行、荻生徂徕、太宰春台等儒学大家。对此,藤田幽谷等后期水户学者为了德川政权的正统性与合法性,要为该政权是“由天皇任命的‘将军’的政府”而寻求一个概念。埋藏于古典中的“幕府”这个概念,就这样被重新挖掘出来投入使用了。

那么,江户时代的德川政权自称“幕府”了,但镰仓和室町时代的武家政权也被叫做“幕府”则是更晚的时期。明治维新初期这种说法还不存在,像福泽谕吉的《文明论之概略》用的都是“镰仓政府”、“室町政府”这样的词。将“政府”换成“幕府”,是1890年出版的,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编的名叫《稿本国史眼》的一套教材。这之后,才有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这样被我们沿用至今的概念。

优质答案2

“幕府”的叫法源于古汉语,原指征夷大将军出征时的府署。源氏头领源赖朝在“源平合战”中灭掉另一个武家平氏后,于公元1192年(建久三年)受封武家最高官职——征夷大将军,并在镰仓开幕建府,幕府的称呼也是由此时开始的。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稍微提一下“征夷大将军”。这个官职最早是日本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期间,被派遣至东国的高阶将军的一个称呼。“夷”指的是当时生活在日本本州东部和北海道的虾夷族(即日本北方的原住民阿伊努人),从字面上很好理解这个官职,即征讨虾夷族的将军。后来则逐渐发展成为日本武士阶层的最高首领。,纵观整个日本历史也有特例,比如前面提到的平氏首领平清盛,当时是全国武家的最高统治者,但他获得的最高官职只是文官体系里的从一位太政大臣。咱们耳熟能详的丰臣秀吉也没有获得过征夷大将军的官职,而是文官体系里的最高官职关白。

镰仓幕府的建立标志着日本由贵族掌握中央(京都)实际统治权的时代的终结,而在此前贵族时代地位卑微的武士阶层从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而幕府作为武家的统治机构实际上是独立于天皇朝廷之外的小朝廷,并且凌驾于京都朝廷之上,幕府将军成为国家的实际最高统治者,而天皇则成为了国家的精神象征,大权旁落。幕府有分封土地给其他武士的实权,那些分封到各地的守护大名(后来转变为战国大名以及再后来的外样大名)只对幕府负责,而事实上不听命于天皇。

德川家康的画像

镰仓幕府的开创对日本的历史发展进程影响深远,这标志着长达600余年的武士时代就此拉开序幕。镰仓幕府之后,日本还经历了两个幕府时代,即足利尊氏开创的室町幕府以及德川家康开创的江户幕府。

二、三国朱然墓的发现,为何震动了日本?

优质答案1

这种说法毫不夸张。日本的三国迷人数众多,崇拜武圣的也不在少数,《三国演义》中擒杀关羽的参与者之一朱然墓被发现以后,在《人民中国》的海外日文版刊登了这一消息,并做了相应介绍,以当时的报道描述,日本举国轰动,很多人甚至要来中国参观,有的则邀展,希望中国的文物能够在日本展出,这样会有更多的日本人有幸看到令他们非常感兴趣的文物,甚至说着迷也不为过,三国文化在日本根深蒂固,粉丝群极其庞大。

日本人对三国文化的痴迷程度

在日本街头采访,不知道三国的没有,让其说出代表人物的话,一般都会说出曹操的名字,在日本有大大小小的三国俱乐部几百个,魏武帝庙,也就是曹操庙数量众多,三国美术馆、主题公园的业务态势也都发展良好,更不要提动漫和游戏了,总有几百个吧,为了普及三国文化,在日本还有专门的三国课堂和三国知识考试。

中国人看《加里森敢死队》和《霍元甲》万人空巷,而日本则是看央视版《三国演义》万人空巷,并且此剧受到日本人盛赞,被称为“中国最好的大河剧”,也就是历史剧。吴宇森的《赤壁》是日本票房亚洲区第一名。日本名人中喜欢、崇拜三国人物的数不胜数。

自古以来,日本也是战乱不断,战斗规模普遍较小,几百上千人的战斗比比皆是,相当于中国的两个乡为灌溉农田抢水源的规模,大规模的战斗也有,但相对不多,明代爆发的抗倭援朝战争,日本调动30万人,能出战的10几万人就算是举全国之力了。

比如出战朝鲜的日本“名将”小溪行长,加藤清正,麾下不过一两万人而已。

类似三国时期中国气势恢宏的大规模作战群和一个个个性鲜明能征善战的武将、运筹帷幄的军事家,尔虞我诈层出不穷且流传百世的经典计谋,日本的国内战争是比不了的,比如号称日本最大战阵关原合战,也无非十几万人而已。

朱然墓的历史和文物价值

朱然墓是在1984年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乡被发现的,位于当时的马鞍山市纺织厂附近。

朱然,现在的浙江安吉人氏,他不是朱治的亲儿子,而是其外甥,原本姓施,无论跟哪家姓都属于名门望族,和孙权是发小,关系莫逆,感情深厚,能征善战,建功无数。

墓葬全长不过9米,不过营造技术在三国时期来说,技艺高超,穹庐顶上的土层越厚,墓室反而会更坚固。

看惯了类似新闻和《盗墓笔记》的我们知道,再狡猾的猎手也斗不过好狐狸^_^,朱然墓那么显眼早就已经被盗过了,但专家们稀罕的漆器还都在,总共收获文物140余件。

宫闱宴乐图漆案、季札挂剑图、百里奚会故妻图、童子对棍图、伯榆悲亲图漆盘等等等等,工艺精湛,均属罕见的珍品,出土的还有钱币6000枚,填补了国内多项领域的空白,截止到1984年发掘朱然墓,就当时而言,朱然的墓葬是东吴时期所有墓葬中,身份最高,规模最大,时间最早,建制最高的大墓。

在中国仅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朱然墓何以在日本引起轰动

对三国文化的偏爱只占其一,其二就是出土文物的特殊性,这与日本人的生活和文化息息相关,比如木屐和木刺,这方面日本想要申遗是不可能了,就这还算是晚的,我国发现最早的木屐距今已经4000年了,再比如木刺,也就是古代名片,虽然样子“粗犷”了些,但在功能性方面都是一样的,所以名片的“发明权”也是不应该被他国拿走。

应日本方面的邀约,中国曾将这些文物在日本展出,参加了“三国志展”,让日本人大开眼界,日本在开化之初深受中国启蒙,他们虽然也曾经想过干净彻底的去除汉化,现实很骨感,他们做不到。

申遗方面,不但木屐和名片没戏,就连跪坐方式也都是咱们中国的,只不过后来咱们祖先的生活条件提高了,不再采取这种累人的姿势而已。

朱然墓84年发掘整理后,88年就对外开放,参观者无数,其中既有领导同志,也有文史、考古方面的诸多专家学者,除国内人士以外,日本游客的数量排名第一,可见他们的喜爱程度,更有个日本的资深三国迷,连续20年,每年假期都来中国,沿着《三国志》的“足迹”,遍访古三国地区的各个地方。

优质答案2

1984年的6月的一天,马鞍山下了一场大暴雨,这场大暴雨冲出了一座古墓,一座后来惊动我们邻国日本的古墓。其实,这座古墓的主人是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朱然的墓,论影响力,朱然墓葬被发现肯定不至于有这么大的反响,,日本人在乎的不是朱然,也不是出土的贵重文物,而是一双不起眼的鞋子,木屐。

村民们在发现古墓之后,发现了大量的金银器,于是上报文物局,古墓开始被发掘。其实,在大雨之前,朱然的墓已经被盗掘过很多次了,只不过盗墓贼盗墓不彻底,在这次发掘中,仍旧在朱然的墓里发现了一百多件文物和一些钱币。除了这些,还有一些漆器,一些有考古价值的图案,这些貌似都和日本八竿子打不着。

我们回头说说那双酷似木屐的鞋子,为什么日本人对它如此看重呢?原来,如果这双鞋是木屐,那就是重重地打日本人的脸!而且打的他们颠覆认知观!为什么呢?因为日本人一直认为木屐以及和服都是他们自己的传统,和中国没关系,如果这双1700年以前的木屐是真的,那他们可就要被现实打脸了!现实就是这样,木屐是日本从中国学习,后来发扬光大的。

我们承认,近代以来甚至现在我们都有不如日本的地方,我相信自己的国家,我们在反思,在进步,纵观历史,一旦有一段和平时期,中国总能创造奇迹!

三、日本为什么叫日本?

优质答案1

日本最早称“和”或“倭”。

“日本”这一称呼大约使用于7世纪后期。

其来历在日本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但中国的《新唐书》则记载道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倭国派使者祝贺唐朝平定高句丽,因为懂点汉语,所以讨厌“倭”这一名称,故改国号为日本,使者自称这是因为地理位置靠近日出之处而命名的。

扩展资料

考古上最早发现“日本”这一名称的是2011年出土于中国西安的《祢军墓志》,该墓志作成于678年。 由此可见“日本”这一称呼的使用最迟不晚于7世纪后期。历史上日本曾有大和、东瀛、扶桑等别称。

朝鲜《三国史记》文武王十年(670年)十二月条的记录也与此吻合“倭国更号日本,自言近日所出以为名”。 唐朝人张守节则记载“武后改倭国为日本国”。


优质答案2

日本的国名十分简单,三岁小孩子都能明白其中的含义,那就是“日出之本”,即“太阳升起的地方”!恐怕这也是唯一值得日本人骄傲的地方了,但“日本”这个国名其实也是我们大唐武则天皇帝赐予的!

日本民族的历史十分短暂,在公元纪年以前几乎为0,据说日本岛还是秦始皇时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下东洋发现的。中国古代把日本称为“倭国”,即是“矮人之国”,直到7世纪,日本人频繁派遣使臣到唐朝学习,出于对他们的尊重和理解,武则天赐予“日本”的名字。

但日本学者对于曾经的“倭国”说法并不接受,他们认为先贤来到唐朝,自称“我国位于东方,是日出之地,亦为日出之本”,而唐人把“我国”误听为“倭国”。但这种说法也是值得怀疑的,据唐朝史官张守节《史记·正义》记载“倭国,武皇后改称日本”,所以,日本“倭国”的说法由来已久,是我们大唐领袖赐予的“日本”之名!

另一个日本得名于中华的证据是18世纪时,一大批日本国粹主义者要求改名,认为“日本”这一国号显示了其为中华属国的“不平等”地位,他们不愿意沿用唐朝封给的国号了!既然是他们自己起的名字,干嘛非要废除不可呢?好在更多的日本人习惯了这个名号,日本一直沿用了下来!

其实,日本只是一个名字而已,日本人非要在它上面大做文章,日出东方,虽然能够光耀世界,但每天终归要落山。就像是日本军国主义者企图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虽然名噪一时,终归要和黑夜一样黯淡下去!历史已经证明日本并不有利于人类的发展!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