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朴素的宫廷(最朴素的花有哪些)

社会奇闻 2023-03-15 08:58www.188915.com奇闻趣事

世界上最朴素的宫廷婚礼,没有之一。新娘穿着传统的中式礼服,头上戴着精致的发饰,手里拿着象征吉祥的红包,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这是一场非常简单的婚礼,却充满了爱情的味道。在这场婚礼上,我们看到了两个人的幸福,也看到了他们对彼此的爱。他们的爱情是真实的,也是纯粹的。这样样的爱情让人羡慕,也让人感动。在他们结婚的时候,很多人都送上了祝福,而且还有很多明星到场祝贺。这样的场面,在娱乐圈中是很少见的。

1、相比于北京故宫,台北故宫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宝贝?

有幸在几年前去过台北故宫;总的印象是从外观以及建筑布局来说,台北故宫和北京故宫不在一个档次;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本身就是一处文物遗址;而台北故宫充其量就是一座建筑,而且不是那么有特色,比如说“卢浮宫”前面的博物馆造型。

不过,要说到值得一看的宝贝,北京故宫就差了几条街了;第一,台北故宫的文物每三个月轮换展出一次;游客可以尽可能多的观赏到各种文物。

第二,从文物本身的价值来看,台北故宫的宝贝远远超过了北京故宫;堪称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不计其数;而北京故宫国宝级文物只有溥仪兄弟二人当年“顺”出故宫为数不多的一二十件!

第三,北京故宫博物馆并非收集了所有国宝级文物;中国大陆各省份都有博物馆,各地博物馆分别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北京故宫的文物比不上台北故宫的宝贝。

台北故宫正式落成对外开放是在1965年;当时的馆藏文物总计大约70万件;后来台北故宫又接受了台湾以及海外捐赠的各种文物数千件。

名气比较大的宝贝有中有——

著名的新石器时代的玉璧、玉圭、玉璜以及闻名海内外的清代玉雕“翠玉白菜”、“避邪雕刻”、“三镶玉如意”等;

书画作品有从唐至清历代名家的代表作,如三稀之一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后部长卷,怀素的《自叙帖》,颜真卿的《刘中使帖》,苏东坡的《寒食帖》,张宏的《华子冈图》等;

如果运气不错的话,游客还能买到馆藏文物的复制品(缩小版);这种旅游促销策略就比北京故宫要好;北京故宫的文物根本就见不到,顶多只能在网上搜索,难得一见真容。

北京故宫也就是紫禁城至少还有三分之二没有对外开放;如果将来能够全部整理修缮以后全部开放,台北故宫也能够与北京故宫交换文物的话,岂不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一大幸事!

台北故宫文物源于北京故宫,故宫博物院于抗日战争的前夕,选择重要文物南迁。1948年底,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国民政府令故宫博物院挑选贵重文物以军舰转运台湾。原故宫博物院文物分3批运走2972箱。

台北故宫藏品中,收藏瓷器两万多件,是世界上收藏瓷器最多的博物馆,收藏铜器一万多件,西周到战国之间的铜器就有4300余件等

台北故宫藏品众多,但其中最为著名的藏品还是三大镇馆之宝 翡翠白菜,东坡肉形石,毛公鼎

1.清朝翡翠白菜

翡翠白菜,长18.7厘米,宽9.1厘米,厚5.07厘米,翠玉白菜上有两只虫,一只蝗虫,一只螽斯虫。它是清代光绪皇帝瑾妃的陪嫁之物,白菜寓意清白,象征新娘的纯洁,这也是慈禧太后的心爱之物。



玉雕师运用玉石自然天成的色泽分布,琢碾出一棵鲜活欲滴的白菜。白菜寓意清白纯洁,中国人非常喜欢“白菜”带来的吉祥意象,是“福财”双全的意思。白菜上的螽斯(蚂蚱),也象征着繁衍子孙,昌隆兴盛之意。故宫里面就有个“螽斯门”,就是这个意思。

2.东坡肉形石。

东坡肉形石,长5.73厘米,宽6.6厘米,厚5.3厘米。在清代康熙年间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进贡到清宫内务府,这是一块纯天然的石头,色泽纹理全是自然形成的,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



“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奇就奇在,你怎么看它都像是一块连皮带肉、肥瘦相间的东坡肉。简直可以以假乱真,如果不说是石头呈现在你眼前,似乎都能闻到红烧肉的香味。

3.西周:毛公鼎

西周的毛公鼎通高53.8厘米,清道光年间于陕西省岐山县周原出土,毛公鼎系于清代末叶道光28年(公元1814年)前后,在陕西省岐山县出土。毛公鼎出土后,经多次转手秘藏,抗战期间,险为日本军方所夺,抗战胜利,民间献鼎归公,现由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并展示。



毛公鼎是中国二千八百多年前的一件宗庙祭器。它的内壁铸有五百个字的长铭,是现存商周两代七千多件有铭文的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铭文中有阳文网格线,是西周中晚期制铭的习惯,除了史料的价值外,毛公鼎在中国古文字学与书法艺术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藏品价值来看,台北故宫固然藏品众多,和北京故宫相比还是有所差距,北京故宫虽然没有所谓的镇馆之宝,不过我认为最能代表两岸故宫藏品质量的应该要看书画作品。



北京故宫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国宝级文物



北京故宫 西晋 陆机《平复帖》 被称为‘天下第一帖’

台北故宫 宋代 郭熙 《早春图》
气势浑成,情趣盎然

台北故宫 北宋 范宽《溪山行旅图》 高山仰止,气势夺人

北京故宫收藏的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清和西晋陆机的《平复帖》和台北故宫收藏的宋代郭熙的《早春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相比较肯定还是略胜一筹

如果了解台北故宫馆藏文物的来龙去脉,应该都清楚台北故宫的大部分文物是当初的清宫皇家收藏,而且,当时为了防止国宝落入日寇手里,都是尽可能的挑拣精品。打个比喻你家里有太多的宝贝了,逃难只能带一个行李箱,你会带哪些?

不客气的说,留在北京故宫仓库里的都是挑剩下的,所以,台北故宫确实有很多顶尖的文物,尤其是其中的历代绘画、书法、善本非常值得一看,这些是在内地无缘一见的,一些清朝的宫廷珍玩也是非常精美的。

(前方多图预告)

宫廷珍玩

“翠玉白菜”

停留在白菜上的两只昆虫,为作品赋予了生命力。

“东坡肉石”

纯天然,无加工的肉形石,全世界也没有几块这么大的。

珊瑚魁星点斗盆景

主体是古代考神“魁星”,在古代拜它考运亨通。陪衬的部分也是各种祥瑞的象征。五只蝙蝠,寓意“五福临门”。灵芝,寓意“芝生富贵”。魁星手里的梅枝,寓意争先。

乾隆,掐丝珐琅盛酥油茶罐


金嵌松石坛城

多宝阁,皇家的“玩具盒”

玻璃胎画珐琅彩竹节式鼻烟壶

样式别致,竹节寓意“节节高”。

书法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书圣王羲之的真迹


唐,颜真卿“祭侄文稿”

力痛纸背!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与侄子誓死守城,最终侄子以身殉国,颜氏家族死伤三十多人。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被押解到洛阳,英勇不屈,后被凌迟处死。颜真卿的这篇文稿是祭侄,也是祭奠颜氏家族。


苏轼“寒食帖”,天下第三行书

《寒食帖》与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

苏轼被贬时,写下了《寒食帖》“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意思是想回朝廷,远在九重之外,想回乡,但祖坟也在万里之遥。想学习阮籍的作品,只可惜我早已心灰意冷。苏轼虽然多次被贬,但他一生都是很积极乐观的,难得有这般心灰意冷的时候。

宋徽宗“诗帖”

绘画


元,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唐,韩幹《牧马图》

上有宋徽宗题字韩幹真迹,丁亥御笔。

唐,“宫乐图”

宋徽宗《文会图》

,还有苏汉臣“秋庭戏婴图”,文人图(乾隆的“是一是二图”就是仿照这幅画的构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刘贯道的“画元世祖出猎图”等等。

瓷器

北宋,定窑白瓷孩儿枕

据说全世界仅有3件白瓷孩儿枕。

“青瓷水仙盆”,汝窑,北宋

“雨过天青云过处”般的颜色。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清·乾隆,霁青描金游鱼转心瓶

善本

有元朝的“宣和画谱”,明朝的“永乐大典”,清朝的“四库全书”等等。

就目前来说北京故宫的馆藏还是要比台北故宫丰富得多,比如一些明清家具,因为这是后来才被珍惜的文物。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北京故宫有许多来自外界的捐赠,贡献最大的两个人,一位是张伯驹,陆机的《平复帖》、展子虔的《游春图》、杜牧《书赠张好好诗》、范仲淹的《道服赞》、蔡襄的《自书诗卷》、黄庭坚的《诸上座帖》、李白的《上阳台帖》件件都是稀世珍宝。一位是孙瀛洲,向北京故宫捐赠了近3000件精品瓷器,其中一间“明成化斗彩三秋杯”,全世界仅此一对,是当时孙先生花了40根金条购得。据孙先生判断,这件应该是来自宫里。民间曾为该文物估价,至少值10亿美元。

并且,清朝没落后,溥仪与一些满清贵族手里有不少文物,这些文物有一部分流向了海外,也有不少精品在百转千回之后又回到了北京故宫。

我是阿斗,文物考古聊历史,欢迎点赞关注!

2、南京紫禁城存在了几百年,里面有人住吗?是哪些人?

南京故宫从前元至正廿六年(1366年)开始建造,到明洪武廿五年(1392年)基本完工,其中历经26年,当年是世界上第一大宫殿建筑群,这可是当时世界各国君主们梦想里的天堂,后来的北京紫禁城就是模仿了南京故宫。

当年南京故宫建成后,还是作为明帝国首都的皇城存在的,这里作为大明前两任皇帝的主要活动场所,那是相当的有人气,太监,宫女,侍卫也有数万人。

朱元璋死后,朱棣起兵靖难并在1402年攻破京师,结果“都城陷,宫中火起”坐镇宫中的建文帝由此消失,去向不明。而终于如愿以偿当了皇帝的朱棣对此十分不满意,亲侄儿失踪了报警也不管用,无论如何得为老朱家把这颗苗找回来啊,不找回来他坐在这座宫殿里也坐不下去。

于是朱棣又花了十四年时间在北京元大内宫殿的基础上建造了北京故宫,1421年就美滋滋的迁都北京住到自己新家去了。

从此以后,南京故宫只作为留都宫殿,派了皇族和内监管理。

后来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欲迁都回南京,派了皇太子朱瞻基谒孝陵,在这里住了一阵子,但因为其突发疾病而崩就没有迁都成功。此后南京故宫就开始了上百年的闲置史(要现在的话会不会被挂在闲鱼上卖掉?)

虽然闲置着,但南京作为明王朝的陪都,还是有相当的一套班子存在的,简单的说,北京有的配置(如六部)南京也都有,北京有的宫殿,南京也有,南京故宫里留下相当数目的太监和宫女还有侍卫进行值守,其实就是差个皇帝而已。

后来到了明朝末年的风雨飘摇时期,崇祯皇帝殉国,他的弟弟朱由崧从南京故宫大明门入大内,至武英殿行监国礼宣布监国,又即了皇帝位做了弘光帝,这座破败已久的南京皇城算是迎来了它的荣耀。

满清时期将明故宫改为八旗驻防城,也就是俗称的满城,这一举措使明故宫建筑遭到很大破坏。直到了太平天国时期,把明故宫里的石料和砖瓦拆的荡然无存,南京故宫也就走完了它的历史。

南京紫禁城肯定是一直有人住的,作为明朝旧皇城,在这存在的几百年中也会迎来不少的“客人”,也见证了几个王朝的兴衰

南京的紫禁城是朱元璋主持修建的,明朝富商沈万三在其中也出了不少力,在朱元璋开始建造紫禁城的时候,还是以诸侯王的称号修建,后来平定了天下之后才正式的大动土木修建了这一座巨大的宫殿(北京故宫只是其复刻版,比他较小)

当时的南京紫禁城占地面积达到了100万平方米,后来朱棣在封地所建造的紫禁城才72万平方米,小了许多,虽然朱棣出于各方面原因选择了迁都,但南京的这一座紫禁城可不能说废就废,毕竟是朱元璋修建的东西,于是,明朝对其也加以了利用。

朱棣迁都之后,改金陵应天府为南京,改北平顺天府为京师,在南京设立“小朝廷”有着北方朝廷的一切机关,但没有权利,是作为北方政权的备份存在,明朝的太子有时也在这里进行监国。

但我们也可以从书籍中得知明南京紫禁城是多么的雄伟

1594年,大明万历二十二年,意大利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到南京,并进城参观游历。多年以后,利玛窦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一书中感慨地记述道“我还没有见过世界上哪个国家的皇宫像南京的明故宫这样雄伟”。

此时,距离明朝迁都北京已有150多年。

后来明朝在北方的权利中枢出现了问题,南方的备份皇朝也迅速的“走马上任”,于是南京明紫禁城也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春,但好景不长,在南明的内讧以及相互出卖之下,南明政权覆灭,清军入南京。

这个时候的清朝就面临了两个选择,一个是在北京称帝,一个是南京,但出于游牧民族对于入主中原的不自信(不行咱就跑)的思想,不敢将家族放在中原腹地,于是取了北京紫禁城作为皇帝居住地,而南京紫禁城就成为了“满城”。

因为清人对于自己的不自信,所以在统治的时候大多也采取“满城(居住满人的城市)”与汉人城同存的方式

到了康熙时,明南京紫禁城又被拆除材料去盖了法雨禅寺,致使这一座皇城也慢慢成为了建筑材料的取用地,也可怜了朱元璋对于这座皇宫的要求

“但求安固,不事华丽,凡雕饰奇巧,一切不用,惟朴素坚壮,可传永矣。”——《明太祖实录》

再后来就到了太平天国时期,当时的太平天国为了攻取南京,就拿下“满城”

所以这一座“明南京紫禁城”也成为了战场,破坏也相当大,以至于后来太平天国高层对这座皇城也只能叹息,只能成为了“建材”的取用地,以至于现在只有几片残瓦断墙留给我们对当年那一段历史的追忆。

我是三书青史,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