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输排水管布置巧妙 竟然领先西方1700年
是一个极为神秘的时代,因为当时并没有史官直接记录,所以留下了重重谜团。随着发掘的进展,这个时代的神秘面纱也一点点被揭开。你绝对想不到,商代的输排水设施,竟然如此发达!
一、商代人造水沟众多
水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必需品,可以这么说,一个城市没有了水,就没有了生的希望。商代的城邑人口众多,据专家推测,仅仅安阳殷墟、偃师商城、郑州商城这三座都城,总人口就多达30万,平均每个城有10万人口。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在当时那种生产条件下,必定带来巨大的用水和排水压力。
网络配图
既然如此,聪明的人是如何解决这一重大问题的呢?据考古发掘,商代的水井遗址多达数百个,井水解决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生活用水。,在偃师商城等多个商代考古遗址,均发掘到人工水沟。这些水沟布置巧妙,绝大多数是护城河。护城河战时可以抵挡外敌,平时可以用来饮水、洗漱,还可以充当排水沟,可谓一举多得。
如果你以为这些护城河非常短,那就太小看古人了。商代的护城河可谓一项在当时极为浩大的工程,以郑州古城为例,护城河总长有至少1000米,土方量至少有13万立方米,即使在今天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可见商代人已经掌握了非常先进的工程技术。
二、商代石砌水道领先世界
古罗马人为了输水,专门用石头砌筑了大量水道从山上引水,供城内的人引用。,山泉饮水这种事情,也要等到图拉真继位了。而这位古罗马皇帝,是公元98年继位的,之后才有山泉饮水的工程。而商代偃师古城就有大量的石砌水渠,供城内的饮用、灌溉。这座古城,被认定为公元约前1600年的遗迹,比西方的古罗马早了大约1700年。
商代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石砌水渠,一种是负责供水,另一种则负责排水。
网络配图
负责供水的水渠,以石板铺在水渠的渠底,可以有效防止流水下渗,保证水渠不干涸。负责排水的水渠,不仅仅用石板垫底,可以防止污水渗入土中、污染土壤,还用石板盖上,防止影响美观,和现代人的做法。看到这些事物,难道你还不为古人的智慧所赞叹吗?
这短短800米的水渠,从商王的宫殿缓缓穿过。经过现代水平仪测试,误差竟然还不到10厘米。现代市政管网设计专家经过估算,偃师商城的坡度在千分之六,如果不去专门进行水平测量,根本不可能做到让水流顺畅流动。如果此言是真的,那就证明数千年前的商代人,早已经掌握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水平测量方式。我们今人却因为种种原因,对此事毫无所知,也不知道是古人太聪明,还是今人退化了。
三、陶制水管令人赞叹
如果诸位对西方古罗马的城市供水设施有所了解,便十分清楚那个时候的供水设施。古罗马人的供水管,绝大多数都是铅管。铅是什么东西?有点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铅本身就是重金属,如果其生成了白色的氧化铅,更是剧毒。在维特鲁维写的《建筑十书》里,就曾经提到过“铅白有毒”。不过罗马人依旧十分热衷于用铅当,甚至用铅当容器,大致是因为水和铅接触后,会变得很甜。所以即便有陶管,他们也不愿意用。
商代人可没有那么好甜口,因为生命健康比贪图一时的快感更重要。在安阳殷墟,发现了商代王室用过的陶制水管。这些陶管制作精巧,外观平整。有些人会问了商朝人如何将这些水管子连接在一起呢?
网络配图
虽然商代人没有卡箍、法兰盘,千万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这些陶管全都是插扣式的,水管一口小,一口大。小的那一端可以插入大的那一端里面,如此连接方可将管子变得很长。
更令人赞叹的是,为了让管子能90°转弯,商代人发明了一种陶制的三通管。三通管是现代供水排水设施中极为常用的设施,商朝人竟然在数千年前就制造出了三通管,而且仅仅插进去就能保证不漏水,实在是难以置信。三通管仅仅在安阳殷墟出土,长45厘米,分大小口,可插入。
中国历史
- 三叔世界真相到底是什么求解为什么说三叔,
- 九儿歌曲原唱韩红唱的九儿歌词
- 高加索山犬品种的特点和养护是什么
- 纪南言的人物原型是谁 背后的故事
- 介绍颐和园游览攻略:如何轻松获取并读懂园区
- 无比滴可以驱蚊吗?无比滴有驱蚊效果吗?
- 关于无功功率,它对电力系统有哪些影响
- 臀桥伤害膝关节吗?臀桥对膝盖有伤害吗?
- 如何定制个性化礼品 定制独特礼物的技巧有哪些
- 电视剧底线开机 硬汉黄志忠为国“守门”
- 开窗通风能减少房间虫子吗 开窗通风最佳时间
- 电影秋之白华明日揭幕 郭家铭“重友轻色
- 影帝成泰燊华表红毯国际范儿 大地夺奖呼声
- 如何评价超时空同居的电影情节与表现
- 味精会致癌吗 这个是不会的
- 贵阳出境旅游(贵阳出境旅游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