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前谁才是真正的乱汉之贼?董卓还是袁绍
废掉何的儿子,立了王美人的儿子,是为。后来的评价,都以此指责董卓擅立,因为从汉家历史看,拥立皇上不是一般人的活儿,除了外戚就是勋臣,以董卓的资历地位,主导这么大的事情,在当时就遇到了抵触,后世史家也没少向他吐口水。
关于废立的理由,董卓自己的表述是“瘖弱”,所以要仿、故事,改立口齿清楚的陈留王刘协。
董卓认为“天下之主,宜得贤明,每念灵帝,令人愤毒!”以平常论之,选个好一点的做皇上,董卓废刘辩立刘协也没什么错,只是他本人资格欠了些,所以才招致恶评和抵触。这是中国政治的潜规则之一,就是“如果你不具备资格,对的事情也不能做,也很有可能做不成。”
董卓想通过废立确立自己对朝廷的主导地位,在政治上有更大影响力,这是肯定的。但要说董卓一点政治理想也没有,只想祸国殃民,恐怕也不公道。董卓没有保留瘖弱的刘辩而要更换精明的刘协,这种换法是和很多权臣不同的。我们知道,立一个年龄小、脑子木的皇帝,是符合那些妄图把持朝政的权臣权宦的最大利益的,董卓没有这么做,反过来说明他当初还是有些政治抱负的。
董卓其实还是做到了最大程度地和朝廷各方面势力的合作,他广辟名士,请到了(士大夫代表)、的叔叔袁隗(世宦代表),竭尽心力寻求他们的支持,对反对者也没有客气。
他废立以后的政策应该说也相当正确和对头,如给党人平反,“擢用天下名士以收众望”,这些不正是朝野期待很久的吗?在朝廷重要官职的分配上,董卓也有所克制,注意平衡,“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
,董卓的示好甚至巴结,并没有得到袁绍等人的回应,多年积累的优越感让他们从骨子里还是看不起这位从西北来的边将,他们拒绝了董卓的善意,也拒绝帝国一次复兴的可能性。董卓终于失去了耐心,手按宝剑,对袁绍发出了最强悍的恫吓“竖子敢然!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
袁绍也很给力“天下健者,岂惟董公!”董骂袁“竖子”,袁没有对骂,仍然客气地称董为“董公”,华族显贵的风度一点没减。袁绍言罢,“引佩刀,横揖,径出。”这就是史上牛逼的“引刀横揖”,这种把礼貌与藐视、客气与不屑集合在一起的身体语言,很帅很酷很有味道,这应该是袁绍一生最帅时刻,也是把国家临门一脚踢乱的时刻。
中国历史
- 三叔世界真相到底是什么求解为什么说三叔,
- 九儿歌曲原唱韩红唱的九儿歌词
- 高加索山犬品种的特点和养护是什么
- 纪南言的人物原型是谁 背后的故事
- 介绍颐和园游览攻略:如何轻松获取并读懂园区
- 无比滴可以驱蚊吗?无比滴有驱蚊效果吗?
- 关于无功功率,它对电力系统有哪些影响
- 臀桥伤害膝关节吗?臀桥对膝盖有伤害吗?
- 如何定制个性化礼品 定制独特礼物的技巧有哪些
- 电视剧底线开机 硬汉黄志忠为国“守门”
- 开窗通风能减少房间虫子吗 开窗通风最佳时间
- 电影秋之白华明日揭幕 郭家铭“重友轻色
- 影帝成泰燊华表红毯国际范儿 大地夺奖呼声
- 如何评价超时空同居的电影情节与表现
- 味精会致癌吗 这个是不会的
- 贵阳出境旅游(贵阳出境旅游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