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读书人放到现在都是什么学历?答案真叫人
为什么古代文人的梦想就是考取功名,这个功名的分量在古代太重要了,哪怕是最低一级的秀才,也能相当于区县一级下辖实权部门的一把手,大公司的高级白领,大学讲师、教授。
秀才
清末4亿人口,文生员约72万,也就是秀才,加上武生员,合起来差不多是100万。400挑1的水平。成为秀才依然很难,历朝历代也不缺60岁都考不上县学成为生员的老童生。但秀才这个功名本身的地位一般,并不能当官,仅仅相当于高校讲师、教授。
中国古代,能够读书的人本来就大多是地主出身,才能脱离生产读书。秀才身份会成为他们作为地方乡贤士绅的一个装饰,比如鲁迅笔下,赵老爷就是一个秀才,他们通常是秀才+田地连阡陌的地主,类比现在,相当于地方乡镇企业老板当上村支书——也就是最近常说的“企业家村官”。
举人
通过省级乡试考取举人是一个重要的槛,举人是可以做官的,很难轮到,《那些事儿》里提到过举人若三次中央会试不中,可以在吏部登记,以后如果有坑位可能就会让你去填——代价是不能再考会试。
举人通常当不了大官,但运气好也可以做一县之长,比如《范进中举》里的那个张举人老爷就当过知县。也有极个别可以做到省部级,比如著名的,就仅仅是举人,却做到大明南京右都御史的高官。
如果不幸没有做官,但至少也享受见县令不跪,免除数十人和若干亩的税和徭役等特权,就会有许多人为了不担徭役而自愿卖身为奴,奉献田产。
类比现在,当官的举人相当于地方实权县处级干部,没当官的相当于享受正处级待遇的县委干部,在皇权不下县的古代,你知县要想干什么事,必须得到县内举人的支持。
进士和状元
进士录取率一般也是几百分之一,最终录取三个层次,也就是所谓“三甲”,一甲进士及第,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三人,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
成为进士,如果仅仅名列三甲或二甲排名靠后,常常会成为地方县处级干部做起,但地位与省级官员可以称兄道弟。
如果是二甲靠前,就可能进入翰林院,大致相当于享受正处级待遇的中央选调生(中央选调生通常每年招100人,绝大多数被清北包揽)。
如果是一甲,直接当中央部委正处级干部乃至副司厅局级干部。
,对于所有的进士,正处级只是他们的起点,功名只是他们的敲门砖,之后入阁成为省部级,副国级也是可期的。
如果再通俗一点,
进士基本相当于清北最优秀的本硕博(第一学历也是清北)连读毕业后的努力奋斗的结果;
举人大致相当于一般的清北/优秀的华五毕业生的努力奋斗结果;
秀才相当于普通华五学生毕业后努力的结果。
孔乙己这种连秀才也不是的,大致相当于211高校毕业生水平。
中国历史
- 三叔世界真相到底是什么求解为什么说三叔,
- 九儿歌曲原唱韩红唱的九儿歌词
- 高加索山犬品种的特点和养护是什么
- 纪南言的人物原型是谁 背后的故事
- 介绍颐和园游览攻略:如何轻松获取并读懂园区
- 无比滴可以驱蚊吗?无比滴有驱蚊效果吗?
- 关于无功功率,它对电力系统有哪些影响
- 臀桥伤害膝关节吗?臀桥对膝盖有伤害吗?
- 如何定制个性化礼品 定制独特礼物的技巧有哪些
- 电视剧底线开机 硬汉黄志忠为国“守门”
- 开窗通风能减少房间虫子吗 开窗通风最佳时间
- 电影秋之白华明日揭幕 郭家铭“重友轻色
- 影帝成泰燊华表红毯国际范儿 大地夺奖呼声
- 如何评价超时空同居的电影情节与表现
- 味精会致癌吗 这个是不会的
- 贵阳出境旅游(贵阳出境旅游政策)